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物流用品領域,尤其涉及PCB非金屬材料鋼塑復合板托盤。其由第一鋼塑復合板、支撐層和第二鋼塑復合板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組成,支撐層由若干個豎直設置的立柱組成,第一鋼塑復合板與立柱的頂端相固接,第二鋼塑復合板與立柱的底端相固接,第一鋼塑復合板和第二鋼塑復合板均由第一塑料層、加強層和第二塑料層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組成。它可多次回收使用,節省了資源,符合“綠色環保工業”的要求,體現了環保理念,保護了環境,拉伸強度高,抗彎性能高,不易變形,受溫度影響變形量小,熱脹冷縮收縮率低,使用周轉次數多,抗水性好,即使將其完全浸泡在水中多日,也不會因受潮而變形,更不會腐爛,不需要熏蒸,不需要商檢,使用壽命長。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物流用品領域,尤其涉及PCB非金屬材料鋼塑復合板托盤。
技術介紹
中國國家標準《物流術語》對托盤(pallet)的定義是:用于集裝、堆放、搬運和運輸的放置作為單元負荷的貨物和制品的水平平臺裝置。作為與集裝箱類似的一種集裝設備,托盤現已廣泛應用于生產、運輸、倉儲和流通等領域,被認為是20世紀物流產業中兩大關鍵性創新之一。托盤作為物流運作過程中重要的裝卸、儲存和運輸設備,與叉車配套使用在現代物流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目前市場上最常用的是木托盤和木膠合板托盤,兩種托盤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第一,其方木因規格需要鋸成長短各異的短節與木板配套使用——成本高,浪費木材資源;第二,木膠合板托盤本身是由多層薄木片壓縮、粘合而成,滲水后——易開裂,且生產中使用含有甲醛的膠,對人體有害,經短期使用后只能變成一堆垃圾——易造成環境污染;第三,其使用后的方木短節已沒有多大的利用價值,且我國現在的森林資源有限,大部分方木依賴進口,資源有限——無法回收,浪費資源。目前市場了也出現了一小部分純塑料托盤,通過使用過程中人們發現純塑料托盤雖然具有可回收利用等優點,但是純塑料托盤的性質決定了其具有強度不高和易變型、伸縮膨脹系數大等缺點。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旨在提供PCB非金屬材料鋼塑復合板托盤,可多次回收使用,節省了資源,符合“綠色環保工業”的要求,體現了環保理念,保護了環境,拉伸強度高,抗彎性能高,不易變形,受溫度影響變形量小,熱脹冷縮收縮率低,使用周轉次數多,抗水性好,即使將其完全浸泡在水中多日,也不會因受潮而變形,更不會腐爛,不需要熏蒸,不需要商檢,使用壽命,其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PCB非金屬材料鋼塑復合板托盤,其特征在于:其由第一鋼塑復合板、支撐層和第二鋼塑復合板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組成,所述支撐層由若干個豎直設置的立柱組成,所述第一鋼塑復合板與立柱的頂端相固接,所述第二鋼塑復合板與立柱的底端相固接,所述第一鋼塑復合板和第二鋼塑復合板均由第一塑料層、加強層和第二塑料層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組成。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所述立柱為實心圓柱體,其由聚氯乙烯發泡制成。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所述加強層為鋼板。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所述鋼板呈矩形波形。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所述鋼板上具有若干沖孔。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所述第一塑料層和第二塑料層均由發泡材料發泡制成。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所述第一鋼塑復合板為若干條且相互并排沿X向布置,所述第二鋼塑復合板為若干條且相互并排沿Y向布置,所述X向與Y向相互垂直。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所述立柱均勻分布于第一鋼塑復合板和第二鋼塑復合板之間,每行立柱的數量均相同。可選的,所述立柱共9個,每行共3個,所述第一鋼塑復合板和第二鋼塑復合板均為三條,每條第一鋼塑復合板均沿X向布置且與同一行的三個立柱的頂端相固接,每條第二鋼塑復合板均沿Y向布置且與同一列的三個立柱的底端相固接。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可選的,每條第一鋼塑復合板和第二鋼塑復合板的寬均為150mm,厚為15mm;所述立柱的高為80mm,直徑為150mm。本技術具有如下優點:1、拉伸強度高,抗彎性能高,不易變形。2、受溫度影響變形量小,熱脹冷縮收縮率低。3、使用周轉次數多,可達到30-50次。4、可以重復回收利用,重新生產出標準PCB非金屬材料鋼塑復合板托盤,符合“綠色環保工業”的要求。5、抗水性好,即使將其完全浸泡在水中多日,也不會因受潮而變形,更不會腐爛。6、不需要熏蒸,不需要商檢,使用壽命長。附圖說明圖1:實施例1的正視結構示意圖;圖2:實施例1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3:實施例2的正視結構示意圖;圖4:實施例2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5:實施例2的立柱的布局圖;圖6:本技術所述第一鋼塑復合板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局部);圖7:本技術所述鋼板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局部);具體實施方式下面詳細描述本技術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技術,而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X向”、“Y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實施例1如圖1和圖2所示,PCB非金屬材料鋼塑復合板托盤,其特征在于:其由第一鋼塑復合板1、支撐層2和第二鋼塑復合板3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組成,所述支撐層2由若干個豎直設置的立柱20組成,所述第一鋼塑復合板1與立柱20的頂端相固接,所述第二鋼塑復合板3與立柱20的底端相固接,所述第一鋼塑復合板1和第二鋼塑復合板3均由第一塑料層10、加強層11和第二塑料層12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組成。優選的,所述立柱20為實心圓柱體,其由聚氯乙烯發泡制成。聚氯乙烯立柱20可起到支撐和緩沖的作用,另一方面便于叉車的鏟叉插入立柱20之間。優選的,所述加強層11為鋼板。加強層11一方面可提高鋼塑復合板的拉伸強度、抗彎性能,使之不易變形,另一方面可使鋼塑復合板受溫度影響變形量小,熱脹冷縮收縮率低。如圖6所示,優選的,所述鋼板呈矩形波形。此形狀的鋼板一方面可進一步大大提高鋼塑復合板的抗彎性能,另一方面便于第一塑料層10和第二塑料層12牢固地結合在鋼板上。如圖7所示,優選的,所述鋼板上具有若干沖孔。沖孔的作用是進一步使第一塑料層10和第二塑料層12牢固地結合在鋼板上。優選的,所述第一塑料層10和第二塑料層12均由發泡材料發泡制成。所述第一塑料層10和第二塑料層12均由質量份數為40%的PCB非金屬材料粉末、質量份數為20%的PE、質量份數為38%的PP和質量份數為2%的AC發泡劑混合后發泡擠出。如此一方面可進行廢物(廢棄的印制電路板等)再利用,減少了環境污染,另一方面節約了生產成本,再一方面其本身在使用壽命結束后也可以再次回收切碎制造新的鋼塑復合板。如圖1所示,進一步,所述第一鋼塑復合板1為一整塊,所述第二鋼塑復合板3為一整塊。優選的,所述立柱20均勻分布于第一鋼塑復合板1和第二鋼塑復合板3之間,每行立柱20的數量均相同。實施例2如圖3和圖4所示,PCB非金屬材料鋼塑復合板托盤,其特征在于:其由第一鋼塑復合板1、支撐層2和第二鋼塑復合板3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組成,所述支撐層2由若干個豎直設置的立柱20組成,所述第一鋼塑復合板1與立柱20的頂端相固接,所述第二鋼塑復合板3與立柱20的底端相固接,所述第一鋼塑復合板1和第二鋼塑復合板3均由第一塑料層10、加強層11和第二塑料層12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組成。優選的,所述立柱20為實心圓柱體,其由聚氯乙烯發泡制成。聚氯乙烯立柱20可起到支撐和緩沖的作用,同時便于叉車的鏟叉插入立柱20之間。優選的,所述加強層11為鋼板。加強層11一方面可提高鋼塑復合板的拉伸強度、抗彎性能,使之不易變形,另一方面可使鋼塑復合板受溫度影響變形量小,熱脹冷縮收縮率低。如圖6所示,優選的,所述鋼板呈矩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PCB非金屬材料鋼塑復合板托盤,其特征在于:其由第一鋼塑復合板(1)、支撐層(2)和第二鋼塑復合板(3)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組成,所述支撐層(2)由若干個豎直設置的立柱(20)組成,所述第一鋼塑復合板(1)與立柱(20)的頂端相固接,所述第二鋼塑復合板(3)與立柱(20)的底端相固接,所述第一鋼塑復合板(1)和第二鋼塑復合板(3)均由第一塑料層(10)、加強層(11)和第二塑料層(12)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組成。
【技術特征摘要】
1.PCB非金屬材料鋼塑復合板托盤,其特征在于:其由第一鋼塑復合板(1)、支撐層(2)和第二鋼塑復合板(3)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組成,所述支撐層(2)由若干個豎直設置的立柱(20)組成,所述第一鋼塑復合板(1)與立柱(20)的頂端相固接,所述第二鋼塑復合板(3)與立柱(20)的底端相固接,所述第一鋼塑復合板(1)和第二鋼塑復合板(3)均由第一塑料層(10)、加強層(11)和第二塑料層(12)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組成。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PCB非金屬材料鋼塑復合板托盤,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0)為實心圓柱體,其由聚氯乙烯發泡制成。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PCB非金屬材料鋼塑復合板托盤,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層(11)為鋼板。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PCB非金屬材料鋼塑復合板托盤,其特征在于:所述鋼板呈矩形波形。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PCB非金屬材料鋼塑復合板托盤,其特征在于:所述鋼板上具有若干沖孔。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PCB非金屬材料鋼塑復合板托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塑料層(10)和第二塑料層(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傳華,王慧琦,
申請(專利權)人:王傳華,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