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高效燃燒式熱風送粉鍋爐,包括煤原料輸送機構、煤粉分離機構、排粉機、鍋爐、煤粉倉和第一、二、三次風管,還包括抽料泵、流量控制閥和鍋爐燃燒檢測器,所述抽料泵和所述流量控制閥均安裝在所述送料管上,所述鍋爐燃燒檢測器安裝在所述鍋爐上,所述鍋爐燃燒檢測器與所述流量控制閥通信連接,所述流量控制閥傳信于所述抽料泵;還包括預熱裝置、布袋除塵器和螺旋輸粉機,所述第一、二次風管的出風口均連接在所述預熱裝置上,所述第三次風管與所述布袋除塵器連接,所述螺旋輸粉機連接在所述布袋除塵器和所述煤粉倉之間;該高效燃燒式熱風送粉鍋爐能夠提高燃燒效率,減少排放,自動調整煤粉進給量。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熱風送粉鍋爐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高效燃燒式熱風送粉鍋爐。
技術介紹
配熱風送粉中儲式制粉系統的鍋爐,由于大量三次風的存在,對鍋爐的燃燒存在極其不利的影響,造成鍋爐經濟性降低、氮氧化物排放過高、排擠二次風造成無法有效的組織爐內燃燒等。目前國內還有較大比例的鋼球磨中儲式制粉系統。這些鍋爐不同程度的存在排煙溫度偏高的情況,而爐膛出口氮氧化物排放超標的情況更是普遍存在,大部分經過低氮燃燒器改造的機組對于降氮的效果都不是很理想。所以有針對性的改造,無論是從經濟效益、環境效益、還是市場前景來說都是很有必要進行研究和實際運用的。現有的熱風送粉鍋爐在燃燒過程中無法隨時調整煤粉的進給量,煤粉進給量過高會導致無法完全燃燒,非常浪費原料,也增加了成本,煤粉進給量過低會導致燃燒效率低,達不到燃燒標準。同時,現有的熱風送粉鍋爐在送粉和送風過程中缺乏預熱,通常直接將冷的煤粉和冷風直接輸送到鍋爐中,使得煤粉不能直接燃燒,需要加熱一段時間才能完全燃燒,延長了燃燒時間,降低了燃燒效率。有鑒于上述的缺陷,本設計人,積極加以研究創新,以期創設一種高效燃燒式熱風送粉鍋爐,使其更具有產業上的利用價值。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提高燃燒效率,減少排放,自動調整煤粉進給量的高效燃燒式熱風送粉鍋爐。本技術提出的一種高效燃燒式熱風送粉鍋爐,其特征在于:包括煤原料輸送機構、煤粉分離機構、排粉機、鍋爐、煤粉倉和第一、二、三次風管,所述煤粉分離機構通過管道連接在是所述輸送煤原料輸送機構的上方,所述煤粉倉通過管道連接在所述煤粉分離機構的下方,所述煤粉倉上固設一送料管,所述送料管連接在所述第一次風管上,所述排粉機通過管道連接在所述煤粉分離機構的一側,所述排粉機與所述第三次風管連接,所述第一、二次風管均與所述鍋爐連接;還包括抽料泵、流量控制閥和鍋爐燃燒檢測器,所述抽料泵和所述流量控制閥均安裝在所述送料管上,所述鍋爐燃燒檢測器安裝在所述鍋爐上,所述鍋爐燃燒檢測器與所述流量控制閥通信連接,所述流量控制閥傳信于所述抽料泵;還包括預熱裝置和排風管,所述第一、二次風管的出風口均連接在所述預熱裝置上,所述預熱裝置通過所述排風管與所述鍋爐連接,所述排風管上安裝有吸風泵;還包括布袋除塵器和螺旋輸粉機,所述第三次風管與所述布袋除塵器連接,所述第三次風管與所述布袋除塵器之間固設有閘板門和調節門,所述螺旋輸粉機連接在所述布袋除塵器和所述煤粉倉之間;還包括鍋爐除塵器、引風機和煙囪,所述鍋爐通過管道與所述鍋爐除塵器連通,所述布袋除塵器上設有一乏氣管道,所述乏氣管道連接在所述鍋爐除塵器上,所述引風機連接在所述鍋爐除塵器和所述煙囪之間。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煤原料輸送機構包括煤倉、給煤機和磨煤機,所述給煤機通過管道與所述煤倉連通,所述磨煤機通過管道與所述給煤機連通,所述給煤機位于所述煤倉的下方,所述磨煤機位于所述給煤機的下方。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煤粉分離機構包括粗粉分離器和細粉分離器,所述粗粉分離器通過管道與所述磨煤機連通,所述細粉分離器通過管道與所述粗粉分離器連通,所述粗粉分離器位于所述磨煤機的上方,所述細粉分離器與所述粗粉分離器平行設置。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排粉機通過管道連接在所述細粉分離器的上方,所述煤粉倉通過管道連接在所述細粉分離器的下方。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送料管固定連接在所述煤粉倉的底部,所述一次風管位于所述煤粉倉的下方。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還包括二次風箱,所述二次風箱連接在所述第二次風管上。借由上述方案,本技術至少具有以下優點:該高效燃燒式熱風送粉鍋爐可以將三次風排出而不進入鍋爐中參與燃燒,通過制粉系統的改造不改變原來的系統,可以和原系統實現互相切換。通過布袋除塵器分離出來的煤粉經螺旋輸粉機輸送到煤粉倉,從而提高煤粉的利用率,有效提高了燃燒效率,經過凈化約70℃的乏氣,通過鍋爐除塵器、引風機、煙囪排入大氣,從而減少排放,對于鍋爐的經濟指標和排放指標都有較大的意義。通過鍋爐燃燒檢測器檢查鍋爐的燃燒情況并將檢查結果實時傳遞給流量控制閥,通過流量控制閥和抽料泵的配合時刻調整煤粉的進給量,使煤粉能夠始終完全燃燒,避免原料的浪費,同時保證鍋爐的燃燒效率,使鍋爐始終能夠達到燃燒標準。通過預熱裝置能夠將送到鍋爐中的煤粉進行預熱,使煤粉進入到鍋爐中能夠直接燃燒,進而節省燃燒時間,提高燃燒效率。上述說明僅是本技術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技術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高效燃燒式熱風送粉鍋爐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技術,但不用來限制本技術的范圍。實施例:一種高效燃燒式熱風送粉鍋爐,包括煤原料輸送機構1、煤粉分離機構2、排粉機3、鍋爐4、煤粉倉5和第一、二、三次風管6、7、8,所述煤粉分離機構通過管道連接在是所述輸送煤原料輸送機構的上方,所述煤粉倉通過管道連接在所述煤粉分離機構的下方,所述煤粉倉上固設一送料管9,所述送料管連接在所述第一次風管上,所述排粉機通過管道連接在所述煤粉分離機構的一側,所述排粉機與所述第三次風管連接,所述第一、二次風管均與所述鍋爐連接;還包括抽料泵41、流量控制閥42和鍋爐燃燒檢測器43,所述抽料泵和所述流量控制閥均安裝在所述送料管上,所述鍋爐燃燒檢測器安裝在所述鍋爐上,所述鍋爐燃燒檢測器與所述流量控制閥通信連接,所述流量控制閥傳信于所述抽料泵;還包括預熱裝置51和排風管52,所述第一、二次風管的出風口均連接在所述預熱裝置上,所述預熱裝置通過所述排風管與所述鍋爐連接,所述排風管上安裝有吸風泵53;還包括布袋除塵器10和螺旋輸粉機11,所述第三次風管與所述布袋除塵器連接,所述第三次風管與所述布袋除塵器之間固設有閘板門12和調節門13,所述螺旋輸粉機連接在所述布袋除塵器和所述煤粉倉之間;還包括鍋爐除塵器14、引風機15和煙囪16,所述鍋爐通過管道與所述鍋爐除塵器連通,所述布袋除塵器上設有一乏氣管道17,所述乏氣管道連接在所述鍋爐除塵器上,所述引風機連接在所述鍋爐除塵器和所述煙囪之間。所述煤原料輸送機構包括煤倉21、給煤機22和磨煤機23,所述給煤機通過管道與所述煤倉連通,所述磨煤機通過管道與所述給煤機連通,所述給煤機位于所述煤倉的下方,所述磨煤機位于所述給煤機的下方。所述煤粉分離機構包括粗粉分離器31和細粉分離器32,所述粗粉分離器通過管道與所述磨煤機連通,所述細粉分離器通過管道與所述粗粉分離器連通,所述粗粉分離器位于所述磨煤機的上方,所述細粉分離器與所述粗粉分離器平行設置。所述排粉機通過管道連接在所述細粉分離器的上方,所述煤粉倉通過管道連接在所述細粉分離器的下方。所述送料管固定連接在所述煤粉倉的底部,所述一次風管位于所述煤粉倉的下方。還包括二次風箱18,所述二次風箱連接在所述第二次風管上。該高效燃燒式熱風送粉鍋爐可以將三次風排出而不進入鍋爐中參與燃燒,通過制粉系統的改造不改變原來的系統,可以和原系統實現互相切換。通過布袋除塵器分離出來的煤粉經螺旋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高效燃燒式熱風送粉鍋爐,其特征在于:包括煤原料輸送機構、煤粉分離機構、排粉機、鍋爐、煤粉倉和第一、二、三次風管,所述煤粉分離機構通過管道連接在是所述輸送煤原料輸送機構的上方,所述煤粉倉通過管道連接在所述煤粉分離機構的下方,所述煤粉倉上固設一送料管,所述送料管連接在所述第一次風管上,所述排粉機通過管道連接在所述煤粉分離機構的一側,所述排粉機與所述第三次風管連接,所述第一、二次風管均與所述鍋爐連接;還包括抽料泵、流量控制閥和鍋爐燃燒檢測器,所述抽料泵和所述流量控制閥均安裝在所述送料管上,所述鍋爐燃燒檢測器安裝在所述鍋爐上,所述鍋爐燃燒檢測器與所述流量控制閥通信連接,所述流量控制閥傳信于所述抽料泵;還包括預熱裝置和排風管,所述第一、二次風管的出風口均連接在所述預熱裝置上,所述預熱裝置通過所述排風管與所述鍋爐連接,所述排風管上安裝有吸風泵;還包括布袋除塵器和螺旋輸粉機,所述第三次風管與所述布袋除塵器連接,所述第三次風管與所述布袋除塵器之間固設有閘板門和調節門,所述螺旋輸粉機連接在所述布袋除塵器和所述煤粉倉之間;還包括鍋爐除塵器、引風機和煙囪,所述鍋爐通過管道與所述鍋爐除塵器連通,所述布袋除塵器上設有一乏氣管道,所述乏氣管道連接在所述鍋爐除塵器上,所述引風機連接在所述鍋爐除塵器和所述煙囪之間。...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高效燃燒式熱風送粉鍋爐,其特征在于:包括煤原料輸送機構、煤粉分離機構、排粉機、鍋爐、煤粉倉和第一、二、三次風管,所述煤粉分離機構通過管道連接在是所述輸送煤原料輸送機構的上方,所述煤粉倉通過管道連接在所述煤粉分離機構的下方,所述煤粉倉上固設一送料管,所述送料管連接在所述第一次風管上,所述排粉機通過管道連接在所述煤粉分離機構的一側,所述排粉機與所述第三次風管連接,所述第一、二次風管均與所述鍋爐連接;還包括抽料泵、流量控制閥和鍋爐燃燒檢測器,所述抽料泵和所述流量控制閥均安裝在所述送料管上,所述鍋爐燃燒檢測器安裝在所述鍋爐上,所述鍋爐燃燒檢測器與所述流量控制閥通信連接,所述流量控制閥傳信于所述抽料泵;還包括預熱裝置和排風管,所述第一、二次風管的出風口均連接在所述預熱裝置上,所述預熱裝置通過所述排風管與所述鍋爐連接,所述排風管上安裝有吸風泵;還包括布袋除塵器和螺旋輸粉機,所述第三次風管與所述布袋除塵器連接,所述第三次風管與所述布袋除塵器之間固設有閘板門和調節門,所述螺旋輸粉機連接在所述布袋除塵器和所述煤粉倉之間;還包括鍋爐除塵器、引風機和煙囪,所述鍋爐通過管道與所述鍋爐除塵器連通,所述布袋...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澤璞,邢洪濤,賈嘉,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大唐集團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