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焊縫檢測的動力分析車,包括車身平板和設置于所述車身平板下方的主動磁力輪和從動磁力輪,所述主動磁力輪和從動磁力輪可吸附于管件曲面,所述車身平板上方設置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內設置有分析控制器和檢測儀,所述車身平板的一側設置有牽引裝置。上述用于焊縫檢測的動力分析車,主動磁力輪帶動動力分析車運動;車身平板上的容置腔內設置有分析控制器和檢測儀,分擔采集車的裝載,減少采集車的體積以便進入狹小空間進行檢驗;車身平板的一側設置有牽引裝置,牽引裝置自動引導動力分析車的運動,不需要人為控制,使用便利。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焊縫檢測車,尤其是一種用于焊縫檢測的動力分析車。
技術介紹
隨著生產技術的發展和自動化程度的提高,制造業中的如焊縫檢驗這樣操作復雜或對人體有害的工作都由機器自動完成,如焊縫采集車便是通過采集車的自動化運行對焊縫的外觀、質量進行數據采集。現有技術中,采集車載有探測設備之外,還有控制模塊和動力模塊,往往使采集車體積過大,無法進入狹小空間對空隙中的焊縫進行檢驗。因此,為了對采集車進行小型化改進,需要提出拖于采集車后方的動力分析車。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用于焊縫檢測的動力分析車,可穩定吸附于管件曲面的任意位置,跟隨前方采集車靈活行走;同時,牽引裝置能夠自動引導運動方向,不需要人為控制。為達此目的,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焊縫檢測的動力分析車,其中,包括車身平板和設置于所述車身平板下方的主動磁力輪和從動磁力輪,所述主動磁力輪和從動磁力輪可吸附于管件曲面,所述車身平板上方設置有側板和頂蓋,所述側板和頂蓋合圍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內設置有分析控制器和檢測儀,所述車身平板的一側設置有具有自動牽引作用的牽引裝置。其中,所述側板上還設置有搭載平臺,所述分析控制器設置于所述搭載平臺下方,所述檢測儀設置于所述搭載平臺上方。其中,所述搭載平臺下方還設置有供電裝置。其中,所述頂蓋側壁開設有觀察窗。其中,所述主動磁力輪的數量為2個,所述從動磁力輪的數量為1個。其中,兩個所述主動磁力輪與所述從動磁力輪以三角形排布設置,所述主動磁力輪設置于前端,所述從動磁力輪設置于后端。其中,兩個所述主動磁力輪軸線的連線平行于所述車身平板的前側邊。其中,所述主動磁力輪通過舵機驅動。本技術所述的一種用于焊縫檢測的動力分析車,包括車身平板和設置于車身平板下方的主動磁力輪和從動磁力輪,主動磁力輪和從動磁力輪可吸附于管件曲面,主動磁力輪帶動動力分析車運動;車身平板上方設置有容置腔,容置腔內設置有分析控制器和檢測儀,分擔采集車的裝載,減少采集車的體積以便進入狹小空間進行檢驗;車身平板的一側設置有牽引裝置,牽引裝置自動引導動力分析車的運動,不需要人為控制,使用便利。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實施例所述的用于焊縫檢測的動力分析車的分解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1、車身平板;11、牽引裝置;2、主動磁力輪;21、舵機;3、從動磁力輪;4、側板;5、搭載平臺;6、分析控制器;7、檢測儀;8、供電裝置;9、頂蓋;91、觀察窗。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所述一種用于焊縫檢測的動力分析車,包括車身平板1和設置于所述車身平板1下方的兩個主動磁力輪2和一個從動磁力輪3,所述主動磁力輪2和從動磁力輪3可吸附于管件曲面,所述車身平板1上方設置有側板4和頂蓋9,所述側板4和頂蓋9合圍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內設置有分析控制器6和檢測儀7,所述車身平板1的一側設置有具有自動牽引作用的牽引裝置11。所述側板4上還設置有搭載平臺5,所述分析控制器6設置于所述搭載平臺5下方,所述檢測儀7設置于所述搭載平臺5上方;所述搭載平臺5下方還設置有供電裝置8;動力分析車分區搭載各個功能組件,便于使用,也有效減少前方采集車的裝載量減小體積。所述頂蓋9側壁開設有觀察窗91;為所述檢測儀7阻擋外界雜質,避免影響檢測效果,所述觀察窗91便于查看內部所述檢測儀7的工作情況。兩個所述主動磁力輪2與所述從動磁力輪3以三角形排布設置,所述主動磁力輪2設置于前端,所述從動磁力輪3設置于后端;兩個所述主動磁力輪2軸線的連線平行于所述車身平板1的前側邊;所述主動磁力輪2通過舵機21驅動;所述主動磁力輪2在前方引導所述車身平板1能夠靈活行走在管件曲面的任意位置,后方的所述從動磁力3輪配合使所述車身平板1能夠穩定吸附在曲面的任意位置。本實施例所述的用于焊縫檢測的動力分析車在使用過程中通過牽引裝置11自動引導動力分析車在管件曲面的任意位置靈活行走、穩定吸附,其具有以下優點:1、通過前方兩個主動磁力輪2和后方一個從動磁力輪3相互配合,動力分析車能夠沿管件曲面的任意路線靈活行走,并且能夠在管件曲面的任意位置穩定吸附,使其能夠參與倒立或豎直位置焊縫的檢測;2、動力分析車裝載有分析控制器6、檢測儀7和供電裝置8,配合前方采集車使用能夠有效減少采集車的裝載量減小體積,便于進行狹小空間處的焊縫檢測;3、牽引裝置11能夠自動引導動力分析車運動,不需要人為進行操作,既能減少人為失誤造成的檢測錯誤,又能在焊縫檢測無法觀察時使用。以上結合具體實施例描述了本技術的技術原理。這些描述只是為了解釋本技術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釋為對本技術保護范圍的限制。基于此處的解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的勞動即可聯想到本技術的其它具體實施方式,這些方式都將落入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焊縫檢測的動力分析車,其特征在于:包括車身平板(1)和設置于所述車身平板(1)下方的主動磁力輪(2)和從動磁力輪(3),所述主動磁力輪(2)和從動磁力輪(3)可吸附于管件曲面,所述車身平板(1)上方設置有側板(4)和頂蓋(9),所述側板(4)和頂蓋(9)合圍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內設置有分析控制器(6)和檢測儀(7),所述車身平板(1)的一側設置有具有自動牽引作用的牽引裝置(11)。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焊縫檢測的動力分析車,其特征在于:包括車身平板(1)和設置于所述車身平板(1)下方的主動磁力輪(2)和從動磁力輪(3),所述主動磁力輪(2)和從動磁力輪(3)可吸附于管件曲面,所述車身平板(1)上方設置有側板(4)和頂蓋(9),所述側板(4)和頂蓋(9)合圍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內設置有分析控制器(6)和檢測儀(7),所述車身平板(1)的一側設置有具有自動牽引作用的牽引裝置(1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焊縫檢測的動力分析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板(4)上還設置有搭載平臺(5),所述分析控制器(6)設置于所述搭載平臺(5)下方,所述檢測儀(7)設置于所述搭載平臺(5)上方。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焊縫檢測的動力分析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搭載平臺(5)下方還設置...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汪月銀,
申請(專利權)人:汪月銀,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