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紡織工藝生產設備
,具體為一種大卷裝無接頭紗生產線。
技術介紹
隨著織造技術從有梭織機到無梭織機以及噴氣織機的發展,對紗線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要求紗線毛羽少、疵點少、強力高,適應高速整經機和高速引緯。目前紡織企業廣泛使用的為環錠紡紗技術,該技術始于19世紀,經過較長時間的發展已走向高科技的生產工藝。通過該技術紡出的成品紗質量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同時該技術應用范圍廣,品種適應性大,但是目前細紗斷頭問題,嚴重影響著成紗質量和檔次,尤其是國產毛紡生產設備,完全達不到國際標準;然而國外進口設備不僅價格高、設備占地面積大,且不能與國內現在設備配套使用。而絞紗擺紗機是紡織類工廠使用的重要機械。目前的絞紗擺紗機成網狀的絞紗,重力一般拉制在250克,過大會產生滑卷導致紗線混亂,隨著數量的增加外徑也在不斷的擴大,內外卷長度差異已超出機器的本身設計的長度,在染色時更無法調節,導致直徑增大產生網狀混亂。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大卷裝無接頭紗生產線,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大卷裝無接頭紗生產線,包括依次連接的針梳機、粗紗機、細紗機、絡筒機、高速并紗機、倍捻機和絞紗擺紗機,針梳機的條筒容量由18Kg增大到60Kg;粗紗機的紗管高度及直徑分別由360mm、150mm增大為500mm和180mm;細紗機的吊令由兩排增加為三排,且相鄰兩個吊令座錠距為210mm;絡筒機為日本村田自絡筒,且絡筒機上設有空氣捻接器;并紗機為205并紗機;倍捻機為258倍捻機;絞紗擺紗機為網狀絞紗擺紗機。優選的,絞紗擺紗機包括擺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大卷裝無接頭紗生產線,包括依次連接的針梳機(1)、粗紗機(2)、細紗機(3)、絡筒機(4)、并紗機(5)、倍捻機(6)和絞紗擺紗機(7),其特征在于:所述針梳機(1)的條筒容量由18Kg增大到60Kg;所述粗紗機(2)的紗管高度及直徑分別由360mm、150mm增大為500mm和180mm;所述細紗機(3)的吊令由兩排增加為三排,且相鄰兩個吊令座錠距為210mm;所述絡筒機(4)為日本村田自絡筒,且所述絡筒機(4)上設有空氣捻接器(41);所述并紗機(5)為205并紗機;所述倍捻機(6)為258倍捻機;所述絞紗擺紗機(7)為網狀絞紗擺紗機。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大卷裝無接頭紗生產線,包括依次連接的針梳機(1)、粗紗機(2)、細紗機(3)、絡筒機(4)、并紗機(5)、倍捻機(6)和絞紗擺紗機(7),其特征在于:所述針梳機(1)的條筒容量由18Kg增大到60Kg;所述粗紗機(2)的紗管高度及直徑分別由360mm、150mm增大為500mm和180mm;所述細紗機(3)的吊令由兩排增加為三排,且相鄰兩個吊令座錠距為210mm;所述絡筒機(4)為日本村田自絡筒,且所述絡筒機(4)上設有空氣捻接器(41);所述并紗機(5)為205并紗機;所述倍捻機(6)為258倍捻機;所述絞紗擺紗機(7)為網狀絞紗擺紗機。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大卷裝無接頭紗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絞紗擺紗機(7)包括擺紗車面(71)和導紗鉤座(78),所述擺紗車面(71)位于導紗鉤座(78)的上方,所述擺紗車面(71)的底部通過連接板(72)固定連接有缸體(73),所述缸體(73)的外部活動連接有汽缸軸(74),所述缸體(73)和汽缸軸(74)均位于擺紗車面(71)和導紗鉤座(78)之間,所述導紗鉤座(78)的頂部兩側分別通過M10螺桿(77)固定連接有動程連接板(76),所述汽缸軸(74)的兩端貫穿動程連接板(76)的上方,所述汽缸軸(74)的兩端通過M12螺母(75)與動程連接板(76)活動連接,所述導紗鉤座(78)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導紗鉤(79)。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大卷裝無接頭紗生產線封箱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板(72)為三角形,所述連接板(72)與擺紗車面(71)和缸體(73)固定處均通過螺栓固定。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大卷裝無接頭紗生產線封箱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動程連接板(76)的內側設有螺母座,所述動程連接板(76)通過螺母座和M10螺栓與導紗鉤座(78)固定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大卷裝無接頭紗生產線封箱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紗鉤座(78)的底部共固定連接有四十個導紗鉤(79)。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大卷裝無接頭紗生產線封箱機構,其特征在于:針梳機(1)的喂入架包括主題機架,所述主體機架(11)的頂端從右往左依次設置有第一滾筒(111)、第二滾筒(112)、第三滾筒(113)和第四滾筒(114),且第一滾筒(111)、第二滾筒(112)、第三滾筒(113)和第四滾筒(114)的內部均套接有第一鏈輪(121),且第一鏈輪(121)的一端均裸露在第一滾筒(111)、第二滾筒(112)、第三滾筒(113)和第四滾筒(114)的一端外側,裸露在第一滾筒(111)和第二滾筒(112)一端外側的第一鏈輪(121)通過第一鏈條(131)連接,裸露在第三滾筒(113)和第四滾筒(114)一端外側的第一鏈輪(121)通過第三鏈條(133)連接,所述第三滾筒(113)一端外側的第一鏈輪(121)通過第二鏈條(132)與主體機架(11)的內腔里第二鏈輪(122)...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施辰義,
申請(專利權)人:保定鹿王毛紡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河北;1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