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光引擎的反射杯體,其包含截錐形環(huán)體,其具有相互連通的第一裝設口及第二裝設口,該第一裝設口及該第二裝設口相互平形且該第一裝設口小于該第二裝設口,該第一裝設口的中心與該第二裝設口的中心位于同一軸線,該截錐形環(huán)體的內(nèi)部具有環(huán)形反射面圍繞該軸線,該環(huán)形反射面與該軸線之間的夾角為7度;以及燈座固定部,其連接于該第一裝設口。借此,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光引擎的反射杯體的反射光線集中、光暈效果佳、重量輕及結構簡單。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光引擎的反射杯體,尤其涉及一種反射光線集中、光暈效果佳、重量輕及結構簡單的光引擎的反射杯體。
技術介紹
現(xiàn)有的投射燈通過投光鏡頭來使光線集中,但該投光鏡頭通常以多片透鏡組合于鏡筒,來達到光線集中的功效,故通常體積大、重量重、且制作成本高。此外,目前也有使用者通過反射杯來使該投射燈的光線集中,雖然體積輕,但經(jīng)過反射杯后的光束的光暈效果相較于經(jīng)過投光鏡頭后的光束的光暈效果差。因此,如何創(chuàng)作出一種光引擎的反射杯體,以使其反射光線集中、光暈效果佳、重量輕及結構簡單,將是本技術所欲積極揭露的地方。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介于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缺憾,創(chuàng)作人有感其未臻于完善,于是竭其心智悉心研究克服,進而研發(fā)出一種光引擎的反射杯體,希望達到反射光線集中、光暈效果佳、重量輕及結構簡單的目的。為達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技術提供一種光引擎的反射杯體,其包含:截錐形環(huán)體,其具有相互連通的第一裝設口及第二裝設口,該第一裝設口及該第二裝設口相互平形且該第一裝設口小于該第二裝設口,該第一裝設口的中心與該第二裝設口的中心位于同一軸線,該截錐形環(huán)體的內(nèi)部具有環(huán)形反射面圍繞該軸線,該環(huán)形反射面與該軸線之間的夾角為7度;以及燈座固定部,其連接于該第一裝設口。上述的光引擎的反射杯體中,該第一裝設口的形狀及該第二裝設口的形狀分別為圓形或分別為橢圓形。上述的光引擎的反射杯體中,該環(huán)形反射面為鍍銀膜。上述的光引擎的反射杯體中,該環(huán)形反射面為外凸弧面。上述的光引擎的反射杯體中,該燈座固定部為固定環(huán),其內(nèi)緣連接于該第一裝設口的周緣。上述的光引擎的反射杯體中,還包含第一透明玻璃板及第二透明玻璃板,其分別設置于該第一裝設口及該第二裝設口。上述的光引擎的反射杯體中,還包含透氣閥,其設置于該截錐形環(huán)體的外表面。借此,本技術的光引擎的反射杯體的反射光線集中、光暈效果佳、重量輕及結構簡單。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較佳具體實施例光引擎的反射杯體的分解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較佳具體實施例光引擎的反射杯體的組合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較佳具體實施例光引擎的反射杯體應用的剖面示意圖。【符號說明】1 截錐形環(huán)體11 第一裝設口12 第二裝設口13 環(huán)形反射面14 第二固定環(huán)15 第一透明玻璃板16 第二透明玻璃板2 燈座固定部21 貫孔3 燈座31 LED32 散熱鰭片組33 第一固定環(huán)34 底座4 螺絲5 透氣閥L 軸線θ 夾角具體實施方式為充分了解本技術的目的、特征及功效,現(xiàn)通過下述具體的實施例,并配合附圖,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詳細說明,說明如下:請參考圖1至圖3,如圖所示,本技術提供一種光引擎的反射杯體,其包含截錐形環(huán)體1及燈座固定部2。其中,該截錐形環(huán)體1的材質可為輕量化且耐熱的材質,該截錐形環(huán)體1具有相互連通的第一裝設口11及第二裝設口12,該第一裝設口11及該第二裝設口12相互平形且該第一裝設口11小于該第二裝設口12,該第一裝設口11的中心與該第二裝設口12的中心位于同一軸線L,該截錐形環(huán)體1的內(nèi)部具有環(huán)形反射面13圍繞該軸線L,該環(huán)形反射面13與該軸線L之間的夾角θ為7度以使反射效果最佳;該燈座固定部2連接于該第一裝設口11,該燈座固定部2用以連接燈座3,該燈座3可具有LED31、散熱鰭片組32及底座34,該LED31設置于該底座34且鄰近該第一裝設口11,該散熱鰭片組32位于該LED31的下方以降低該LED31的工作溫度。借此,該LED31所產(chǎn)生的光線可經(jīng)由該第一裝設口11射入該截錐形環(huán)體1,之后該LED31所產(chǎn)生的光線再經(jīng)由該環(huán)形反射面13的反射而經(jīng)由該第二裝設口12射出該截錐形環(huán)體1以照射目標物或目標區(qū)。如上所述,本技術的光引擎的反射杯體系藉由該截錐形環(huán)體與該夾角的設置而使光線集中,并具有較佳的光暈效果,且當光線照射至遠方時,光線仍不會散開;此外,由于本技術的光引擎的反射杯體的體積小且結構簡單,故重量輕且制作成本低。請再參考圖1至圖3,如圖所示,上述的光引擎的反射杯體中,該第一裝設口11的形狀及該第二裝設口12的形狀分別可為圓形(如圖1及圖2所示)或分別可為橢圓形,當該第一裝設口11的形狀及該第二裝設口12的形狀分別為橢圓形時,該第一裝設口11的長軸平行該第二裝設口12的長軸,該第一裝設口11的短軸平行該第二裝設口12的短軸,如圖3所示,當該第一裝設口11的形狀及該第二裝設口12的形狀分別為橢圓形時,該夾角θ位于該第一裝設口11的長軸側及該第二裝設口12的長軸側。請再參考圖1及圖3,如圖所示,上述的光引擎的反射杯體中,該環(huán)形反射面13可為鍍銀膜以提升反射效果。另外,該環(huán)形反射面13也可為外凸弧面以提升反射效果。請再參考圖1至圖3,如圖所示,上述的光引擎的反射杯體中,該燈座固定部2可為固定環(huán),其內(nèi)緣連接于該第一裝設口11的周緣。借此,該燈座固定部2可通過多個螺絲4穿過該燈座固定部2的多個貫孔21后鎖固于該燈座3的頂部。請再參考圖1至圖3,如圖所示,上述的光引擎的反射杯體中,還可包含第一透明玻璃板15及第二透明玻璃板16,該第一透明玻璃板15可通過第一固定環(huán)33固定于該底座34且鄰近該第一裝設口11,該第一透明玻璃板15的外緣可固定于該第一固定環(huán)33的內(nèi)緣,該第一固定環(huán)33的外緣可固定于該底座34,該第二透明玻璃板16可通過第二固定環(huán)14固定于該第二裝設口12,該第二透明玻璃板16的外緣可固定于該第二固定環(huán)14的內(nèi)緣,該第二固定環(huán)14的外緣可固定于該第二裝設口12的周緣。借此,該第一透明玻璃板15及該第二透明玻璃板16可避免外部異物附著于該環(huán)形反射面13或該LED31以維持反射的效果。請再參考圖1至圖3,如圖所示,上述的光引擎的反射杯體中,還可包含透氣閥5,其可設置于該截錐形環(huán)體1的外表面。借此,本技術的光引擎的反射杯體可通過該透氣閥5以使該截錐形環(huán)體1內(nèi)的氣體可與該截錐形環(huán)體1外的氣體相互流通,進而降低該截錐形環(huán)體1內(nèi)的溫度。本技術在上文中已通過較佳實施例揭露,然而熟習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理解的是,該實施例僅用于描繪本技術,而不應解讀為限制本技術的范圍。應注意的是,凡是與該實施例等效的變化與置換,均應設為涵蓋于本技術的范疇內(nèi)。因此,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應當以權利要求書所界定的范圍為準。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光引擎的反射杯體,其特征在于,包含:截錐形環(huán)體,其具有相互連通的第一裝設口及第二裝設口,該第一裝設口及該第二裝設口相互平形且該第一裝設口小于該第二裝設口,該第一裝設口的中心與該第二裝設口的中心位于同一軸線,該截錐形環(huán)體的內(nèi)部具有環(huán)形反射面圍繞該軸線,該環(huán)形反射面與該軸線之間的夾角為7度;以及燈座固定部,其連接于該第一裝設口。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光引擎的反射杯體,其特征在于,包含:截錐形環(huán)體,其具有相互連通的第一裝設口及第二裝設口,該第一裝設口及該第二裝設口相互平形且該第一裝設口小于該第二裝設口,該第一裝設口的中心與該第二裝設口的中心位于同一軸線,該截錐形環(huán)體的內(nèi)部具有環(huán)形反射面圍繞該軸線,該環(huán)形反射面與該軸線之間的夾角為7度;以及燈座固定部,其連接于該第一裝設口。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引擎的反射杯體,其特征在于,該第一裝設口的形狀及該第二裝設口的形狀分別為圓形或分別為橢圓形。3.如權利要求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謝棟杰,孫海蛟,鄧彥衢,余宜樺,
申請(專利權)人:軒豊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中國臺灣;7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