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教學用具
,具體為一種便攜式的教學儀器支架。
技術介紹
目前,教學支架都是用來支撐相較于體積較大的物品,其支架本身的體積也是較大的,所以,這種支架就不適合用來移動教學,而且對于這種教學支架對于一般的物品來說,不太容易的對其進行移動教學,現有的教學支架無法進行移動,而且攜帶極為不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便攜式的教學儀器支架,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便攜式的教學儀器支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設有收納槽,且收納槽呈工字型,所述收納槽的上端一側設有第一支撐柱,收納槽的下端一側設有第二支撐柱,所述底座的兩側均設有動力裝置,且動力裝置分別位于第一支撐柱和第二支撐柱的外側,所述第一支撐柱和第二支撐柱的下端均固定設有轉動塊,所述動力裝置與轉軸的一端固定連接,轉軸的另一端依次貫穿底座和轉動塊并位于轉動塊的內部;所述第一支撐柱和第二支撐柱均為中空結構,且第一支撐柱和第二支撐柱的內側面均留有條形缺口,所述第一支撐柱和第二支撐柱的內部底端均與電動伸縮桿的一端固定連接,且電動伸縮桿的另一端與連接桿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連接桿的另一端貫穿條形缺口并延伸至第一支撐柱和第二支撐柱的外側,且連接桿的另一端與橫桿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橫桿的中部固定設有托盤,所述底座的底部兩端均設有萬向輪。優選的,所述橫桿位于收納槽中部的正上方,且托盤的寬度小于收納槽中部的寬度。優選的,所述連接桿包括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且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分別與橫桿的兩端連接,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均位于收納槽的正上方。優選的,所述動 ...
【技術保護點】
一種便攜式的教學儀器支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設有收納槽(6),且收納槽(6)呈工字型,所述收納槽(6)的上端一側設有第一支撐柱(3),收納槽(6)的下端一側設有第二支撐柱(2),所述底座(1)的兩側均設有動力裝置(5),且動力裝置(5)分別位于第一支撐柱(3)和第二支撐柱(2)的外側,所述第一支撐柱(3)和第二支撐柱(2)的下端均固定設有轉動塊,所述動力裝置(5)與轉軸(8)的一端固定連接,轉軸(8)的另一端依次貫穿底座(1)和轉動塊并位于轉動塊的內部;所述第一支撐柱(3)和第二支撐柱(2)均為中空結構,且第一支撐柱(3)和第二支撐柱(2)的內側面均留有條形缺口,所述第一支撐柱(3)和第二支撐柱(2)的內部底端均與電動伸縮桿(7)的一端固定連接,且電動伸縮桿(7)的另一端與連接桿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連接桿的另一端貫穿條形缺口并延伸至第一支撐柱(3)和第二支撐柱(2)的外側,且連接桿的另一端與橫桿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橫桿的中部固定設有托盤(4),所述底座(1)的底部兩端均設有萬向輪。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便攜式的教學儀器支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設有收納槽(6),且收納槽(6)呈工字型,所述收納槽(6)的上端一側設有第一支撐柱(3),收納槽(6)的下端一側設有第二支撐柱(2),所述底座(1)的兩側均設有動力裝置(5),且動力裝置(5)分別位于第一支撐柱(3)和第二支撐柱(2)的外側,所述第一支撐柱(3)和第二支撐柱(2)的下端均固定設有轉動塊,所述動力裝置(5)與轉軸(8)的一端固定連接,轉軸(8)的另一端依次貫穿底座(1)和轉動塊并位于轉動塊的內部;所述第一支撐柱(3)和第二支撐柱(2)均為中空結構,且第一支撐柱(3)和第二支撐柱(2)的內側面均留有條形缺口,所述第一支撐柱(3)和第二支撐柱(2)的內部底端均與電動伸縮桿(7)的一端固定連接,且電動伸縮桿(7)的另一端與連接桿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連接桿...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