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可調式臂力器,包括臂力彈簧(6)、臂力管(3),所述臂力管(3)的外管口上固定有端蓋(7),端蓋(7)上設有中心孔,臂力管(3)的內管口上設有膨脹槽(13);臂力管(3)內設有臂力調節機構,該機構包括調節旋鈕(1)、螺桿(8)、內彈簧定位塊(9)、內彈簧(10)、錐形膨脹接頭(11),螺桿(8)設置在臂力管(3)內,螺桿(8)的內端連接在錐形膨脹接頭(11)上,錐形膨脹接頭(11)與臂力管(3)的內管口配合,螺桿(8)的外端穿過端蓋(7)中心孔與調節旋鈕(1)螺紋連接,內彈簧定位塊(9)固定在臂力管(3)內,內彈簧(10)設置在內彈簧定位塊(9)與錐形腹脹接頭(11)之間。采用本結構后,具有結構簡單合理、調節靈活方便、連接牢固可靠、利用率高、可無級線性調節等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運動健身器材,特別是一種可根據不同要求調整扭力的可調式臂力器。
技術介紹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進步,工作壓力越來越大,社會應酬越來越多,出行方式也逐步被現代交通工具所代替,很小有時間參加健身運動,身體素質不斷下降,隨之帶來了許多富貴病;這不僅會影響身體素質,而且還會衍生出許多心血管疾病。為了提高身體素質,人們開發了各種各樣可用于室內使用的運動訓練設備,臂力器就是一種室內進行訓練的健身器材。但現在的臂力器根據訓練力量的大小不同分為多個等級,在購買時必須選擇適合自己體能級別的臂力器,以免拉傷肌肉,所以隨著體能的增強需不斷購買更高等級的臂力器,前期的臂力器就只能閑置,造成很大的浪費。為了提高現有臂力器的利用率,中國專利公告號為CN201921398U公開了一種用于可調式臂力器,該結構包括臂力彈簧,以及與臂力彈簧連為一體的臂力柄,所述的臂力柄位于臂力彈簧的兩側,該臂力柄外圍套有手柄套;所述的手柄套的前端為手柄卡扣裝置,其后端為使用者握手裝置,該手柄卡扣裝置與臂力柄呈卡扣活動連接,該結構通過調節手柄套與臂力柄的連接位置,通過調節臂力柄長度來實現扭力調節,具有調節簡單方便、實用性強、使用者可根據自身情況來調節所需長度等特點。但在使用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手柄套與臂力柄活動連接,存在活動間隙大,連接強度差,固定連接不可靠。二是手柄套通過檔位來實現臂力柄長度調節,不能達到線性調節,無法滿足扭力無級調節的要求。為此,許多生產廠家和有識之士進行開發和研制,但至今尚未有較理想的產品面世。
技術實現思路
為克服現有可調式臂力器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調節靈活方便、連接牢固可靠、調節幅度大、利用率高、可無級線性調節的可調式臂力器。本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它包括臂力彈簧、連接在臂力彈簧兩側的臂力管,所述臂力管的外管口上固定有端蓋,端蓋上設有中心孔,臂力管的內管口上至少設有一根向管子縱向延伸的膨脹槽;臂力管內設有臂力調節機構,該機構包括調節旋鈕、螺桿、內彈簧定位塊、內彈簧、錐形膨脹接頭,螺桿可移動地設置在臂力管內,螺桿的內端連接在錐形膨脹接頭上,錐形膨脹接頭與臂力管的內管口配合,螺桿的外端穿過端蓋中心孔與調節旋鈕螺紋連接,內彈簧定位塊固定在臂力管內,內彈簧設置在內彈簧定位塊與錐形腹脹接頭之間的螺桿上;向外調節螺桿時錐形膨脹接頭使臂力管的內管口膨脹與臂力彈簧固緊,向內調節螺桿時錐形膨脹接頭內移,臂力管內管口膨脹復位可相對臂力彈簧移動。本技術進一步方案,所述的錐形膨脹接頭上設有與膨脹槽相配合的防旋轉定位凸起。本技術進一步方案,所述的端蓋與螺桿之間對應設有防旋轉的凸起與定位槽。本技術進一步方案,所述的臂力管上設有握手柄。本技術進一步方案,所述臂力彈簧的兩端對應設有臂力彈簧套。本技術進一步方案,所述臂力彈簧兩側的臂力管上對應設有與扭力相對應的扭力刻度標尺。本技術進一步方案,所述的臂力彈簧為中間大兩頭小的葫蘆形彈簧,或者為外徑相同的一字形彈簧,或者為V字形彈簧。采用上述結構后,與現有技術相比有如下優點:一是可通過調節臂力管的長度來調整臂力器的訓練力量,訓練力量可無級調節,可以適應不同訓練力量要求的健身者。二是在長期訓練過程中隨著體能的增強不需要連續購買各級更高等級的臂力器,購置成本省,利用效率高。三是臂力管通過膨脹與臂力彈簧連接固定,無任何活動間隙,可保證相互之間連接牢固,使用安全可靠。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配合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臂力調節機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圖3的A-A剖面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臂力管長度調節后的配合結構示意圖。其中1調節旋鈕,2握手柄,3臂力管,4扭力刻度標尺,5臂力彈簧套,6臂力彈簧,7端蓋,8螺桿,9內彈簧定位塊,10內彈簧, 11錐形膨脹接頭,12防旋轉定位凸起,13膨脹槽。具體實施方式圖1至圖5所示,為本技術一種可調式臂力器固定座的具體實施方案,它包括臂力彈簧6、連接在臂力彈簧6兩側的臂力管3,所述的臂力管3上設有握手柄2,所述臂力管3的外管口上固定有端蓋7,端蓋7上設有中心孔,臂力管3的內管口上至少設有一根向管子縱向延伸的膨脹槽13;臂力管3內設有臂力調節機構,該機構包括調節旋鈕1、螺桿8、內彈簧定位塊9、內彈簧10、錐形膨脹接頭11,螺桿8可移動地設置在臂力管3內,螺桿8的內端連接在錐形膨脹接頭11上,錐形膨脹接頭11與臂力管3的內管口配合,螺桿8的外端穿過端蓋7中心孔與調節旋鈕1螺紋連接,內彈簧定位塊9固定在臂力管3內,內彈簧10設置在內彈簧定位塊9與錐形腹脹接頭11之間。為了確保調節臂力管3長度時螺桿8只能直線移動,所述的錐形膨脹接頭11上設有與膨脹槽13相配合的防旋轉定位凸起12;當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案來實現螺桿8直線移動,如所述的端蓋7與螺桿8之間對應設有防旋轉的凸起與定位槽。為了保證使用安全、美觀大方,所述臂力彈簧6的兩端對應設有臂力彈簧套5。為了便于訓練力量的調節,所述臂力彈簧6兩側的臂力管3上對應設有與扭力相對應的扭力刻度標尺4。為了開發系列產品,所述的臂力彈簧6為中間大兩頭小的葫蘆形彈簧,或者為外徑相同的一字形彈簧,或者為V字形彈簧。本技術通過臂力管3調節訓練力量時,首先旋松調節旋鈕1,錐形膨脹接頭11在內彈簧10的彈力作用下帶動螺桿8一起內移并脫離與臂力管3內管口的配合,臂力管3膨脹的內管口在臂力彈簧6及自身彈性作用下復位,臂力管3可相對臂力彈簧6移動;然后移動臂力管3致相應的扭力位置;最后旋緊調節旋鈕1,錐形膨脹接頭11在螺桿8帶動下克服內彈簧10的彈力后外移并與臂力管3內管口配合,隨著繼續旋緊調節旋鈕1,錐形膨脹接頭11使臂力管3的內管口不斷膨脹,使臂力管3脹緊臂力彈簧5,從而達到臂力管3與臂力彈簧5固緊的目的。以上所述,只是本技術的具體實施例,并非對本技術作出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脫離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基礎上,所作出的簡單修改、等同變化或修飾,均落入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可調式臂力器,包括臂力彈簧(6)、連接在臂力彈簧(6)兩側的臂力管(3),其特征是:所述臂力管(3)的外管口上固定有端蓋(7),端蓋(7)上設有中心孔,臂力管(3)的內管口上至少設有一根向管子縱向延伸的膨脹槽(13);臂力管(3)內設有臂力調節機構,該機構包括調節旋鈕(1)、螺桿(8)、內彈簧定位塊(9)、內彈簧(10)、錐形膨脹接頭(11),螺桿(8)可移動地設置在臂力管(3)內,螺桿(8)的內端連接在錐形膨脹接頭(11)上,錐形膨脹接頭(11)與臂力管(3)的內管口配合,螺桿(8)的外端穿過端蓋(7)中心孔與調節旋鈕(1)螺紋連接,內彈簧定位塊(9)固定在臂力管(3)內,內彈簧(10)設置在內彈簧定位塊(9)與錐形腹脹接頭(11)之間;向外調節螺桿(8)時錐形膨脹接頭(11)使臂力管(3)的內管口膨脹與臂力彈簧(6)固緊,向內調節螺桿(8)時錐形膨脹接頭(11)內移,臂力管(3)內管口膨脹復位可相對臂力彈簧(6)移動。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可調式臂力器,包括臂力彈簧(6)、連接在臂力彈簧(6)兩側的臂力管(3),其特征是:所述臂力管(3)的外管口上固定有端蓋(7),端蓋(7)上設有中心孔,臂力管(3)的內管口上至少設有一根向管子縱向延伸的膨脹槽(13);臂力管(3)內設有臂力調節機構,該機構包括調節旋鈕(1)、螺桿(8)、內彈簧定位塊(9)、內彈簧(10)、錐形膨脹接頭(11),螺桿(8)可移動地設置在臂力管(3)內,螺桿(8)的內端連接在錐形膨脹接頭(11)上,錐形膨脹接頭(11)與臂力管(3)的內管口配合,螺桿(8)的外端穿過端蓋(7)中心孔與調節旋鈕(1)螺紋連接,內彈簧定位塊(9)固定在臂力管(3)內,內彈簧(10)設置在內彈簧定位塊(9)與錐形腹脹接頭(11)之間;向外調節螺桿(8)時錐形膨脹接頭(11)使臂力管(3)的內管口膨脹與臂力彈簧(6)固緊,向內調節螺桿(8)時錐形...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胡江勇,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百事特工貿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