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富硒小米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整地施肥,秋季進行深耕翻,翻后及時耙地起垅,打垅后及時震壓;(2)種子處理,播種前將種子晾曬24小時,然后加入到混合液中,在45~48℃條件下浸泡8小時,取出后晾干;(3)種植,每畝播種0.65~0.7公斤,小米播種深度3~4厘米,行距45厘米;(4)追肥,抽穗前15天的孕穗階段,每畝均勻撒施有機肥45~50公斤;(5)收獲,谷粒全部變黃,硬化后及時收割。通過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富硒小米的種植方法,可以明顯提高小米的產量,提高賴氨酸含量、粗脂肪、蛋白質的含量,尤其是采用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方法能突出的提高小米中硒的含量,并增加了直鏈淀粉的比例;提高了小米的營養和口感。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農業種植方法,具體為一種富硒小米的種植方法。
技術介紹
小米性喜溫暖,適應性強,既耐干旱、貧瘠,又不怕酸堿,在我國南北干旱、貧瘠山區都有種植。種植要點:①不宜重茬,連作病害嚴重,雜草多,必須合理輪作。②春季作好耙耱、淺犁、鎮壓保墑工作,保證小米發芽出苗所需的水分。③基肥在播種前結合耕地一次施入,以農家肥為主,每畝施肥量:高產田以5000-7000公斤為宜,中產田1500-4000公斤;將磷肥與農家肥混合漚制作基肥效果最好。④播種前進行曬種、浸種、藥劑拌種和種子包衣,防治黑穗病和地下害蟲。⑤春谷一般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播種為宜。大多采用溝播,播種量一般為每畝0.5 公斤,播深3-5厘米。⑥出苗后2-3片葉時畝查苗補種,5-6片葉時間苗定苗,每畝留苗2.0-3.5萬株。⑦第一次中耕結合間定苗進行,淺鋤并細碎土塊,清除雜草。第二次中耕在拔節期結合追肥進行,中耕要深同時培土。第三次中耕在封行前進行,中耕深度一般以4-5厘米為宜,除松土除草外同時進行高培土以促進根系發育,防止倒伏。⑧臘熟末期或完熟期收獲最好。收獲過早籽粒不飽滿含水量高,產量和品質下降;收獲過遲,莖稈干枯,穗碼干脆落粒損失嚴重。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中國營養學會也將硒列為人體必需的15種營養素之一,國內外大量臨床實驗明,人體缺硒可引起某些重要器官的功能失調,導致許多嚴重疾病發生,全世界40多個國家處于缺硒地區,中國22個省份的幾億人口都處于缺硒或低硒地帶,這些地區的人口腫瘤、肝病、心血管疾病等發病率很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以明顯提高小米的產量,提高賴氨酸含量、粗脂肪、蛋白質的含量,尤其是采用本專利技術的方法能突出的提高小米中硒的含量,并增加了直鏈淀粉的比例;提高了小米的營養和口感的有機小米種植方法。本專利技術富硒小米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整地施肥,秋季進行深耕翻,深度為30~40 cm,深耕翻同時施入基肥2000~2500 公斤/畝,翻后及時耙地起垅,打垅后及時震壓;(2)種子處理,播種前將種子晾曬24小時,然后加入到混合液中,在45~48℃條件下浸泡8小時,取出后晾干;所述混合液由以下重量份數組分混合而成:D-甘露糖醇3~4份、羧甲基殼聚糖5~6份、水90~100份;(3)種植,四月下旬到五月上旬播種,每畝播種0.65~0.7公斤,小米播種深度3~4厘米,行距45厘米;(4)追肥,抽穗前15天的孕穗階段,在距苗眼3~4厘米位置,用鋤頭開10厘米深的溝施用有機肥,每畝均勻撒施有機肥45~50公斤;所述有機肥由以下重量份數組分制成:檸檬酸渣6~8份、大豆粕50~60份、兔糞60~80份、羊糞40~60份、嗜熱側孢霉0.5~0.6份、特異腐殖霉0.5~0.6份、蘇云金桿菌0.8~1.0份、羅伊氏乳桿菌0.5~0.6份、枯草芽孢桿菌0.8~1.0份、500目紅曲米粉末6~8份、500目麥飯石粉末150~200份、硫酸鉀鎂10~12份、甲硒丁氨酸5~7份、檸檬酸鐵銨5~7份;(5)收獲,谷粒全部變黃,硬化后及時收割、曬晾干后脫粒。作為優化,該富硒小米的種植方法,所述有機肥的生產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將檸檬酸渣6份、大豆粕50份、兔糞60份、羊糞40份,加水200~300份混合,加熱到90~100℃攪拌均勻,保持1~1.2小時;b、在62~72℃條件下,將500目紅曲米粉末6份、500目麥飯石粉末150份,加入到步驟a中的混合物中攪拌均勻,攪拌均勻;c、在30~35℃條件下,將嗜熱側孢霉0.5份、特異腐殖霉0.5份、蘇云金桿菌0.8份、羅伊氏乳桿菌0.5份、枯草芽孢桿菌0.8份,加入到步驟b中的混合物中攪拌均勻,反應18~20天;d、將硫酸鉀鎂10份、甲硒丁氨酸5份、檸檬酸鐵銨5份,加入到步驟c中的混合物中攪拌均勻。作為優化,該富硒小米的種植方法,在播種后將1%蛇床子素水乳劑,用200倍的純凈水稀釋后,噴灑50公斤/畝。作為優化,該富硒小米的種植方法,所述基肥由以下重量份數組分混合而成:農家肥300~350份、磷酸二氫鉀25~30份。本專利技術的富硒小米的種植方法,通過施加特制的有機肥料和對種子進行專門的處理,提高了富硒小米的種植效果,促進了小米生長過程中對土壤中的養分的吸收和自身營養成分的合成;通過本專利技術的富硒小米的種植方法,可以明顯提高小米的產量,提高賴氨酸含量、粗脂肪、蛋白質的含量,尤其是采用本專利技術的方法能突出的提高小米中硒的含量,并增加了直鏈淀粉的比例;提高了小米的營養和口感。通過表1可見,相對于對比例1和對比例2,采用本專利技術富硒小米的種植方法后,在硒的添加相同情況下,小米的產量和品質以及小米的硒含量和直鏈淀粉指標更高。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給出的實施例擬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但不能理解為是對本專利技術保護范圍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本
技術實現思路
對本專利技術的一些非本質的改進和調整,仍屬于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實施例1:以山西左權,海拔1200米左右,年降水520mm褐土土壤,種植張雜谷5號。輪作倒茬豌豆、小米、玉米。富硒小米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整地施肥,秋季進行深耕翻,深度為30 cm,深耕翻同時施入基肥2000公斤/畝,翻后及時耙地起垅,打垅后及時震壓;基肥由以下重量份數組分混合而成:農家肥300份、磷酸二氫鉀25份;(2)種子處理,播種前將種子晾曬24小時,然后加入到混合液中,在45~48℃條件下浸泡8小時,取出后晾干;所述混合液由以下重量份數組分混合而成:D-甘露糖醇3份、羧甲基殼聚糖5份、水90份;(3)種植,四月下旬到五月上旬播種,每畝播種0.65公斤,小米播種深度3厘米,行距45厘米;在播種后將1%蛇床子素水乳劑,用200倍的純凈水稀釋后,噴灑50公斤/畝;(4)追肥,抽穗前15天的孕穗階段,在距苗眼3~4厘米位置,用鋤頭開10厘米深的溝施用有機肥,每畝均勻撒施有機肥45公斤;(5)收獲,谷粒全部變黃,硬化后及時收割、曬晾干后脫粒。以上有機肥通過以下生產方法制成:a、將檸檬酸渣6千克、大豆粕50千克、兔糞60千克、羊糞40千克,加水200~300千克混合,加熱到90~100℃攪拌均勻,保持1~1.2小時;b、在62~72℃條件下,將500目紅曲米粉末6千克、500目麥飯石粉末150千克,加入到步驟a中的混合物中攪拌均勻,攪拌均勻;c、在30~35℃條件下,將嗜熱側孢霉0.5千克、特異腐殖霉0.5千克、蘇云金桿菌0.8千克、羅伊氏乳桿菌0.5千克、枯草芽孢桿菌0.8千克,加入到步驟b中的混合物中攪拌均勻,反應18~20天;d、將硫酸鉀鎂10千克、甲硒丁氨酸5千克、檸檬酸鐵銨5千克,加入到步驟c中的混合物中攪拌均勻。實施例2:以山西左權,海拔1200米左右,年降水520mm褐土土壤,種植張雜谷5號。輪作倒茬豌豆、小米、玉米。富硒小米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整地施肥,秋季進行深耕翻,深度為40 cm,深耕翻同時施入基肥2500 公斤/畝,翻后及時耙地起垅,打垅后及時震壓;基肥由以下重量份數組分混合而成:農家肥350份、磷酸二氫鉀30份;(2)種子處理,播種前將種子晾曬24小時,然后加入到混合液中,在45~48℃條件下浸泡8小時,取出后晾干;所述混合液由以下重量份數組分混合而成:D-甘露糖醇4份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富硒小米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整地施肥,秋季進行深耕翻,深度為30~40?cm,深耕翻同時施入基肥2000~2500?公斤/畝,翻后及時耙地起垅,打垅后及時震壓;(2)種子處理,播種前將種子晾曬24小時,然后加入到混合液中,在45~48℃條件下浸泡8小時,取出后晾干;所述混合液由以下重量份數組分混合而成:D?甘露糖醇3~4份、羧甲基殼聚糖5~6份、水90~100份;(3)種植,四月下旬到五月上旬播種,每畝播種0.65~0.7公斤,小米播種深度3~4厘米,行距45厘米;(4)追肥,抽穗前15天的孕穗階段,在距苗眼3~4厘米位置,用鋤頭開10厘米深的溝施用有機肥,每畝均勻撒施有機肥45~50公斤;所述有機肥由以下重量份數組分制成:檸檬酸渣6份、大豆粕50份、兔糞60份、羊糞40份、嗜熱側孢霉0.5份、特異腐殖霉0.5份、蘇云金桿菌0.8份、羅伊氏乳桿菌0.5份、枯草芽孢桿菌0.8份、500目紅曲米粉末6份、500目麥飯石粉末150份、硫酸鉀鎂10份、甲硒丁氨酸5份、檸檬酸鐵銨5份;(5)收獲,谷粒全部變黃,硬化后及時收割、曬晾干后脫粒。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富硒小米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整地施肥,秋季進行深耕翻,深度為30~40 cm,深耕翻同時施入基肥2000~2500 公斤/畝,翻后及時耙地起垅,打垅后及時震壓;(2)種子處理,播種前將種子晾曬24小時,然后加入到混合液中,在45~48℃條件下浸泡8小時,取出后晾干;所述混合液由以下重量份數組分混合而成:D-甘露糖醇3~4份、羧甲基殼聚糖5~6份、水90~100份;(3)種植,四月下旬到五月上旬播種,每畝播種0.65~0.7公斤,小米播種深度3~4厘米,行距45厘米;(4)追肥,抽穗前15天的孕穗階段,在距苗眼3~4厘米位置,用鋤頭開10厘米深的溝施用有機肥,每畝均勻撒施有機肥45~50公斤;所述有機肥由以下重量份數組分制成:檸檬酸渣6份、大豆粕50份、兔糞60份、羊糞40份、嗜熱側孢霉0.5份、特異腐殖霉0.5份、蘇云金桿菌0.8份、羅伊氏乳桿菌0.5份、枯草芽孢桿菌0.8份、500目紅曲米粉末6份、500目麥飯石粉末150份、硫酸鉀鎂10份、甲硒丁氨酸5份、檸檬酸鐵銨5份;(5)收獲,谷粒...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優,
申請(專利權)人:吳優,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山西;1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