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螞蟥室內養殖的精細化投喂方法。本發明專利技術目的在于在現有投喂方法基礎上提供一種在室內環境可控條件下便于管理、節約成本、成活率高、經濟效益好的精細化投喂方法。與現有投喂方法相比,采用本發明專利技術方法,每畝可節約餌料成本77.2%左右、提高螞蟥干品畝產約42.5kg;按目前水蛭藥材市場價1000元/kg、螺螄3.5元/kg計,每畝增加經濟效益約4.25萬元、節約餌料成本6750元左右。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螞蟥室內養殖的精細化投喂方法,屬于藥用動物養殖領域。二、
技術介紹
螞蟥Whitmania pigra Whitman,又名寬體金線蛭,屬于環節動物門黃蛭科動物,其干燥全體為中藥材水蛭,是2015版《中國藥典》水蛭藥材收載主要來源,具有破血通經,逐瘀消癥的功效,是疏血通、腦血康等眾多治療心腦血管疾病中成藥的主要原料。近年來隨著螞蟥生理特性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其室外人工養殖方法已取得初步成功,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市場需求與水蛭藥材供給量之間的矛盾。螞蟥人工養殖技術取得了初步成功,但仍依靠活體螺螄作為餌料,未有專屬人工配合飼料。溶解氧是影響水生動物生命活動的重要因素,螞蟥人工養殖過程中螞蟥和螺螄的呼吸耗氧是影響水中溶氧量的主要因子。螺螄的投喂方法是螞蟥養殖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不僅影響餌料成本和利用率、更關系到水體質量,影響螞蟥的成活率和生長效率等,科學的螺螄投喂方法對于節約餌料、保持水環境穩定和提高經濟效益具有重要意義。三、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室內養殖條件下螞蟥成活率高、操作方便、經濟效益好的螺螄精細化投喂方法本專利技術選取0~0.3g、0.3~1g、1~3g、3~6g、6~10g和10~15g的6種規格健康螞蟥,使用曝氣24h的自來水,在光線可控,溫度25±1℃的室內養殖,螞蟥0~0.3g時投喂體重為0~0.5g螺螄,每次投喂螺螄總質量為螞蟥質量的3~4倍;螞蟥0.3~1.0g時投喂體重為0.5~3g螺螄,每次投喂螺螄總質量為螞蟥質量的1~3倍;螞蟥1~3g時每次投喂螺螄總質量為螞蟥質量的2倍左右;螞蟥3~6g時每次投喂螺螄總質量為螞蟥質量的0.8~1倍;螞蟥質量大于6g時每次投喂螺螄總質量為螞蟥質量的0.7~1倍。每3天投喂一次,投喂時間為上午9:00左右,投喂前清除殘留螺螄,螺螄為清洗后在水中暫養3天的新鮮梨形環棱螺,養殖過程中發現有死亡螞蟥及時清理。通過實驗統計和比較,發現能使螞蟥成活率達到90%以上。與現有的投喂方法相比節約77%的餌料成本,成活率提高了4倍。四、具體實施方式1.材料1.1實驗材料及儀器:螞蟥由南京農業大學中藥材研究所提供,經郭巧生教授鑒定為螞蟥Whitmania pigra Whitman,分為0~0.3g、0.3~1g、1~3g、3~6g、6~10g和10~15g的6種規格;螺螄(采自南京前湖,野生)經郭巧生教授鑒定為梨形環棱螺Bellamya purificata Heude,根據前 期投喂經驗分為0~0.5g、0.5~1.0g、1.0~2.5g、2.5~4.0g和4.0~8.0g規格;曝氣24h的自來水。MR210A溶氧測量儀(南京特安科貿有限公司)、AP1200潛水泵(中山市小欖鎮振華電器有限公司)、電子天平(山海精密儀器廠)、呼吸儀(自制)。呼吸儀的制備如附圖1所示,呼吸室為容積為1920mL的塑料瓶,在瓶身下部和瓶蓋開口,分別作為進水口和出水口,使用潛水泵將水從水槽中經過進水口抽入呼吸室。圖1 呼吸儀示意圖注:A水槽;M潛水泵;B進水口;C出水口;D呼吸室2方法2.1不同體重螞蟥和螺螄耗氧率和耗氧量的的測定采用靜水呼吸室法測定,為排除溫度、光線對實驗的影響,實驗室溫度保持25℃,呼吸室用錫箔紙包裹。每個呼吸室選取相同規格螞蟥10條、螺螄10顆(螞蟥和螺螄實驗前均禁食24h,至沒有糞便排出),重復3次,同時設1個空白對照組。在水流入呼吸室的過程中,使用溶氧儀在進水口處測定水中的溶氧量;當水充滿呼吸室,從出水口流出后,先后關閉出水口和進水口。準確計時4h后,采用虹吸法從呼吸室中取水樣并測定水中溶氧量。QR=[(DOt1-DOt2)×V].W-1·t-1),QC=[(DOt1-DOt2)×V].t-1.N-1,QR為耗氧率(mg.g-1.h-1),QC為耗氧量(mg.n-1.h-1),DOt1(mg.L-1)為實驗結束時空白組的溶氧量,DOt2(mg.L-1)為實驗結束時實驗組的溶氧量,V(L)為呼吸室中水的體積,W(g)為螞蟥總質量,t為密封時間(h),N(n)為螞蟥的條數。2.2螞蟥和螺螄窒息點的測定耗氧量測定試驗結束后,將水重新充滿呼吸室,關閉出水口和進水口。當呼吸室中90%螞蟥表現活動停止全身伸直、90%螺螄出現附足肌外翻并的死亡現象并沉入水底時,利用虹吸法從呼吸室取水樣,測定水樣中的溶氧量即為窒息點。2.3不同投喂方式對螞蟥生長影響的研究根據2.1和2.2實驗結果,選取平均質量3.48±0.89g出冬眠的健康螞蟥,養殖于2L瓶中(1條/瓶),以對應質量的新鮮螺螄為餌料。設置1天投喂1顆螺螄、2天投喂 1顆螺螄、3天投喂1顆螺螄、1天投喂2顆螺螄4個處理組,分別標記為T1、T2、T3、T4。每組10條螞蟥,每個處理組設3個平行。9:00~10:00投喂,投喂時觀察瓶中螺螄是否被螞蟥進食并清理螺螄,螺螄附足肌脫落則記為進食,進食率(%)=進食螺螄量(顆)/投喂總量(顆)×100%。試驗時間為24天,每天觀察并記錄螞蟥死亡量,期間溫度、光照等條件相同。每6d稱量1次體重,計算平均體重,通過公式計算特定生長率(SGR)和增重率(WGR),SGR=100×(lnWt-lnW0)/t;WGR(%)=100×(Wt-W0)/W0,式中W0為試驗開始時螞蟥的平均質量(g),Wt為結束時平均質量(g),t為實驗天數(d)。2.4統計方法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3和SPSS 19.0(one-way ANOVA,多重比較采用Duncan`s法)進行數據分析。數據均以表示。3結果與分析3.1不同質量對螞蟥耗氧率、耗氧量和窒息點的影響由表1可知在25℃條件下,螞蟥的耗氧率隨質量增大呈減小趨勢,兩者的關系式為Y=0.152X-0.485(R2=0.938)。螞蟥耗氧量與質量呈正相關,7.5g組和11.51g組耗氧量顯著高于其他各組(P<0.05),0.14g和0.45g組的耗氧量顯著小于其他3組(P<0.05)。螞蟥窒息點隨質量增大呈增大趨勢(P<0.05),11.51g組顯著高于其他各組(P<0.05),0.45~7.5g組窒息點都較接近。表1 不同質量螞蟥的耗氧率和耗氧量(n=3)注:同一列中不同字母表示組間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表2,3,5同。3.2不同質量對螺螄耗氧率、耗氧量和窒息點的影響如表2所示,螺螄耗氧率隨質量增大呈先增大后減小趨勢,0.25g組顯著小于其他各組(P<0.05),0.65g組和1.22g組顯著高于4.44g組(P<0.05)。耗氧量與質量呈正相關,各組之間都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4.44g時達到最大值。窒息點與質量呈負相關,0.25g組顯著高于其他4組(P<0.05),1.12~4.44g組窒息點趨于平穩差異不顯著(P>0.05)。表2 不同質量螺螄的耗氧率和耗氧量比較(n=3)3.3不同投喂方式對螞蟥生長和攝食的影響如表3所示,不同投喂方式對螞蟥終末質量、SGR、WGR和成活率影響不顯著(P>0.05)。表3 不同投喂方式對螞蟥生長的影響(n=3)由表4可知,0~6d階段T1組增重顯著高于T4組(P<0.05),6~12d和12~18d階段投喂方式對螞蟥增重影響不顯著(P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螞蟥室內養殖的精細化投喂方法,其特征在于:螞蟥0~0.3g時投喂體重為0~0.5g螺螄,螞蟥0.3~1.0g時投喂體重為0.5~3g螺螄,螞蟥體重大于3g時投喂常規體重螺螄。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螞蟥室內養殖的精細化投喂方法,其特征在于:螞蟥0~0.3g時投喂體重為0~0.5g螺螄,螞蟥0.3~1.0g時投喂體重為0.5~3g螺螄,螞蟥體重大于3g時投喂常規體重螺螄。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螞蟥室內養殖的精細化投喂方法,其特征在于:螞蟥0~0.3g時,每次投喂螺螄總質量為螞蟥質量的3~4倍。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螞蟥室內養殖的精細化投喂方法,其特征在于:螞蟥0.3~1.0g時,每次投喂螺螄總質量為螞蟥質量的1~3倍。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螞蟥室內養殖的精細化投喂方法,其特征在于:螞蟥1~3g時,每次投喂螺螄總質量為螞蟥質量的2倍左右。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螞蟥室內養殖的精細化投喂方法,其特征在于:螞蟥3~6g時,每次投喂螺螄總質量為螞蟥質量的0....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史紅專,郭巧生,李蒙蒙,戴道新,王嘉,劉飛,
申請(專利權)人:南京農業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