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醫療器具,特別是一種超聲診斷乳腺癌患者術后上肢功能鍛煉助力器。
技術介紹
乳腺癌患者,在經超聲診斷后,一般要進行手術治療,一般要將胸大肌和胸小肌一起切除,以達根治的目的,這種手術范圍大、創傷大,再加上手術后形成的疤痕,對患者患側上肢功能影響很大,為了使上肢功能順利恢復以及防止疤痕攣縮,延長康復時間,故要求患者要作上肢功能鍛煉,鍛煉的方法是強制性的讓上肢抬高,手指作爬墻運動,并且上肢要作一定角度的旋轉,目前對患側上肢的鍛煉,完全由患者自己完成,患者感到吃力,恢復的也比較緩慢。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幫助超聲診斷乳腺癌患者術后作上肢功能鍛煉,提高患者患側上肢功能恢復速度的超聲診斷乳腺癌患者術后上肢功能鍛煉助力器。為達到以上目的,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超聲診斷乳腺癌患者術后上肢功能鍛煉助力器,由升降桿、標定尺、手握套構成,手握套固定在升降桿的下端部,其特征在于在升降桿上設長距螺紋,升降桿插入固定管內,在固定管的內壁上設與升降桿上的長距螺紋相一致的螺紋,標定尺固定在固定管的一側,在升降桿的上端固定上牽拉繩,牽拉繩繞過滑輪與重物塊連接。本技術還通過如下措施實施滑輪的軸通過支撐架固定在固定管的上端,在固定管的兩端設固定環,固定環的兩側設固定板,使用時,可將固定板固定在墻體上,從而使本技術與墻體固定;所述的長距螺紋的螺距為40-50cm,當手握套上升到頂部時,手握套可轉動120度。使用本技術時,首先將固定管固定在墻體上,健側手可拿住牽拉繩,患側手可握住手握套,當健側手松開牽拉繩后,在重物塊的作用下,將患側手上拉,由于升降桿與固定管為長距 ...
【技術保護點】
一種超聲診斷乳腺癌患者術后上肢功能鍛煉助力器,由升降桿(1)、標定尺(2)、手握套(3)構成,手握套(3)固定在升降桿(1)的下端部,其特征在于在升降桿(1)上設長距螺紋(4),升降桿(1)插入固定管(5)內,在固定管(5)的內壁上設與升降桿(1)上的長距螺紋(4)相一致的螺紋,標定尺(3)固定在固定管(5)的一側,在升降桿(1)的上端固定上牽拉繩(6),牽拉繩(6)繞過滑輪(7)與重物塊(8)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垂平,張祥澤,馮瑞芳,李鳳霞,高明珠,
申請(專利權)人:李垂平,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37[中國|山東]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