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shù)涉及一種專用于餐盤精洗和消毒的全自動裝置,屬于日常生活用品技術(shù)領(lǐng)域。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shù)包括有控制系統(tǒng)、一級精洗裝置、餐盤、上隔板、噴槍、吹風噴嘴、氣泵、二級精洗裝置和收集筐;二級精洗裝置設(shè)置在一級精洗裝置的正下方,所述收集筐設(shè)置在二級精洗裝置最左端的下方,所述氣泵和吹風噴嘴相連。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shù)克服了傳統(tǒng)的餐盤的清洗、消毒和收集完全依靠人工、每個工序必須單獨進行、清洗和消毒的效果差、能源消耗大、經(jīng)濟效益很低的缺點,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shù)達到了使餐盤清洗消毒和收集一體化、處理效果優(yōu)良、效率高和節(jié)約能源的效果。
【技術(shù)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shù)涉及一種專用于餐盤精洗和消毒的全自動裝置,屬于日常生活用品
技術(shù)介紹
現(xiàn)代化的大工廠和企業(yè),尤其是高等學校、機場等場所,集體就餐顯得越來越普遍,餐具的樣式也越來越統(tǒng)一,這不僅有助于提高餐廳的衛(wèi)生條件,而且還有助于提高餐廳的統(tǒng)一化管理。大規(guī)模的集體用餐勢必會凸顯餐盤的清洗、消毒和收集的問題,傳統(tǒng)的餐盤的清洗、消毒和收集完全依靠人工,而且每個工序必須單獨進行,這樣的處理方式不僅工人的勞動量大、處理的效率低,清洗和消毒的效果差,而且消耗能源大,因此經(jīng)濟效益很低。針對現(xiàn)在的餐盤的清洗、消毒和收集存在的弊端,提供一種清洗消毒和收集一體化、處理效果優(yōu)良、效率高和節(jié)約能源的裝置顯得越來越迫切。
技術(shù)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shù)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是:本技術(shù)提供一種清洗消毒和收集一體化、處理效果優(yōu)良、效率高和節(jié)約能源的專用于餐盤精洗和消毒的全自動裝置,克服傳統(tǒng)的餐盤的清洗、消毒和收集完全依靠人工、每個工序必須單獨進行、工人的勞動量大、處理的效率低、清洗和消毒的效果差、能源消耗大、經(jīng)濟效益很低的缺點。本技術(shù)技術(shù)方案是:一種專用于餐盤精洗和消毒的全自動裝置,包括有控制系統(tǒng)1、一級精洗裝置2、餐盤3、上隔板4、噴槍5、吹風噴嘴6、氣泵7、二級精洗裝置8和收集筐9;所述一級精洗裝置2包括中隔板21、電動機Ⅰ22、支撐桿86、傳動鏈Ⅰ23、從動輪Ⅰ24和主動輪Ⅰ25;所述二級精洗裝置8包括主動輪Ⅱ81、電動機Ⅱ82、臭氧噴嘴83、臭氧箱84、從動輪Ⅱ85、吹風噴嘴6、支撐桿86和傳動鏈Ⅱ87;所述上隔板4設(shè)置在一級精洗裝置2上方,在上隔板4左半部分的下板面上安裝有噴槍5,在上隔板4右半部分的下板面上安裝有吹風噴嘴6,所述二級精洗裝置8設(shè)置在一級精洗裝置2的正下方,所述收集筐9設(shè)置在二級精洗裝置8最左端的下方,所述氣泵7和吹風噴嘴6相連,所述控制系統(tǒng)1分別與氣泵7、噴槍5、臭氧箱84、主動輪Ⅰ25和主動輪Ⅱ81相連;所述電動機Ⅰ22和主動輪Ⅰ25相連,所述從動輪Ⅰ24通過傳動鏈Ⅰ23和主動輪Ⅰ25相連,在傳動鏈Ⅰ23上均勻的安裝有支撐桿86,所述中隔板21設(shè)置在傳動鏈Ⅰ23下方,并且其右端和從動輪Ⅰ24相切,在傳動鏈Ⅰ23上下圍成的空間內(nèi)均勻的安裝有噴槍5;所述電動機Ⅱ82和主動輪Ⅱ81相連,所述從動輪Ⅱ85通過傳動鏈Ⅱ87和主動輪Ⅱ81相連,在傳動鏈Ⅱ87上均勻的安裝有支撐桿86,所述臭氧箱84設(shè)置在傳動鏈Ⅱ87上半部分,在傳動鏈Ⅱ87上下圍成的空間內(nèi)的右邊均勻的安裝有吹風噴嘴6,所述臭氧噴嘴83安裝在臭氧箱84內(nèi)部上方的兩側(cè)。優(yōu)選地,所述上隔板4和中隔板21的材料為不銹鋼。優(yōu)選地,所述支撐桿86的材料為不銹鋼。優(yōu)選地,所述電動機Ⅰ22和電動機Ⅱ82為伺服電機。優(yōu)選地,所述中隔板21最右端的斜面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35度到45度之間。優(yōu)選地,所述控制系統(tǒng)1為PLC系統(tǒng)。本技術(shù)的工作原理是:控制系統(tǒng)1控制氣泵7、臭氧箱84的通斷電,控制系統(tǒng)1控制噴槍5的開關(guān),控制系統(tǒng)1控制電動機Ⅰ22和電動機Ⅱ82的通斷電和功率的大小。電動機Ⅰ22帶動主動輪Ⅰ25順時針轉(zhuǎn)動,傳動鏈Ⅰ23和從動輪Ⅰ24在主動輪Ⅰ25的帶動下也順時針轉(zhuǎn)動;電動機Ⅱ82帶動主動輪Ⅱ81逆時針轉(zhuǎn)動,從動輪Ⅱ87和從動輪Ⅱ85在主動輪Ⅱ81的帶動下也逆時針轉(zhuǎn)動。打開控制系統(tǒng)1,控制系統(tǒng)1使主動輪Ⅰ25順時針轉(zhuǎn)動,使主動輪Ⅱ81逆時針轉(zhuǎn)動,使臭氧箱84開始工作,臭氧噴嘴83開始噴灑臭氧蒸汽,使氣泵7開始工作,吹風噴嘴6開始噴出熱氣體,使噴槍5噴灑溫熱的清水。經(jīng)過上道工序粗洗的餐盤3從一級精洗裝置2左端落在支撐桿86上,餐盤3隨著傳動鏈Ⅰ23順時針運動,噴槍5將溫熱的清水噴灑在餐盤3的上下表面,其中上隔板4上的噴槍5的水壓高于傳動鏈Ⅰ23中間的噴槍5的水壓,使餐盤3緊貼在支撐桿86上面,溫熱的清水將經(jīng)過粗洗的餐盤3上殘余的污漬和洗潔劑沖洗干凈,餐盤3繼續(xù)向從動輪Ⅰ24的方向運動,到從動輪Ⅰ24的位置時,餐盤3從中隔板21的右半部斜面滑落到二級精洗裝置8上,同時,吹風噴嘴6噴出的熱氣體將餐盤3上的水漬吹干,餐盤3繼續(xù)隨著從動輪Ⅱ87運動,餐盤3進入到臭氧箱84中,臭氧噴嘴83噴出的臭氧蒸汽充滿了臭氧箱84,臭氧蒸汽彌散在餐盤3的表面,使餐盤3得到消毒,直到餐盤3運動出臭氧箱84,餐盤3繼續(xù)逆時針運動,最后餐盤3從傳動鏈最左端落入到收集筐9中。所述上隔板4和中隔板21的材料為不銹鋼,可以避免上隔板4和中隔板21沾水生銹。所述支撐桿86的材料為不銹鋼,可以防止支撐桿86沾水生銹。所述電動機Ⅰ22和電動機Ⅱ82為伺服電機,可以根據(jù)餐盤3的數(shù)量適當調(diào)整轉(zhuǎn)速,達到智能控制的目的。所述中隔板21最右端的斜面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35度到45度之間,使得餐盤3平穩(wěn)快速地滑落。所述控制系統(tǒng)1為PLC系統(tǒng)。所述電動機Ⅰ22、電動機Ⅱ82、控制系統(tǒng)1、氣泵7和臭氧箱83為現(xiàn)有成熟技術(shù),其連接方式在此不再贅述,所述控制系統(tǒng)1通過所屬領(lǐng)域的常規(guī)編程即可實現(xiàn)。本技術(shù)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shù)克服了傳統(tǒng)的餐盤的清洗、消毒和收集完全依靠人工、每個工序必須單獨進行、清洗和消毒的效果差、能源消耗大、經(jīng)濟效益很低的缺點,本技術(shù)達到了使餐盤清洗消毒和收集一體化、處理效果優(yōu)良、效率高和節(jié)約能源的效果。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shù)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shù)一級精洗裝置的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shù)二級精洗裝置的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shù)傳動部分的軸測圖。圖1-4中各標號:1-控制系統(tǒng),2-一級精洗裝置,3-餐盤,4-上隔板,5-噴槍,6-吹風噴嘴,7-氣泵,8-二級精洗裝置,9-收集筐,21-中隔板,22-電動機Ⅰ,23-傳動鏈Ⅰ,24-從動輪Ⅰ,25-主動輪Ⅰ,81-主動輪Ⅱ,82-電動機Ⅱ,83-臭氧噴嘴,84-臭氧箱,85-從動輪Ⅱ,86-支撐桿,87-傳動鏈Ⅱ。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jié)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shù)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如圖1-4所示,一種專用于餐盤精洗和消毒的全自動裝置,包括有控制系統(tǒng)1、一級精洗裝置2、餐盤3、上隔板4、噴槍5、吹風噴嘴6、氣泵7、二級精洗裝置8和收集筐9;所述一級精洗裝置2包括中隔板21、電動機Ⅰ22、支撐桿86、傳動鏈Ⅰ23、從動輪Ⅰ24和主動輪Ⅰ25;所述二級精洗裝置8包括主動輪Ⅱ81、電動機Ⅱ82、臭氧噴嘴83、臭氧箱84、從動輪Ⅱ85、吹風噴嘴6、支撐桿86和傳動鏈Ⅱ87;所述上隔板4設(shè)置在一級精洗裝置2上方,在上隔板4左半部分的下板面上安裝有噴槍5,在上隔板4右半部分的下板面上安裝有吹風噴嘴6,所述二級精洗裝置8設(shè)置在一級精洗裝置2的正下方,所述收集筐9設(shè)置在二級精洗裝置8最左端的下方,所述氣泵7和吹風噴嘴6相連,所述控制系統(tǒng)1分別與氣泵7、噴槍5、臭氧箱84、主動輪Ⅰ25和主動輪Ⅱ81相連;所述電動機Ⅰ22和主動輪Ⅰ25相連,所述從動輪Ⅰ24通過傳動鏈Ⅰ23和主動輪Ⅰ25相連,在傳動鏈Ⅰ23上均勻的安裝有支撐桿86,所述中隔板21設(shè)置在傳動鏈Ⅰ23下方,并且其右端和從動輪Ⅰ24相切,在傳動鏈Ⅰ23上下圍成的空間內(nèi)均勻的安裝有噴槍5;所述電動機Ⅱ82和主動輪Ⅱ81相連,所述從動輪Ⅱ85通過傳動鏈Ⅱ87和主動輪Ⅱ81相連,在傳動鏈Ⅱ87上均勻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shù)保護點】
一種專用于餐盤精洗和消毒的全自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控制系統(tǒng)(1)、一級精洗裝置(2)、餐盤(3)、上隔板(4)、噴槍(5)、吹風噴嘴(6)、氣泵(7)、二級精洗裝置(8)和收集筐(9);所述一級精洗裝置(2)包括中隔板(21)、電動機Ⅰ(22)、支撐桿(86)、傳動鏈Ⅰ(23)、從動輪Ⅰ(24)和主動輪Ⅰ(25);所述二級精洗裝置(8)包括主動輪Ⅱ(81)、電動機Ⅱ(82)、臭氧噴嘴(83)、臭氧箱(84)、從動輪Ⅱ(85)、吹風噴嘴(6)、支撐桿(86)和傳動鏈Ⅱ(87);所述上隔板(4)設(shè)置在一級精洗裝置(2)上方,在上隔板(4)左半部分的下板面上安裝有噴槍(5),在上隔板(4)右半部分的下板面上安裝有吹風噴嘴(6),所述二級精洗裝置(8)設(shè)置在一級精洗裝置(2)的正下方,所述收集筐(9)設(shè)置在二級精洗裝置(8)最左端的下方,所述氣泵(7)和吹風噴嘴(6)相連,所述控制系統(tǒng)(1)分別與氣泵(7)、噴槍(5)、臭氧箱(84)、主動輪Ⅰ(25)和主動輪Ⅱ(81)相連;所述電動機Ⅰ(22)和主動輪Ⅰ(25)相連,所述從動輪Ⅰ(24)通過傳動鏈Ⅰ(23)和主動輪Ⅰ(25)相連,在傳動鏈Ⅰ(23)上均勻的安裝有支撐桿(86),所述中隔板(21)設(shè)置在傳動鏈Ⅰ(23)下方,并且其右端和從動輪Ⅰ(24)相切,在傳動鏈Ⅰ(23)上下圍成的空間內(nèi)均勻的安裝有噴槍(5);所述電動機Ⅱ(82)和主動輪Ⅱ(81)相連,所述從動輪Ⅱ(85)通過傳動鏈Ⅱ(87)和主動輪Ⅱ(81)相連,在傳動鏈Ⅱ(87)上均勻的安裝有支撐桿(86),所述臭氧箱(84)設(shè)置在傳動鏈Ⅱ(87)上半部分,在傳動鏈Ⅱ(87)上下圍成的空間內(nèi)的右邊均勻的安裝有吹風噴嘴(6),所述臭氧噴嘴(83)安裝在臭氧箱(84)內(nèi)部上方的兩側(cè)。...
【技術(shù)特征摘要】
1.一種專用于餐盤精洗和消毒的全自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控制系統(tǒng)(1)、一級精洗裝置(2)、餐盤(3)、上隔板(4)、噴槍(5)、吹風噴嘴(6)、氣泵(7)、二級精洗裝置(8)和收集筐(9);所述一級精洗裝置(2)包括中隔板(21)、電動機Ⅰ(22)、支撐桿(86)、傳動鏈Ⅰ(23)、從動輪Ⅰ(24)和主動輪Ⅰ(25);所述二級精洗裝置(8)包括主動輪Ⅱ(81)、電動機Ⅱ(82)、臭氧噴嘴(83)、臭氧箱(84)、從動輪Ⅱ(85)、吹風噴嘴(6)、支撐桿(86)和傳動鏈Ⅱ(87);所述上隔板(4)設(shè)置在一級精洗裝置(2)上方,在上隔板(4)左半部分的下板面上安裝有噴槍(5),在上隔板(4)右半部分的下板面上安裝有吹風噴嘴(6),所述二級精洗裝置(8)設(shè)置在一級精洗裝置(2)的正下方,所述收集筐(9)設(shè)置在二級精洗裝置(8)最左端的下方,所述氣泵(7)和吹風噴嘴(6)相連,所述控制系統(tǒng)(1)分別與氣泵(7)、噴槍(5)、臭氧箱(84)、主動輪Ⅰ(25)和主動輪Ⅱ(81)相連;所述電動機Ⅰ(22)和主動輪Ⅰ(25)相連,所述從動輪Ⅰ(24)通過傳動鏈Ⅰ(23)和主動輪Ⅰ(25)相連,在傳動鏈Ⅰ(23)上均勻的安裝有支撐桿(86),所...
【專利技術(shù)屬性】
技術(shù)研發(fā)人員:校利超,吳海濤,成杰,
申請(專利權(quán))人:昆明理工大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云南;5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