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太陽能陽臺集熱板連接結構及其安裝方法,具有:立柱,至少有兩根;橫梁,連接立柱的底部;扶手,連接立柱的上端;集熱器,安裝在扶手、立柱和橫梁圍合的空間里,集熱器至少有兩個,相鄰集熱器通過軟接頭連接;水箱,通過管道與集熱器連接,將太陽能與建筑本身融為一體,不再占用多余的空間,并且采用組裝式結構,組裝方便,可以根據陽臺大小組裝多個集熱器,集熱器之間容易連接,容易安裝,結構穩固可靠。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太陽能
,尤其涉及一種太陽能陽臺集熱板連接結構及其安裝方法。
技術介紹
在實現本專利技術的過程中,專利技術人發現現有技術至少存在以下問題:傳統太陽能采用平板式或者框架式,均是獨立的裝置,占用空間大,無法與建筑本身融為一體。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與建筑本身融為一體,組裝方便,可以根據陽臺大小組裝多個集熱器,集熱器之間容易連接,容易安裝,穩固可靠的太陽能陽臺集熱板連接結構及其安裝方法。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太陽能陽臺集熱板連接結構,具有:立柱,至少有兩根;橫梁,連接立柱的底部;扶手,連接立柱的上端;集熱器,安裝在所述扶手、立柱和橫梁圍合的空間里;所述集熱器至少有兩個,相鄰集熱器通過軟接頭連接;水箱,通過管道與所述集熱器連接。所述集熱器兩面通過底板扣和,所述底板外周設有向外延伸的卡塊;所述集熱器四周設有框架,所述框架內設有卡槽,所述卡塊卡入所述卡槽內。所述扶手包括位于上部的上蓋,所述上蓋的下部開口,并設有封閉所述開口的下蓋;所述上蓋和下蓋圍合成一個中空的腔體。所述上蓋兩側的內部設有擋邊,上蓋兩側的下部設有卡扣,所述下蓋兩側設有翻邊,所述翻邊卡入所述擋塊和卡扣中。所述下蓋下部設有凹槽,所述集熱器的框架卡入所述凹槽內。所述橫梁為中空結構,橫梁的上端兩側設有擋邊,所述集熱器的框架卡入所述擋邊內。所述立柱為中空結構,其上設有中空腔;立柱內側也設有擋邊,還設有封閉所述擋邊的封板。還包括支桿,所述支桿與墻體固定連接,所述支桿能夠伸入所述立柱的中空腔內。還包括連接塊,所述連接塊一側設有底座,所述底座與墻體連接;所述連接塊上還設有可套裝在所述扶手上的通孔。一種上述的太陽能陽臺集熱板連接結構的安裝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將支桿固定在陽臺地面上;2)將立柱的中空腔套裝在所述支桿上;3)將橫梁插入所述立柱的擋邊內,之后使用封板封閉擋邊;4)組裝集熱器,將集熱器的兩端的底板扣和形成一個整體,之后裝入所述框架內,通過卡塊和卡槽扣和;5)將組裝好的集熱器的下部卡入所述橫梁的擋邊內;6)將扶手的上蓋和下蓋扣和形成一個完整的扶手,扶手兩端套上連接塊;7)將組裝好的扶手放置在立柱上,立柱卡入扶手中;8)再將集熱器的框架的上端卡入所述扶手的凹槽內;9)最后將連接塊固定在墻體上。上述技術方案中的一個技術方案具有如下優點或有益效果,將太陽能與建筑本身融為一體,不再占用多余的空間,并且采用組裝式結構,組裝方便,可以根據陽臺大小組裝多個集熱器,集熱器之間容易連接,容易安裝,結構穩固可靠。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提供的太陽能陽臺集熱板連接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側面剖視圖;圖3為圖2的局部放大圖;圖4為圖2的局部放大圖;圖5為圖1的中部剖視圖;圖6為圖5的局部放大圖;圖7為圖1的安裝結構示意圖;上述圖中的標記均為:1、扶手,11、上蓋,12、下蓋,121、凹槽,2、立柱,21、中空腔,22、蓋板,3、集熱器,31、卡塊,32、框架,4、橫梁,41、擋邊,5、連接塊,6、支桿,7、換熱循環管,8、水箱。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參見圖1,一種太陽能陽臺集熱板連接結構,具有:立柱,至少有兩根;橫梁,連接立柱的底部;扶手,連接立柱的上端;集熱器,安裝在扶手、立柱和橫梁圍合的空間里;集熱器至少有兩個,相鄰集熱器通過軟接頭連接;軟接頭能夠適配集熱器的不同位置,能夠方便地連接集熱器。如圖7所示,水箱,通過管道與集熱器連接。如圖2和圖3所示,集熱器兩面通過底板扣和,底板外周設有向外延伸的卡塊;集熱器四周設有框架,框架內設有卡槽,卡塊卡入卡槽內。扶手包括位于上部的上蓋,上蓋的下部開口,并設有封閉開口的下蓋;上蓋和下蓋圍合成一個中空的腔體。扶手形成的空腔能夠容納管道,解決了管道占用空間的問題,同時還起到保溫作用,也可以在腔體內填充保溫材料。上蓋兩側的內部設有擋邊,上蓋兩側的下部設有卡扣,下蓋兩側設有翻邊,翻邊卡入擋塊和卡扣中。下蓋下部設有凹槽,集熱器的框架卡入凹槽內。如圖4所示,橫梁為中空結構,橫梁的上端兩側設有擋邊,集熱器的框架卡入擋邊內。如圖5和6所示,立柱為中空結構,其上設有中空腔;中空腔用于安裝支桿,同時中空結構有利于提高立柱的強度,立柱內側也設有擋邊,還設有封閉擋邊的封板。擋邊用于安裝橫梁,封板能夠封閉擋邊。還包括支桿,支桿與墻體固定連接,支桿能夠伸入立柱的中空腔內。還包括連接塊,連接塊一側設有底座,底座與墻體連接;連接塊上還設有可套裝在扶手上的通孔。通過支桿和連接塊連接墻體,獨立連接支桿和連接塊,操作簡單,能夠保證其強度。不用直接連接太陽能陽臺集熱板連接結構本身,防止損壞太陽能陽臺集熱板連接結構。一種上述的太陽能陽臺集熱板連接結構的安裝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將支桿固定在陽臺地面上;2)將立柱的中空腔套裝在支桿上;3)將橫梁插入立柱的擋邊內,之后使用封板封閉擋邊;4)組裝集熱器,將集熱器的兩端的底板扣和形成一個整體,之后裝入框架內,通過卡塊和卡槽扣和;5)將組裝好的集熱器的下部卡入橫梁的擋邊內;6)將扶手的上蓋和下蓋扣和形成一個完整的扶手,扶手兩端套上連接塊;7)將組裝好的扶手放置在立柱上,立柱卡入扶手中;8)再將集熱器的框架的上端卡入扶手的凹槽內;9)最后將連接塊固定在墻體上。采用上述的結構后,將太陽能與建筑本身融為一體,不再占用多余的空間,并且采用組裝式結構,組裝方便,可以根據陽臺大小組裝多個集熱器,集熱器之間容易連接,容易安裝,結構穩固可靠。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專利技術具體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專利技術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專利技術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太陽能陽臺集熱板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具有:立柱,至少有兩根;橫梁,連接立柱的底部;扶手,連接立柱的上端;集熱器,安裝在所述扶手、立柱和橫梁圍合的空間里;所述集熱器至少有兩個,相鄰集熱器通過軟接頭連接;水箱,通過管道與所述集熱器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太陽能陽臺集熱板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具有:立柱,至少有兩根;橫梁,連接立柱的底部;扶手,連接立柱的上端;集熱器,安裝在所述扶手、立柱和橫梁圍合的空間里;所述集熱器至少有兩個,相鄰集熱器通過軟接頭連接;水箱,通過管道與所述集熱器連接。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能陽臺集熱板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熱器兩面通過底板扣和,所述底板外周設有向外延伸的卡塊;所述集熱器四周設有框架,所述框架內設有卡槽,所述卡塊卡入所述卡槽內。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太陽能陽臺集熱板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包括位于上部的上蓋,所述上蓋的下部開口,并設有封閉所述開口的下蓋;所述上蓋和下蓋圍合成一個中空的腔體。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太陽能陽臺集熱板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兩側的內部設有擋邊,上蓋兩側的下部設有卡扣,所述下蓋兩側設有翻邊,所述翻邊卡入所述擋塊和卡扣中。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太陽能陽臺集熱板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蓋下部設有凹槽,所述集熱器的框架卡入所述凹槽內。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太陽能陽臺集熱板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梁為中空結構,橫梁的上端兩側設有擋邊,所述集熱器的框...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昆,
申請(專利權)人:蕪湖貝斯特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