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車頭燈裝置。所述車頭燈裝置中設置有光學透鏡組來聚集光源發出的光作為入射光,利用影像感測器來感測車體前方的動態影像并送至影像處理控制單元進行分析處理以得到相對應的控制信號,再通過控制信號來控制光開關陣列器件對入射光進行空間分布調制以得到具有對應所述動態影像的光分布圖案的出射光,如此則無需頻繁開/關光源即可達成增強、減弱或阻止車體前方目標區域的光投射,使得車輛駕駛員能夠在不影響前車的前提下得到最佳的駕駛視線。此外,本發明專利技術還提出一種采用所述車頭燈裝置的車輛例如汽車。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車燈
,尤其涉及一種車頭燈裝置和采用該種車頭燈裝置的車輛。
技術介紹
汽車頭燈的使用,主要目的在于夜間行車時前方道路的照明,但此強光射入對向來車駕駛員眼中會形成眩光式暫時失明,從而造成行車危險。傳統汽車頭燈使用遠光/近光模式切換來這個解決問題,使用遠光模式時照明范圍遠但是會造成對向來車的眩光視覺障礙,因此發現有對向來車時需切換成近光模式,如此可以保障對向來車駕駛視線,但是近光模式照明范圍不夠,高速行駛或前方有轉彎時,本車駕駛員自己的反應時間變短,也會形成隱憂。因此,現有技術中有提出使用矩陣式LED頭燈(matrix LED headlights)來解決此問題。該種矩陣式LED頭燈由獨立控制的若干LED燈組構成,每一個LED燈組負責照明汽車前方的不同區域,并有一個攝像頭感測前方行車動態,經過信號處理運算,開/關相應數量的LED燈組,如此既可以保障對向來車駕駛視線也可以維持遠距照明,但是其光學結構較復雜,各個LED燈組的照明區域也不容易細化。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為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和不足,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車頭燈裝置和采用該種車頭燈裝置的車輛。具體地,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出的一種車頭燈裝置包括:光源;影像感測器,用于感測車體前方的動態影像;影像處理控制單元,電連接所述影像感測器,用于對所述動態影像進行分析處理以輸出控制信號;光學透鏡組,用于聚集所述光源發出的光作為入射光;光開關陣列器件,電連接所述影像處理控制單元,用于在所述控制信號的控制下對所述入射光進行空間分布調制以得到具有對應所述動態影像的光分布圖案的出射光,以實現增強、減弱或阻止對車體前方目標區域的光投射。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光開關陣列器件為反射式光處理器,且所述反射式光處理器用于在所述控制信號的控制下對所述入射光進行反射式空間分布調制。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反射式光處理器包括數字微鏡器件芯片。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光開關陣列器件為穿透式光處理器,且所述穿透式光處理器用于在所述控制信號的控制下對所述入射光進行透射式空間分布調制。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穿透式光處理器為穿透式液晶面板。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光開關陣列器件為光遮蔽器組,且所述光遮蔽器組包括多個獨立控制的光遮蔽器;每一個所述光遮蔽器在所述控制信號的控制下可選擇性地處于打開或關閉狀態以允許或阻止所述入射光通過。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每一個所述光遮蔽器為液晶光閥。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每一個所述光遮蔽器為機械式可轉動或可滑動遮擋片,且所述機械式可轉動或可滑動遮擋片在所述控制信號的控制下可轉動或滑動以選擇性地處于打開或關閉狀態來允許或阻止所述入射光通過。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影像感測器包括攝像頭,所述光源為LED燈泡、氙氣燈泡或鹵素燈泡,所述光學透鏡組為聚光透鏡組。此外,本專利技術實施例還提出一種車輛,包括車體和安裝在所述車體上的前述任意一種車頭燈裝置。由上可知,本專利技術實施例通過在車頭燈裝置中設置光學透鏡組來聚集光源發出的光作為入射光、利用影像感測器來感測車體前方的動態影像并送至影像處理控制單元進行分析處理以得到相對應的控制信號、再通過控制信號來控制光開關陣列器件對入射光進行空間分布調制以得到具有對應所述動態影像的光分布圖案的出射光,如此則無需頻繁開/關光源即可達成增強、減弱或阻止車體前方目標區域的光投射,使得車輛駕駛員能夠在不影響前車的前提下得到最佳的駕駛視線。通過以下參考附圖的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其它方面和特征變得明顯。但是應當知道,該附圖僅僅為解釋的目的設計,而不是作為本專利技術的范圍的限定。還應當知道,除非另外指出,不必要依比例繪制附圖,它們僅僅力圖概念地說明此處描述的結構和流程。附圖說明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的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提出的一種車頭燈裝置的原理結構示意圖。圖2為采用圖1所示車頭燈裝置的車輛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第二實施例提出的一種車頭燈裝置的原理結構示意圖。圖4為采用圖3所示車頭燈裝置的車輛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第三實施例提出的一種車頭燈裝置的原理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第四實施例提出的一種車頭燈裝置中的光遮斷器組的工作狀態變化過程示意圖。圖7為本專利技術第五實施例提出的一種車頭燈裝置中的光遮斷器組的工作狀態變化過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專利技術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的說明。【第一實施例】請參見圖1,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提出的一種車頭燈裝置10包括:影像感測器11、影像處理控制單元13、光源15、光學透鏡組17以及反射式光處理器19。其中,影像感測器11用于采集車體前方的動態影像。本實施例中,影像感測器11可以是攝像頭,例如紅外攝像頭等。此外,影像傳感器11還可以是攝像頭和測距傳感器的組合,如此其不但可以采集車體前方
的動態影像,還可以測量車體與前方對向車道或同向車道上的車輛或行人或動物的距離。影像處理控制單元13用于接收影像感測器11采集的動態影像并進行分析處理以輸出控制信號,其例如包括ARM微處理器或DSP處理器等處理器芯片。此處,影像處理控制單元13對所述動態影像進行分析處理例如可以判斷出前方道路上是否有對向來車或同向他車、是否有行人或動物穿越道路、前方道路是否開始轉向等等情形,并根據判斷結果產生相應的控制信號作為輸出。光源15用于提供照明所需光,其可以是LED燈泡、氙氣(HID,High Intensity Discharge)燈泡或鹵素燈泡。光學透鏡組17用于聚集光源15發出的光并使之投射至反射式光處理器19上。本實施例中的光學透鏡組17可以是單個透鏡也可以是多個透鏡的組合,其典型地為聚光透鏡組。反射式光處理器19用于接收來自光源15經光學透鏡組17聚集后的光作為入射光、接收影像處理控制單元13輸出的控制信號、并根據所述控制信號對入射光進行反射式空間分布調制以得到具有對應所述動態影像的光分布圖案的出射光投射出去。本實施例中,反射式光處理器19例如包括數字微鏡器件(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DMD)芯片,而DMD芯片為一種反射式光開關陣列器件且典型地包含有微反射鏡陣列作為數字式光反射開關陣列。更具體地,例如,當影像感測器11探測到前方有行人或動物穿越道路,可由影像處理控制單元13輸出控制信號至反射式光處理器19來控制出射光空間分布,從而可以增加行人所在區域的光點
疊加實現強光提醒或進行頻閃來提醒行人或動物;又例如,當影像感測器11探測到前方道路開始轉向,可由影像處理控制單元13輸出控制信號至反射式光處理器19來控制出射光空間分布,配合道路走向,達到比傳統AFS系統(Adaptive Frontlighting System,自動轉向頭燈系統)更早且光分布更理想的道路照明;再例如,當影像感測器11探測到前方道路有對向來車時,可由影像處理控制單元13輸出控制信號至反射式光處理器19來控制出射光空間分布以減弱或阻止車體前方左半側區域的光投射,藉此避免干擾對向來車的駕駛視線;又或者,當影像感測器11探測到前方道路有同向他車時,可由影像處理控制單元13輸出控制信號至反射式光處理器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車頭燈裝置,包括光源;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影像感測器,用于感測車體前方的動態影像;影像處理控制單元,電連接所述影像感測器,用于對所述動態影像進行分析處理以輸出控制信號;光學透鏡組,用于聚集所述光源發出的光作為入射光;光開關陣列器件,電連接所述影像處理控制單元,用于在所述控制信號的控制下對所述入射光進行空間分布調制以得到具有對應所述動態影像的光分布圖案的出射光,以實現增強、減弱或阻止對車體前方目標區域的光投射。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車頭燈裝置,包括光源;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影像感測器,用于感測車體前方的動態影像;影像處理控制單元,電連接所述影像感測器,用于對所述動態影像進行分析處理以輸出控制信號;光學透鏡組,用于聚集所述光源發出的光作為入射光;光開關陣列器件,電連接所述影像處理控制單元,用于在所述控制信號的控制下對所述入射光進行空間分布調制以得到具有對應所述動態影像的光分布圖案的出射光,以實現增強、減弱或阻止對車體前方目標區域的光投射。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頭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開關陣列器件為反射式光處理器,且所述反射式光處理器用于在所述控制信號的控制下對所述入射光進行反射式空間分布調制。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車頭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式光處理器包括數字微鏡器件芯片。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頭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開關陣列器件為穿透式光處理器,且所述穿透式光處理器用于在所述控制信號的控制下對所述入射光進行透射式空間分布調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曾志敏,
申請(專利權)人:開發晶照明廈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福建;3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