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帶減震輪的施肥機械,包括機架橫梁,所述支撐柱的底部通過轉軸與減震輪活動連接,所述減震輪的內腔由輪毅、支撐鋼絲、輪圈、墊圈環、減震彈簧、內胎和鐵圈組成,所述支撐鋼絲位于輪毅的表面,輪圈位于支撐鋼絲的頂部,彈簧位于輪圈的表面,墊圈環位于減震彈簧的頂部,內胎位于墊圈環的表面,鐵圈位于內胎的表面,所述減震輪的表面均設有扒齒,所述機架橫梁的底部設有安裝架,所述機架橫梁的表面設有落料口,所述機架橫梁的表面設有播種器,所述機架橫梁的表面設有柴油電機。該帶減震輪的施肥機械,通過減震輪上的輪毅、支撐鋼絲、輪圈、墊圈環、減震彈簧、內胎和鐵圈,可起到減震作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施肥機械
,具體為一種帶減震輪的施肥機械。
技術介紹
離心式撒肥機是歐美各國用得最普遍的一種撒施機具。它是由動力輸出軸帶動旋轉的撒肥盤利用離心力將化肥撒出。有單盤式與雙盤式兩種。撒肥盤上一般裝有2-6個葉片,它們在轉盤上的安裝位置可以是徑向的,也可以是相對于半徑前傾或后傾的;葉片的形狀有直的,也有曲線形的。前傾的葉片能將流動性好的化肥撒得更遠,而后傾的葉片對于吸濕后的化肥則不易粘附,施用種肥的合理方法是在播種機上裝設施肥裝置,在播種的同時施用種肥。目前,國外發達國家的播種機大多數配備有施種肥裝置,例如:美國約有45%的谷物條播機、60%的玉米播種機帶有施肥裝置。我國有十億畝耕地缺磷,普遍需要施用種肥,但現有的播種機尚不能滿足這個要求,用于種子肥料混施的機器是將化肥與種子排入同一輸種管中,施于同一開溝器所開的溝底。種肥混施容易使化肥“燒傷”種子。目前現有的農業施肥機械設備在作業過程中振動較大,在凹凸不平的田地施肥時,往往因為強烈的振動導致化肥撒落、機器受損等問題,這樣就耽誤了給植物施肥的最佳時機,導致植物生長速度慢,植物接種的少,從而降低人們的收成,給人們在生活中帶來不必的損失。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帶減震輪的施肥機械,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帶減震輪的施肥機械,包括機架橫梁,所述機架橫梁的底部設有支撐柱,所述支撐柱的底部通過轉軸與減震輪活動連接,所述減震輪的內腔由輪毅、支撐鋼絲、輪圈、墊圈環、
減震彈簧、內胎和鐵圈組成,所述支撐鋼絲位于輪毅的表面,輪圈位于支撐鋼絲的頂部,彈簧位于輪圈的表面,墊圈環位于減震彈簧的頂部,內胎位于墊圈環的表面,鐵圈位于內胎的表面,所述減震輪的表面均設有扒齒,所述機架橫梁的底部設有安裝架,所述安裝架的底部設有橫板,所述橫板的左側通過調節旋鈕與犁頭連接,所述機架橫梁的表面設有落料口,所述落料口的底部設有施肥管,所述機架橫梁的表面設有播種器,所述機架橫梁的表面設有柴油電機,所述機架橫梁的表面設有離合器,所述機架橫梁的左側設有扶手。優選的,所述減震輪上的輪毅與轉軸相適配,且減震輪的形狀為圓形,所述減震輪的數量不少于兩個。優選的,所述安裝架的頂部通過固定件與機架橫梁固定連接,所述安裝架的表面通過螺絲與橫板固定連接。優選的,所述扶手通過固定件與機架橫梁固定連接,且扶手的左側設有防滑墊。優選的,所述柴油電機的頂部設有進油口,所述柴油電機的左側設有出氣口,所述柴油電機通過皮帶與離合器活動連接,所述柴油電機的表面設有防護罩,且防護罩的底部通過固定件與機架橫梁固定連接。優選的,所述施肥管頂部的表面貫穿連接于機架橫梁,且施肥管位于犁頭的左側。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該帶減震輪的施肥機械,通過減震輪上的輪毅、支撐鋼絲、輪圈、墊圈環、減震彈簧、內胎和鐵圈,可起到減震作用,這樣就避免了施肥機械在作業過程中振動較大,在凹凸不平的田地施肥時,因為強烈的振動導致化肥和種子撒落,機器受損等問題,這樣就不會造成種料的浪費,從而降低了成本,由于施肥機械在作業時振動較小,使施肥機械在播種和施肥時更加均勻,提高了農作物的收成,通過扶手上的
防滑墊,可起到防滑作用,這樣在就避免了施肥機械在作業過程中振動較大,從而導致人們控制不了扶手對農作物進行播種和施肥的問題,通過減震輪上的扒齒,可起到穩定和爬坡功能,這樣就避免了施肥機械在作用過程中,更加穩定對農作物進行施肥和播種,而且對有坡度的田地爬坡效果更好,適合推廣使用。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正面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減震輪結構示意圖。圖中:1機架橫梁、2支撐柱、3減震輪、31輪毅、32支撐鋼絲、33輪圈、34墊圈環、35減震彈簧、36內胎、37鐵圈、4轉軸、5扒齒、6安裝架、7橫板、8犁頭、9調節旋鈕、10落料口、11施肥管、12播種器、13防護罩、14柴油電機、15皮帶、16離合器、17扶手、18防滑墊。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2,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帶減震輪的施肥機械,包括機架橫梁1,機架橫梁1的底部設有支撐柱2,可起到支撐和固定的作用,這樣在播種和施肥時不易振動,播種和施肥效果更好,支撐柱2的底部通過轉軸4與減震輪3活動連接,減震輪3上的輪毅31與轉軸4相適配,且減震輪3的形狀為圓形,減震輪3的數量不少于兩個,減震輪3的內腔由輪毅31、支撐鋼絲32、輪圈33、墊圈環34、減震彈簧35、內胎36和鐵圈37組成,支撐鋼絲32位于輪毅31的表面,輪圈33位于支撐鋼絲32的頂部,彈簧35位于輪圈33的表面,墊圈環34位于減震彈簧35的頂部,內胎36位于墊圈
環34的表面,鐵圈37位于內胎36的表面,該帶減震輪的施肥機械,通過減震輪3上的輪毅31、支撐鋼絲32、輪圈33、墊圈環34、減震彈簧35、內胎36和鐵圈37,可起到減震作用,這樣就避免了施肥機械在作業過程中振動較大,在凹凸不平的田地施肥時,因為強烈的振動導致化肥和種子撒落,機器受損等問題,這樣就不會造成種料的浪費,從而降低了成本,由于施肥機械在作業時振動較小,使施肥機械在播種和施肥時更加均勻,提高了農作物的收成,減震輪3的表面均設有扒齒5,通過減震輪3上的扒齒5,可起到穩定和爬坡功能,這樣就避免了施肥機械在作用過程中,更加穩定對農作物進行施肥和播種,而且對有坡度的田地爬坡效果更好,適合推廣使用機架橫梁1的底部設有安裝架6,安裝架6的頂部通過固定件與機架橫梁1固定連接,安裝架6的表面通過螺絲與橫板7固定連接,這樣安裝架6和橫板7連接的更加固定,就不會因為施肥機械振動大導致零件出現損壞的問題,安裝架6的底部設有橫板7,橫板7的左側通過調節旋鈕9與犁頭8連接,可以起到調節犁頭8的作用,這樣在不同的田地可根據需求對犁頭8進行調節高低,犁地效果更好,機架橫梁1的表面設有落料口10,落料口10的底部設有施肥管11,施肥管11頂部的表面貫穿連接于機架橫梁1,且施肥管11位于犁頭8的左側,機架橫梁1的表面設有播種器12,機架橫梁1的表面設有柴油電機14,柴油電機14的頂部設有進油口,柴油電機14的左側設有出氣口,柴油電機14通過皮帶15與離合器16活動連接,柴油電機14的表面設有防護罩13,可以起到保護柴油電機14的作用,讓施肥機械在作業時效果更好,還可以減少柴油電機14的噪音,給工作人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且防護罩13的底部通過固定件與機架橫梁1固定連接,機架橫梁1的表面設有離合器16,機架橫梁1的左側設有扶手17,扶手17通過固定件與機架橫梁1固定連接,且扶手17的左側設有防滑墊18,通過扶手17上的防滑墊18,可起到防滑作用,這樣在就避免了施肥機械在作業過程中振動較大,從而導致人們控制不了扶
手17對農作物進行播種和施肥的問題。工作原理:使用時,把種子放置在播種器12內,把肥料放置在落料口10內,根據不同的田地,通過調節旋鈕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帶減震輪的施肥機械,包括機架橫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橫梁(1)的底部設有支撐柱(2),所述支撐柱(2)的底部通過轉軸(4)與減震輪(3)活動連接,所述減震輪(3)的內腔由輪毅(31)、支撐鋼絲(32)、輪圈(33)、墊圈環(34)、減震彈簧(35)、內胎(36)和鐵圈(37)組成,所述支撐鋼絲(32)位于輪毅(31)的表面,輪圈(33)位于支撐鋼絲(32)的頂部,彈簧(35)位于輪圈(33)的表面,墊圈環(34)位于減震彈簧(35)的頂部,內胎(36)位于墊圈環(34)的表面,鐵圈(37)位于內胎(36)的表面,所述減震輪(3)的表面均設有扒齒(5),所述機架橫梁(1)的底部設有安裝架(6),所述安裝架(6)的底部設有橫板(7),所述橫板(7)的左側通過調節旋鈕(9)與犁頭(8)連接,所述機架橫梁(1)的表面設有落料口(10),所述落料口(10)的底部設有施肥管(11),所述機架橫梁(1)的表面設有播種器(12),所述機架橫梁(1)的表面設有柴油電機(14),所述機架橫梁(1)的表面設有離合器(16),所述機架橫梁(1)的左側設有扶手(17)。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帶減震輪的施肥機械,包括機架橫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橫梁(1)的底部設有支撐柱(2),所述支撐柱(2)的底部通過轉軸(4)與減震輪(3)活動連接,所述減震輪(3)的內腔由輪毅(31)、支撐鋼絲(32)、輪圈(33)、墊圈環(34)、減震彈簧(35)、內胎(36)和鐵圈(37)組成,所述支撐鋼絲(32)位于輪毅(31)的表面,輪圈(33)位于支撐鋼絲(32)的頂部,彈簧(35)位于輪圈(33)的表面,墊圈環(34)位于減震彈簧(35)的頂部,內胎(36)位于墊圈環(34)的表面,鐵圈(37)位于內胎(36)的表面,所述減震輪(3)的表面均設有扒齒(5),所述機架橫梁(1)的底部設有安裝架(6),所述安裝架(6)的底部設有橫板(7),所述橫板(7)的左側通過調節旋鈕(9)與犁頭(8)連接,所述機架橫梁(1)的表面設有落料口(10),所述落料口(10)的底部設有施肥管(11),所述機架橫梁(1)的表面設有播種器(12),所述機架橫梁(1)的表面設有柴油電機(14),所述機架橫梁(1)的表面設有離合器(16),所述機架橫梁(1)的左側設有扶手(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雪松,
申請(專利權)人:鄭雪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