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液位儀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升降調節的液位儀;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可升降調節的液位儀,包括安裝板,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安裝板的下端的主筒、沿著所述主筒的軸向穿設于所述主筒內的導管、設置于所述導管的下部的磁浮球、升降調節件、表座和表頭;所述升降調節件包括導向筒、伸縮桿、設置于所述伸縮桿上且處于所述導向筒的下側的承載盤、緩沖件、設置于所述承載盤的下側的邊緣處的擋塊、設置于所述伸縮桿的下端的調節盤、擠壓件、第一彈簧和旋設于所述調節盤上的手柄;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可升降調節的液位儀在使用時,通過升降調節件和表座可以對表頭進行方便的調節,滿足各種工作環境。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液位儀
,尤其涉及一種可升降調節的液位儀。
技術介紹
傳統的液位儀在安裝后其表頭是固定,不可以適用于各種環境,而且調節起來很不方便。因此,需要提供一種液位儀,其表頭可以根據需要方便的進行調節以滿足各種環境的需要。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升降調節的液位儀,解決傳統的液位儀的表頭調節不方便的問題。本技術為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可升降調節的液位儀,包括安裝板,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安裝板的下端的主筒、沿著所述主筒的軸向穿設于所述主筒內的導管、設置于所述導管的下部的磁浮球、設置于所述安裝板上的升降調節件、設置于所述安裝板的上側的表座和設置于所述表座的上側的表頭;所述升降調節件包括導向筒、沿著所述導向筒的軸向穿設于所述導向筒內的伸縮桿、設置于所述伸縮桿上且處于所述導向筒的下側的承載盤、設置于所述伸縮桿上且處于所述承載盤和所述導向筒之間的緩沖件、設置于所述承載盤的下側的邊緣處的擋塊、設置于所述伸縮桿的下端的調節盤、設置于所述調節盤的上側的擠壓件、套設于所述伸縮桿上且壓緊于所述擠壓件的上側的第一彈簧和旋設于所述調節盤上的手柄;沿著所述導向筒的軸向于其內設置有第一導向孔,所述第一導向孔和所述伸縮桿相適應;所述緩沖件的縱截面為橢圓形,于所述緩沖件內穿設有第一安裝孔,所述第一安裝孔和所述伸縮桿相適應;所述承載盤為圓盤狀;于所述承載盤的下側的邊緣處設置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和所述擋塊相適應;所述擋塊的縱截面為梯形;于所述承載盤的下側設置有第一壓緊槽,所述第一壓緊槽和所述第一彈簧相適應;所述調節盤圓盤狀;沿著所述調節盤的徑向于其內設置有第一旋轉孔,所述第一旋轉孔和所述手柄相適應;于所述調節盤的上部設置有主壓緊固定槽,所述主壓緊固定槽和所述擠壓件相適應;所述擠壓件的側壁為曲面。其中,所述表座包括基座、設置于所述基座的上端的外框、設置于所述外框的側壁內的主旋轉件、設置于所述主旋轉件的端部的支撐件、沿著所述基座的軸向設置于所述基座的下端的升降桿、旋設于所述升降桿的下部的鎖緊座和套設于所述升降桿上且壓緊于所述鎖緊座的上側的第二彈簧。其中,所述基座為圓臺狀;沿著所述基座的軸向于其下部設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升降桿相適應;所述升降桿為圓柱狀;所述鎖緊座為圓臺狀,沿著所述鎖緊座的軸向于其內設置有主旋接孔,所述主旋接孔和所述升降桿相適應;于所述外框的側壁內設置有第一旋轉槽,所述第一旋轉槽和所述主旋轉件相適應;所述支撐件的側壁為曲面。本技術的優點在于:本技術的可升降調節的液位儀,包括安裝板,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安裝板的下端的主筒、沿著所述主筒的軸向穿設于所述主筒內的導管、設置于所述導管的下部的磁浮球、設置于所述安裝板上的升降調節件、設置于所述安裝板的上側的表座和設置于所述表座的上側的表頭。本技術的可升降調節的液位儀在使用時,通過升降調節件和表座可以對表頭進行
方便的調節,滿足各種工作環境。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可升降調節的液位儀的主視圖。圖2是本技術的升降調節件的主視圖。圖3是本技術的表座的主視圖。1-主筒;2-磁浮球;3-導管;4-升降調節件;41-手柄;42-擋塊;43-承載盤;44-緩沖件;45-導向筒;46-伸縮桿;47-第一彈簧;48-擠壓件;49-調節盤;5-安裝板;6-表座;61-支撐件;62-主旋轉件;63-外框;64-基座;65-升降桿;66-鎖緊座;67-第二彈簧;7-表頭。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圖示與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技術。結合圖1至圖3對本技術的可升降調節的液位儀進行詳細說明。本技術的可升降調節的液位儀,包括安裝板5,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安裝板5的下端的主筒1、沿著所述主筒1的軸向穿設于所述主筒1內的導管3、設置于所述導管3的下部的磁浮球2、設置于所述安裝板5上的升降調節件4、設置于所述安裝板5的上側的表座6和設置于所述表座6的上側的表頭7;所述升降調節件4包括導向筒45、沿著所述導向筒45的軸向穿設于所述導向筒45內的伸縮桿46、設置于所述伸縮桿46上且處于所述導向筒45的下側的承載盤43、設置于所述伸縮桿46上且處于所述承載盤43和所述導向筒45之間的緩沖件44、設置于所述承載盤43的下側的邊緣處的擋塊42、設置于所述伸縮桿46的下端的調節盤49、設置于所述調節盤49的上側的擠壓件48、套設于所述伸縮桿46上且壓緊于所述擠壓件48的上側的
第一彈簧47和旋設于所述調節盤49上的手柄41;沿著所述導向筒45的軸向于其內設置有第一導向孔,所述第一導向孔和所述伸縮桿46相適應;所述緩沖件44的縱截面為橢圓形,于所述緩沖件44內穿設有第一安裝孔,所述第一安裝孔和所述伸縮桿46相適應;所述承載盤43為圓盤狀;于所述承載盤43的下側的邊緣處設置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和所述擋塊42相適應;所述擋塊42的縱截面為梯形;于所述承載盤43的下側設置有第一壓緊槽,所述第一壓緊槽和所述第一彈簧47相適應;所述調節盤49圓盤狀;沿著所述調節盤49的徑向于其內設置有第一旋轉孔,所述第一旋轉孔和所述手柄41相適應;于所述調節盤49的上部設置有主壓緊固定槽,所述主壓緊固定槽和所述擠壓件48相適應;所述擠壓件48的側壁為曲面。所述表座6包括基座64、設置于所述基座64的上端的外框63、設置于所述外框63的側壁內的主旋轉件62、設置于所述主旋轉件62的端部的支撐件61、沿著所述基座64的軸向設置于所述基座64的下端的升降桿65、旋設于所述升降桿65的下部的鎖緊座66和套設于所述升降桿65上且壓緊于所述鎖緊座66的上側的第二彈簧67。所述基座64為圓臺狀;沿著所述基座64的軸向于其下部設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升降桿65相適應;所述升降桿65為圓柱狀;所述鎖緊座66為圓臺狀,沿著所述鎖緊座66的軸向于其內設置有主旋接孔,所述主旋接孔和所述升降桿65相適應;于所述外框63的側壁內設置有第一旋轉槽,所述第一旋轉槽和所述主旋轉件62相適應;所述支撐件61的側壁為曲面。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技術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術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技術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技術的原理,在不脫離本技術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技術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技術范圍內。本技術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可升降調節的液位儀,包括安裝板(5),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安裝板(5)的下端的主筒(1)、沿著所述主筒(1)的軸向穿設于所述主筒(1)內的導管(3)、設置于所述導管(3)的下部的磁浮球(2)、設置于所述安裝板(5)上的升降調節件(4)、設置于所述安裝板(5)的上側的表座(6)和設置于所述表座(6)的上側的表頭(7);所述升降調節件(4)包括導向筒(45)、沿著所述導向筒(45)的軸向穿設于所述導向筒(45)內的伸縮桿(46)、設置于所述伸縮桿(46)上且處于所述導向筒(45)的下側的承載盤(43)、設置于所述伸縮桿(46)上且處于所述承載盤(43)和所述導向筒(45)之間的緩沖件(44)、設置于所述承載盤(43)的下側的邊緣處的擋塊(42)、設置于所述伸縮桿(46)的下端的調節盤(49)、設置于所述調節盤(49)的上側的擠壓件(48)、套設于所述伸縮桿(46)上且壓緊于所述擠壓件(48)的上側的第一彈簧(47)和旋設于所述調節盤(49)上的手柄(41);沿著所述導向筒(45)的軸向于其內設置有第一導向孔,所述第一導向孔和所述伸縮桿(46)相適應;所述緩沖件(44)的縱截面為橢圓形,于所述緩沖件(44)內穿設有第一安裝孔,所述第一安裝孔和所述伸縮桿(46)相適應;所述承載盤(43)為圓盤狀;于所述承載盤(43)的下側的邊緣處設置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和所述擋塊(42)相適應;所述擋塊(42)的縱截面為梯形;于所述承載盤(43)的下側設置有第一壓緊槽,所述第一壓緊槽和所述第一彈簧(47)相適應;所述調節盤(49)圓盤狀;沿著所述調節盤(49)的徑向于其內設置有第一旋轉孔,所述第一旋轉孔和所述手柄(41)相適應;于所述調節盤(49)的上部設置有主壓緊固定槽,所述主壓緊固定槽和所述擠壓件(48)相適應;所述擠壓件(48)的側壁為曲面。...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可升降調節的液位儀,包括安裝板(5),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安裝板(5)的下端的主筒(1)、沿著所述主筒(1)的軸向穿設于所述主筒(1)內的導管(3)、設置于所述導管(3)的下部的磁浮球(2)、設置于所述安裝板(5)上的升降調節件(4)、設置于所述安裝板(5)的上側的表座(6)和設置于所述表座(6)的上側的表頭(7);所述升降調節件(4)包括導向筒(45)、沿著所述導向筒(45)的軸向穿設于所述導向筒(45)內的伸縮桿(46)、設置于所述伸縮桿(46)上且處于所述導向筒(45)的下側的承載盤(43)、設置于所述伸縮桿(46)上且處于所述承載盤(43)和所述導向筒(45)之間的緩沖件(44)、設置于所述承載盤(43)的下側的邊緣處的擋塊(42)、設置于所述伸縮桿(46)的下端的調節盤(49)、設置于所述調節盤(49)的上側的擠壓件(48)、套設于所述伸縮桿(46)上且壓緊于所述擠壓件(48)的上側的第一彈簧(47)和旋設于所述調節盤(49)上的手柄(41);沿著所述導向筒(45)的軸向于其內設置有第一導向孔,所述第一導向孔和所述伸縮桿(46)相適應;所述緩沖件(44)的縱截面為橢圓形,于所述緩沖件(44)內穿設有第一安裝孔,所述第一安裝孔和所述伸縮桿(46)相適應;所述承載盤(43)為圓盤狀;于所述承載盤(43)的下側的邊緣處設置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和所述擋塊(42)相適應;所述擋塊(42)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健,
申請(專利權)人:嘉善縣平川水利服務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