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自來水終端水質檢測裝置,包括水龍頭本體、聯動取樣艙室和多功能水質檢測儀;所述聯動取樣艙室置于所述水龍頭本體的進水口與開關閥門之間的管路內;所述聯動取樣艙室包括一兩端連通的套筒和一浮球,所述套筒與其所在的水龍頭本體的管路基本同軸向設置;所述浮球活動地置于所述套筒內,且所述浮球可移除地封住所述套筒的任一端開口;所述多功能水質檢測儀設有一探頭,所述探頭置于所述套筒內。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測試速度快,有助于用戶實時了解自來水的水質狀況,避免了飲用不合格自來水的風險。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自來水終端水質檢測裝置。
技術介紹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非常希望健康長壽,因此對飲用水日益講究水質安全。2012年7月1日起,我國強制實施新版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多達106項新國標檢測指標,之前,自來水只檢測出廠指標,新國標則要求末梢水和二次供水同樣達標。然而在現實中,二次污染仍然不可避免。專家指出,飲用水在末梢管網“最后一公里”受到污染很普遍,有必要進行改造更新。根據通常操作模式,各地自來水公司會在部分小區、飯店和機關等地設有固定監測點,官方說法是用以保證居民飲用水的質量。但有檢測點的地點固然會得到特別重視,以保證數據達標,但在其他區域,很難保證最終到達居民水龍頭的自來水水質不佳。因此,如何簡單方便的了解自來水是否可以飲用就成為自來水用戶所關注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制作一種可對自來水水質進行檢測的自來水終端水質檢測裝置。該技術為檢測裝置設計與廚房用水龍頭結合,用戶可直觀了解水質情況。本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本技術的自來水終端水質檢測裝置,包括水龍頭本體、聯動取樣艙室
和多功能水質檢測儀;所述聯動取樣艙室置于所述水龍頭本體的出水口與開關閥門之間的管路內;所述聯動取樣艙室包括一兩端連通的套筒和一浮球,所述套筒與其所在的水龍頭本體的管路基本同軸向設置;所述浮球活動地置于所述套筒內,且所述浮球可移除地封住所述套筒的任一端開口;所述多功能水質檢測儀設有一探頭,所述探頭置于所述套筒內。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所設的聯動取樣艙室的浮球上下浮動,在水壓作用下封住套筒的一端開口,保證檢測過程中聯動取樣艙室中的水為靜止狀態,避免因水流動而產生的誤差,確保多功能水質檢測儀檢測到的數據準確、有效;當失去水壓作用,浮球脫離套筒的一端開口,套筒的兩端重新獲得連通,使套筒內的水時常更換,避免重復檢測沉積的水,確保多功能水質檢測儀檢測到的水是實時使用的自來水。本技術結構簡單、測試速度快,有助于用戶實時了解自來水的水質狀況,避免了飲用不合格自來水的風險。進一步,還包括設置于所述水龍頭本體外的微處理器和液晶顯示器,所述微處理器分別連接所述多功能水質檢測儀和液晶顯示器,所述微處理器將從所述多功能水質檢測儀接收到的數據處理后顯示在所述液晶顯示器上。從而實現用戶直觀實時地了解水質狀況。進一步,還包括設置于所述水龍頭本體外的電源,所述電源分別連接所述多功能水質檢測儀、微處理器與液晶顯示器。有效確保各用電設備的正常工作。具體地,所述浮球為密度略大于水的密度的浮球。確保浮球在關閉水龍頭開關閥門后浮球回落,脫離套筒的開口,從而確保套筒內的水每次更換。具體地,所述多功能水質檢測儀為TDS測試筆。其有效、方便地檢測水質,確保用戶用水健康。具體地,所述浮球的直徑大于所述套筒的兩端開口內徑且小于套筒的內腔
內徑。確保浮球很好地可移除地封住所述套筒的任一端開口。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A部局部放大圖。其中,水龍頭本體-1;電源-2;液晶顯示器-3;聯動取樣艙室-4;多功能水質檢測儀-5;微處理器-6;出水口-12;開關閥門-14;浮球-43;套筒-45;探頭-56;檢測儀本體-58。具體實施方式為讓本技術的上述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并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請參閱圖1和圖2,本技術的自來水終端水質檢測裝置,包括水龍頭本體1、聯動取樣艙室4、多功能水質檢測儀5、微處理器6、液晶顯示器3和電源2。其中,聯動取樣艙室4置于水龍頭本體1內,多功能水質檢測儀5的檢測儀本體58、微處理器6、液晶顯示器3和電源2置于水龍頭本體1外。具體地,所述水龍頭本體1為管狀,其一端為出水口12,其另一端為進水口,進水口處設有開關閥門14。開關閥門14至出水口12之間的水龍頭本體1的管道內設有聯動取樣艙室4。所述聯動取樣艙室4包括一套筒45和一浮球43,套筒45為兩端連通的筒狀,且兩端開口的內徑小于套筒45內腔的內徑。浮球43的直徑大于套筒45兩端開口的內徑且小于套筒45內腔的內徑,浮球43活動置于套筒45內。浮球43的密度略大于水。聯動取樣艙室4置于水龍頭本體1的管道內,且套筒45與水
龍頭本體1的管道基本同軸向設置。多功能水質檢測儀5設有檢測儀本體58和一個與檢測儀本體58連接的探頭56,探頭56置于聯動取樣艙室4的套筒45內,檢測儀本體58置于水龍頭本體1外。探頭56探取水質數據,并傳送到檢測儀本體58進行數據處理。多功能水質檢測儀5的檢測儀本體58、微處理器6與液晶顯示器3依序連接。多功能水質檢測儀5的水質數據通過微處理器6處理后,顯示在液晶顯示器3上。電源2分別連接多功能水質檢測儀5、微處理器6與液晶顯示器3,電源2為多功能水質檢測儀5、微處理器6與液晶顯示器3提供電能。使用時,當打開水龍頭本體1進水口處的開關閥門14,水涌進,水壓將聯動取樣艙室4的浮球43推向套筒45的一端開口。浮球43封住套筒45一端開口,使聯動取樣艙室4內暫存一部分新流入的靜止的水。探頭56對聯動取樣艙室4內水檢測,并將水質數據傳送至多功能水質檢測儀5的檢測儀本體58。多功能水質檢測儀5的水質數據通過微處理器6處理后,顯示在液晶顯示器3上,用戶能從液晶顯示器3上實時地、直觀地讀取水質數據,了解水質狀況,確保用戶的飲水健康。使用后,用戶關閉所述開關閥門14,失去沖刷的水壓,在浮球43的密度略大于水的前提下,浮球43回落,套筒45內的水得以在下次打開開關閥門14前更換。確保每次聯動取樣艙室4內的水是新流入的,從而確保每次多功能水質檢測儀5檢測到的是當前使用的水質。優選地,所述多功能水質檢測儀5為TDS測試筆。TDS(Total Dissolved Soids)是溶解于水中固體物質的總量,其表示是1/1000g(mg/L)或1/1000000(PPM)。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采用了聯動取樣艙室,在檢測時,浮球封住套筒,實現聯動取樣艙室內的水是靜止的,確保數據準確、有效。且浮球是活動的,當檢測完畢后,浮球能自動回落,實現更換聯動取樣艙室內的水,為下一次檢測水質作準備,確保每次檢測的水是實時使用的水,令用戶放心使用。本技術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如果對本技術的各種改動或變型不脫離本技術的精神和范圍,倘若這些改動和變型屬于本技術的權利要求和等同技術范圍之內,則本技術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自來水終端水質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龍頭本體、聯動取樣艙室和多功能水質檢測儀;所述聯動取樣艙室置于所述水龍頭本體的出水口與開關閥門之間的管路內;所述聯動取樣艙室包括一兩端連通的套筒和一浮球,所述套筒與其所在的水龍頭本體的管路同軸向設置;所述浮球活動地置于所述套筒內,且所述浮球可移除地封住所述套筒的任一端開口;所述多功能水質檢測儀設有一探頭,所述探頭置于所述套筒內。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自來水終端水質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龍頭本體、聯動取樣艙室和多功能水質檢測儀;所述聯動取樣艙室置于所述水龍頭本體的出水口與開關閥門之間的管路內;所述聯動取樣艙室包括一兩端連通的套筒和一浮球,所述套筒與其所在的水龍頭本體的管路同軸向設置;所述浮球活動地置于所述套筒內,且所述浮球可移除地封住所述套筒的任一端開口;所述多功能水質檢測儀設有一探頭,所述探頭置于所述套筒內。2.如權利要求1所述自來水終端水質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于所述水龍頭本體外的微處理器和液晶顯示器,所述微處理器分別連接所述多功能水質檢測儀和液晶顯...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兵,陳棟,王速,陶琳,盧棟,馮大偉,繆鎮山,楊東林,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寧源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廣東工商職業學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