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含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在抗腫瘤轉移中的應用,其所述的藥物組合物包含以物質的量比為10:1?10的熊果酸和厄洛替尼,兩者聯用可以起到協同抗腫瘤轉移的效果。其聯用對惡性腫瘤細胞的遷移、侵襲等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藥物組合物,屬于藥物組合物領域,具體的屬于抗腫瘤轉移的藥物組合物領域。
技術介紹
熊果酸即3β-羥基-熊果-12-烯-28-酸(3β-hydroxy-urs-12-en-28-oic acid,簡稱UA),又名烏索酸、屬于a-香樹脂醇(a-amyrin)型五環三萜類化合物,其相對分子量為456.68,分子式為C30H48O3,結構如式Ⅰ所示是自然界中分布較廣的天然活性化合物,主要以游離或糖苷的形式存在,其廣泛分布于枇杷葉、熊果、山楂、白花蛇舌草等多種天然植物中,也是許多傳統中藥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 具有廣泛的藥理作用,如抗癌、保肝、抗炎、抗病毒、抗氧化等其中以抗癌活性最為顯著,不僅對多種致癌物有抵抗作用,而且對多種腫瘤細胞在體內、外均有抑制作用。因其副作用小,毒性低,顯示出較大的臨床應用潛力。近年來國內外對UA的抗腫瘤研究日趨深入,并發現其在腫瘤預防、治療以及防止晚期復發轉移等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及潛在的應用前景。專利N201510097801.9公開了一種含有熊果酸和環磷酰胺的藥物組合物,所述組合物既可以增強單組分的抗腫瘤藥效,也能降低其對正常組織的毒性,從而提高腫瘤治療的效果,在腫瘤治療領域具有很大的應用前景。專利N03150714.X公開了熊果酸對人肝癌細胞、人乳腺癌細胞、人淋巴瘤細胞、人成淋巴細胞白血病和人急性成淋巴細胞白血病、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及人慢性髓性白血病都有細胞毒效應。厄洛替尼(Erlotinb, 簡稱El),結構如式Ⅱ所示,是近年來才上市的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藥物,在國際及國內肺癌指引中厄洛替尼均被列為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二線治療藥物之一,它是通過口服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靶向藥物。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h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EGFR-TKI)是重要的靶向治療藥物之一,是以EGFR為靶點的小分子藥物,通過競爭性結合受體的ATP或底物結合區域,從源頭阻斷其信號傳導而發揮作用。厄洛替尼作為EGFR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因其有口服簡便、副作用小、易于被患者接受而臨床應用廣泛。結構如圖2所示。專利N201510360703.X公開了苦鬼臼毒和厄洛替尼聯合用藥用藥肺癌的治療,兩者聯合使用后會產生協同抗肺癌作用;專利N 200680041064.X公開了將N-辛二酰苯胺異羥肟酸和厄洛替尼聯合使用用于肺癌、乳腺癌、胰腺癌等多種癌癥的治療。以不同癌細胞系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將熊果酸和厄洛替尼聯合用藥,對不同癌細胞系進行體外抗癌活性測試,結果表明,熊果酸和厄洛替尼的聯合使用對惡性腫瘤細胞,特別是對非小細胞肺癌的增殖遷移、侵襲等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呈濃度和時間依賴性的抑制非小細胞肺癌的增殖。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含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在制備抗腫瘤轉移藥物中的應用,通過將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厄洛替尼與高效低毒的抗腫瘤天然產物熊果酸進行聯合用藥,考察其聯合用藥后對癌細胞的抗轉移作用,其可望獲得較為安全可靠的抑制腫瘤轉移的新型候選藥物。一種含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在抗腫瘤轉移中的應用,其所述的藥物組合物包含以物質的量比為10:1-10的熊果酸和厄洛替尼,兩者聯用可以起到協同抗腫瘤轉移的效果。附圖說明圖1.熊果酸和厄洛替尼單獨使用及聯合使用24h對A549細胞增殖的抑制結果;圖2.熊果酸和厄洛替尼單獨使用及聯合使用24 h對H1975細胞增殖的抑制結果;圖3.熊果酸和厄洛替尼單獨使用及聯合使用24 h對H1299細胞增殖的抑制結果;圖4.熊果酸和厄洛替尼單獨使用及聯合使用24 h對A549細胞侵襲能力的抑制結果;圖5.熊果酸和厄洛替尼單獨使用及聯合使用24 h對A549細胞侵襲的抑制率;圖6.熊果酸和厄洛替尼單獨使用及聯合使用24 h后對A549細胞遷移能力的抑制結果;圖7.熊果酸和厄洛替尼單獨使用及聯合使用24 h對A549細胞遷移的抑制率;圖8.熊果酸和厄洛替尼單獨使用及聯合使用48 h后對A549細胞遷移能力的抑制結果;圖9.熊果酸和厄洛替尼單獨使用及聯合使用48 h對A549細胞遷移的抑制率;圖10. 熊果酸和厄洛替尼單獨使用及聯合使用72 h后對A549細胞遷移能力的抑制結果;圖11. 熊果酸和厄洛替尼單獨使用及聯合使用72 h對A549細胞遷移的抑制率;圖12. 熊果酸和厄洛替尼單獨使用及聯合使用于A549細胞對EGFR蛋白表達水平的影響;圖13. 熊果酸和厄洛替尼單獨使用及聯合使用于H1975細胞對EGFR蛋白表達水平的影響。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內容更加便于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所述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說明,但是本專利技術不僅限于此。實施例1熊果酸和厄洛替尼單獨使用及聯合使用24 h對不同肺癌細胞系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標準MTT比色法測定了熊果酸和厄洛替尼不同聯合比例對不同肺癌細胞系的增殖抑制活性,結果如圖1-3所示。如圖1-3所示,當熊果酸(10 μM)和厄洛替尼(1-10 μM)在低濃度范圍內聯合用藥24 h后,對癌細胞無明顯增殖抑制作用且對正常細胞的毒副作用小。因此后續選擇將安全有效的低劑量濃度(無明顯細胞殺傷作用)的熊果酸和厄洛替尼聯用,繼續研究其對肺癌細胞侵襲及轉移的抑制能力,以探索其在抗腫瘤轉移領域應用的潛力。實施例2熊果酸和厄洛替尼單獨使用以及聯合使用對A549細胞株侵襲能力的影響A549細胞先加無血清無酚紅培養基饑餓過夜,消化、離心收集的細胞用含不同藥物濃度的空白培養基懸浮。取12孔板,在小室的上室中加入500 μL含不同藥物濃度的細胞懸浮液(約5×105/孔),下室加500 μL含10%小牛血清的培養基,藥物作用24 h,取出小室,用4%的多聚甲醛固定20 min,用棉簽擦掉上層未遷移細胞,用PBS洗3次,用0.1%結晶紫染色40 min,用PBS洗3次,將小室的底膜取下,封片保存,倒置顯微鏡下隨機5個視野下拍照,統計遷移的細胞數,結果如圖4、5所示。實驗結果如圖4、5所示,熊果酸和厄洛替尼單獨使用以及聯合使用24 h后對A549細胞株侵襲能力的檢測,結果表明, 空白對照組、UA(濃度在10 μM條件下)和厄洛替尼(濃度在10-40 μM條件下)單獨使用組,穿過微孔濾膜的細胞數明顯高于熊果酸和厄洛替尼(濃度在1-8 μM條件下)聯合用藥組;兩者聯用細胞侵襲能力明顯受到了抑制,可以減少厄洛替尼的給藥劑量。實施例3熊果酸和厄洛替尼單獨使用以及聯合使用對A549細胞株遷移能力的影響取對數生長期的細胞(約3×106/孔)接種于該板中,置于37℃,5% CO2 的培養箱中培養24 h,待細胞接近融合后,用白色槍頭在孔板的1/4、1/2、3/4處垂直的劃三條平行線,用PBS清洗細胞3次,在熒光顯微鏡下拍劃痕寬帶,記錄下所拍圖片的坐標軸。加入含不同藥物濃度的培養基,置于37℃,5% CO2 的培養箱中培養24、48、72 h在同一部位再次拍照,測定遷移距離,對比各組兩次拍照的遷移距離,結果如圖6-11所示。實驗結果如圖6-11所示,熊果酸和厄洛替尼單獨使用以及聯合使用24、48、72 h后對A549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具有抗腫瘤轉移活性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物質的量比為10:1?10的熊果酸和厄洛替尼。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具有抗腫瘤轉移活性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物質的量比為10:1-10...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邵敬偉,鄭桂容,江凱,
申請(專利權)人:福州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福建;3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