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電氣試驗
,特別是一種電氣試驗棒。
技術介紹
在輸變電設備停電的例行試驗中,避雷器的全電流在線監測儀試驗的工作量很大。如果此裝置損壞,會使避雷器擊穿放電,失去動作記錄和監督,危及整個電網的安全運行。由于110kV及以上等級的避雷器多數由立桿支撐安裝在高位,有些可達4米以上,試驗人員須要使用專用的絕緣梯登高作業才能完成試驗,每完成一相試驗必須挪動梯子的位置,才能繼續進行下一相試驗,由于絕緣梯笨重增加了勞動強度,類似的還有避雷器底座絕緣電阻、CT及CVT設備的二次繞組絕緣電阻試驗等。由于某些10kV、35kV開關柜內設備結構緊湊、試驗操作不方便、甚至無法進行絕緣電阻等試驗,必須增加試驗設備加壓端電極的長度才能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電氣試驗棒,兩個試驗棒之間鉸連接,具有可以改變試驗棒的角度和長度進行電氣試驗的特點。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氣試驗棒,包括上方試驗棒、下方試驗棒、第一導線插頭、第二導線插頭和鉸連接頭;所述上方試驗棒包括上部絕緣套管、第一絕緣手柄、金屬極針、第一彈簧、限流電阻和第一接線端子;所述上部絕緣套管的數量在兩層以上,為伸縮式結構;上部外層絕緣套管的下端部與第一絕緣手柄上端部固定連接,所述金屬極針下端部固定在上部最內層的絕緣套管上端內部,所述第一彈簧帶有絕緣護套,第一彈簧位于上部最內層的絕緣套管內,金屬極針與第一彈簧之間通過限流電阻電連接;所述第一接線端子安裝在上部外層絕緣套管的下部側壁上,第一接線端子與第一彈簧的下端部之間電連接;所述下方試驗棒包括下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氣試驗棒,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方試驗棒(17)、下方試驗棒(23)、第一導線插頭(9)、第二導線插頭(2)和鉸連接頭(20);所述上方試驗棒(17)包括上部絕緣套管、第一絕緣手柄(8)、金屬極針(15)、第一彈簧(11)、限流電阻(14)和第一接線端子(10);所述上部絕緣套管的數量在兩層以上,為伸縮式結構;上部外層絕緣套管(12)的下端部與第一絕緣手柄(8)上端部固定連接,所述金屬極針(15)下端部固定在上部最內層的絕緣套管(16)上端內部,所述第一彈簧(11)帶有絕緣護套,第一彈簧(11)位于上部最內層的絕緣套管(16)內,金屬極針(15)與第一彈簧(11)之間通過限流電阻(14)電連接;所述第一接線端子(10)安裝在上部外層絕緣套管(12)的下部側壁上,第一接線端子(10)與第一彈簧(11)的下端部之間電連接;所述下方試驗棒(22)包括下部絕緣套管、第二絕緣手柄(1)、第二彈簧(4)、第二接線端子(7)和第三接線端子(3);所述下部絕緣套管的數量在兩層以上,下部外層絕緣套管(5)的下端部與第二絕緣手柄(1)上端部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彈簧(4)帶有絕緣護套,第二彈簧(4)位于下部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電氣試驗棒,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方試驗棒(17)、下方試驗棒(23)、第一導線插頭(9)、第二導線插頭(2)和鉸連接頭(20);所述上方試驗棒(17)包括上部絕緣套管、第一絕緣手柄(8)、金屬極針(15)、第一彈簧(11)、限流電阻(14)和第一接線端子(10);所述上部絕緣套管的數量在兩層以上,為伸縮式結構;上部外層絕緣套管(12)的下端部與第一絕緣手柄(8)上端部固定連接,所述金屬極針(15)下端部固定在上部最內層的絕緣套管(16)上端內部,所述第一彈簧(11)帶有絕緣護套,第一彈簧(11)位于上部最內層的絕緣套管(16)內,金屬極針(15)與第一彈簧(11)之間通過限流電阻(14)電連接;所述第一接線端子(10)安裝在上部外層絕緣套管(12)的下部側壁上,第一接線端子(10)與第一彈簧(11)的下端部之間電連接;所述下方試驗棒(22)包括下部絕緣套管、第二絕緣手柄(1)、第二彈簧(4)、第二接線端子(7)和第三接線端子(3);所述下部絕緣套...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頡,沈榮順,張樹亮,蔣曦,焦書來,葛瑞利,于豐友,劉勇,蘭基升,馬靜,王海濱,陳勇,趙軍,范淑霞,季鵬程,
申請(專利權)人:國家電網公司,國網河北省電力公司滄州供電分公司,國網河北省電力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