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蓄電池修復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充放電機用的控制裝置、含有該控制裝置的充放電機及其控制方法。
技術介紹
鉛蓄電池簡稱蓄電池,在電動牽引車、車船起動、通信機站、儲能等大功率/大容量領域占據絕對的統治地位,但鉛蓄電池又具有使用壽命短、容易提前報廢的缺陷,據2015年統計,我國鉛蓄電池的生產功率數達到2萬萬KVAh,僅電動自行車每年廢棄更換的電池數量就超過8億只,為此修復鉛蓄電池成為新興行業。現有技術中,有多種對鉛蓄電池進行修復的方法,包括富液補充充電、正/負脈沖充電、多階段式智能充電、高溫擱置法等,這類修復方法需要對不同容量衰減狀態的電池作不同的充電技術處理,需要修復人員具有較豐富的技術經驗;近年由于功能高分子材料技術的發展,市場出現了多種蓄電池修復專用的功能材料,深刻地改變了蓄電池傳統修復的技術原理,進而影響到鉛蓄電池修復的充電方法。例如正極活性物質融出,行業以往推薦高溫擱置法,一般需要把鉛蓄電池擱置在75~85℃溫度環境48~72h,再用小電流充電使正極得予修復,但市場新出現的一些功能高分子添加劑,可使硫酸鉛/二氧化鉛在氧化/還原的充放電過程中實現晶格導帶的結晶重組,并且恢復正極容量不再限于使用小電流充電;又如負極活性物質的硫酸鉛結晶鹽化,行業近年推薦脈沖充電法,需要使用專門設計的脈沖充電機,但市場新出現的一些功能高分子添加劑,可助電解液直接滲透鹽化的硫酸鉛結晶體內部,恢復負極受電能力,通過一定電量的補充電可使負極得予修復。總體而言,目前市場在應用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技術基礎上,對鉛蓄電池整體修復的效果已相對理想,行業普遍需要提高工業修復效率。出于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充放電機用的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處理器(1a)、外圍電路(1b)、串聯通信接口(1c)和充電量調整裝置(5);其中,所述串聯通信接口(1c)和外圍電路(1b)連接所述的微處理器(1a);所述充電量調整裝置(5)設置在所述控制裝置的外殼外部,其信號端連接微處理器(1a)或通過所述外圍電路(1b)連接微處理器(1a);所述外圍電路(1b)包括所述控制裝置的電源控制電路;所述微處理器(1a)的內部固化存貯對充放電機的控制邏輯;該控制裝置可與所述充放電機實行一體化設計,亦可獨立設置;所述獨立設置的控制裝置在使用時通過串聯通信接口(1c)與所述充放電機的控制部分相連接;所述控制裝置用于控制充放電機對外部鉛蓄電池(6)的修復過程,其中,所述修復過程包括在充電過程至少設置兩段不同強度的電流,并在充電過程中至少間隔設置一次放電過程,而且充放電過程無論設置多少次充電和放電,充電量和放電量合計的剩充電量額定為C1/Ah,C1的取值范圍為1.5~3.0C/Ah;所述修復過程還包括由所述充電量調整裝置(5)與微處理器(1a)內貯邏輯決定的補償充電量C2/Ah;控制裝置控制充放電機對鉛蓄電池(6)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充放電機用的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處理器(1a)、外圍電路(1b)、串聯通信接口(1c)和充電量調整裝置(5);其中,所述串聯通信接口(1c)和外圍電路(1b)連接所述的微處理器(1a);所述充電量調整裝置(5)設置在所述控制裝置的外殼外部,其信號端連接微處理器(1a)或通過所述外圍電路(1b)連接微處理器(1a);所述外圍電路(1b)包括所述控制裝置的電源控制電路;所述微處理器(1a)的內部固化存貯對充放電機的控制邏輯;該控制裝置可與所述充放電機實行一體化設計,亦可獨立設置;所述獨立設置的控制裝置在使用時通過串聯通信接口(1c)與所述充放電機的控制部分相連接;所述控制裝置用于控制充放電機對外部鉛蓄電池(6)的修復過程,其中,所述修復過程包括在充電過程至少設置兩段不同強度的電流,并在充電過程中至少間隔設置一次放電過程,而且充放電過程無論設置多少次充電和放電,充電量和放電量合計的剩充電量額定為C1/Ah,C1的取值范圍為1.5~3.0C/Ah;所述修復過程還包括由所述充電量調整裝置(5)與微處理器(1a)內貯邏輯決定的補償充電量C2/Ah;控制裝置控制充放電機對鉛蓄電池(6)自動實現剩充電量為(C1+C2)的修復過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裝置所控制的修復過程還包括:在起始充電之前設置深放電,所述深放電的放電深度達到用≤0.1C/A電流放電至鉛蓄電池兩端電壓≤1.0V/單格平均;其中,所述深放電采用下列任意一種方法實現:一階段恒流放電法、多階段恒流放電法以及非穩恒電流放電法。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裝置所控制的修復過程還包括:在充電結束之后設置容量檢驗放電,所述容量檢驗的放電電流強度由鉛蓄電池的行業技術檢驗標準確定。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裝置所控制的充電過程為分階段充電,所述分階段充電過程包括充電前期的恒定電流充電和充電后期的分階降流充電,以及包括在充電過程中選擇設置電流強度的大小交替變換或/和充電電流強度為0的靜置過程。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在充電過程中期所設置的放電過程中,每次連續放電的額定電量取值范圍為0.01~0.5C/Ah,放電的電流強度取值范圍為0.05~3.0C/A。...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粵榮,劉曦,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智慧能源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