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超硬材料磨削液及其制備方法,其重量份組成為:2,3?二羥基丁二酸1~5份,十八烷二酸20~50份,三乙醇胺10~30份,N,N?二甲基乙醇胺5~12份,C10~18直鏈醇2~8份,二硫化鎢納米片0.1~2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鈉0.5~6份,聚乙烯醇1~3份,去離子水100份;其制備方法是先將十八烷二酸加熱熔融后依次將其中加入2,3?二羥基丁二酸,三乙醇胺和N,N?二甲基乙醇胺在150~180℃溫度下回流反應1~3h,然后將產物和其它組分依次加入去離子水中在60~80℃攪拌分散30~60min即得。本發明專利技術的磨削液在超硬材料加工過程中的使用效果好,能顯著提高加工效率,產品環保,制備成本低,市場前景廣闊。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磨削液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超硬材料磨削液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介紹
超硬材料如陶瓷、硬質合金、玻璃等的加工一直是機械加工領域中的“硬骨頭”,長期以來,人們通過選擇高硬刀具以及在磨削液的幫助下對其進行磨削加工。隨著對產品表面質量、加工效率以及環保等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表面加工質量要求達到亞微米級以下時,現有的磨削液不能很好的滿足市場的需求。有些超硬材料還有明顯的脆性,加工過程容易出現被加工材料或刀具裂紋甚至崩裂,嚴重影響了加工效率,增大了生產成本,因此需要改善現有磨削液的潤滑性以及極壓性。此外,超硬材料的加工往往會達到很高的溫度有時甚至達到1000℃以上,因此,磨削液還必須保證超硬材料在磨削加工過程中的快速冷卻、滲透到加工表面將加工產生的磨削清洗干凈以保證加工精度。盡管,目前市場上也有一些磨削液產品銷售或者一些磨削液的專利公開,但是超硬材料的磨削加工過程中磨削液的潤滑、冷卻和清洗等綜合性能一直不是很理想,產品的加工質量和加工效率也有待提高,且磨削液中往往含有一些亞硝酸鹽類等環境不友好的組分,此外,磨削液的制備成本也較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種超硬材料磨削液及其制備方法,以改善超硬材料加工過程中的潤滑、冷卻、清洗等性能,能提高加工質量和加工效率,方法簡便,產品環保,降低制備成本。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超硬材料磨削液,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2,3-二羥基丁二酸1~5份,十八烷二酸20~50份,三乙醇胺10~30份,N,N-二甲基乙醇胺5~12份,C10~18直鏈醇2~8份,二硫化鎢納米片0.1~2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鈉0.5~6份,聚乙烯醇1~3份,去離子水100份;所述的二硫化鎢納米片粒徑范圍50~100nm,比表面積大于10m2/g。上述超硬材料磨削液的制備方法為:首先將十八烷二酸加熱熔融后依次將其中加入2,3-二羥基丁二酸,三乙醇胺和N,N-二甲基乙醇胺在150~180℃溫度下回流反應1~3h;
然后將產物和C10~18直鏈醇、二硫化鎢納米片、乙二胺四乙酸二鈉、聚乙烯醇依次加入去離子水中,在60~80℃攪拌分散30~60min即得。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本專利技術的產品潤滑、清洗和冷卻等效果好。本專利技術的產品可明顯改善包括陶瓷、硬質合金、玻璃等多種超硬材料的加工表面質量與加工效率,延長刀具使用壽命。2)本專利技術的產品環保。產品不含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所有成分均符合國家環保要求。3)本專利技術的制備方法簡便,制備成本低。通過一步合成反應成功制備其中活性組分,其次采用簡單控制工藝如加料順序、攪拌時間與溫度,非常有效的制備了本專利技術的產品。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實施例中所述的二硫化鎢納米片為商品貨號HJ-NW-01,其粒徑范圍50~100nm,比表面積10.5064m2/g,純度大于99.9%。實施例1:本專利技術為一種超硬材料磨削液,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2,3-二羥基丁二酸1份,十八烷二酸22份,三乙醇胺10份,N,N-二甲基乙醇胺6份,正癸醇(C10直鏈醇)8份,二硫化鎢納米片0.1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鈉0.8份,聚乙烯醇1份,去離子水100份;上述超硬材料磨削液的制備方法為:首先將十八烷二酸加熱熔融后依次將其中加入2,3-二羥基丁二酸,三乙醇胺和N,N-二甲基乙醇胺在160℃溫度下回流反應1.5h;然后將產物和正癸醇、二硫化鎢納米片、乙二胺四乙酸二鈉、聚乙烯醇依次加入去離子水中,在65℃攪拌分散30min即得。實施例2:本專利技術為一種超硬材料磨削液,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2,3-二羥基丁二酸2份,十八烷二酸35份,三乙醇胺22份,N,N-二甲基乙醇胺8份,月桂醇(C12直鏈醇)5份,二硫化鎢納米片0.2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鈉1.6份,聚乙烯醇2份,去離子水100份。上述超硬材料磨削液的制備方法為:首先將十八烷二酸加熱熔融后依次將其中加入
2,3-二羥基丁二酸,三乙醇胺和N,N-二甲基乙醇胺在160℃溫度下回流反應2h;然后將產物和月桂醇、二硫化鎢納米片、乙二胺四乙酸二鈉、聚乙烯醇依次加入去離子水中,在70℃攪拌分散40min即得。實施例3:本專利技術為一種超硬材料磨削液,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2,3-二羥基丁二酸4份,十八烷二酸40份,三乙醇胺25份,N,N-二甲基乙醇胺10份,肉豆蔻醇(C14直鏈醇)2份,二硫化鎢納米片1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鈉1份,聚乙烯醇3份,去離子水100份。上述超硬材料磨削液的制備方法為:首先將十八烷二酸加熱熔融后依次將其中加入2,3-二羥基丁二酸,三乙醇胺和N,N-二甲基乙醇胺在180℃溫度下回流反應2.5h;然后將產物和肉豆蔻醇、二硫化鎢納米片、乙二胺四乙酸二鈉、聚乙烯醇依次加入去離子水中,在80℃攪拌分散50min即得。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實施例并非是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本專利技術也并不限于上述舉例,本
的技術人員,在本專利技術的實質范圍內做出的改變或修飾,都應屬于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超硬材料磨削液,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2,3?二羥基丁二酸1~5份,十八烷二酸20~50份,三乙醇胺10~30份,N,N?二甲基乙醇胺5~12份,C10~18直鏈醇2~8份,二硫化鎢納米片0.1~2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鈉0.5~6份,聚乙烯醇1~3份,去離子水100份;所述的二硫化鎢納米片粒徑范圍50~100nm,比表面積大于10m2/g。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超硬材料磨削液,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2,3-二羥基丁二酸1~5份,十八烷二酸20~50份,三乙醇胺10~30份,N,N-二甲基乙醇胺5~12份,C10~18直鏈醇2~8份,二硫化鎢納米片0.1~2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鈉0.5~6份,聚乙烯醇1~3份,去離子水100份;所述的二硫化鎢納米片粒徑范圍50~100nm,比表面積大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玉福,胡獻國,
申請(專利權)人:合肥工業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