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將情人果葉制作一種純生態豆腐的方法。它是將從熱帶地區移植于北緯29°以北地區情人果剪修枝葉與水混合(3.0:4.5)經搗碎勻漿后,再過濾去葉渣固形物取汁,加入少量微生物所發酵的環狀糊精攪勻包埋,再加入β?葡萄糖酸內酯制成葉豆腐,后兩者之比為0.08%:0.10%。該類飲品具有多種水果復合芳香味,既有醒腦解酒之作用,又可降血脂,對促進資源綜合利用,發展廣大鄉鎮旅游產業、優化農村產業有積極意義。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情人果(Passiflorce edulia,Sims,or passion fruit plants),又稱西番蓮、雞蛋果,東南亞熱帶地區又因含多種水果(如芒果、椰子、香蕉等數十種水果)香氣而又被稱作百香果,本專利技術涉及微生物發酵
,具體地說是一種可應用于將人們所食用情人果葉經瞬時紅外消毒再進行組織,搗碎所過濾出的汁液經加入微生物發酵并分離出的β-環狀糊精或葡萄糖酸內酯制成葉豆腐(又稱果凍)的方法及應用。
技術介紹
植物葉是生命的綠色工廠,生產著人類所需許許多多種營養成分,是人類維持生命存在的寶庫,僅以所含的組份—I蛋白就占了所有植物蛋白總量65%,不僅提供各種生物合成的能量,而且提供人類大量營養物質,而人類在實踐中均未對它引起關注,被白白糟蹋了,因此,推進人們對名貴水果資源的綜合開發的認識,增強人類對水果營養成分采摘加工的科學應用,或減少天然水果加工中因化學添加劑的使用而產生的毒性及食用時口感的不適(如CaCO3,MgCO3等),并對生態環境產生的二次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副作用和對資源的利用,已成為當代各國的共同心聲。以前人們受傳統食用習慣的影響,只重名貴水果產量,忽視了在水果種植和定向培育中對葉子的加工利用,造成了對“葉資源”的巨大浪費,尤其是中國,與西方發達國家(如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意大利、法國等30余國)相比,基本處于啟萌狀態。盡管在宋代《曾氏家譜》中開始有了對腐婢葉制觀音豆腐,并由蘇軾(北宋文學家)提名,蔣立科對此的研究所寫技術報道于1992年被英國《世界專利庫》所收錄,但尚無專題研究和開發報道。近年來,由蔣立科、羅曼、陳煒帆等人對豆腐柴制豆腐的營養及安全等方面研究于1983~2012年作了專題報道,并獲得專利技術專利。而對長江以南地區廣泛種植的情人果葉的利用尚未見與本項技術開發類似的專利技術推動農村該水果種植的產業發展。前面所制葉豆腐均為將果膠質高的灌木類豆腐柴葉(或腐婢葉,Premna microphylla)采回洗凈后經開水瞬時殺青、搓揉,加入天然草木灰或人工配制化學凝膠劑而制成,而本項專利技術是將所采用情人果葉經洗凈后即鋪在蒸籠屜上用水蒸氣蒸5~10分鐘,再用3.5~4倍冷蒸餾水于絞肉機或組織搗碎機中絞3~5分鐘后,即用尼龍布過濾去葉筋脈作飼料,收集汁液,量取體積,即加入經微生物所發酵生成的β-環狀糊精和γ-葡萄糖酸內酯,其所加份量為提取液體積的0.60%~1.20%攪勻靜置0.5h~1h即成產品。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由微生物發酵的β-環狀糊精和γ-葡萄糖酸內酯對情人果葉汁作凝膠劑制成多種香味、高營養的葉豆腐(或稱葉果膠凍)的方法及應用。具體過程是將情人果藤蔓修剪時所剪大量葉子經蒸氣殺青后即用冷蒸餾水冷卻勻漿后,過濾取濾液,再用市場所購回微生物發酵所生產的β-環狀糊精或γ-葡萄糖酸內酯,制成無毒安全、促進人體健康的高營養飲料(類似奶酪),促進資源的綜合利用,帶動我國南方農村種植業的高效發展。本專利技術實現專利技術目的所采用的方案如下:一種藤本攀援性長年生長于我國長江以南廣泛地域的水果,為了提高該種植物單位面積產量,常在生長期內進行修枝剪葉,提高果枝掛果率。修剪下大量枝葉均被用作為垃圾拋棄于地邊和田埂,不但浪費了資源,而且被許多害蟲(如蜈蚣等)寄宿于被丟棄的情人果枝葉堆里,侵襲田間種植者。用糖、淀粉經微生物發酵所產生的β-環狀糊精和葡萄糖內酯或兩者按一定比例配合作凝膠劑加入情人果的葉汁中制成芳香無異味的葉汁果胨即葉豆腐,從而取代了自古至今對制葉豆腐所加的草木灰配合。利用有機純生態凝膠劑制葉豆腐包含如下步驟:(1)每次對情人果藤上所剪下的枝葉洗凈去泥沙,放在蒸鍋的籠簾上,用蒸汽對所洗凈葉子殺菌消毒5~10分鐘,即按葉與水1:3.5~4比例攪拌冷卻至常溫,放入打漿機勻漿1~3分鐘。(2)將上述(1)所打情人果葉汁用60~120目潔凈尼龍布吊濾,收集濾液,濾渣作飼料。(3)將上述(2)所獲濾液量取體積,依體積加入已準備的葡萄糖酸內酯或與β-環狀糊精復合凝膠劑,終末所加量為0.6%~1.2%。 凝膠劑或復合凝膠的配置(1)單一凝膠劑濃度配制0.6%~0.8%和1.2%三個濃度葡萄糖酸內酯視情人果的汁液體積,即葉汁重量稱取相應分量葡萄糖酸內酯,溶于少量食用酒精中,后者以全溶為限,否則適得其反。然后加入葉汁中,邊加邊攪拌,即靜置0.5h~1.0h。其濃度視葉于何季節采集,再使用哪個濃度,太濃葉汁果胨凝集太快,不均勻,太少凝集太慢,膠狀太軟。(2)混合凝膠配制①三個單質凝膠溶液濃度配制其配制方法與單一凝膠劑濃度配制相同。②環狀糊精(β-cyclodextrin簡稱β-CD)是淀粉經微生物酶作用后,再提取所制成的由7個葡萄糖堿基并以β-1,4-糖苷鍵結合構成的環狀物。該品可與多種化合物形成包結復合物,使凝膠穩定、增溶、緩釋、乳化,具有對活性物質的抗氧化,抗分解,并具有掩蔽異味(如青草氣等)作用,防止果膠胨脫水或避免失水,增強葉綠素的穩定性,使用濃度或用量為0.03%~0.05%。其配制方法類似單一凝膠劑濃度配制方法,先稱取加入葉汁凝集總體積所需量,先于葡萄糖酸內酯加入前,然后加入后者,經均勻攪拌后靜置0.5h~1.0h即可。(3)食用的物品要滿足先是安全衛生,后為感官指標好(嗅覺舒服,口感無異,有利健康)。對于葉豆腐是一類現吃現做的食品,因此一切操作都要求嚴格,兩個添加劑的加入必須在前面溶解糊精后再加入葡萄糖酸內酯,即保持原生態特性再成產品。本專利技術有益效益體現在:本項專利技術是針對我國南方大部分山區農村缺少科技人才,使科技文化發展緩慢,對所種植營養豐富,既降血脂,又能醒腦解酒的名貴植物只知發展而不知如何開發利用,資源不能充分利用,導致大量經濟植物資源浪費。本專利技術為保障該類植物葉豐富蛋白質(RUBP)的高營養性,并保持該植物葉天然芳香性,采用葡萄糖酸內酯凝聚防止脫水和以環狀糊精包埋活性物質,保持葉果膠胨的穩定。經歷時5-6年研究表明,不僅保持安全衛生,色香味好,而且保持純天然狀態,能輔助治療糖尿病,降低血糖。本專利技術所制葉豆腐采用葡萄糖酸內酯和環狀糊精,均來自微生物的發酵產物。前者是目前最為常見的凝固劑,為高度水溶性并易分解的化合物,在高溫和微堿性條件下可分解為葡萄糖酸,由于情人果葉的RUBP蛋白等電點在pH4.6,分子量為300萬道爾頓,因而在中性條件下,葉汁中的RUBP分子表現為帶負電荷,酸凝膠劑在水中釋放的質子(H+)會使RUBP表面帶負電荷的基團減少,蛋白質分子間的靜電力減弱,有利于葉汁中蛋白質分子與葉汁中果膠類分子的凝結。本專利技術所制葉汁豆腐采用環狀糊精也采用微生物對淀粉發酵的產物(由7個葡萄糖堿基以β-1,4糖苷鍵結合構成的環狀物)經實驗表明該包合劑可與多種化合物形成包結復合物,使葉汁形成的豆腐的各種活性物質如維生素、胡蘿卜素、葉綠素、活性多肽、芳香物質穩定、增溶、緩釋、乳化、抗氧化、抗分解,并具掩蔽異味等作用,使葉豆腐的保鮮期由一天增至三天,有利于保質運輸。本專利技術所制葉汁豆腐是采用純天然有機物作為凝固劑,不僅取代了千余年民間傳統使用成分繁雜而組成不明的草木灰,而提高了豆腐的品質,有效地提高了這一食品的安全性和食用性。本專利技術為了保證所制葉豆腐的絕對安全性,達到原生態標準,從種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將情人果葉(或情人果葉與豆腐柴葉以3.5:1.5混合葉)加水攪碎勻漿過濾出的葉汁,用環狀糊精和葡萄糖酸內酯作凝固劑,制成豆腐(或果膠胨),作為飲品的方法,其特征包括如下步驟:(1)將從南方熱帶地區移植亞熱帶或溫帶種植的情人果葉以1或1.2比4~5倍的水攪碎勻漿過濾取清液;或因季節變化影響情人果葉中果膠穩定性而在原液中補加1/5體積(1份豆腐柴鮮葉與4份水共勻漿的濾液);(2)將0.01%~0.01%的環狀糊精,0.60%~1.20%的葡萄糖酸內酯先后分別加入情人果葉的勻漿濾液中,其中前者是包埋汁液中多種營養成分使其均勻分散,發揮保持原生態的香、味、色,后者是葉汁中多種有效成分特別是對形成凝聚作用的果膠質和蛋白質等主要成分分子表面眾多靜電的斥力降低,使之促進凝結,避免凝集物脫水拆出。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將情人果葉(或情人果葉與豆腐柴葉以3.5:1.5混合葉)加水攪碎勻漿過濾出的葉汁,用環狀糊精和葡萄糖酸內酯作凝固劑,制成豆腐(或果膠胨),作為飲品的方法,其特征包括如下步驟:(1)將從南方熱帶地區移植亞熱帶或溫帶種植的情人果葉以1或1.2比4~5倍的水攪碎勻漿過濾取清液;或因季節變化影響情人果葉中果膠穩定性而在原液中補加1/5體積(1份豆腐柴鮮葉與4份水共勻漿的濾液);(2)將0.01%~0.01%的環狀糊精,0.60%~1.20%的葡萄糖酸內酯先后分別加入情...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蔣立科,蔣金文,宋菲揚,程楊,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希美生態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