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自動感應式下水管道過濾器,包括管口蓋(1)和套筒(2),在套筒(2)的底部設置開口(3),所述開口(3)可活動地連接底部設置有過濾孔(5)的容納器(4);還包括感應機構,包括電池(6)、重力傳感器(7)、模數轉換器(8)、微控制器(9)及指示燈(10),其中重力傳感器(7)用于檢測容納器(4)的重量獲得模擬信號;所述模數轉換器(8),用于轉換成數字信號;所述微控制器(9),用于獲得重量值及將其與預設重量值比較,根據對比結果生成控制信號;所述指示燈(10)設置于管口蓋(1)上,用于根據控制信號進行亮起。本發明專利技術可實現下水管道水流的過濾和雜物的自動感應,具備自動化感應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自動感應式下水管道過濾器,屬于日常生活用品類的
技術介紹
隨著社會經濟和生產發展的不斷進步以及人民對日益增長的物質生活和生態環保需求的提高,人們對日常生活垃圾廢水及生產過程中的垃圾廢水排放的觀念要求也越來越高,在日常家庭生活和商場、食堂、餐飲飯店賓館乃至涉水食品生產過程中,經常是各種食用垃圾廢水和廢食用油脂未經處理就直接往陰溝和下水道排放,而且使下水道經常堵塞,由此,人們常使用下水管道過濾器對雜物進行攔截和過濾。對于家用管道中,下水管道是必須要使用的管道。一般設置連接水池,下水管道經常會漏下部分較小的雜物,日積月累,下水管道就會堵塞,因此經常需要使用到下水管道過濾器,利用過濾器過濾水中的雜物,使得其沉積在過濾器內。對于下水管道過濾器,人們試圖做出改進,如申請號:200820062682.9 申請日:2008-03-27的文件中,公開了“涉及一種適用于下水管道的過濾器,屬于日常生活用品類。包括進水管道和出水管道,所述進水管道和出水管道之間設有中空的過濾器,過濾器由外殼和固定設于過濾器里的過濾斜板以及與斜板連接的抽拉漏箱構成,所述過濾斜板一端固定于過濾器頂部,另一端固定設于過濾器的底部,將箱式過濾器分隔為水室與殘渣室兩個獨立的部分,所述抽拉漏箱設于殘渣室底部,與過濾斜板活動連接;過濾斜板與抽拉漏箱之間形成一個斜面;所述進水管的進水口設于殘渣室內頂端靠近過濾斜板上方,出水管道設于殘渣室底端;所述水室底端設有放水閥。本技術有效節約了水資源,而且結構簡單,方便使用,材料易得,適于批量生產、推廣應用”。而在另外一篇申請號:201320614195.X 申請日:2013-09-30的文件中,公開了“一種反沖過濾器和管道水過濾裝置,結構簡單合理、生產成本低并且能夠使井下水質得到明顯的改善,該反沖過濾器包括:殼體,殼體的上端設置有開口,開口處設置有一過濾裝置;過濾裝置包括一過濾腔,過濾腔的下端設置有一過濾筒,過濾筒通過開口插設在殼體內;過濾腔的側壁上設置有至少一個出水口,以及第一反沖入水口;殼體的側壁上設置有至少一個入水口,且其中一個入水口處設置有第二反沖入水口,第一反沖入水口和第二反沖入水口通過膠管連接;殼體的底端上設置有一排污口,各出水口、各入水口、排污口以及第二反沖入水口處均設置有控制閥門”。上述的文件對下水管道過濾器均做出改進,使得過濾器可以更好地排水控制。但實際上,其仍然存在不足,現有的下水管道過濾器容納的雜物有限且無法對沉積的雜物進行重量檢測,而只能通過肉眼查看,不具備自動感應功能,使得下水器下水管道過濾器的過濾和感應功能低下,降低了其實用性。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自動感應式下水管道過濾器,解決現有的下水管道過濾器容納的雜物有限且無法對沉積的雜物進行重量檢測,而只能通過肉眼查看,不具備自動感應功能,使得下水器下水管道過濾器的過濾和感應功能低下的問題。本專利技術具體采用以下技術方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一種自動感應式下水管道過濾器,包括管口蓋和套筒,在套筒的底部設置開口,所述開口可活動地連接底部設置有過濾孔的容納器;還包括感應機構,該感應機構包括電池、重力傳感器、模數轉換器、微控制器及指示燈,其中重力傳感器固定設置于容納器上,用于檢測容納器的重量獲得模擬信號;所述模數轉換器,用于將重力傳感器所得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所述微控制器,用于根據數字信號處理獲得重量值及將其與預設重量值比較,根據對比結果生成控制信號;所述指示燈設置于管口蓋上,用于根據控制信號進行亮起。進一步地,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容納器通過螺紋方式連接于開口。進一步地,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容納器通過卡接方式連接于開口。進一步地,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還包括用于套置感應機構的防水罩。進一步地,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防水罩固定于容納器上。進一步地,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容納器采用塑料材料制成。本專利技術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能產生如下技術效果:本專利技術提供的自動感應式下水管道過濾器,通過在套筒底部連接容納器,可以將水中的雜物過濾和水排出,且還可以利用感應機構進行重力感應,重力傳感器感應到容納器內的重量獲得模擬信號,經轉換成數字信號后得到重力值,將其與預設重量值比較,根據在超出預設重量值時,表明當前容納器內雜物過多需要清理,此時生成控制信號使得指示燈亮起,提示用戶對容納器進行清理,由此利用簡單和輕便的結構,實現下水管道水流的過濾和雜物的自動感應,具備自動化感應效果,使得下水管道過濾器功能更全面,可以廣泛地用于各場合的下水管道中。可以解決現有的下水管道過濾器容納的雜物有限且無法對沉積的雜物進行重量檢測,而只能通過肉眼查看,不具備自動感應功能,使得下水器下水管道過濾器的過濾和感應功能低下的問題。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自動感應式下水管道過濾器的結構示意圖。其中標號解釋:1-管口蓋,2-套筒,3-開口,4-容納器,5-過濾孔,6-電池,7-重力傳感器,8-模數轉換器,9-微控制器,10-指示燈,11-電線,12-防水罩。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進行描述。 如圖1所示,本專利技術設計了一種自動感應式下水管道過濾器,包括管口蓋1和套筒2,在套筒2的底部設置開口3,所述開口3可活動地連接底部設置有過濾孔5的容納器4,通過在套筒2底部連接容納器4,容納器4的過濾孔5可以將水中的雜物過濾和水排出。在此基礎上,還包括感應機構,該感應機構包括電池6、重力傳感器7、模數轉換器8、微控制器9及指示燈10,其中重力傳感器7固定設置于容納器4上;所述電池6通過電線11連接重力傳感器7,重力傳感器7與模數轉換器8、微控制器9及指示燈10依次通過電線11相連接,其在設置時可以在電線11上設置絕緣材料,使得電線11不易被水流弄濕。在上述結構中,重力傳感器7用于檢測容納器4的重量獲得模擬信號;所述模數轉換器8,用于將重力傳感器7所得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所述微控制器9,用于根據數字信號處理獲得重量值及將其與預設重量值比較,根據對比結果生成控制信號;所述指示燈10設置于管口蓋1上,用于根據控制信號進行亮起。其中,所述微控制器9可以設置成在檢測的重量值超出預設重量值時,表明當前容納器內雜物過多需要清理,此時生成控制信號使得指示燈亮起紅燈,提示用戶對容納器進行清理,由此利用簡單和輕便的結構,實現下水管道水流的過濾和雜物的自動感應。進一步地,所述容納器4通過螺紋方式連接于開口3。即在容納器4的頂部瓶口上設置螺紋,在開口3的內壁對應位置設置螺紋,將容納器4旋入開口,即可實現連接且密封效果好,便于拆下。另外一種方式,所述容納器4通過卡接方式連接于開口3。即在開口3上設置卡扣,容納器4的頂部瓶口設置凹槽,將容納器4對準開口3后,向上即可實現卡口和凹槽的卡接,此種方式可以使得連接更加簡單快捷。以及,下水管道過濾器還可以包括用于套置感應機構的防水罩12,如圖1所示,在感應機構上連接防水罩12,使得感應機構在感應過程中,與水流接觸時可以通過防水罩12進行遮擋,避免與水流的直接接觸,減少水流對電路的影響,為機構正常運行提供保障。優選地,所述防水罩12可以固定于容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自動感應式下水管道過濾器,包括管口蓋(1)和套筒(2),其特征在于,在套筒(2)的底部設置開口(3),所述開口(3)可活動地連接底部設置有過濾孔(5)的容納器(4);還包括感應機構,該感應機構包括電池(6)、重力傳感器(7)、模數轉換器(8)、微控制器(9)及指示燈(10),其中重力傳感器(7)固定設置于容納器(4)上,用于檢測容納器(4)的重量獲得模擬信號;所述模數轉換器(8),用于將重力傳感器(7)所得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所述微控制器(9),用于根據數字信號處理獲得重量值及將其與預設重量值比較,根據對比結果生成控制信號;所述指示燈(10)設置于管口蓋(1)上,用于根據控制信號進行亮起。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自動感應式下水管道過濾器,包括管口蓋(1)和套筒(2),其特征在于,在套筒(2)的底部設置開口(3),所述開口(3)可活動地連接底部設置有過濾孔(5)的容納器(4);還包括感應機構,該感應機構包括電池(6)、重力傳感器(7)、模數轉換器(8)、微控制器(9)及指示燈(10),其中重力傳感器(7)固定設置于容納器(4)上,用于檢測容納器(4)的重量獲得模擬信號;所述模數轉換器(8),用于將重力傳感器(7)所得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所述微控制器(9),用于根據數字信號處理獲得重量值及將其與預設重量值比較,根據對比結果生成控制信號;所述指示燈(10)設...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胡曉榮,俞娟,胡瑜,
申請(專利權)人:無錫昊瑜節能環保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