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造紙生產
,特別涉及一種造紙過程中的廢水處理方法。
技術介紹
在造紙過程中,每生產一噸成品紙大約會產生30~80噸的廢水,這種廢水的來源主要是洗毯、洗網、真空吸出及原漿料多余的水,每噸廢水中含1.5~2.5Kg的紙纖維、少量的化學輔助原料和雜質,這種廢水容易滋生細菌,使水變質、發黑、變臭、變黏,在生產過程中,為節約用水,實現對廢水的循環利用,必須對廢水進行處理合格后才能循環使用,在現有的傳統技術中,一種方法是建造大量的容積池,在容積池中培養有益菌來消滅有害菌,另一種方法是直接采用微孔過濾機進行過濾,容積池中培養有益菌來消滅有害菌方法,其投資大、占地面積多,有益菌培養時間長,而微孔過濾機過濾能耗高,處理能力低,目前這兩種方法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投資大,處理流程復雜,處理時間長,每噸廢水處理成本0.5-5元,運行成本高,易出現處理不徹底而影響正常生產的現象,同時也易影響生產企業進行廢水利用的積極性,導致造紙廢水的直接外排,對環境造成污染。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造紙過程中的廢水處理方法,通過向廢水中加入滅菌劑,直接殺滅細菌和抑制細菌生長的方式,使廢水達標并長期循環使用。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所述:一種造紙過程中的廢水處理方法,向廢水中加入滅菌劑,直接殺滅細菌和抑制細菌生長,滅菌劑由井岡霉素3份、碳酸鈉3份、苯甲酚鈉2份、山梨酸鉀1份、雙乙酚鈉1份組成,滅菌劑用水稀釋100倍制成滅菌液,利用計量泵對廢水進行計量,每噸廢水中加入2~10Kg滅菌液。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和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的方法操作方便,不需要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造紙過程中的廢水處理方法,向廢水中加入滅菌劑,直接殺滅細菌和抑制細菌生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滅菌劑由井岡霉素3份、碳酸鈉3份、苯甲酚鈉2份、山梨酸鉀1份、雙乙酚鈉1份組成,滅菌劑用水稀釋100倍制成滅菌液,利用計量泵對廢水進行計量,每噸廢水中加入2~10Kg滅菌液。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造紙過程中的廢水處理方法,向廢水中加入滅菌劑,直接殺滅細菌和抑制細菌生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滅菌劑由井岡霉素3份、碳酸鈉3份、苯甲...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義華,
申請(專利權)人:遵義亞新亞紙業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貴州;5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