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制革化學與工程技術領域,提供一種基于植物鞣劑的無鉻復鞣黃牛鞋面革清潔化生產技術,以多金屬配合鞣劑鞣制后的黃牛白濕革為原料皮,采用多種植物栲膠搭配對黃牛白濕革進行兩次復鞣填充處理,復鞣后加入新型綠色無鉻鞣劑進一步進行栲膠固定和加脂處理;實施過程中不使用鉻鞣劑,即使使用了大量的植物鞣劑也不會因為栲膠本身的顏色而影響彩色坯革的鮮艷度,生產技術簡單易實現,生產成本適當,適合大批量生產;通過該生產技術制作所得的鞋面革無鉻、無甲醛,收縮溫度≥90℃,撕裂力≥40N,具有良好的透氣性和透水氣性,坯革顏色均勻飽滿、色調鮮艷靚麗、色彩牢度高,坯革各項物理化性能均滿足行業標準,且后續加工性能良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制革化學與工程
,特別涉及一種基于植物鞣劑的無鉻復鞣黃牛鞋面革清潔化生產技術。
技術介紹
我國鉻的儲藏量少之又少,可謂僧多粥少,而原料皮在鞣制和復鞣的過程中有20-30%的鉻不能為其吸收和利用,隨著污水而排放,造成環境的污染和大量資源的浪費,而且自從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后,更加注重環境保護和環境質量,因此皮革生產中采取與環境和諧、對環境友好的皮革化工材料(即綠色材料)和工藝技術(即清潔化工藝技術),越來越受到關注和支持,皮革無鉻鞣制與無鉻復鞣技術的研究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綜上所述,開發無鉻鞣制與無鉻復鞣新技術是行業研究熱點,是清潔化制革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皮革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點之一。
技術實現思路
因此,針對上述的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基于植物鞣劑的無鉻復鞣黃牛鞋面革清潔化生產技術,所述基于植物鞣劑的無鉻復鞣黃牛鞋面革清潔化生產技術實施過程中不使用鉻鞣劑,即使使用了大量的植物鞣劑也不會因為栲膠本身的顏色而影響彩色坯革的鮮艷度,生產技術簡單易實現,生產成本適當,適合大批量生產;并且通過該生產技術制作所得鞋面革無鉻、無甲醛,收縮溫度≥90℃,撕裂力≥40N,具有良好的透氣性和透水氣性,坯革顏色均勻飽滿、色調鮮艷靚麗、色彩牢度高,坯革各項物理化性能均滿足行業標準,且后續加工性能良好。為實現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取的解決方案為:一種基于植物鞣劑的無鉻復鞣黃牛鞋面革清潔化生產技術,依次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將無鉻鞣黃牛白濕革進行常規擠水伸展、削勻處理,稱量削勻后白濕革的重量,后續處理工藝步驟中所用試劑的分量按該重量的百分數確定;步驟2、漂洗退鞣:在轉鼓內加入30-32℃、200-250%的水、1.0-1.5%的漂洗助劑、1.5-2.0%的草酸,轉動90-120min,溶液PH值為3.0-3.2,然后將溶液排掉,水洗一次;步驟3、中和:在轉鼓內加入30-32℃、100-150%的水,1.5-2.0%的戊二醛鞣劑,轉動60min, 然后將溶液排掉,再在轉鼓內加入30-32℃、100-150%的水,1.0-1.5%的亞硫酸鈉,1.0-1.5%的中和復鞣劑,轉動30-40min, 溶液PH值為4.1-4.2,然后將溶液排掉,水洗一次;步驟4、復鞣填充:在轉鼓內加入30-32℃、80-100%的水,1.0-1.5%的低pH復鞣預處理劑、2.0-3.0%的替代型合成鞣劑、1.0-2.0%的改性荊樹皮栲膠,轉動30-40min,再加入2.0-3.0%的丙烯酸與苯乙烯共聚物、2.0-3.0%的合成聚合物柔軟劑、2.0-3.0%的丙烯酸聚合物,轉動60-90min,再加入8.0-10%的堅木栲膠、5.0-6.0%的荊樹皮栲膠、2.0-3.0%的二羥基二苯碸類合成鞣劑、4.0-5.0%的替代型合成鞣劑,轉動60-90min,再加入4.0-5.0%的改性荊樹皮栲膠、4.0-5.0%的改性栗木栲膠、3.0-4.0%的蛋白填料、2.0-3.0%的丙烯酸與苯乙烯共聚物、2.0-3.0%的苯乙烯馬來酸酐共聚物、1.0-2.0%的羊毛脂加脂劑,轉動60-90min,再加入2.0-3.0%的兩性三聚氰胺,轉動20-30min,然后保持轉2min,停40min不斷循環的工作狀態至次日;步驟5、固定:次日加入2.0-3.0%的多金屬配合鞣劑,轉動60-90min,補加50-52℃、150-200%的水,轉動5-10min,加入0.5-1.0%的甲酸,轉動20-30min,加入0.3-0.5%的草酸、0.3-0.5%的除鐵劑、0.2-0.5%的EDTA,轉動20-30min,然后將溶液排掉,水洗一次;步驟6、染色加脂:在轉鼓內加入30-32℃、80-100%的水,加入2.0-3.0%的染料,轉動30-40min,補加50-52℃、100-150%的水,加入1.0-1.5%的羊毛脂、1.0-1.5%的生牛蹄油、2-3%的自乳化牛蹄油、2-3%的丙烯酸與苯乙烯共聚物、1-2%的硫酸化牛蹄油與鯨蠟油的混合物,轉動40-60min,再加入0.5-1.0%的甲酸,轉動30-40min,水洗出鼓;步驟7、常規后整理。進一步的是:所述無鉻鞣黃牛白濕革是由多金屬配合鞣劑鞣制而得。進一步的是:所述多金屬配合鞣劑為綿竹市金坤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鋯-鋁-鈦配合鞣劑(但衛華,但年華,林海等.鋯-鋁-鈦多金屬配合物粉劑及其制備方法.中國專利號:ZL 200710048440)。進一步的是:所述步驟4中低pH復鞣預處理劑為德瑞皮革科技有限公司的塞拉坦AR(pH≤1.5);所述丙烯酸與苯乙烯共聚物為賽奇化工公司的MS;所述合成聚合物柔軟劑為Smit化工公司的SYNTHOL GS606。通過采用前述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所述基于植物鞣劑的無鉻復鞣黃牛鞋面革清潔化生產技術實施過程中不采用鉻鞣劑或含鉻鞣劑,不但減輕了環境污染,消除了六價鉻對人體的危害,而且降低了生產成本;并且該生產技術工藝設計合理,單寧分子中的酚羥基與膠原纖維以氫鍵形式結合后還可以與多價金屬離子形成配合物,改變栲膠色譜,同時這些金屬離子還可以與相鄰膠原肽鏈側基上的羧基發生絡合,不僅增加了染料的上染率,也改善了染料的染色牢度,并且改變了栲膠的色調,拓寬了色譜范圍,因此,即使使用了大量的植物鞣劑也不會因為栲膠本身的顏色而影響彩色坯革的鮮艷度;所述基于植物鞣劑的無鉻復鞣黃牛鞋面革清潔化生產技術生產技術簡單易實現,生產成本適當,適合大批量生產。2、復鞣填充后采用多金屬配合鞣劑進行固定處理,所述多金屬配合鞣劑是由多種金屬離子配合而成,多金屬具有協同鞣制作用,大量栲膠復鞣填充后加入多金屬配合鞣劑,不僅可在膠原分子間形成更穩定的交聯結構,而且可與植物栲膠分子以配位鍵和離子鍵的形式再次結合,不但能促進植物栲膠的吸收,而且加強了植物栲膠與皮膠原的結合牢度,使得坯革具有更佳的染色牢度,后續加脂劑用量少也依然能使成革柔軟性能優良。3、通過基于植物鞣劑的無鉻復鞣黃牛鞋面革清潔化生產技術制作所得的鞋面革無鉻、無甲醛,收縮溫度≥90℃,撕裂力≥40N,具有良好的透氣性和透水氣性,彩色坯革顏色均勻飽滿、色調鮮艷靚麗、色彩牢度高,坯革各項物理化性能均滿足行業標準,且后續加工性能良好。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將結合具體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借此對本專利技術如何應用技術手段來解決技術問題,并達成技術效果的實現過程能充分理解并據以實施。若未特別指明,實施例中所采用的技術手段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的常規手段,所采用的試劑和產品也均為可商業獲得的。未詳細描述的各種過程和方法是本領域中公知的常規方法,所用試劑的來源、商品名以及有必要列出其組成成分者,均在首次出現時標明。一種基于植物鞣劑的無鉻復鞣黃牛鞋面革清潔化生產技術,依次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將無鉻鞣黃牛白濕革進行常規擠水伸展、削勻處理,稱量削勻后白濕革的重量,后續處理工藝步驟中所用試劑的分量按該重量的百分數確定;步驟2、漂洗退鞣:在轉鼓內加入30℃、250%的水、1.0%的漂洗助劑(德瑞皮革化工公司的Borron SAF)、2.0%的草酸(常規工業草酸),轉動120min,溶液PH值為3.0-3.2,然后將溶液排掉,水洗一次;步驟3、中和:在轉鼓內加入30℃、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基于植物鞣劑的無鉻復鞣黃牛鞋面革清潔化生產技術,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將無鉻鞣黃牛白濕革進行常規擠水伸展、削勻處理,稱量削勻后白濕革的重量,后續處理工藝步驟中所用試劑的分量按該重量的百分數確定;步驟2、漂洗退鞣:在轉鼓內加入30?32℃、200?250%的水、1.0?1.5%的漂洗助劑、1.5?2.0%的草酸,轉動90?120min,溶液PH值為3.0?3.2,然后將溶液排掉,水洗一次;步驟3、中和:在轉鼓內加入30?32℃、100?150%的水,1.5?2.0%的戊二醛鞣劑,轉動60min,?然后將溶液排掉,再在轉鼓內加入30?32℃、100?150%的水,1.0?1.5%的亞硫酸鈉,1.0?1.5%的中和復鞣劑,轉動30?40min,?溶液PH值為4.1?4.2,然后將溶液排掉,水洗一次;步驟4、復鞣填充:在轉鼓內加入30?32℃、80?100%的水,1.0?1.5%的低pH復鞣預處理劑、2.0?3.0%的替代型合成鞣劑、1.0?2.0%的改性荊樹皮栲膠,轉動30?40min,再加入2.0?3.0%的丙烯酸與苯乙烯共聚物、2.0?3.0%的合成聚合物柔軟劑、2.0?3.0%的丙烯酸聚合物,轉動60?90min,再加入8.0?10%的堅木栲膠、5.0?6.0%的荊樹皮栲膠、2.0?3.0%的二羥基二苯碸類合成鞣劑、4.0?5.0%的替代型合成鞣劑,轉動60?90min,再加入4.0?5.0%的改性荊樹皮栲膠、4.0?5.0%的改性栗木栲膠、3.0?4.0%的蛋白填料、2.0?3.0%的丙烯酸與苯乙烯共聚物、2.0?3.0%的苯乙烯馬來酸酐共聚物、1.0?2.0%的羊毛脂加脂劑,轉動60?90min,再加入2.0?3.0%的兩性三聚氰胺,轉動20?30min,然后保持轉2min,停40min不斷循環的工作狀態至次日;步驟5、固定:次日加入2.0?3.0%的多金屬配合鞣劑,轉動60?90min,補加50?52℃、150?200%的水,轉動5?10min,加入0.5?1.0%的甲酸,轉動20?30min,加入0.3?0.5%的草酸、0.3?0.5%的除鐵劑、0.2?0.5%的EDTA,轉動20?30min,然后將溶液排掉,水洗一次;步驟6、染色加脂:在轉鼓內加入30?32℃、80?100%的水,加入2.0?3.0%的染料,轉動30?40min,補加50?52℃、100?150%的水,加入1.0?1.5%的羊毛脂、1.0?1.5%的生牛蹄油、2?3%的自乳化牛蹄油、2?3%的丙烯酸與苯乙烯共聚物、1?2%的硫酸化牛蹄油與鯨蠟油的混合物,轉動40?60min,再加入0.5?1.0%的甲酸,轉動30?40min,水洗出鼓;步驟7、常規后整理。...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基于植物鞣劑的無鉻復鞣黃牛鞋面革清潔化生產技術,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將無鉻鞣黃牛白濕革進行常規擠水伸展、削勻處理,稱量削勻后白濕革的重量,后續處理工藝步驟中所用試劑的分量按該重量的百分數確定;步驟2、漂洗退鞣:在轉鼓內加入30-32℃、200-250%的水、1.0-1.5%的漂洗助劑、1.5-2.0%的草酸,轉動90-120min,溶液PH值為3.0-3.2,然后將溶液排掉,水洗一次;步驟3、中和:在轉鼓內加入30-32℃、100-150%的水,1.5-2.0%的戊二醛鞣劑,轉動60min, 然后將溶液排掉,再在轉鼓內加入30-32℃、100-150%的水,1.0-1.5%的亞硫酸鈉,1.0-1.5%的中和復鞣劑,轉動30-40min, 溶液PH值為4.1-4.2,然后將溶液排掉,水洗一次;步驟4、復鞣填充:在轉鼓內加入30-32℃、80-100%的水,1.0-1.5%的低pH復鞣預處理劑、2.0-3.0%的替代型合成鞣劑、1.0-2.0%的改性荊樹皮栲膠,轉動30-40min,再加入2.0-3.0%的丙烯酸與苯乙烯共聚物、2.0-3.0%的合成聚合物柔軟劑、2.0-3.0%的丙烯酸聚合物,轉動60-90min,再加入8.0-10%的堅木栲膠、5.0-6.0%的荊樹皮栲膠、2.0-3.0%的二羥基二苯碸類合成鞣劑、4.0-5.0%的替代型合成鞣劑,轉動60-90min,再加入4.0-5.0%的改性荊樹皮栲膠、4.0-5.0%的改性栗木栲膠、3.0-4.0%的蛋白填料、2.0-3.0%的丙烯酸與苯乙烯共聚物、2.0-3.0%的苯乙烯馬來酸酐共聚物、1.0-2.0%的羊毛脂加脂劑,轉動60-90min,再加入2.0-3.0%的兩性三聚氰胺,...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輝永,張越榮,梁永賢,楊義清,溫會濤,但衛華,
申請(專利權)人:興業皮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福建;3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