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排水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適于遠程作業的排水車,包括汽車底盤和汽車發動機,所述汽車底盤上設有液壓油箱、取力器、柱塞泵和懸浮泵,所述取力器輸入軸與汽車發動機輸出軸連接,取力器輸出軸與柱塞泵輸入軸連接,柱塞泵進油口與液壓油箱連接,所述懸浮泵包括泵體和控制器,泵體兩端分別設有輸入口和輸出口,泵體內設有液壓馬達和轉軸,轉軸上設有葉輪,轉軸由液壓馬達驅動轉動,液壓馬達進油口通過液壓油管與柱塞泵出油口連接,泵體外側設有氣囊,氣囊上連接有可電動充氣排氣的充氣泵,充氣泵與控制器連接,由控制器控制為氣囊充氣或排氣。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排水車
,尤其涉及一種適于遠程作業的排水車。
技術介紹
目前,專用于排水的排水車,其通常在車底盤上固定設置有液壓動力站,以及可以從車底盤上取下用于排水作業的液壓排水泵,液壓排水泵通過若干條液壓油管與液壓動力站的液壓油箱連通;然而,隨著作業范圍的增大、液壓油管內壓力和流量的增加,不僅導致液壓油管越來越長、越來越大,而且也越來越重,如果還是僅靠人工搬動來完成液壓油管的收與放,不僅費時費力、工作效率低、人工成本高、效益低,而且已經遠遠滿足不了各種作業的需要。此外,現有的排水泵一般分為兩種,自吸式水泵和潛水泵,自吸式水泵一般安放在陸地上,所以需要管路連接到水中,壓力損失較大,且管道進水孔放到水底容易堵塞;潛水泵需要安放在水中,當把潛水泵放在池塘的岸邊,時間長后岸邊的水就會低于水泵的進水口,水泵容易空載運行,那就必須再將水泵往下挪動,這就給抽水者帶來了不便;尤其是要抽干一個池塘的時候,且水泵直接放在水底的話,水泵容易被水底的淤泥等雜物堵塞。現在市場上出現一些漂浮式水泵,這些水泵是直接在兩側加固了兩個浮筒,體積比較龐大,且拆裝不方便;還有一種是可以直接漂浮在水面上的浮艇泵,但是該種浮艇泵主要存在容易將水中泥沙、雜物等吸上導致葉輪無法旋轉的技術故障。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設計合理,操作簡便,排水效果好,作業范圍廣的適于遠程作業的排水車。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適于遠程作業的排水車,其包括汽車底盤和汽車發動機,所述汽車底盤上設有液壓油箱、取力器、柱塞泵和懸浮泵,所述取力器輸入軸與汽車發動機輸出軸連接,取力器輸出軸與柱塞泵輸入軸連接,柱塞泵進油口與液壓油箱連接,所述懸浮泵包括泵體和控制器,泵體兩端分別設有輸入口和輸出口,泵體內設有液壓馬達和轉軸,轉軸上設有葉輪,轉軸由液壓馬達驅動轉動,液壓馬達進油口通過液壓油管與柱塞泵出油口連接,泵體外側設有氣囊,氣囊上連接有可電動充氣排氣的充氣泵,充氣泵與控制器連接,由控制器控制為氣囊充氣或排氣。所述氣囊上設有充氣嘴,充氣嘴內部設有可控制充氣排氣的氣門芯組件。該設計有別于充氣泵為氣囊進行充氣排氣的方式,其提供了另一種備用的充氣排氣方案。所述泵體輸入口處設有過濾網。該設計可有效過濾水中纖維等雜物,以防其進入輸入口纏繞堵塞葉輪,導致葉輪無法旋轉等故障。所述泵體輸出口處設有快速接頭或普通接頭。所述泵體上設有吊環。該設計便于通過吊車等機械設備對懸浮泵進行遠程投放,使其作業范圍更廣。所述控制器為遠程遙控器。該設計便于操作人員實現遠程控制充氣泵對氣囊進行充氣或排氣,通過改變氣囊狀態,以實時調節懸浮泵的浸水深度。所述汽車底盤上還設有用于收放液壓油管的收放裝置,所述液壓油管包括高壓油管與低壓油管,該收放裝置包括機架,機架上設有可轉動的絞盤,高壓油管與低壓油管經連接件纏繞形成一體,高壓油管與低壓油管一端盤繞固定在絞盤上,高壓油管進油口與柱塞泵出油口連接,低壓油管出油口與液壓油箱回油口連接,絞盤一端設有液壓旋轉接頭,液壓旋轉接頭具有兩個獨立通道,兩個獨立通道的一端分別通過連接油管與液壓馬達的進油口和出油口連接,兩個獨立通道的另一端分別與高壓油管出油口和低壓油管進油口連接。所述絞盤上設有用于手動驅動絞盤轉動的把手。所述機架上設有用于自動驅動絞盤轉動的驅動器,所述驅動器為液壓馬達或電動機。所述連接件為膠帶或扎帶。本技術采用以上技術方案,取力器可將汽車發動機的動力取出用于驅動柱塞泵工作,從而帶動液壓馬達驅動懸浮泵作業,該設計無需另外配置動力源,安裝便利,占用空間小,結構更緊湊,傳動效率高,可大大降低所需消耗的功率;采用的柱塞泵具有額定壓力高、結構緊湊、運轉平穩、流量均勻性好、噪聲低、工作壓力高、效率高、流量調節方便等優點;氣囊的設計,使得懸浮泵可以懸浮在水面上,避免懸浮泵直接放于水底導致輸入口被水底的淤泥等雜物堵塞;充氣泵的設計,既可對氣囊進行電動充氣,又可對氣囊進行電動排氣,通過調節氣囊的充氣排氣狀態和充氣量,以控制懸浮泵浮在水中的深度;控制器的設計,便于操作人員控制充氣泵為氣囊進行充氣或排氣;控制器為遠程遙控器的設計,便于操作人員實現遠程控制充氣泵對氣囊進行充氣或排氣,通過改變氣囊狀態,以實時調節懸浮泵的浸水深度,操作十分簡便。本技術的收放裝置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操作簡便,通過將液壓油管在盤繞前先用諸如膠帶或扎帶等連接件纏繞形成一體,使其不會松散,有利于只需采用一個絞盤即可實現高壓油管與低壓油管的收與放,大大簡化了絞盤的結構,降低了生產成本,便于安裝和維修,將較長的液壓油管盤繞在絞盤上,通過自動或手動驅動絞盤轉動來實現液壓油管的收與放,有利于擴大作業范圍,也便于搬運,省時省力,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液壓旋轉接頭的設計,可確保液壓油管隨著絞盤旋轉時,依然能持續為懸浮泵的液壓馬達提供液壓油,以確保正常作業。附圖說明現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闡述:圖1為本技術適于遠程作業的排水車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懸浮泵在氣囊排氣后主視狀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的懸浮泵在氣囊排氣后后視狀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的懸浮泵在氣囊排氣后俯視狀態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的懸浮泵在氣囊充氣后主視狀態示意圖;圖6為本技術的懸浮泵在氣囊充氣后后視狀態示意圖;圖7為本技術的收放裝置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7之一所示,本技術包括汽車底盤11和汽車發動機12,所述汽車底盤11上設有液壓油箱13、取力器14、柱塞泵15和懸浮泵2,所述取力器14輸入軸與汽車發動機12輸出軸連接,取力器14輸出軸與柱塞泵15輸入軸連接,柱塞泵15進油口與液壓油箱13連接,所述懸浮泵2包括泵體21和控制器(圖中未示出),泵體21兩端分別設有輸入口211和輸出口212,泵體21內設有液壓馬達22和轉軸23,轉軸23上設有葉輪24,轉軸23由液壓馬達22驅動轉動,液壓馬達22進油口通過液壓油管3與柱塞泵15出油口連接,泵體21外側設有氣囊25,氣囊25上連接有可電動充氣排氣的充氣泵26,充氣泵26與控制器連接,由控制器控制為氣囊25充氣或排氣。所述氣囊25上設有充氣嘴27,充氣嘴27內部設有可控制充氣排氣的氣門芯組件271。該設計有別于充氣泵26為氣囊25進行充氣排氣的方式,其提供了另一種備用的充氣排氣方案。所述泵體21輸入口處設有過濾網28。該設計可有效過濾水中纖維等雜物,以防其進入輸入口纏繞堵塞葉輪,導致葉輪無法旋轉等故障。所述泵體21輸出口處設有快速接頭或普通接頭。所述泵體21上設有吊環29。該設計便于通過吊車等機械設備對懸浮泵進行遠程投放,使其作業范圍更廣。所述控制器為遠程遙控器。該設計便于操作人員實現遠程控制充氣泵26對氣囊25進行充氣或排氣,通過改變氣囊25狀態,以實時調節懸浮泵2的浸水深度。所述汽車底盤11上還設有用于收放液壓油管3的收放裝置4,所述液壓油管3包括高壓油管31與低壓油管32,該收放裝置4包括機架41,機架41上設有可轉動的絞盤42,高壓油管31與低壓油管32經連接件43纏繞形成一體,高壓油管31與低壓油管32一端盤繞固定在絞盤42上,高壓油管31進油口與柱塞泵15出油口連接,低壓油管3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適于遠程作業的排水車,包括汽車底盤和汽車發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車底盤上設有液壓油箱、取力器、柱塞泵和懸浮泵,所述取力器輸入軸與汽車發動機輸出軸連接,取力器輸出軸與柱塞泵輸入軸連接,柱塞泵進油口與液壓油箱連接,所述懸浮泵包括泵體和控制器,泵體兩端分別設有輸入口和輸出口,泵體內設有液壓馬達和轉軸,轉軸上設有葉輪,轉軸由液壓馬達驅動轉動,液壓馬達進油口通過液壓油管與柱塞泵出油口連接,泵體外側設有氣囊,氣囊上連接有可電動充氣排氣的充氣泵,充氣泵與控制器連接,由控制器控制為氣囊充氣或排氣。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適于遠程作業的排水車,包括汽車底盤和汽車發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車底盤上設有液壓油箱、取力器、柱塞泵和懸浮泵,所述取力器輸入軸與汽車發動機輸出軸連接,取力器輸出軸與柱塞泵輸入軸連接,柱塞泵進油口與液壓油箱連接,所述懸浮泵包括泵體和控制器,泵體兩端分別設有輸入口和輸出口,泵體內設有液壓馬達和轉軸,轉軸上設有葉輪,轉軸由液壓馬達驅動轉動,液壓馬達進油口通過液壓油管與柱塞泵出油口連接,泵體外側設有氣囊,氣囊上連接有可電動充氣排氣的充氣泵,充氣泵與控制器連接,由控制器控制為氣囊充氣或排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適于遠程作業的排水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囊上設有充氣嘴,充氣嘴內部設有可控制充氣排氣的氣門芯組件。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適于遠程作業的排水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體輸入口處設有過濾網。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適于遠程作業的排水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體輸出口處設有快速接頭或普通接頭。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適于遠程作業的排水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體上設有吊環。6.根據權利要求1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猛,官世威,陳欣儀,
申請(專利權)人:陳猛,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福建;3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