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除臭塔,包括塔體、生物配藥間、植物配藥間,所述塔體從下向上依次設有儲液槽、填料區(qū)和噴淋裝置,所述生物配藥間與儲液槽連通,所述植物配藥間與噴淋裝置連通,噴淋裝置的噴嘴朝向填料區(qū)。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塔體在下方連接有生物配藥間,通過生物配藥間提供生物除臭的生物藥液從而實現(xiàn)生物除臭,生物除臭可以實現(xiàn)循環(huán)利用,增加除臭塔的資源利用率,塔體在上方設有噴淋裝置,噴淋裝置將植物配藥間的植物藥液向下噴射并進入填料區(qū)內,臭氣經(jīng)過填料區(qū)會被植物藥液進行中和,從而實現(xiàn)臭氣的二次除臭,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除臭塔通過兩次除臭對臭氣進行高效除臭,使得臭氣中的臭味分子得到充分的排除,從而實現(xiàn)臭氣除臭的目的。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臭氣處理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除臭塔。
技術介紹
惡臭氣體種類繁多,目前為止被發(fā)現(xiàn)的惡臭氣體已達到萬種之多,約有4000多種惡臭物質僅憑人的嗅覺即能感覺到,其中對人體有害較大的有氨、硫化氫、硫醇類、二甲基硫、三甲胺、甲醛、苯乙烯、正丁酸和酚類等有機污染物。
惡臭物質能與環(huán)境中的其它化合物結合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惡臭物質分布廣、成份復雜,影響范圍大,除刺激人的嗅覺器官使人覺得惡心、不愉快外,還對人的呼吸道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內分泌系統(tǒng)、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精神產生不利影響,高濃度情況下會導致急性中毒甚至死亡。
傳統(tǒng)的除臭凈化方法包括活性炭吸附法、冷凝法、噴淋吸收法等,通過這些方法使用的設備龐雜,吸附劑易飽和,需要頻繁更換或再生廢氣處理費用高,近年出現(xiàn)了生物膜法、光分解法等,但是使用這些方法除臭達到的效果不理想,臭氣處理不充分,難以達到排放標準,所以現(xiàn)需設計一種成本低、利用率高并且除臭效果好的除臭塔。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除臭塔,除臭塔通過生物除臭和植物除臭兩個模塊對臭氣進行高效的除臭。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除臭塔,包括塔體、生物配藥間、植物配藥間,所述塔體從下向上依次設有儲液槽、填料區(qū)和噴淋裝置,所述生物配藥間與儲液槽連通,所述植物配藥間與噴淋裝置連通,噴淋裝置的噴嘴朝向填料區(qū)。
作為本技術除臭塔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所述塔體位于儲液槽和填料區(qū)之間設有進氣口。
作為本技術除臭塔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所述塔體位于進氣口處設有過濾網(wǎng)。
作為本技術除臭塔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所述塔體的頂部設有出氣口,所述塔體的出氣口連接有離心風機。
作為本技術除臭塔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所述出氣口下方處設有活性炭。
作為本技術除臭塔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所述植物配藥間包括依次連接的進水電磁閥、自動配藥間、藥液池和高壓泵,所述高壓泵和噴淋裝置連接。
作為本技術除臭塔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所述藥液池與高壓泵之間設有過濾器。
作為本技術除臭塔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所述塔體為空心的圓柱體。
作為本技術除臭塔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所述噴淋裝置包括多個噴嘴,噴嘴呈圓形均勻布置或直線均勻布置。
實施本技術的實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技術的塔體在下方連接生物配藥間,通過生物配藥間提供生物除臭的生物藥液從而實現(xiàn)生物除臭,生物除臭可以實現(xiàn)循環(huán)利用,增加除臭塔的資源利用率,塔體在上方設有噴淋裝置,噴淋裝置連通植物配藥間,噴淋裝置將植物配藥間的植物藥液向下噴射并進入填料區(qū)內,臭氣經(jīng)過填料區(qū)會被植物藥液進行中和,從而實現(xiàn)臭氣的二次除臭,本技術的除臭塔通過兩次除臭對臭氣進行高效除臭,使得臭氣中的臭味分子得到充分的排除,從而實現(xiàn)臭氣除臭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是本技術除臭塔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參見附圖1,本技術公開了一種除臭塔,包括塔體1、生物配藥間2、植物配藥間3,所述塔體1從下向上依次設有儲液槽11、填料區(qū)12和噴淋裝置13,所述生物配藥間2與儲液槽11連通,所述植物配藥間3與噴淋裝置13連通,噴淋裝置13的噴嘴131朝向填料區(qū)12。所述噴淋裝置13包括多個噴嘴131,噴嘴131優(yōu)選呈圓形均勻布置或直線均勻布置,使得噴出的植物藥液可以均勻的分布于塔體1內并均勻的進入到填料區(qū)12內,所述塔體1優(yōu)選為空心的圓柱體,當塔體1為圓柱體時,噴嘴131對應呈圓形均勻布置,本技術的噴嘴131選用文丘里噴嘴,可以使植物藥液高效的與臭氣相結合。
進一步,所述塔體1位于儲液槽11和填料區(qū)12之間設有進氣口14,臭氣由進氣口14從塔體的下方進入,臭氣先經(jīng)過生物除臭,然后向上流動再進行植物中和除臭,所述塔體1位于進氣口14處設有過濾網(wǎng),通過過濾網(wǎng)對臭氣進行初步除塵,防止臭氣中的大粒灰塵污染塔體1,影響塔體1的正常使用。
對應塔體的1進氣口14,所述塔體1的頂部設有出氣口15,所述塔體1的出氣口15連接有離心風機16,并且在出氣口的下方設有除霧裝置,具體的,所述出氣口15與離心風機16之間連接有通風管17,通過離心風機16抽出經(jīng)過塔體1除臭后的氣體。為了使得臭氣得到進一步地除臭,所述出氣口15下方設有活性炭18,通過活性炭18吸附臭氣中的臭味分子,防止逃逸的臭氣分子進入到空氣中,由于進入到活性炭的臭氣已經(jīng)經(jīng)過除臭,所以此處的活性炭的利用率很高,無需經(jīng)常更換即可實現(xiàn)其功能。
本技術所述植物配藥間3包括依次連接的進水電磁閥31、自動配藥間32、藥液池33和高壓泵35,所述高壓泵35和噴淋裝置13連接。為了使得進入到塔體1內的植物藥液干凈無污染,所述藥液池33與高壓泵35之間設有過濾器34,通過過濾器34對進入到塔體1內的植物藥液進行過濾。所述生物配藥間2包括第一進水電磁閥21和生物液自動配藥間22,生物液自動配藥間22通過管道23與儲液槽11連通,將相應的生物藥液排入到儲液槽11內,儲液槽11設有排液管24,通過排液管24對儲液槽11內的液體進行定期的換新,并且排出的液體還可以進行二次利用。
本技術的塔體1在下方連接生物配藥間2,通過生物配藥間2提供生物除臭的生物藥液從而實現(xiàn)生物除臭,生物除臭利用生物藥液內的有益細菌進行除臭,通過有益細菌的生長以臭味分子或者產生臭味的有機或無機化學物質為食,或者,通過有益細菌的生長以食物競爭的種群優(yōu)勢來淘汰產生臭味的細菌,并且生物液中產生的酶有助于加快細菌的生長速度,并且可以實現(xiàn)循環(huán)利用,增加除臭塔的資源利用率,塔體1在上方設有噴淋裝置13,噴淋裝置13連通植物配藥間3,噴淋裝置13將植物配藥間3的植物藥液向下噴射并進入填料區(qū)12內,臭氣經(jīng)過填料區(qū)12會被織物藥液進行中和,從而實現(xiàn)臭氣的二次除臭,本技術的除臭塔通過兩次除臭對臭氣進行高效除臭,使得臭氣中的臭味分子得到充分的排除,從而實現(xiàn)臭氣除臭的目的。另外,本技術通過加設過濾網(wǎng)、活性炭、過濾器等使得臭氣得到充分的凈化,進一步提高臭氣的除臭效果。
以上所述是本技術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
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視為本技術的保護范圍。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除臭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體、生物配藥間、植物配藥間,所述塔體從下向上依次設有儲液槽、填料區(qū)和噴淋裝置,所述生物配藥間與儲液槽連通,所述植物配藥間與噴淋裝置連通,噴淋裝置的噴嘴朝向填料區(qū)。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除臭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體、生物配藥間、植物配藥間,所述塔體從下向上依次設有儲液槽、填料區(qū)和噴淋裝置,所述生物配藥間與儲液槽連通,所述植物配藥間與噴淋裝置連通,噴淋裝置的噴嘴朝向填料區(qū)。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體位于儲液槽和填料區(qū)之間設有進氣口。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除臭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體位于進氣口處設有過濾網(wǎng)。
4.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除臭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體的頂部設有出氣口,所述塔體的出氣口連接有離心風機。
5....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尹忠樂,
申請(專利權)人:佛山市南海區(qū)晶鼎泰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