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基于可變向的電源插座,包含有具有插口體(5)的電源插座本體,設置為與電源插座本體轉動式聯接并且設置有插口體(5)的轉動盤(3),電源插座本體上的插口體(5)與設置在轉動盤(3)上的插口體(5)設置為按照插頭的三個插片排列分布,通過轉動盤(3)的轉動角度滿足不同插頭的插片的角度,不再固定式的插孔,因此滿足各種角度插片的插頭需要。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
本技術涉及一種電源插座,尤其是一種基于可變向的電源插座。二、
技術介紹
在電器與外接電源連接時,需要使用電源插座,因此電源插座是一種重要的電器部件,在現有的電源插座中,現有各式電源插座插孔大都是固定式的,當遇到不同形式的插頭時難以匹配,不能滿足各種角度插片的插頭需要。三、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客體是一種基于可變向的電源插座。為了克服上述技術缺點,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基于可變向的電源插座,因此滿足各種角度插片的插頭需要。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取的技術方案是:包含有具有插口體的電源插座本體,設置為與電源插座本體轉動式聯接并且設置有插口體的轉動盤,電源插座本體上的插口體與設置在轉動盤上的插口體設置為按照插頭的三個插片排列分布。由于設計了電源插座本體和轉動盤,通過轉動盤的轉動角度滿足不同插頭的插片的角度,不再固定式的插孔,因此滿足各種角度插片的插頭需要。本技術設計了,按照調整插口體的角度的方式把轉動盤與電源插座本體聯接。本技術設計了,電源插座本體設置為還包含有面板座和啟動開關,還包含有卡片,在面板座上分別設置有啟動開關、轉動盤、卡片和插口體并且轉動盤設置為與面板座轉動式聯接,卡片設置為與面板座的端面部接觸式聯接并且在轉動盤上設置有插口體,插口體設置為沿轉動盤的徑線方向分布并且設置在面板座上的插口體與設置在轉動盤上的插口體設置為按照插頭的三個插片排列分布,至少一個設置在面板座上的插口體和設置在轉動盤上的插口體設置為與啟動開關連接。本技術設計了,面板座設置為轉動軸、滑動導軌、窗口Ⅰ、窗口Ⅱ和加強筋,在面板座的中間部位設置有窗口Ⅰ和窗口Ⅱ并且窗口Ⅱ和窗口Ⅰ設置為按照上下排列分布,窗口Ⅰ設置為與插口體相對應分布并且窗口Ⅱ設置為與啟動開關相對應分布,在窗口Ⅰ的下端端面設置有左右對稱的轉動軸并且在轉動軸的上端端面設置有滑動導軌,滑動導軌設置為圓周體的一部分并且在窗口Ⅱ與滑動導軌之間設置有加強筋,加強筋設置為呈八字形分布并且轉動盤設置為與面板座的轉動軸聯接,設置在轉動盤上的插口體設置在面板座的滑動導軌中。本技術設計了,面板座的滑動導軌設置有八字形的卡扣槽。本技術設計了,轉動盤設置為扇形板體并且在轉動盤的端面部設置有牙形體,轉動盤的牙形體設置為圓柱體的一部分并且轉動盤的牙形體設置為沿轉動盤的端面部的周邊分布。本技術設計了,卡片設置為片狀條體并且卡片設置為與轉動盤的牙形體接觸式聯接。本技術設計了,插口體設置為包含有片簧和底座并且片簧設置在底座上,底座設置為倒T字形并且底座設置在面板座的滑動導軌的八字形的卡扣槽中。在本技術設計了,轉動盤設置為沿設置在面板座上的插口體的中心線對稱分布并且轉動盤設置為在面板座上進行轉動方式分布,轉動盤、卡片和插口體設置為一組并且兩組轉動盤、卡片和插口體與設置在面板座上的插口體排列分布。在本技術的技術效果在于:所述蓋板上設有電源開關孔和插頭插孔;配置火線和零線的插孔為兩個對稱的弧形孔,在弧形孔弧形邊上有連續的弧形卡槽;所述的接線滑軌為具有接線端的弧形滑軌,弧度與所述弧形插孔弧形邊弧度一致,滑軌橫截面為“凹”形,內部兩側面具有側翼;所述簧片通過帶有圓形頭端的接觸棒與所述弧形滑軌相連;所述滑軌側翼與接觸棒的頭端共同防止簧片的脫離;所述固定卡一端套接在簧片上,另一端兩個平行牙片用于將固定卡卡在所述蓋板的弧形插孔的弧形邊上;連接兩個平行牙片圓柱體卡接在弧形插孔邊緣連續弧形卡槽內,防止插孔在使用過程中松動。在本技術方案中,調整插口體的角度的電源插座本體和轉動盤為重要技術特征,在基于可變向的電源插座的
中,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在本技術方案中的術語都是可以用本
中的專利文獻進行解釋和理解。四、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技術的示意圖:圖2為面板座1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插口體5的結構示意圖。五、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圖1為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結合附圖具體說明本實施例,包含有面板座1、啟動開關2、轉動盤3、卡片4和插口體5,在面板座1上分別設置有啟動開關2、轉動盤3、卡片4和插口體5并且轉動盤3設置為與面板座1轉動式聯接,卡片4設置為與面板座1的端面部接觸式聯接并且在轉動盤3上設置有插口體5,插口體5設置為沿轉動盤3的徑線方向分布并且設置在面板座1上的插口體5與設置在轉動盤3上的插口體5設置為按照插頭的三個插片排列分布,至少一個設置在面板座1上的插口體5和設置在轉動盤3上的插口體5設置為與啟動開關2連接。在本實施例中,面板座1設置為轉動軸11、滑動導軌12、窗口Ⅰ13、窗口Ⅱ14和加強筋15,在面板座1的中間部位設置有窗口Ⅰ13和窗口Ⅱ14并且窗口Ⅱ14和窗口Ⅰ13設置為按照上下排列分布,窗口Ⅰ13設置為與插口體5相對應分布并且窗口Ⅱ14設置為與啟動開關2相對應分布,在窗口Ⅰ13的下端端面設置有左右對稱的轉動軸11并且在轉動軸11的上端端面設置有滑動導軌12,滑動導軌12設置為圓周體的一部分并且在窗口Ⅱ14與滑動導軌12之間設置有加強筋15,加強筋15設置為呈八字形分布并且轉動盤3設置為與面板座1的轉動軸11聯接,設置在轉動盤3上的插口體5設置在面板座1的滑動導軌12中。在本實施例中,面板座1的滑動導軌12設置有八字形的卡扣槽。在本實施例中,轉動盤3設置為扇形板體并且在轉動盤3的端面部設置有牙形體31,轉動盤3的牙形體31設置為圓柱體的一部分并且轉動盤3的牙形體31設置為沿轉動盤3的端面部的周邊分布。在本實施例中,卡片4設置為片狀條體并且卡片4設置為與轉動盤3的牙形體31接觸式聯接。在本實施例中,插口體5設置為包含有片簧51和底座52并且片簧51設置在底座52上,底座52設置為倒T字形并且底座52設置在面板座1的滑動導軌12的八字形的卡扣槽中。在本實施例中,轉動盤3設置為沿設置在面板座1上的插口體5的中心線對稱分布并且轉動盤3設置為在面板座1上進行轉動方式分布,轉動盤3、卡片4和插口體5設置為一組并且兩組轉動盤3、卡片4和插口體5與設置在面板座1上的插口體5排列分布。通過設置在面板座1上的插口體5提供插頭的插片的一個插口,通過設置在轉動盤3上的插口體5提供插頭的插片的另兩個插口,通過轉動盤3的轉動角度滿足不同插頭的插片的角度。本技術具有下特點:1、由于設計了電源插座本體和轉動盤3,通過轉動盤3的轉動角度滿足不同插頭的插片的角度,不再固定式的插孔,因此滿足各種角度插片的插頭需要。2、由于設計了面板座1,滿足了啟動開關2、轉動盤3、卡片4和插口體5的固定需要,提高了電源插座本體的強度。3、由于設計了卡片4,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基于可變向的電源插座,其特征是:包含有具有插口體(5)的電源插座本體,設置為與電源插座本體轉動式聯接并且設置有插口體(5)的轉動盤(3),電源插座本體上的插口體(5)與設置在轉動盤(3)上的插口體(5)設置為按照插頭的三個插片排列分布。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基于可變向的電源插座,其特征是:包含有具有插口體(5)的電源插座本體,設置為與電源插座本體轉動式聯接并且設置有插口體(5)的轉動盤(3),電源插座本體上的插口體(5)與設置在轉動盤(3)上的插口體(5)設置為按照插頭的三個插片排列分布。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變向的電源插座,其特征是:按照調整插口體(5)的角度的方式把轉動盤(3)與電源插座本體聯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變向的電源插座,其特征是:電源插座本體設置為還包含有面板座(1)和啟動開關(2),還包含有卡片(4),在面板座(1)上分別設置有啟動開關(2)、轉動盤(3)、卡片(4)和插口體(5)并且轉動盤(3)設置為與面板座(1)轉動式聯接,卡片(4)設置為與面板座(1)的端面部接觸式聯接并且在轉動盤(3)上設置有插口體(5),插口體(5)設置為沿轉動盤(3)的徑線方向分布并且設置在面板座(1)上的插口體(5)與設置在轉動盤(3)上的插口體(5)設置為按照插頭的三個插片排列分布,至少一個設置在面板座(1)上的插口體(5)和設置在轉動盤(3)上的插口體(5)設置為與啟動開關(2)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可變向的電源插座,其特征是:面板座(1)設置為轉動軸(11)、滑動導軌(12)、窗口Ⅰ(13)、窗口Ⅱ(14)和加強筋(15),在面板座(1)的中間部位設置有窗口Ⅰ(13)和窗口Ⅱ(14)并且窗口Ⅱ(14)和窗口Ⅰ(13)設置為按照上下排列分布,窗口Ⅰ(13)設置為與插口體(5)相對應分布并且窗口Ⅱ(14)設置為與啟動開關(2)相對應分布,在窗口Ⅰ(13)的下端端面設置有左右對稱的轉動軸(11)并且在轉動軸(1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牛原,
申請(專利權)人:牛原,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