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電氣元器件
,尤其是涉及一種智能低壓電力補償裝置外殼結構。
技術介紹
近年來,隨著微電子技術、數字控制技術、通信與網絡技術的高速發展和廣泛應用,電器向緊湊型、模塊化、組合化型式發展。智能化、集成化、網絡化、可靠性、可用性、可維性、節能、環保、安全成為智能電器發展的主流。智能低壓電力補償裝置正是在智能電器總體發展柜架上開發出來的全新一代低壓無功補償裝置。它革命性地替代原來由智能控制器、熔絲、復合開關或機械式接觸器、熱繼電器、低壓電力電容器、指示燈等散件在柜內和柜面由導線連接而組成的成套自動無功補償裝置改變了傳統無功補償裝置落后的控制器技術和落后的機械式接觸器或機電一體化開關作為投切電容器的投切技術,改變了傳統無功補償裝置體積龐大和笨重的結構模式,從而使新一代低壓無功補償設備具有補償效果更好、功耗更低、體積更小、節約成本更多、使用更靈活、維護更方便、使用壽命更長、可靠性更高的特點,適應了現代電網對無功補償的更高要求。目前,市場上的一些智能電容器結構布局不合理,體積偏大造成模塊化集成度低,不利于裝配。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智能低壓電力補償裝置外殼結構,其結構簡單、體積小、布局合理,使得模塊集成化程度高,散熱效果好,安裝便利。本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使上述技術問題得以解決。智能低壓電力補償裝置外殼結構,包括罩蓋、第一電容器殼體、第二電容器殼體、單向底座和雙向底座,罩蓋的一側端設置小型斷路器安全區,小型斷路器安全區上方封擋設置透明蓋,罩蓋的另一側端設置操控面板和LCD顯示屏,第一電容器殼體和第二電容器殼體相鄰 ...
【技術保護點】
智能低壓電力補償裝置外殼結構,其特征是:包括罩蓋(1)、第一電容器殼體(2)、第二電容器殼體(3)、單向底座(4)和雙向底座(5),罩蓋(1)的一側端設置小型斷路器安全區,小型斷路器安全區上方封擋設置透明蓋(6),罩蓋(1)的另一側端設置操控面板和LCD顯示屏,第一電容器殼體(2)和第二電容器殼體(3)相鄰的內側底端端角之間通過雙向底座(5)并列連接成一體,第一電容器殼體(2)和第二電容器殼體(3)的外側底端端角上分別設置有單向底座(4),罩蓋(1)封蓋在第一電容器殼體(2)和第二電容器殼體(3)的上部。
【技術特征摘要】
1.智能低壓電力補償裝置外殼結構,其特征是:包括罩蓋(1)、第一電容器殼體(2)、第二電容器殼體(3)、單向底座(4)和雙向底座(5),罩蓋(1)的一側端設置小型斷路器安全區,小型斷路器安全區上方封擋設置透明蓋(6),罩蓋(1)的另一側端設置操控面板和LCD顯示屏,第一電容器殼體(2)和第二電容器殼體(3)相鄰的內側底端端角之間通過雙向底座(5)并列連接成一體,第一電容器殼體(2)和第二電容器殼體(3)的外側底端端角上分別設置有單向底座(4),罩蓋(1)封蓋在第一電容器殼體(2)和第二電容器殼體(3)的上部。2.根據權利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鄔永強,葉惠智,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萬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