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智能魚缸系統,魚缸內均勻布置有多個傳感器與加熱機構,魚缸一側設置有加氧過濾機構,魚缸上方設置有用于盛放魚飼料的喂養機構與用于觀測魚缸狀況的攝像頭,加熱機構、多個傳感器、加氧過濾機構、喂養機構、攝像頭均與一主控中心通信連接,主控中心根據多個傳感器、攝像頭獲取的信息控制加熱機構、加氧過濾機構、喂養機構的運行狀態。能夠通過各種模塊組合來實現集溫控、投食、換水為一體的簡易智能魚缸系統,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實用性強,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并且本發明專利技術制造成本較低,還可以通過智能手機遠程觀測魚缸并控制智能魚缸做出相應操作,方便了用戶實時對魚缸進行管理。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智能魚缸系統,魚缸內均勻布置有多個傳感器與加熱機構,魚缸一側設置有加氧過濾機構,魚缸上方設置有用于盛放魚飼料的喂養機構與用于觀測魚缸狀況的攝像頭,加熱機構、多個傳感器、加氧過濾機構、喂養機構、攝像頭均與一主控中心通信連接,主控中心根據多個傳感器、攝像頭獲取的信息控制加熱機構、加氧過濾機構、喂養機構的運行狀態。能夠通過各種模塊組合來實現集溫控、投食、換水為一體的簡易智能魚缸系統,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實用性強,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并且本專利技術制造成本較低,還可以通過智能手機遠程觀測魚缸并控制智能魚缸做出相應操作,方便了用戶實時對魚缸進行管理。【專利說明】一種智能魚缸系統
本專利技術涉及魚缸,尤其涉及一種智能魚缸系統。
技術介紹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庭養魚稱為一種普遍的生活方式。但由于目前觀賞魚的種類繁多,對于市面上統一的大眾類魚缸,無法保證適合每種魚的水質環境,進而大大降低了魚的成活率。非專業級養魚者對于所養的魚的成活率極低;長時間無人養護等情況,可智能遠程操控;專業級智能一體化魚缸,測量和調節以便維持最佳的生態和生長條件。雖然市面上雖然已經有很多成型的具有自動控制功能的魚缸,但大多產品過于復雜,造價過高。同時還有一些魚缸系統的設計考慮并不周全,導致熱帶魚容易死亡。至今市場中依然缺乏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同時實用性和安全性較好的魚缸控制系統。
技術實現思路
鑒于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智能魚缸系統。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方案包括: 一種智能魚缸系統,其包括魚缸,其中,魚缸內均勻布置有多個傳感器與加熱機構,魚缸一側設置有加氧過濾機構,魚缸上方設置有用于盛放魚飼料的喂養機構與用于觀測魚缸狀況的攝像頭,加熱機構、多個傳感器、加氧過濾機構、喂養機構、攝像頭均與一主控中心通信連接,主控中心根據多個傳感器、攝像頭獲取的信息控制加熱機構、加氧過濾機構、喂養機構的運行狀態。所述的智能魚缸系統,其中,上述主控中心與智能手機通信連接;根據魚缸內魚的種類、魚的條數、各指標預警值的條件,通過智能手機設定自動定量喂養、自動加氧過濾參數。所述的智能魚缸系統,其中,智能手機通過攝像頭設施觀測魚缸內魚的生活狀態。所述的智能魚缸系統,其中,其還包括定時器,用于控制喂養機構自動投料的時間間隔,自動投料的時間間隔由魚的食性決定;用于控制加氧過濾機構自動更換魚缸水源的時間間隔。所述的智能魚缸系統,其中,多個傳感器包括溶解氧傳感器、水溫傳感器、PH值傳感器、懸浮固體濃度傳感器、鹽度傳感器、氯電極傳感器、水壓傳感器。所述的智能魚缸系統,其中,主控中心包括顯示屏,用于顯示魚缸內的各種參數。所述的智能魚缸系統,其中,主控中心配置有一存儲模塊,存儲模塊用于存儲對應參數,主控中心配置有一無線收發模塊,無線收發模塊與智能手機通信連接,通過無線收發模塊實現主控中心與智能手機的數據交互。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智能魚缸系統,能夠通過各種模塊組合來實現集溫控、投食、換水為一體的簡易智能魚缸系統,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實用性強,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并且本專利技術制造成本較低,還可以通過智能手機遠程觀測魚缸并控制智能魚缸做出相應操作,方便了用戶實時對魚缸進行管理。【附圖說明】 圖1為本專利技術中智能魚缸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專利技術中智能魚缸系統通信關系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智能魚缸系統,為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確,以下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專利技術。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智能魚缸系統,如圖1與圖2所示的,其包括魚缸I,其中,魚缸I內均勻布置有多個傳感器2與加熱機構3,魚缸I 一側設置有加氧過濾機構4,魚缸I上方設置有用于盛放魚飼料的喂養機構5與用于觀測魚缸狀況的攝像頭6,加熱機構3、多個傳感器2、加氧過濾機構4、喂養機構5、攝像頭6均與一主控中心7通信連接,主控中心7根據多個傳感器2、攝像頭6獲取的信息控制加熱機構3、加氧過濾機構4、喂養機構5的運行狀態。更進一步的,上述主控中心7與智能手機8通信連接;根據魚缸I內魚的種類、魚的條數、各指標預警值的條件,通過智能手機8設定自動定量喂養、自動加氧過濾參數。而且還可以通過智能手機8通過攝像頭6設施觀測魚缸I內魚的生活狀態。而且智能魚缸系統還配置有定時器,用于控制喂養機構5自動投料的時間間隔,自動投料的時間間隔由魚的食性決定;用于控制加氧過濾機構4自動更換魚缸水源的時間間隔。更進一步的,多個傳感器2包括溶解氧傳感器、水溫傳感器、PH值傳感器、懸浮固體濃度傳感器、鹽度傳感器、氯電極傳感器、水壓傳感器。而且主控中心7包括顯示屏9,用于顯示魚缸I內的各種參數。主控中心7配置有一存儲模塊10,存儲模塊10用于存儲對應參數,主控中心7配置有一無線收發模塊11,無線收發模塊11與智能手機8通信連接,通過無線收發模塊11實現主控中心7與智能手機8的數據交互。以下列舉更為詳盡的實施例,主控中心7通過多個傳感器2分別采集魚缸I的水源上、中、下水層的當前溫度值,其中T e (TL-4 ,TH), TL為用戶所養觀賞魚生活溫度最低值,TH為最高值,將統計溫度數據顯示于顯示屏9。這里T取得下限為(TL-4)是因為當溫度傳感器采集到的當前溫度統計值小于TL時啟動加熱機構3,從啟動加熱機構3到加熱機構3能正常加熱過程中魚缸水溫度繼續下降,但是下降幅度不會超過4°C,所以如果溫度傳感器采集到的當前溫度值小于TL-4,就說明存在溫度傳感器或加熱機構3壞。同時T取得上限值為TH是因為在設置好合理的加熱停止溫度閾值時,當加熱機構3停止工作,加熱機構3的余熱繼續對水加熱,魚缸I內水溫度的峰值應該是接近TH而不會超過TH。因此,如果溫度傳感器采集到的當前溫度值大于TH,就說明存在溫度傳感器損壞了。用戶可根據實際需求設置T的范圍。防止一個溫度傳感器損壞時加熱模塊會不停的加熱而導致觀賞魚的死亡,分層采集使得溫度值的采集更加穩健。當統計溫度低于設定的下限溫度值時,主控中心7輸出高電平控制信號驅動繼電器接通加熱機構3的電源,加熱機構3開始工作。當統計溫度高于設定的上限溫度值時,主控中心7輸出低電平控制信號斷開加熱機構3。在加熱機構3中,繼電器控制著加熱機構3的通斷,當繼電器吸合時,加熱機構3電源接通,當繼電器不再吸合,則加熱機構3電源斷開,魚缸I的水源自然散熱。加熱機構3的軟件實現可以通過主控中心7控制繼電器信號輸入端口的電平信號來實現的。采用本專利技術還可以實現魚料的定時投放,當到達設定的投料倉定時投料時間間隔Tl時,主控中心7輸出控制信號驅動繼電器吸合,進而控制喂養機構5的投料倉把倉內所有魚料投向魚缸,與此同時,播放音樂提示。喂養機構5投完魚料復位后立即觸發主控中心7輸出控制信號打開喂養機構5的存儲倉出料閘門,存儲倉向投料倉投料,投料所用時間為T2。用戶可以通過改變存儲倉投料閥門導通時間T2的大小來控制投料倉投料的多少,以滿足實際的喂養要求。當然,以上說明僅僅為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本專利技術并不限于列舉上述實施例,應當說明的是,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說明書的教導下,所做出的所有等同替代、明顯變形形式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智能魚缸系統,其包括魚缸,其特征在于,魚缸內均勻布置有多個傳感器與加熱機構,魚缸一側設置有加氧過濾機構,魚缸上方設置有用于盛放魚飼料的喂養機構與用于觀測魚缸狀況的攝像頭,加熱機構、多個傳感器、加氧過濾機構、喂養機構、攝像頭均與一主控中心通信連接,主控中心根據多個傳感器、攝像頭獲取的信息控制加熱機構、加氧過濾機構、喂養機構的運行狀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段錦,胡奇,翟朗,
申請(專利權)人:長春理工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吉林;2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