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少兒學習工具,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多功能組合式數學學習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克服了傳統教具數、量分離的缺點,把數、量的對應變化過程和結果有機地結合在一個平臺之上,通過算珠與數字貼上數字的對應,使抽象的數的意義、比較、分合及加減運算的學習變成可通過實物操作來完成的過程,且實物量的變化、數的變化結果即時呈現,達到數、量、形的同時變化過程與數量關系學習理解的完美統一;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主學習器單獨使用可以解決10以內和20以內數的意義、數的集合比較、數的分合及加減運算的學習問題,主學習器與副學習器組合使用可以解決十進制的理解和100以內數的意義、集合比較及加減運算的學習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少兒學習工具,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多功能組合式數學學習器。
技術介紹
對于學齡前和小學低年級的孩子來說,數學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不容易掌握。傳統的教學具只能通過數量的一一對應,先比較數量的多少,然后幼兒再根據其對數意義的理解抽象出數字的大小。傳統的數字分合學習的教與學,也是通過實物數量的分合抽象出數的分合。因此,對于數的意義把握不好的幼兒,集合比較的學習是困難的。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功能組合式數學學習器,解決以上技術問題。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多功能組合式數學學習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學習器,所述主學習器包括主框架,所述主框架的內框中部固定設置有主算珠架,所述主算珠架包括橫向直線型的底架、縱向直線型的側架和橫向階梯型的頂架;所述底架、頂架的左端垂直固定在主框架的左側邊框的內側,所述側架的上下兩端分別與底架、頂架的右端相連成為一體;所述主算珠架上串聯有20顆主架算珠,每顆主架算珠代表的數量為“1”;所述主算珠架的上方、下方分別設置有主架上數字板、主架下數字板,所述主架上數字板、主架下數字板上分別設置有20個橫向均勻排列的主架數字貼,每個主架數字貼對應一顆主架算珠;所述主架數字貼上的數字從左至右依次是“1、2、3、4、5、6、7、8、9、10、1、2、3、4、5、6、7、8、9、10”。
進一步地說,所述主架上數字板上的主架數字貼的上方設置有橫向的數字粘條,所述數字粘條上的數字從左至右依次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所述數字粘條上的每個數字分別與下方的每個主架數字貼一一對應。
更進一步說,還包括副學習器,所述副學習器包括副框架,所述副框架可拆卸地安裝在主框架的左側外壁上;所述副框架的內框中部設置有副算珠架,所述副算珠架呈橫向的U形結構,其上部的右端固定在副框架右側邊框的內側,與所述主算珠架的頂架左端相對,其下部的右端固定在副框架右側邊框的內側,與所述主算珠架的底架左端相對;所述副算珠架上串聯有9顆副架算珠,每顆副架算珠代表的數量為“10”;所述副算珠架的上方、下方分別設置有副架上數字板、副架下數字板,所述副架上數字板、副架下數字板上分別設置有9個橫向均勻排列的副架數字貼,每個副架數字貼對應一顆副架算珠;所述副架數字貼上的數字從右至左依次是“10、20、30、40、50、60、70、80、90”。
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克服了傳統教具數、量分離的缺點,把數、量的對應變化過程和結果有機地結合在一個平臺之上,通過算珠與數字貼上數字的對應,使抽象的數的加減運算變成可通過實物操作來完成的過程,且實物量的變化、數的變化結果即時呈現,達到數、量、形同時變化與學習理解的完美統一;本技術的主學習器單獨使用可以解決10以內數的加減運算的學習問題,主學習器與副學習器組合使用可以解決十進制和100以內數的加減運算的學習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技術中所述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技術中所述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參照圖1,本技術所述的多功能組合式數學學習器,包括主學習器,所述主學習器包括主框架11,所述主框架11的內框中部固定設置有主算珠架13;所述主算珠架13包括橫向直線型的底架、縱向直線型的側架和橫向階梯型的頂架,所述底架、頂架的左端垂直固定在主框架11的左側邊框的內側,所述側架的上下兩端分別與底架、頂架的右端相連成為一體;所述主算珠架13上串聯有20顆主架算珠14,每顆主架算珠14代表的數量為“1”;所述主算珠架13的上方、下方分別設置有主架上數字板12、主架下數字板15,所述主架上數字板12、主架下數字板15上分別設置有20個橫向均勻排列的主架數字貼16,每個主架數字貼16對應一顆主架算珠14;所述主架數字貼16上的數字從左至右依次是“1、2、3、4、5、6、7、8、9、10、1、2、3、4、5、6、7、8、9、10”。
本實施例可以解決10以內數的加減運算的學習問題。主架算珠14與數是對應關系,幼兒在使用過程中可以直觀觀察到表示具體量的數符號,同時也可以說觀察到數符號表示的具體量即數的意義。持續操作體驗,幼兒能在具體概念意義上掌握基數概念。
實施例2:
參照圖2,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區別在于:
所述主架上數字板上12的主架數字貼的上方設置有橫向的數字粘條17,所述數字粘條17上的數字從左至右依次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所述數字粘條17上的每個數字分別與下方的每個主架數字貼16一一對應。
還包括副學習器,所述副學習器包括副框架21,所述副框架21可拆卸地安裝在主框架11的左側外壁上;所述副框架21的內框中部設置有副算珠架23,所述副算珠架23呈橫向的U形結構,其上部的右端固定在副框架21右側邊框的內側,與所述主算珠架13的頂架左端相對,其下部的右端固定在副框架21右側邊框的內側,與所述主算珠架13的底架左端相對;所述副算珠架23上串聯有9顆副架算珠24,每顆副架算珠24代表的數量為“10”;所述副算珠架23的上方、下方分別設置有副架上數字板22、副架下數字板25,所述副架上數字板22、副架下數字板25上分別設置有9個橫向均勻排列的副架數字貼26,每個副架數字貼26對應一顆副架算珠24;所述副架數字貼26上的數字從右至左依次是“10、20、30、40、50、60、70、80、90”。
本實施例是將主學習器與副學習器組合使用,可以解決兩個問題:
1、通過右邊下10顆主架算珠14左邊上1顆副架算珠24的操作,讓兒童感悟理解十進制原理,使抽象的進制形象化,便于兒童掌握,從而解決十進制的學習問題。
2、在理解十進制原理的基礎上,通過對主架算珠14和副架算珠24的操作,把100以內的加減運算還原為20以內的運算,進而再把20以內的加減運算還原為10以內的加減運算,從而讓兒童理解掌握100以內的加減運算變得更為容易。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多功能組合式數學學習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學習器,所述主學習器包括主框架(11),所述主框架(11)的內框中部固定設置有主算珠架(13);所述主算珠架(13)包括橫向直線型的底架、縱向直線型的側架和橫向階梯型的頂架,所述底架、頂架的左端垂直固定在主框架(11)的左側邊框的內側,所述側架的上下兩端分別與底架、頂架的右端相連成為一體;所述主算珠架(13)上串聯有20顆主架算珠(14),每顆主架算珠(14)代表的數量為“1”;所述主算珠架(13)的上方、下方分別設置有主架上數字板(12)、主架下數字板(15),所述主架上數字板(12)、主架下數字板(15)上分別設置有20個橫向均勻排列的主架數字貼(16),每個主架數字貼(16)對應一顆主架算珠(14);所述主架數字貼(16)上的數字從左至右依次是“1、2、3、4、5、6、7、8、9、10、1、2、3、4、5、6、7、8、9、10”。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多功能組合式數學學習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學習器,所述主學習器包括主框架(11),所述主框架(11)的內框中部固定設置有主算珠架(13);所述主算珠架(13)包括橫向直線型的底架、縱向直線型的側架和橫向階梯型的頂架,所述底架、頂架的左端垂直固定在主框架(11)的左側邊框的內側,所述側架的上下兩端分別與底架、頂架的右端相連成為一體;所述主算珠架(13)上串聯有20顆主架算珠(14),每顆主架算珠(14)代表的數量為“1”;所述主算珠架(13)的上方、下方分別設置有主架上數字板(12)、主架下數字板(15),所述主架上數字板(12)、主架下數字板(15)上分別設置有20個橫向均勻排列的主架數字貼(16),每個主架數字貼(16)對應一顆主架算珠(14);所述主架數字貼(16)上的數字從左至右依次是“1、2、3、4、5、6、7、8、9、10、1、2、3、4、5、6、7、8、9、1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組合式數學學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上數字板上(12)的主架數字貼的上方設置有橫向的數字粘條(17),所述數字粘條(17)上的數字從左至右依次為“1、2、3、4、5、6、7、8、9、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夢娜,
申請(專利權)人:張夢娜,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