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無人機外殼及應用該無人機外殼的無人機,涉及無人航空器領域。該無人機外殼包括機身殼體和上蓋,上蓋設置第一配合件,機身殼體設置有與第一配合件配合的第二配合件,上蓋和機身殼體通過第一配合件與第二配合件吸附和/或扣合的方式結合。采用磁鐵進行吸附或卡扣進行扣合,提高了無人機的上蓋與機身殼體的安裝速度,設置一組磁鐵和一組卡扣進行上蓋與機身殼體的連接時,還能更好的方便、穩固使上蓋與機身殼體結合。改善了現有技術中無人機外殼組裝不便,以及容易造成無人機質量增加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無人機外殼及應用該無人機外殼的無人機,涉及無人航空器領域。該無人機外殼包括機身殼體和上蓋,上蓋設置第一配合件,機身殼體設置有與第一配合件配合的第二配合件,上蓋和機身殼體通過第一配合件與第二配合件吸附和/或扣合的方式結合。采用磁鐵進行吸附或卡扣進行扣合,提高了無人機的上蓋與機身殼體的安裝速度,設置一組磁鐵和一組卡扣進行上蓋與機身殼體的連接時,還能更好的方便、穩固使上蓋與機身殼體結合。改善了現有技術中無人機外殼組裝不便,以及容易造成無人機質量增加的問題。【專利說明】無人機外殼及應用該無人機外殼的無人機
本技術涉及無人航空器
,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無人機外殼及應用該無人機外殼的無人機。
技術介紹
目前,小型多旋翼無人機在航拍、救援、森林防火、安防等很多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緊急特殊場合或對時間非常在意的客戶,要求無人機能夠實現快速組裝,以節省時間。常見的無人機上蓋與機體的組裝方式,有螺絲固定型、系帶型等,這些固定方式容易造成無人機的質量的增加,同時安裝通常需要工具,給客戶帶來了不必要的麻煩,且浪費了寶貴的時間。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技術提供一種無人機外殼及應用該無人機外殼的無人機,以改善現有技術中無人機外殼組裝不便,以及容易造成無人機質量增加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種無人機外殼,包括機身殼體和上蓋,所述上蓋設置第一配合件,所述機身殼體設置有與第一配合件配合的第二配合件,所述上蓋和所述機身殼體通過所述第一配合件與所述第二配合件吸附和/或扣合的方式結合。采用磁鐵進行吸附或卡扣進行扣合,提高了無人機的上蓋與機身殼體的咬合速度,而且還能更好的方便、穩固的使上蓋與機身殼體結合。優選的,所述第一配合件為第一磁鐵,所述第二配合件為第二磁鐵或磁性金屬。磁性金屬也可以與磁鐵相互吸引,例如鐵、鈷、鎳、錳等,也能進一步使上蓋與機身殼體結合。優選的,所述第一配合件包括第一磁鐵和卡扣,所述第二配合件包括第二磁鐵或磁性金屬和卡槽,所述第一磁鐵與第二磁鐵或磁性金屬吸附,所述卡扣與卡槽扣合,所述卡扣為“L”形卡扣。設置一組磁鐵和一組卡扣進行上蓋與機身殼體的連接,能方便的、穩固的使上蓋與機身殼體結合。優選的,所述第一配合件的個數為兩個,所述兩個第一配合件分別設置于所述上蓋的兩端。優選的,兩個所述第一配合件沿所述上蓋的中心軸對稱。優選的,所述上蓋包括內表面以及與所述內表面對立的外表面,所述內表面凸設有至少一個凸塊,所述凸塊的中部向內凹陷,形成固定槽,所述第一磁鐵設置于所述固定槽內。優選的,所述機身殼體設置有凹槽,所述第二磁鐵或磁性金屬設置于所述凹槽內。優選的,所述上蓋還設置有多個定位銷,所述機身殼體設置有與所述定位銷匹配的定位孔。所述定位銷與所述定位孔的作用是方便所述上蓋更快捷的扣合與所述機身殼體,提高操作效率,降低扣合難度。不但如此,定位銷插入所述定位孔后還可以使所述上蓋更加穩固,防止無人機在飛行過程中,上蓋滑落的情況。優選的,所述上蓋為弧形上蓋,所述上蓋包括外表面和內表面,所述外表面為流線型外表面。這樣能提高無人機的飛行速度,減少空氣阻力。本技術還提供一種無人機,其包括上述無人機外殼。相對于現有技術,本技術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技術提供的無人機外殼包括機身殼體和上蓋,上蓋設置第一配合件,機身殼體設置有與第一配合件配合的第二配合件,上蓋和機身殼體通過第一配合件與第二配合件吸附和/或扣合的方式結合。采用磁鐵進行吸附或卡扣進行扣合,提高了無人機的上蓋與機身殼體的安裝速度,設置一組磁鐵和一組卡扣進行上蓋與機身殼體的連接時,還能更好的方便、穩固使上蓋與機身殼體結合。改善了現有技術中無人機外殼組裝不便,以及容易造成無人機質量增加的問題。【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的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的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一提供的無人機外殼的拆分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一提供的無人機外殼的上蓋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實施例一提供的無人機外殼的上蓋的另一視角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實施例一提供的無人機外殼的上蓋的又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技術實施例一提供的無人機外殼的機身殼體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技術實施例二提供的無人機外殼的上蓋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本技術實施例二提供的無人機外殼的機身殼體的結構示意圖。其中附圖標記匯總如下:無人機外殼10;上蓋100;凸塊101;固定槽102;卡扣103;定位銷104;內表面105;外表面106;第一磁鐵107;機身殼體200;凹槽201;卡槽202;定位孔203;第二磁鐵204。【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通常在此處附圖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術實施例的組件可以以各種不同的配置來布置和設計。因此,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技術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技術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技術的選定實施例。基于本技術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實施例一請參考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無人機外殼10的拆分結構示意圖。本技術提供的無人機外殼應用于無人機。該無人機外殼10包括機身殼體200和上蓋100,所述機身殼體200和所述上蓋100采用吸附的方式可拆卸的連接。請參考圖2至圖4,圖2至圖4是本實施例提供的無人機外殼10的上蓋100的結構示意圖。本技術實施例的無人機外殼10的上蓋100包括內表面105及與該內表面105相對的外表面106,所述內表面105凸設有兩個凸塊101,所述凸塊101的中部向內凹陷,形成固定槽102,所述固定槽102內設置有第一磁鐵107。具體的,上蓋100包括兩個端部,所述兩個凸塊101分別設置于上蓋100的內表面105的兩個端部,并大致沿上蓋100的中心軸對稱,如此可以更加穩固的使上蓋100與機身殼體200連接。當然,所述兩個凸塊101不只限于關于上蓋100中心軸對稱的位置設置。本實施例的凸塊101及第一磁鐵107的個數為兩個,在其他【具體實施方式】中,凸塊101及第一磁鐵107的個數還可以為其他,例如I個、3個、4個等。請參考圖1和圖5,圖5是本實施例提供的無人機外殼10的機身殼體200的結構示意圖。所述機身殼體200設置有兩個凹槽201,所述兩個凹槽201的位置與所述兩個凸塊101的位置分別對應,該凹槽201用于容納所述凸塊101。在所述凹槽201的底部可以設置第二磁鐵204,與第一磁鐵107異性相吸,使上蓋100吸附于所述機身殼體200上。在凹槽201的底部也可以設置磁性金屬,例如鐵、鈷、鎳、錳等,同樣也可以使上蓋100與機身殼體200結合。當然,所述凹槽201的材質也可以采用磁性金屬或磁鐵。如此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無人機外殼,其特征在于,包括機身殼體和上蓋,所述上蓋設置第一配合件,所述機身殼體設置有與第一配合件配合的第二配合件,所述上蓋和所述機身殼體通過所述第一配合件與所述第二配合件吸附和/或扣合的方式結合。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宏濤,楊建軍,
申請(專利權)人:零度智控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