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安瓿瓶頸部消毒去屑棉塊及提取箱,它由提取箱、提取盒、棉袋條組成;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在開啟安瓿時,使用砂輪鋸痕后,取用一次性使用的含消毒液的雙層棉塊包在安瓿頸部旋轉,去除玻璃碎屑并消毒鋸痕處,然后稍上移并包裹安瓿上半部稍用力掰斷即可,簡化了操作步驟,實現了消毒、去屑和保護手于一步驟中完成;還可節省材料,不需要棉簽蘸取消毒液消毒,不需要紗布;并且含液雙層棉塊設有防透層,避免工作中水分滲透感染藥棉,既可以省時省力,又能達到臨床規定消毒及無菌的要求,可以方便臨床護士更好的服務患者,較好的提高了規范開啟安瓿的依從性,節省人力和物力資源,還可以簡化護士的工作,促進醫療事業的進步和發展。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用于安瓿瓶頸部消毒去屑棉塊及提取箱。
技術介紹
:目前臨床上醫護人員根據全國醫學院校護理本科規范化教材《基礎護理學》及《常用護理技術操作程序》規范地開啟安瓿需要以下幾個步驟:1.左手拿安瓿和砂輪,右手取一根無菌棉簽蘸取有效期內的消毒液,然后消毒安瓿頸部及砂輪上部,丟棄已使用過的棉簽;2.右手從左手中接過砂輪且手持未消毒部分,右手用砂輪沿著安瓿頸易折部劃一鋸痕;3.右手放下砂輪,再取一根無菌棉簽蘸取75%酒精拭去安瓿頸部一玻璃細屑,丟棄已使用過的棉簽;4.左手放下已鋸痕拭屑的安瓿,按無菌技術操作的要求,左手揭開無菌持物筒的筒蓋,右手將無菌持物鉗取出,然后左手揭開無菌紗布缸的缸蓋朝上置于操作臺上,右手持無菌持物鉗從無菌紗布缸內取無菌紗布一塊于左手,再右手手放回無菌持物鉗,蓋上持物筒蓋及無菌紗布缸蓋;5.將取出的紗布未接觸手的無菌面包住消毒過并有鋸痕的安瓿頸部以上部位,左手握住安瓿下半部分,右手握住紗布包裹的安瓿上半部近曲頸部并稍用力掰斷;據計算按以上傳統的規范操作流程開啟一支注射液安瓿至少需要7秒鐘,流程多而繁瑣,而臨床上由于治療工作時間性強,大量使用安瓿藥物,實際工作中,大規模開啟安瓿基本流于形式,導致臨床上絕大部分護士為了節省時間忽略消毒、拭屑、無菌紗布包裹安瓿的所有步驟或其一;用一根消毒棉簽消毒多支安瓿、一塊無菌紗布掰多支安瓿;無菌持物筒和無菌持物鉗要求干筒使用并且開啟后有效使用不得超過4小時,實際工作中非手術室的臨床科室難以做到,過期使用等不規范現象屢見不鮮。采用如上臨床操作,整個過程非常繁瑣,而在臨床上幾乎每個科室每天都要操作上百次,導致臨床上絕大部分護士為了節省時間省略用紗布包裹安瓿的步驟,或者用同一塊紗布掰所有的安瓿,有可能造成藥物的污染、藥物內含玻璃碎屑,引起患者輸液反應,達不到預期醫療護理效果,降低護理質量;并且,如果掰斷安瓿的過程中不使用紗布裹住,有可能造成護士手部被割傷,造成職業傷害,降低護士工作效率,并且有可能由于手部的傷口造成交叉感染;傳統規范地開啟安瓿僅見于對醫護人員進行技術操作考核中,臨床實際操作中依從極差。
目前,中國專利文獻公開的專利號201310006713.4中,公開了一種安瓿頸部消毒去屑用的含液棉式便捷取用裝置,該裝置采用單手操作,按壓本裝置的按壓條,就會彈出一片含有消毒液棉塊包,工藝比較復雜,實際使用中比較難實現,且只能放置一片消毒棉,藥棉存量有限,同時不具備防水功能,容易感染,醫護人員使用過程中非常不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為了克服以上困難,提供一種用于安瓿瓶頸部消毒去屑棉塊及提取箱。
本技術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其專利技術目的的:一種用于安瓿瓶頸部消毒去屑棉塊及提取箱,它由提取箱1、提取盒2、棉袋條3組成;其中多個提取盒2上下重疊放置在提取箱1內,棉袋條3放置在提取盒2內;所述的提取箱1由箱蓋1-1和箱體1-2組成,箱蓋1-1上的連接棒頭1-1-1靈活套裝在箱體1-2上的連接耳1-2-1內;所述箱體1-2內的壁下方設有多個彈性限位勾1-2-2;所述彈性限位勾1-2-2的兩邊設有分隔縫1-2-3;所述箱體1-2的外左右兩側設有手耳1-2-4;所述箱體1-2的開啟方向壁上部設有手指開啟缺1-2-5。
本技術為了實現存放大量消毒棉及避免消毒棉感染的功能,設有提取盒2,它由底座2-1和壓蓋2-2組成,其中底座2-1的上平面的四個角上設有錐形孔2-1-1,底座2-1的下平面的四個角上均設有錐形腳2-1-4,上層提取盒2下平面的錐形腳2-1-4對應下層提取盒2上平面的錐形孔2-1-1使多層提取盒2上下重疊放置整齊;所述底座2-1上設有兩排藥棉倉2-1-2;所述藥棉倉2-1-2內設有圓拱形凸條2-1-3,藥棉倉2-1-2的四個角上設有擠壓固定部A2-1-7;所述底座2-1的開啟方向左右角上設有止位角2-1-6;所述底座2-1兩側靠近開啟方向設有便捷開啟缺2-1-5;所述壓蓋2-2上設有兩排提取孔2-2-1,對應底座2-1上的藥棉倉2-1-2;所述提取孔2-2-1四個角上設有擠壓固定部B2-2-3;所述壓蓋2-2內側設有半圓形安裝邊2-2-4,所述半圓形安裝邊2-2-4安裝在底座2-1上的蓋板放置槽2-1-8內;所述壓蓋2-2外側設有鎖邊條2-2-5,鎖邊條2-2-5安裝在底座2-1上的鎖槽2-1-9內;所述鎖邊條2-2-5左右角設計成圓角2-2-2。
本技術為了實現方便醫護人員取用藥棉的功能,設有圓拱形凸條2-1-3,圓拱形凸條2-1-3設在底座2-1上的藥棉倉2-1-2內。
本技術為了實現裝置簡單方便使用的功能,設有棉袋條3;棉袋條3由多塊單袋棉塊3-1分兩排組成;單袋棉塊3-1由包裝袋3-1-1、密封條3-1-2、含液雙層棉塊3-1-3組成,并在包裝袋3-1-1設有提取口3-1-1-1;含液雙層棉塊3-1-3設在包裝袋3-1-1內,密封條3-1-2設在包裝袋3-1-1的提取口3-1-1-1上;含液雙層棉塊3-1-3由防透層3-1-3-1和棉塊層3-1-3-2組成。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本技術較好的實現了其專利技術目的,本技術在開啟安瓿時,在使用砂輪鋸痕后,取用一次性使用的含消毒液的雙層棉塊包在安瓿頸部旋轉,去除玻璃碎屑并消毒鋸痕處,然后稍上移并包裹安瓿上半部稍用力掰斷即可,簡化了操作步驟,實現了消毒、去屑和保護手于一步驟中完成;還可節省材料,不需要棉簽蘸取消毒液消毒,不需要紗布;并且含液雙層棉塊設有防透層,避免工作中水分滲透感染藥棉,既可以省時省力,又能達到臨床規定消毒及無菌的要求,可以方便臨床護士更好的服務患者,較好的提高了規范開啟安瓿的依從性,節省人力和物力資源,提高了醫療護理工作效率,更好地保障患者安全和醫護人員的健康,提高醫療護理質量,促進患者健康,還可以簡化護士的工作,保護護士的身體健康,促進醫療事業的進步和發展。
附圖說明:附圖1是本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本技術標記1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3是本技術標記2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4是本技術標記2-1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5是本技術標記2-1的斷面結構示意圖。
附圖6是本技術標記2-1中突出標記2-1-2內標記2-1-3功能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附圖7是本技術標記2上下重疊的爆炸結構示意圖。
附圖8是本技術標記2-2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9是本技術標記2中標記2-1與標記2-2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附圖10是本技術標記3的平面示意圖。
附圖11是本技術標記3-1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附圖12是本技術標記3-1-1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附圖13是本技術標記3-1-1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14是本技術標記3-1-1與標記3-1-3的包裝結構示意圖。
附圖15是本技術標記3-1-3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見說明書最后一頁表格。
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
技術實現思路
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由附圖可知,一種用于安瓿瓶頸部消毒去屑棉塊及提取箱,它由提取箱1、提取盒2、棉袋條3組成;其特征是多個提取盒2上下重疊放置在提取箱1內,棉袋條3放置在提取盒2內;所述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安瓿瓶頸部消毒去屑棉塊及提取箱,它由提取箱(1)、提取盒(2)、棉袋條(3)組成;其特征是多個提取盒(2)上下重疊放置在提取箱(1)內,棉袋條(3)放置在提取盒(2)內;所述的提取箱(1)由箱蓋(1?1)和箱體(1?2)組成,箱蓋(1?1)上的連接棒頭(1?1?1)靈活套裝在箱體(1?2)上的連接耳(1?2?1)內;所述箱體(1?2)內的壁下方設有多個彈性限位勾(1?2?2);所述彈性限位勾(1?2?2)的兩邊設有分隔縫(1?2?3);所述箱體(1?2)的外左右兩側設有手耳(1?2?4);所述箱體(1?2)的開啟方向壁上部設有手指開啟缺(1?2?5);所述提取盒(2)由底座(2?1)和壓蓋(2?2)組成,其中底座(2?1)的上平面的四個角上設有錐形孔(2?1?1),底座(2?1)的下平面的四個角上均設有錐形腳(2?1?4),上層提取盒(2)下平面的錐形腳(2?1?4)對應下層提取盒(2)上平面的錐形孔(2?1?1)使多層提取盒(2)上下重疊放置整齊;所述底座(2?1)上設有兩排藥棉倉(2?1?2);所述藥棉倉(2?1?2)內設有圓拱形凸條(2?1?3),藥棉倉(2?1?2)的四個角上設有擠壓固定部A(2?1?7);所述底座(2?1)的開啟方向左右角上設有止位角(2?1?6);所述底座(2?1)兩側靠近開啟方向設有便捷開啟缺(2?1?5);所述壓蓋(2?2)上設有兩排提取孔(2?2?1),對應底座(2?1)上的藥棉倉(2?1?2);所述提取孔(2?2?1)四個角上設有擠壓固定部B(2?2?3);所述壓蓋(2?2)內側設有半圓形安裝邊(2?2?4),所述半圓形安裝邊(2?2?4)安裝在底座(2?1)上的蓋板放置槽(2?1?8)內;所述壓蓋(2?2)外側設有鎖邊條(2?2?5),鎖邊條(2?2?5)安裝在底座(2?1)上的鎖槽(2?1?9)內;所述鎖邊條(2?2?5)左右角設計成圓角(2?2?2);所述棉袋條(3)由多塊單袋棉塊(3?1)分兩排組成;所述單袋棉塊(3?1)由包裝袋(3?1?1)、密封條(3?1?2)、含液雙層棉塊(3?1?3)組成;所述含液雙層棉塊(3?1?3)由防透層(3?1?3?1)和棉塊層(3?1?3?2)組成。...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安瓿瓶頸部消毒去屑棉塊及提取箱,它由提取箱(1)、提取盒(2)、棉袋條(3)組成;其特征是多個提取盒(2)上下重疊放置在提取箱(1)內,棉袋條(3)放置在提取盒(2)內;所述的提取箱(1)由箱蓋(1-1)和箱體(1-2)組成,箱蓋(1-1)上的連接棒頭(1-1-1)靈活套裝在箱體(1-2)上的連接耳(1-2-1)內;所述箱體(1-2)內的壁下方設有多個彈性限位勾(1-2-2);所述彈性限位勾(1-2-2)的兩邊設有分隔縫(1-2-3);所述箱體(1-2)的外左右兩側設有手耳(1-2-4);所述箱體(1-2)的開啟方向壁上部設有手指開啟缺(1-2-5);所述提取盒(2)由底座(2-1)和壓蓋(2-2)組成,其中底座(2-1)的上平面的四個角上設有錐形孔(2-1-1),底座(2-1)的下平面的四個角上均設有錐形腳(2-1-4),上層提取盒(2)下平面的錐形腳(2-1-4)對應下層提取盒(2)上平面的錐形孔(2-1-1)使多層提取盒(2)上下重疊放置整齊;所述底座(2-1)上設有兩排藥棉倉(2-1-2);所述藥棉倉(2-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雪梅,
申請(專利權)人:劉雪梅,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湖南;4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