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墨水筆,包括筆頭、筆基和筆桿,所述筆頭通過所述筆基與所述筆桿相連,所述筆桿內設有儲墨管,所述儲墨管上設有注墨開口。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墨水筆,通過在儲墨管上設置注墨開口,更換墨水時,將墨水注射器放入注墨開口就可直接完成墨水筆的吸墨,操作簡單、方便。很好的解決了現有墨水筆因添加墨水繁瑣而被放棄使用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書寫工具,特別涉及一種墨水筆。
技術介紹
傳統墨水筆主要由筆頭、吸墨器,儲墨管和筆桿組成。在使用過程中,要反復吸墨水,才能繼續使用。傳統墨水筆在吸墨水過程中,需要將筆頭和筆桿插進墨水瓶,擠壓儲墨管,吸墨器才能吸入墨水。通過吸墨器方式添加墨水,存在加墨量不多,不耐用,墨水會吸附在筆桿,操作復雜、麻煩等不便因素,影響墨水筆的應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技術提供一種墨水筆,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墨水筆吸墨水繁瑣的技術問題。本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手段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的墨水筆,包括筆頭、筆基和筆桿,所述筆頭通過所述筆基與所述筆桿相連,所述筆桿內設有儲墨管,所述儲墨管上設有注墨開口。進一步的,所述儲墨管與所述筆桿為一體成型,所述儲墨管頂部設有注墨開口,所述注墨開口設有密封圈,所述筆桿頂部轉動連接有筆蓋。進一步的,所述儲墨管頂部設有注墨開口,所述注墨開口設有密封圈,所述筆桿頂部螺紋連接有筆蓋。進一步的,所述儲墨管頂部設有注墨開口,所述筆桿頂部設有可拆卸的筆蓋。進一步的,所述儲墨管與所述筆桿為一體成型,所述儲墨管的長度與所述筆桿的長度相同,所述注墨開口連接有注墨管,所述筆蓋可拆卸的套設在所述注墨管上。進一步的,所述儲墨管與所述筆桿為一體成型,所述儲墨管的長度與所述筆桿的長度相同,所述注墨開口連接有注墨管,所述注墨管上設有可拆卸的注墨管塞。進一步的,所述筆基包括外殼,與所述筆頭相連的導墨管,所述導墨管通過活塞與所述儲墨管相連,所述外殼套設在所述導墨管、活塞和儲墨管外,并與所述筆桿相連。進一步的,所述儲墨管頂部設有頂部開關閥門,所述筆基包括外殼,與筆頭相連的導墨管,所述導墨管通過連接筆桿與所述儲墨管相連,所述儲墨管可在所述連接筆桿內上下滑動,所述儲墨管底部設有底部開關閥。本技術提供的墨水筆,相較于現有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現有墨水筆添加墨水麻煩,儲墨量不多,墨水瓶攜帶不方便而且容易打碎。而本技術不但添加墨水方便、干凈、量多,而且因為采用注射添加墨水,墨水瓶可以采用塑料等軟體材料制成,形狀也可以多樣化,而且不會破碎。2、現有墨水筆在受到振動時很容易造成墨水浸漏,攜帶不方便。而本技術的墨水筆中導墨管和儲墨管之間可以全封閉的斷開,只需通過活塞將儲墨管封閉就不會出現墨水浸漏的問題,攜帶方便。3、本技術提供的墨水筆具有書寫字體美觀、耐用等優點。【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描述。圖1為本技術一種墨水筆的結構示意圖;圖2a?2b為本技術另一種筆記結構示意圖;圖3a?3b為本技術另一種筆記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另一種墨水筆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另一種墨水筆的結構示意圖;[0024I圖6a?6b為本技術另一種筆記結構示意圖;其中:1-筆頭,2-筆基,20-外殼,21-導墨管,22-活塞,3_筆桿,31-連接筆桿,4_儲墨管,41-注墨開口,42-密封圈,43-注墨管,44-注墨管塞,5-筆蓋,6-頂部開關閥門,7-底部開關閥門。【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對本技術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技術進行詳細說明,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墨水筆,包括筆頭1、筆基2和筆桿3,所述筆頭I通過所述筆基2與所述筆桿3相連,所述筆桿3內設有儲墨管4,所述儲墨管4上設有注墨開口 41。其中,注墨開口41可以設置在儲墨管4的側面或者頂部,儲墨管4和筆桿3可以是一體成型,也可以是分體式結構。對上述結構的修改均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內。吸墨水時,將墨水注射器放入注墨開口 41就可直接完成墨水筆的吸墨,操作簡單、方便。其中,筆基2包括外殼20,與筆頭I相連的導墨管21,導墨管21通過活塞22與儲墨管4相連,所述外殼20套設在所述導墨管21、活塞22和儲墨管4外,并與筆桿3相連。具體如圖2a?2b所示,活塞22的半徑大于儲墨管4的半徑,上下移動儲墨管4可以上下活動打開活塞22。需要注入墨水時,如圖2a向下移動儲墨管4,關閉活塞22注入墨水,防止墨水流出。此后如圖2b,向上移動儲墨管4,打開活塞22,墨水流入導墨管21。筆基2也可以如圖3a?3b所示,其與圖2a?2b的不同在于,活塞22的半徑小于儲墨管4的半徑,上下移動儲墨管4可以上下活動打開活塞22。需要注入墨水時,如圖3a向上移動儲墨管4,關閉活塞22注入墨水,防止墨水流出。此后如圖3b向下移動儲墨管4,打開活塞22,墨水流入導墨管21。需要說明的是,上述操作中,需要先關閉活塞22,再注入墨水,如果不嫌關閉活塞22就注入墨水,墨水會直接從筆頭I流走。而加完墨水后關閉筆蓋再打開活塞22,由于沒有氣壓,能防止墨水流走。作為上述技術方案一個較佳的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注墨開口41設置在所述儲墨管4頂部,所述注墨開口 41邊緣設有密封圈42,所述筆桿3頂部轉動連接有筆蓋5。具體的,筆桿3可與筆蓋5鉸接,或者筆桿3與筆蓋5采用塑料材料制成一體式轉動連接。作為上述技術方案一個較佳的實施方式,注墨開口41設置在所述儲墨管4頂部,所述注墨開口41邊緣設有密封圈42,通過密封圈42可以將墨水密封在儲墨管4內,防止墨水流出。所述筆桿3頂部外表面與筆蓋5內表面設有匹配的螺紋,筆桿3與筆蓋5通過該螺紋連接。作為上述技術方案一個較佳的實施方式,如圖4所示:所述儲墨管4頂部設有注墨開口41,所述儲墨管4與所述筆桿3為一體成型,所述筆桿3頂部設有可拆卸的筆蓋5。具體的,所述儲墨管4的長度與所述筆桿3的長度相同,所述注墨開口41連接有注墨管43,所述筆蓋5可拆卸的套設在所述注墨管43上。作為上述技術方案一個較佳的實施方式,如圖5所示:所述儲墨管4頂部設有注墨開口41,所述儲墨管4與所述筆桿3為一體成型,所述筆桿3頂部設有可拆卸的筆蓋5。具體的,所述儲墨管4的長度與所述筆桿3的長度相同,所述注墨開口41連接有注墨管43,所述注墨管43上設有可拆卸的注墨管塞44。通過注墨管塞44可以將墨水密封在儲墨管4內,防止墨水流出。作為上述技術方案一個較佳的實施方式,如圖6a?6b所示,所述儲墨管4頂部設有頂部開關閥門6,所述導墨管21通過連接筆桿31與所述儲墨管4相連,所述儲墨管4可在所述連接筆桿31內上下滑動,所述儲墨管4底部設有底部開關閥7,所述儲墨管4向下滑動時,所述導墨管21穿過所述底部開關閥7,使所述底部開關閥7打開。使用時,如圖6b,打開所述頂部開關閥門6,向儲墨管4注入墨水,關閉頂部閥門6,向下推動儲墨管4,所述導墨管21穿過所述底部開關閥7,使所述底部開關閥7打開,導墨管21插入到儲墨管4,墨水從導墨管2流入筆基2至筆頭I。本技術提供的墨水筆,通過在筆桿上設置注墨開口,更換墨水時,將墨水注射器放入注墨開口就可直接完成墨水筆的吸墨,操作簡單、方便。很好的解決了現有墨水筆因添加墨水繁瑣而被放棄使用的問題。本技術提供的墨水筆,相較于現有技術,具有如下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墨水筆,其特征在于:包括筆頭、筆基和筆桿,所述筆頭通過所述筆基與所述筆桿相連,所述筆桿內設有儲墨管,所述儲墨管上設有注墨開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國西,
申請(專利權)人:劉國西,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