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圓筒狀物料運輸包裝系統。
技術介紹
在一些圓筒狀物料如薄膜,紡織品等的生產中,都需要經過多道工序,針對圓筒狀紡織品物料,首先要將其從驗布機上收卷,然后運輸到包裝區套上包裝袋進行包裝,包裝完畢后要運送到包裝臺面并在包裝袋上貼標簽,稱重,工序繁多。待包裝原料一般為圓筒狀物品,體積和重量較大,不易裝入包裝袋中,需要多人協作完成,如采用拉伸膜等滾動包裝,則會影響其潔凈度,也不美觀。并且現有技術中很多都是作坊式作業,靠人力來搬運、裝袋和打碼,耗費人力和物力,并且人工進行,不能保證一些物料的清潔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基于以上不足,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圓筒狀物料運輸包裝系統,其能實現各個工序之間的銜接,節省人力成本,并且效率高,能保證清潔要求。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圓筒狀物料運輸包裝系統,包括:收料架,將物料卷成圓筒狀;周轉車,包括主框架、滾輪和用于放置圓筒狀物料的置物架,所述滾輪設置在所述主框架的底部,所述置物架設置在所述主框架的頂部,所述置物架與所述收料架位于同一高度;包裝機構,包括工作臺、驅動機構和支桿,所述驅動機構設置在所述工作臺上,所述支桿安裝在所述驅動機構的輸出端,所述支桿水平設置;包裝臺,包括用于放置圓筒狀物料的臺面,所述臺面與所述周轉車的置物架位于同一高度。所述支桿包括外套管和內桿,所述外套管的一端與所述驅動機構的輸出端連接,所述外 >套管的另一端設置有將內桿限制在內的限位部,所述內桿的一端位于外套管內,所述內桿位于所述外套管內的一端設置有與所述限位部相配合的突出部。所述外套管內設置有貫通到其一端端部的孔道,所述限位部為設置在所述孔道的內壁上的第一圓環狀凸起,所述突出部為設置在所述內桿的外壁上的第二圓環狀凸起,所述第二圓環狀凸起的外徑小于所述第一圓環狀凸起的內徑。所述外套管與所述驅動機構連接的一端設置有加強肋。還包括空氣壓縮機、氣管以及第二氣動閥,所述氣管的一端與所述空氣壓縮機連通,另一端與外套管連通,所述第二氣動閥設置在所述氣管內。所述置物架上設置有用于放置圓筒狀物料的弧形槽。所述置物架包括設置在所述主框架頂部的一個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上設置有放置圓筒狀物料的弧形槽。所述置物架包括設置在所述主框架頂部的多個弧形板,所述多個弧形板在所述主框架上間距排列設置,所述多個弧形板共同形成放置圓筒狀物料的弧形槽。還包括導軌機構,所述導軌機構包括成對設置的第一導條以及成對設置的第二導條,第一導條呈八字形設置,第二導條平行設置,第一導條之間形成第一導向槽,第二導條之間形成第二導向槽,所述第一導向槽與第二導向槽相連通,第一導向槽的較大開口端朝向所述收料架,第二導槽延伸至所述包裝機構。所述驅動機構為氣缸。采用以上技術方案,本技術取得了以下技術效果:(1)提供一種圓筒狀物料運輸包裝系統,其能實現各個工序之間的銜接,只需要一個人就可以,節省人力成本,并且效率高,能保證清潔要求;(2)設置有導軌機構,保證周轉車可以快速移動到包裝機構,實現圓筒狀物料與支桿的快速對接,效率高,并且不易損壞支桿;(3)支桿設置為伸縮式,適用于不同規格的圓筒狀物料,并且設置第二氣動閥,啟動第二氣動閥,支桿可以自動伸出,無需人工操作。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圓筒狀物料運輸包裝系統的結構圖;圖2是本技術圓筒狀物料運輸包裝系統的周轉車的結構圖;圖3是本技術圓筒狀物料運輸包裝系統的包裝機構的結構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3所示,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圓筒狀物料運輸包裝系統,包括:收料架1、周轉車2、包裝機構3和包裝臺4,收料架1將物料卷成圓筒狀;周轉車2包括主框架21、滾輪22和用于放置圓筒狀物料的置物架23,滾輪22設置在主框架21的底部,置物架23設置在主框架21的頂部,置物架23與收料架1位于同一高度;包裝機構3,包括工作臺31、驅動機構32和支桿33,驅動機構32設置在工作臺31上,支桿33安裝在驅動機構32的輸出端,支桿33水平設置;包裝臺4,包括用于放置圓筒狀物料的臺面,臺面與周轉車2的置物架23位于同一高度。如圖3所示,支桿33包括外套管331和內桿332,外套管331的一端與驅動機構32的輸出端連接,外套管331的另一端設置有將內桿332限制在內的限位部,內桿332的一端位于外套管331內,內桿332位于外套管331內的一端設置有與限位部相配合的突出部。外套管331內設置有貫通到其一端端部的孔道,限位部為設置在孔道的內壁上的第一圓環狀凸起,突出部為設置在內桿332的外壁上的第二圓環狀凸起,第二圓環狀凸起的外徑小于第一圓環狀凸起的內徑。外套管331與驅動機構32連接的一端設置有加強肋。包裝機構3上還設置有用于控制氣缸開關的第一氣動閥,啟動第一氣動閥,氣缸的活塞桿伸出將支桿升起。本技術圓筒狀物料運輸包裝系統還包括空氣壓縮機、氣管以及第二氣動閥,所述氣管的一端與所述空氣壓縮機連通,另一端與外套管連通,所述第二氣動閥設置在所述氣管內。啟動第二氣動閥,外套管331內充滿壓縮空氣,壓縮空氣推動內桿332伸出,外套管331內氣壓壓力防止內桿332縮回;當需要將內桿退回到外套管331內時,可以將第二氣動閥關閉,將內桿332推回到外套管331中。如圖2所示,主框架21包括框狀支架211以及成對設置的用于安裝置物架的弧形板支架212,弧形板支架212的形狀為方形框狀;框狀支架211為長方體框架或正方體框架。弧形板支架212相對設置在框狀支架211的頂部。置物架23上設置有用于放置圓筒狀物料的弧形槽231。置物架23包括設置在主框架21頂部的一個弧形板,弧形板上設置有放置圓筒狀物料的弧形槽231。置物架23包括設置在主框架21頂部的多個弧形板,多個弧形板在主框架21上間距排列設置,多個弧形板共同形成放置圓筒狀物料的弧形槽231,滾輪為萬向輪。其中,收料架1包括第一滾筒11、第二滾筒12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一滾筒11和第二滾筒12之間的空心卷軸13,空心卷軸13的內徑大于支桿33的外徑,可以套在支桿33上,第一滾筒11和第二滾筒12之間預留間距,所述間距略小于滾筒的直徑,物料從第一滾筒11和第二滾筒12之間穿過并卷在空心卷軸13上,第一滾筒11和第二滾筒12的轉動方向相同,帶動空心卷軸13轉動,并帶動物料不斷卷到空心卷軸13上。其中,還包含安裝在地面上的導軌機構,所述導軌機構設置在收料架1與包裝機構3之間,導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圓筒狀物料運輸包裝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收料架,將物料卷成圓筒狀;周轉車,包括主框架、滾輪和用于放置圓筒狀物料的置物架,所述滾輪設置在所述主框架的底部,所述置物架設置在所述主框架的頂部,所述置物架與所述收料架位于同一高度;包裝機構,包括工作臺、驅動機構和支桿,所述驅動機構設置在所述工作臺上,所述支桿安裝在所述驅動機構的輸出端,所述支桿水平設置;包裝臺,包括用于放置圓筒狀物料的臺面,所述臺面與所述周轉車的置物架位于同一高度。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圓筒狀物料運輸包裝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料架,將物料卷成圓筒狀;
周轉車,包括主框架、滾輪和用于放置圓筒狀物料的置物架,所述滾輪設置在所述主框
架的底部,所述置物架設置在所述主框架的頂部,所述置物架與所述收料架位于同一高度;
包裝機構,包括工作臺、驅動機構和支桿,所述驅動機構設置在所述工作臺上,所述支
桿安裝在所述驅動機構的輸出端,所述支桿水平設置;
包裝臺,包括用于放置圓筒狀物料的臺面,所述臺面與所述周轉車的置物架位于同一高
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圓筒狀物料運輸包裝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桿包括外套管
和內桿,所述外套管的一端與所述驅動機構的輸出端連接,所述外套管的另一端設置有將內
桿限制在內的限位部,所述內桿的一端位于外套管內,所述內桿位于所述外套管內的一端設
置有與所述限位部相配合的突出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圓筒狀物料運輸包裝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內設置有
貫通到其一端端部的孔道,所述限位部為設置在所述孔道的內壁上的第一圓環狀凸起,所述
突出部為設置在所述內桿的外壁上的第二圓環狀凸起,所述第二圓環狀凸起的外徑小于所述
第一圓環狀凸起的內徑。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圓筒狀物料運輸包裝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與所述驅
動機構連接的一端設置有加強肋...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鐘欣,張鈞,李惠梅,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碩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