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離心機濾液過濾裝置,包括濾液暫存罐、濾液泵、儲液箱、活動板和活動板移動驅動機構;所述儲液箱由底面、頂面和設置在底面和頂面之間的四個立面圍合而成,所述頂面上設有出液口;所述立面上固接有葉片;所述立面下端與葉片連接處設有下開口,所述立面上端與葉片連接處設有上開口;所述活動板位于儲液箱內部,所述活動板與儲液箱四個立面內壁緊密貼合在一起;所述活動板移動驅動機構包括固接在頂面上表面的支架、固接在支架上的油缸和固接在油缸活塞桿末端的推板,所述推板下表面固接有多個彈簧,所述彈簧的一端與活動板上表面固接。與現有技術相比較,具有過濾效果好的特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過濾裝置,具體地說是一種離心機濾液過濾裝置。
技術介紹
離心機是一種利用離心力,將液體與固體顆粒或液體與液體的混合物中各組分進行分離的設備,大量應用于化工、石油、食品、制藥、選礦、煤炭、水處理和船舶等部門。化工生產過程中,通過離心機進行固液分離的操作時,一部分顆粒較小的物料會通過離心機上的濾布,隨著濾液一起排出離心機,造成物料回收率低。而且濾液中殘留固體物料增多,增大了處理難度。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出一種離心機濾液過濾裝置。
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離心機濾液過濾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濾液暫存罐、濾液泵、儲液箱、活動板和活動板移動驅動機構;所述儲液箱由底面、頂面和設置在底面和頂面之間的四個立面圍合而成,所述頂面上設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處設有單向閥;所述立面上固接有葉片,所述葉片內部為空腔結構,所述葉片內部空腔內設有過濾網;所述立面下端與葉片連接處設有下開口,所述下開口與葉片內部空腔相通,所述下開口處設有單向閥,所述立面上端與葉片連接處設有上開口,所述上開口與葉片內部空腔相通,所述上開口處設有單向閥;所述活動板位于儲液箱內部,所述活動板與儲液箱四個立面內壁緊密貼合在一起,將儲液箱內部空間分隔為活動板上部空間和活動板下部空間;所述活動板移動驅動機構包括固接在頂面上表面的支架、固接在支架上的油缸和固接在油缸活塞桿末端的推板,所述推板下表面固接有多個彈簧,所述彈簧的一端與活動板上表面固接。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濾液泵設置在濾液暫存罐和儲液箱之間,所述濾液暫存罐的輸出端通過導液管與濾液泵的輸入端連接,所述濾液泵的輸出端通過導液管與儲液箱的進液口連接,所述儲液箱進液口處設有單向閥。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過濾網為多個,多個過濾網所在平面相互平行。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彈簧的數量為4個,4個彈簧分別固接在推板下表面的四個邊角處。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技術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通過設置彈簧將油缸對推板的作用力經過彈簧進行適當緩沖,然后再由彈簧將作用力傳遞到活動板,避免了油缸作用力直接傳遞到活動板,造成對活動板的推力過大,活動板移動過快,使濾液不能及時通過下開口進入葉片。
2、結構簡單,使用效果好,具有廣泛的經濟和社會價值,便于廣泛的推廣和使用。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技術活動板下落時儲液箱內濾液流動方向示意圖。
圖3為本技術活動板回升時儲液箱內濾液流動方向示意圖。
圖中:1-濾液暫存罐;2-濾液泵;3-活動板;4-進液口;5-頂面;6-立面;7-出液口;8-葉片;9-下開口;10-上開口;11-過濾網;12-支架;13-油缸;14-推板;15-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如圖1、2、3所示,本技術包括濾液暫存罐1、濾液泵2、儲液箱、活動板3和活動板3移動驅動機構。
所述濾液泵2設置在濾液暫存罐1和儲液箱之間,所述濾液暫存罐1的輸出端通過導液管與濾液泵2的輸入端連接,所述濾液泵2的輸出端通過導液管與儲液箱的進液口4連接,所述儲液箱進液口4處設有單向閥。經離心機排出的摻雜有少量物料的濾液先暫時存放在濾液暫存罐1內,然后通過濾液泵2將濾液泵入儲液箱內。
所述儲液箱由底面、頂面5和設置在底面和頂面5之間的四個立面6圍合而成,所述頂面5上設有出液口7,所述出液口7處設有單向閥。所述立面6上固接有葉片8,所述葉片8內部為空腔結構,所述立面6下端與葉片8連接處設有下開口9,所述下開口9與葉片8內部空腔相通,所述下開口9處設有單向閥。所述立面6上端與葉片8連接處設有上開口10,所述上開口10與葉片8內部空腔相通,所述上開口10處設有單向閥。所述葉片8內部空腔內設有過濾網11,所述過濾網11為多個,所述多個過濾網11所在平面相互平行。
所述活動板3位于儲液箱內部,所述活動板3與儲液箱四個立面6內壁緊密貼合在一起,將儲液箱內部空間分隔為活動板3上部空間和活動板3下部空間。所述活動板3移動驅動機構包括固接在頂面5上表面的支架12、固接在支架12上的油缸13和固接在油缸13活塞桿末端的推板14。所述推板14下表面固接有多個彈簧15,所述彈簧15的一端與活動板3上表面固接。優化方案中,所述彈簧15的數量為4個,4個彈簧15分別固接在推板14下表面的四個邊角處。通過設置彈簧15將油缸13對推板14的作用力經過彈簧15進行適當緩沖,然后再由彈簧15將作用力傳遞到活動板3,避免了油缸13作用力直接傳遞到活動板3,造成對活動板3的推力過大,活動板3移動過快,使濾液不能及時通過下開口9進入葉片8。
具體操作實施時,通過濾液泵2向濾液儲液箱內活動板3下部空間泵入一定量的濾液,然后濾液泵2停止工作,油缸13開始運行,油缸13通過活塞桿推動推板14下移,推板14通過彈簧15將作用力傳遞活動板3,推動活動板3下移。活動板3下移對儲液箱內濾液施加壓力,下開口9處設有的單向閥打開,濾液進入葉片8內,然后隨著活動板3的不斷下移施壓,進入葉片8內的濾液通過過濾網11,并通過過濾網11將濾液中的物料過濾掉,上開口10處設有的單向閥打開,濾液從上開口10流出進入到儲液箱內活動板3上部空間。活動板3下移到合適距離,一方面控制油缸13,使活動板3上移,活動板3上移對儲液箱內活動板3上部空間的濾液施加壓力,頂面5上出液口7處設有的單向閥打開,且上開口10處設有的單向閥關閉,過濾好后的濾液從出液口7排出。另一方面啟動濾液泵2,儲液箱進液口4處設有的單向閥打開,再次向儲液箱內泵入濾液。
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術,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離心機濾液過濾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濾液暫存罐、濾液泵、儲液箱、活動板和活動板移動驅動機構;所述儲液箱由底面、頂面和設置在底面和頂面之間的四個立面圍合而成,所述頂面上設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處設有單向閥;所述立面上固接有葉片,所述葉片內部為空腔結構,所述葉片內部空腔內設有過濾網;所述立面下端與葉片連接處設有下開口,所述下開口與葉片內部空腔相通,所述下開口處設有單向閥,所述立面上端與葉片連接處設有上開口,所述上開口與葉片內部空腔相通,所述上開口處設有單向閥;所述活動板位于儲液箱內部,所述活動板與儲液箱四個立面內壁緊密貼合在一起,將儲液箱內部空間分隔為活動板上部空間和活動板下部空間;所述活動板移動驅動機構包括固接在頂面上表面的支架、固接在支架上的油缸和固接在油缸活塞桿末端的推板,所述推板下表面固接有多個彈簧,所述彈簧的一端與活動板上表面固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離心機濾液過濾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濾液暫存罐、
濾液泵、儲液箱、活動板和活動板移動驅動機構;所述儲液箱由底面、
頂面和設置在底面和頂面之間的四個立面圍合而成,所述頂面上設有
出液口,所述出液口處設有單向閥;所述立面上固接有葉片,所述葉
片內部為空腔結構,所述葉片內部空腔內設有過濾網;所述立面下端
與葉片連接處設有下開口,所述下開口與葉片內部空腔相通,所述下
開口處設有單向閥,所述立面上端與葉片連接處設有上開口,所述上
開口與葉片內部空腔相通,所述上開口處設有單向閥;所述活動板位
于儲液箱內部,所述活動板與儲液箱四個立面內壁緊密貼合在一起,
將儲液箱內部空間分隔為活動板上部空間和活動板下部空間;所述活
動板移動驅動機構包括...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金偉,
申請(專利權)人:濰坊鑫洋化工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