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懸浮型液體肥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S1.將黃原膠、氯化銨溶于水,得到混合溶液1;S2.將磷酸鈣、氯化鈣加入水中攪拌,得到混合溶液2;S3.將步驟S1中所得混合溶液1和S2中所得混合溶液2混合,即得所述液體肥料;按質量體積比計,所述混合溶液1中黃原膠:氯化銨:水為(0.05~0.15):(0.05~0.15):10;所述S2中磷酸鈣和氯化鈣的添加量之和為滿足液體肥料中鈣離子質量體積比為(4~8):10;所述S2中磷酸鈣與氯化鈣的混合摩爾比為1:(2~5)。本發明專利技術所提供的懸浮型液體肥料制備簡單,產品懸浮時間、流動性和受干擾能力均達到較高的評分,綜合穩定性好,應用前景廣闊。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制備
,更具體地,涉及一種懸浮型液體肥料的制備方法。
技術介紹
懸浮液體肥料作為一種高濃縮的液體肥料,它是液體肥料的后期產物,它與清液液體肥料構成了液體肥料的兩大類。清液液體肥料是指外觀清澈透明或是半透明的液體肥料,清液液體肥料具備了液體肥料的眾多優點,然而清液液體肥料同時存在一個缺點,那就是養分含量比較低,國外成熟的清液肥料配方大多數的養分含量在15%-25%之間,這就限制了清液液體肥料的運輸距離,清液液體肥料一般都只能就近配送。為了解決清液液體肥料養分含量低,擴大液體肥料的運輸距離等問題,便產生了懸浮液體肥料。懸浮液體肥料是一種高濃縮的液體肥料,與清液液體肥料相比,它的養分含量大大的提高,總養分含量可以達到35%-45%,甚至更高,可以和一般的固體液體肥料相比,這樣就大大的降低了等量養分的液體肥料的運輸成本,使液體肥料長距離運輸成為可能,懸浮液體肥料因此受到歡迎。懸浮液體肥料的產生大大的促進了液體肥料產業的發展,對含有液體鈣的懸浮液體肥料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根據目前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懸浮型液體肥料的制備方法。
本專利技術的技術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懸浮型液體肥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將黃原膠、氯化銨溶于水,得到混合溶液1;
S2.將磷酸鈣、氯化鈣加入水中攪拌,得到混合溶液2;
S3.將步驟S1中所得混合溶液1和S2中所得混合溶液2混合,即得所述液體肥料;
按質量體積比計,所述混合溶液1中黃原膠:氯化銨:水為(0.05~0.15):(0.05~0.15):10;
所述S2中磷酸鈣和氯化鈣的添加量之和為滿足液體肥料中鈣離子質量體積比為(4~8):10;
所述S2中磷酸鈣與氯化鈣的混合摩爾比為1:(2~5);
所述S3中混合溶液1與混合溶液2的體積比為(1.5~2.5):1。
優選地,按質量體積比計,所述混合溶液1中黃原膠:氯化銨:水為0.1:0.1:10。
優選地,按質量體積比計,所述S2中磷酸鈣和氯化鈣的添加量之和為滿足液體肥料中鈣離子質量體積比為4:10。
優選地,所述S2中磷酸鈣與氯化鈣的添加摩爾比為1:3.5。
優選地,所述S3中混合溶液1與混合溶液2的體積比為2:1。
優選地,所述S1中加入少量尼泊金乙酯,尼泊金乙酯作為殺菌防腐劑。
優選地,所述S3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鈦,二氧化鈦作為填料,有增白增重作用,以及紫外線掩蔽作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液體肥料制備簡單,原料易得,產品懸浮時間、流動性和受干擾能力均達到較高的評分,綜合穩定性好,應用前景廣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具體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本實施例只用于對本專利技術進行進一步說明,但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技術保護范圍的限制,該領域的技術熟練人員可以根據上述本專利技術的內容作出一些非本質的改進和調整。
除非特別說明,本專利技術采用的試劑、方法和設備為本
常規試劑、方法和設備。
實施例1:(1)將尼泊金乙酯0.01g溶于1mL乙醇中即得尼泊金乙酯溶液;
(2)準確稱取黃原膠0.10g、氯化銨0.10g和量取尼泊金乙酯溶液1.0mL加于盛有10mL純化水的25mL燒杯中;
(3)準確稱取磷酸鈣67mg、氯化鈣84mg置于25mL燒杯中加5mL純化水中,攪拌;
(4)將(2)攪拌下緩慢加入到(3)中,邊攪拌邊加入;
(5)在(4)中加入10mg二氧化鈦,即得產品;
實施例2:(1)將尼泊金乙酯0.01g溶于1mL乙醇中即得尼泊金乙酯溶液;
(2)準確稱取黃原膠0.10g、氯化銨0.10g和量取尼泊金乙酯溶液1.0mL加于盛有10mL純化水的25mL燒杯中;
(3)準確稱取磷酸鈣67mg、氯化鈣50mg置于25mL燒杯中加5mL純化水中,攪拌;
(4)將(2)攪拌下緩慢加入到(3)中,邊攪拌邊加入;
(5)在(4)中加入10mg二氧化鈦,即得產品;
實施例3:(1)將尼泊金乙酯0.01g溶于1mL乙醇中即得尼泊金乙酯溶液;
(2)準確稱取黃原膠0.10g、氯化銨0.10g和量取尼泊金乙酯溶液1.0mL加于盛有10mL純化水的25mL燒杯中;
(3)準確稱取磷酸鈣67mg、氯化鈣110mg置于25mL燒杯中加5mL純化水中,攪拌;
(4)將(2)攪拌下緩慢加入到(3)中,邊攪拌邊加入;
(5)在(4)中加入10mg二氧化鈦,即得產品;
實施例4:(1)將尼泊金乙酯0.01g溶于1mL乙醇中即得尼泊金乙酯溶液;
(2)準確稱取黃原膠0.08g、氯化銨0.10g和量取尼泊金乙酯溶液1.0mL加于盛有10mL純化水的25mL燒杯中;
(3)準確稱取磷酸鈣67mg、氯化鈣84mg置于25mL燒杯中加5mL純化水中,攪拌;
(4)將(2)攪拌下緩慢加入到(3)中,邊攪拌邊加入;
(5)在(4)中加入10mg二氧化鈦,即得產品;
實施例5:(1)將尼泊金乙酯0.01g溶于1mL乙醇中即得尼泊金乙酯溶液;
(2)準確稱取黃原膠0.12g、氯化銨0.10g和量取尼泊金乙酯溶液1.0mL加于盛有10mL純化水的25mL燒杯中;
(3)準確稱取磷酸鈣67mg、氯化鈣84mg置于25mL燒杯中加5mL純化水中,攪拌;
(4)將(2)攪拌下緩慢加入到(3)中,邊攪拌邊加入;
(5)在(4)中加入10mg二氧化鈦,即得產品;
對比例1:(1)將尼泊金乙酯0.01g溶于1mL乙醇中即得尼泊金乙酯溶液;
(2)準確稱取黃原膠0.10g、氯化銨0.10g和量取尼泊金乙酯溶液1.0mL加于盛有10mL純化水的25mL燒杯中;
(3)準確稱取磷酸鈣67mg、氯化鈣130mg置于25mL燒杯中加5mL純化水中,攪拌;
(4)將(2)攪拌下緩慢加入到(3)中,邊攪拌邊加入;
(5)在(4)中加入10mg二氧化鈦,即得產品;
對比例2:(1)將尼泊金乙酯0.01g溶于1mL乙醇中即得尼泊金乙酯溶液;
(2)準確稱取羧甲基纖維素鈉0.10g、氯化銨0.10g和量取尼泊金乙酯溶液1.0mL加于盛有10mL純化水的25mL燒杯中;
(3)準確稱取磷酸鈣67mg、氯化鈣84mg置于25mL燒杯中加5mL純化水中,攪拌;
(4)將(2)攪拌下緩慢加入到(3)中,邊攪拌邊加入;
(5)在(4)中加入10mg二氧化鈦,即得產品;
效果驗證:將實施例和對比例中分別制備得到的產品以常溫穩定性和加熱后穩定性狀況進行評價,其中穩定性評價標準見表1所示,表2為評分值。液體狀況處理如下:反應時間和溫度分六組60℃/30min,65℃/30min,70℃/5min,75℃/5min,80℃/2min,85℃/2min。觀察其加熱后的狀況。其中加熱后液體狀況如表3所示。穩定性評分標準如表1,分值高者為較穩定。
表1懸浮型液體肥料穩定性評定標準
其中,流動性指標為觀察其懸浮時間內產品的懸浮穩定狀況,產品沒有出現明顯的流動即“無”,產品出現少量的流動即“少”。
表2實施例和對比例中產品評分情況
表3懸浮型液體肥料加熱后的狀況
注:“-”表示懸浮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懸浮型液體肥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S1.將黃原膠、氯化銨溶于水,得到混合溶液1;S2.將磷酸鈣、氯化鈣加入水中攪拌,得到混合溶液2;S3.將步驟S1中所得混合溶液1和S2中所得混合溶液2混合,即得所述液體肥料;按質量體積比計,所述混合溶液1中黃原膠:氯化銨:水為(0.05~0.15):(0.05~0.15):10;所述S2中磷酸鈣和氯化鈣的添加量之和為滿足液體肥料中鈣離子質量體積比為(4~8):10;所述S2中磷酸鈣與氯化鈣的混合摩爾比為1:(2~5);所述S3中混合溶液1與混合溶液2的體積比為(1.5~2.5):1。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懸浮型液體肥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S1.將黃原膠、氯化銨溶于水,得到混合溶液1;
S2.將磷酸鈣、氯化鈣加入水中攪拌,得到混合溶液2;
S3.將步驟S1中所得混合溶液1和S2中所得混合溶液2混合,即得所述液體肥料;
按質量體積比計,所述混合溶液1中黃原膠:氯化銨:水為(0.05~0.15):(0.05~0.15):10;
所述S2中磷酸鈣和氯化鈣的添加量之和為滿足液體肥料中鈣離子質量體積比為(4~8):10;
所述S2中磷酸鈣與氯化鈣的混合摩爾比為1:(2~5);
所述S3中混合溶液1與混合溶液2的體積比為(1.5~2.5):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質...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鄧春梅,康信煌,何蘭珍,鐘杰平,吳湛霞,吳育廉,劉毅,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海洋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