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與巖質陡坡綠化植被技術相適應的一種土建結構,一種巖質陡坡全坡面綠化工法的土建結構,在巖質陡坡面上依次覆蓋鍍鋅網(4)、土工格室網板(1),兩者由鋼錨釘(2)固定在巖質陡坡(7)面上;在鍍鋅網(4)之上、土工格室形成的空間內依次覆蓋生態混凝土層(5)和覆土層(6);所述鍍鋅網(4)為由鍍鋅金屬絲編織成的網板,所述土工格室網板(1)為具有一定高度的非金屬板編結構成,所述鋼錨釘(2)呈L型或η型,所述生態混凝土層(5)為多孔植被混凝土,由機器或人工澆筑于土工格室之內;所述覆土層(6)為配制混合有植物種子的客土由機器噴灑方式噴播覆蓋于土工格室之內。提供了一種操作簡單,大部分結構采用標準件、通用件,制作成本低,綠化依附于巖質陡坡牢固、安全的結構技術。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與巖質陡坡綠化植被技術相適應的一種土建結構,尤其是一種與巖質陡坡全坡面綠化,采用混凝土、客土工法相適應的土建結構。
技術介紹
巖質陡坡全坡面綠化是目前國內外的一個難題。目前已成功開發多孔混凝土,但尚未發現將其成功澆注到巖質陡坡、且成功實現綠化的先例。例如:.張振東(重慶交通大學),羅斌,張蘭軍,etc,巖質邊坡斷級配植被混凝土護坡技術.公路交通技術,2008,(03),pp 127-130。該文獻介紹巖質邊坡斷級配植被混凝土的兩種主要構造形式,分析其優缺點,建議推廣使用斷級配完全填充式植被混凝土方法以綠化巖質邊坡。其中多孔混凝土具一定的抗壓性和抗折性,且混凝土孔隙率大于30%。.吳磊(武漢理工大學).生態植草混凝土工程應用研究.碩士,武漢理工大學2011。該文獻研究由多孔混凝土、表層客土及植物生長填充材制成生態植草混凝土,并將研究制成的生態植草混凝土用于景觀碼頭和護岸工程以實現綠化。.陳志強(石家莊市西柏坡高速公路管理處),客土噴播在公路邊坡綠化中的施工技術與應用.河北林業科技,2013,(6),pp 53-55.該文獻研究土工格室和三維網兩種材料在客土噴播中的具體應用,為客土噴播在公路邊坡綠化的應用提供并積累經驗。.鄧輔唐(云南大學).熱帶亞熱帶山區高速公路邊坡生態恢復工程技術研究一一以云南思小公路為例.博士,云南大學2010.文獻以云南思小高速公路邊坡為主要的研究對象,以恢復與周邊環境相協調的邊坡生態系統為研究任務,從恢復前的鄉土植物調查、植物篩選、植物配置及群落構建、恢復工程實施到恢復后的植被恢復效果、植被結構層次分析和水土保持效應評價,整個研究貫穿云南思小高速公路邊坡生態恢復工程始末。研究涉及石質邊坡采用土工格室、客土噴播和植生袋技術工藝恢復植被,實現綠化。.李新玲(山東大學).公路碎裂巖質邊坡植被防護固土技術及植物種的優化選擇.碩士,山東大學2012.該文獻通過95個工程實例調查,優選出適合于碎裂巖質邊坡植被防護的固土技術——三維土工網墊、土工格室、噴混植生及菱形鐵網,說明其施工工藝,以穩定邊坡植被防護,實現坡面綠化。以上技術雖然開發了多孔混凝土,但是既沒有應用于巖質陡坡實現綠化,更沒有如何實施的技術方案。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采用多孔混凝土應用于巖質陸坡實現綠化土建結構的技術方案。本技術的目的由如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巖質陸坡全坡面綠化工法的土建結構,其特征在于:在巖質陡坡面上,依次覆蓋如下鍍鋅網、土工格室網板,兩者由鋼錨釘固定在巖質陡坡面上;在鍍鋅網之上、土工格室形成的空間內依次覆蓋生態混凝土層和覆土層;所述鍍鋅網為由鍍鋅金屬絲編織成的網板,鍍鋅鐵絲的直徑為2.2mm ± 1 %,編織的網格呈菱形或規則的多邊形,網格孔的面積為25cm2± 15%;所述土工格室網板為具有一定高度的非金屬板編結構成,非金屬板的高度為15cm± 10 %,非金屬板的厚度為1.2mm± 10 %,非金屬板左右往復折彎,兩條相鄰非金屬板相向對接形成類似菱形的土工格室,菱形的角可呈圓弧形,每個土工格室在坡長方向的距離為25cm± 10% ;所述鋼錨釘呈L型或η型,鋼錨釘的直徑為8mm±10%,長度為50—80cm;所述鋼錨釘自上而下在坡長方向距離lm±10%處固定一排,同一排相鄰鋼錨釘的水平距離為0.4m±10% ;所述生態混凝土層為多孔植被混凝土,由機器或人工澆筑于土工格室之內;所述覆土層為配制混合有植物種子的客土,由機器噴灑方式噴播覆蓋于土工格室之內;所述鍍鋅網和土工格室網板在坡頂部接近平緩面,距陡坡lm±20%處由垂直錨釘固定,垂直錨釘嵌入巖土內2.5m以上,垂直錨釘的直徑為8mm± 10%,垂直錨釘相互間隔距離為lm±20% ;所述生態混凝土層在所述土工格室中的厚度比例為50%±10% ;所述覆土層上表面位于土工格室板高度的±10%。該項目聯合采用土工格室、覆土層和多孔植被混凝土這三個基本要素的方案,合理有序安排施工,以實現巖質陡坡全坡面的綠化目標。該項目的關鍵技術在于選擇綠化方案和確定施工方法;主要指標是采用多孔混凝土的巖質陡坡綠化施工的成功性及綠化目標的最終實現。為了在陡立巖質邊坡上澆筑多孔混凝土(即生態混凝土),提出采用多孔混凝土等三個基本元素實施邊坡綠化,并提出具體的施工步驟。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采用土工格室、客土和多孔植被混凝土的巖質陡坡綠化方法。在方案選擇中考慮了覆土層,也即客土、土工格室和多孔混凝土的功能:客土固定于多孔混凝土之上,是植物生長的物質基礎;多孔混凝土澆筑于土工格室之內,固定客土;土工格室固定澆筑施工時松散的多孔混凝土,也能對此后填充的客土起一定的保持水分的作用。土工格室、客土和多孔植被混凝土等三個要素聯合作用實現陡立巖質邊坡綠化。在材料配備階段,做如下工作:配制混合有植物種子的客土、配制多孔混凝土、預備土工格室及附屬物品(如鍍鋅網、鋼錨釘等)。邊坡治理工程包括:邊坡削坡、邊坡清理、截水溝砌筑、多孔混凝土施工、坡腳原擋墻內苗木保護及移栽等。本技術多孔混凝土施工部分:多孔混凝土施工步驟共分6步,即①平整坡面,②鋼錨釘的施工和鍍鋅網鋪設,③土工格室的張掛,④生態混凝土的澆筑,⑤覆土層(即客土)的噴射,⑥開始前期養護。進一步,構成所述土工格室網板的非金屬板為橡膠板或軟質塑料板。進一步,在水平方向,所述土工格室網板相隔5m± 10%處,對土工格室設置加固夾,所述加固夾為金屬呈u形的夾板。進一步,所述鍍鋅金屬絲為低碳鋼絲、不銹鋼絲或鋁合金絲。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種采用多孔混凝土應用于巖質陡坡實現綠化土建結構的技術方案,操作簡單,大部分結構零件、材料和器具、裝置是標準件、通用件,制作成本低。本技術采用在巖質陡坡面上,依次覆蓋如下鍍鋅網、土工格室網板,在鍍鋅網之上、土工格室形成的空間內依次覆蓋生態混凝土層和覆土層的技術方案是國內外從來沒有出現過,沒有采用過首創技術,具有新穎性。本技術裝置結構依附于巖質陡坡牢固、安全,綠化種植覆蓋巖質陡坡方便,全面。大大改良、優化我國廣袤的山坡原野,綠化環境,有非常巨大的創造性和應用價值,促進旅游業,經濟效益、社會意義深遠?!靖綀D說明】圖1是本技術巖質陡坡全坡面綠化工法的土建結構,垂直于陡坡的剖面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土工格室網板的正面視圖,表示了部分配置于陡坡的實施方式。圖3是圖2的局部放大圖。圖中,I是土工格室網板;2是鋼錨釘;4是鍍當前第1頁1 2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巖質陡坡全坡面綠化工法的土建結構,其特征在于:在巖質陡坡面上,依次覆蓋如下:鍍鋅網(4)、土工格室網板(1),兩者由鋼錨釘(2)固定在巖質陡坡(7)面上;在鍍鋅網(4)之上、土工格室形成的空間內依次覆蓋生態混凝土層(5)和覆土層(6);所述鍍鋅網(4)為由鍍鋅金屬絲編織成的網板,鍍鋅鐵絲的直徑為2.2mm±10%,編織的網格呈菱形或規則的多邊形,網格孔的面積為25cm2±15%;所述土工格室網板(1)為具有一定高度的非金屬板編結構成,非金屬板的高度為15cm±10%,非金屬板的厚度為1.2mm±10%,非金屬板左右往復折彎,兩條相鄰非金屬板相向對接形成類似菱形的土工格室,菱形的角可呈圓弧形,每個土工格室在坡長方向的距離為25cm±10%;所述鋼錨釘(2)呈L型或η型,鋼錨釘(2)的直徑為8mm±10%,長度為50—80cm;所述鋼錨釘(2)自上而下在坡長方向距離1m±10%處固定一排,同一排相鄰鋼錨釘(2)的水平距離為0.4m±10%;所述生態混凝土層(5)為多孔植被混凝土,由機器或人工澆筑于土工格室之內;所述覆土層(6)為配制混合有植物種子的客土,由機器噴灑方式噴播覆蓋于土工格室之內;所述鍍鋅網(4)和土工格室網板(1)在坡頂部接近平緩面,距陡坡1m±20%處由垂直錨釘(8)固定,垂直錨釘(8)嵌入巖土內2.5m以上,垂直錨釘(8)的直徑為8mm±10%,垂直錨釘(8)相互間隔距離為1m±20%;所述生態混凝土層(5)在所述土工格室中的厚度比例為50%±10%;所述覆土層(6)上表面位于土工格室板高度的±10%。...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鄧檢良,盧照輝,葉文亞,郎德敏,陳龍珠,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交通大學,寧波冶金勘察設計研究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