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除臭坐便器,包括坐便器主體、洗刷孔、溢流管和吸氣裝置;所述洗刷孔設置于所述坐便器主體的坐圈環的內壁,所述吸氣裝置設置于所述坐便器主體的水箱內或水箱外部,并與所述溢流管連接,所述溢流管連接于所述水箱的排水閥;所述吸氣裝置包括風機,所述溢流管的上端部連接于所述風機的抽風口,所述風機的出風口通向所述水箱的水體內或所述座便器主體的排污管或通向室外的出風口;所述風機通過所述溢流管連通于洗刷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除臭坐便器,除臭效果好,成本低、環保安全,結構合理簡單,有別于傳統的通過炭粉進行吸附除味,對于異味氣體可通過水體對異味氣體進行過濾或直接排入排污管內通過水體進行密封或直接排出室外。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衛生潔具
,尤其涉及一種除臭坐便器。
技術介紹
坐便器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個常用的衛生器具,在使用時排泄物可以在水的沖洗作用下排入污水管道,但坐便器往往會散發出的異味氣體對室內的空氣帶來一定的污染,也會給人體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如異味氣體中的硫化氫氣體進入體內,容易使人患腦血栓、心機梗塞等心腦血管疾病。目前,在市面上對于清除坐便器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異味的時候,通常是一般采用碳粉盒吸除,但由于碳粉的有效性,導致需要經常進行更換,當衛生間的濕度大時,也會加速碳粉的使用壽命;因此由于頻繁更換碳粉而導致成本高,造成物料的浪費,并且還會產生廢物,而帶來環境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通過溢流管和洗刷孔之間的密封吸氣設置,提高除臭效果、降低成本且環保安全的除臭坐便器。為達此目的,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種除臭坐便器,包括坐便器主體、洗刷孔、溢流管和吸氣裝置;所述洗刷孔設置于所述坐便器主體的坐圈環的內壁,所述吸氣裝置設置于所述坐便器主體的水箱內或水箱外部,并與所述溢流管連接,所述溢流管連接于所述水箱的排水閥;所述吸氣裝置包括風機,所述溢流管的上端部連接于所述風機的抽風口,所述風機的出風口通向所述水箱的水體內或所述坐便器主體的排污管或通向室外的出風口;所述風機通過所述溢流管連通于所述洗刷孔。進一步說明,所述吸氣裝置還包括吸風管,所述溢流管通過所述吸風管連接所述風機的抽風口。進一步說明,所述吸氣裝置還包括三通管和溢流輔助管,所述吸風管、所述溢流管和所述溢流輔助管通過所述三通管連接。進一步說明,還包括用于分散氣體的氣石,所述氣石設置于所述水箱內;所述吸氣裝置還包括第一出風管,所述風機的出風口通過所述第一出風管連接所述氣石,所述風機的抽出氣體通過所述氣石溶入所述水箱的水內。進一步說明,所述吸氣裝置還包括第二出風管,所述風機的出風口通過所述第二出風管連接所述坐便器主體的排污管的末端,所述第二出風管設有水封段,并在所述水封段與所述風機之間設有補水管,將水體從水箱的進水閥的補水塞分流出來。優選的,所述第二出風管為帶50MM水封段的封閉管路。進一步說明,所述吸風管為U型管,所述吸風管與所述溢流管的連接高度高于所述水箱的最高存水位。進一步說明,所述溢流管與所述溢流輔助管連接高度高于所述水箱的最高存水位。優選的,所述第二出風管連接于所述坐便器主體的排污管的末端。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所述除臭坐便器可以避免在現有技術當中,對坐便器異味氣體的清除通常是利用碳粉來吸除,人們因頻繁更換物料而導致成本高、產生廢物影響環境的問題,提高了坐便器的異味氣體除臭效果,降低除臭成本、環保安全,結構更合理、簡單,對于異味氣體可通過水體對異味氣體進行過濾或直接排入排污管道內通過水體進行密封或直接排出室外。【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一個實施例的一種除臭坐便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一個實施例的一種除臭坐便器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坐便器主體I,洗刷孔2,風機3,溢流管4,吸風管5,三通管6,溢流輔助管7,第一出風管8,氣石9,第二出風管11,排污管12,水封段13,補水管14。【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技術的技術方案。—種除臭坐便器,包括坐便器主體1、洗刷孔2、溢流管4和吸氣裝置;所述洗刷孔2設置于所述坐便器主體I的坐圈環的內壁,所述吸氣裝置設置于所述坐便器主體I的水箱內或水箱外部,并與所述溢流管4連接,所述溢流管4安裝于所述水箱的排水閥側邊;所述吸氣裝置包括風機3,所述溢流管4的上端部連接于所述風機3的抽風口,所述風機3的出風口通向所述水箱的水體內或所述坐便器主體的排污管12或通向室外的出風P;所述風機3通過所述溢流管4連通于所述洗刷孔2。本實驗新型提出的一種除臭坐便器采用了物理除臭方式,所述風機3通過溢流管4連通于洗刷孔2,所述溢流管4和所述吸氣裝置為密封連接,且所述溢流管4的溢流功能不受影響,利用所述溢流管4與所述洗刷孔2連通的原理密封吸取異味氣體,則不需要額外制做除臭通道的結構;所以在使用坐便器時,啟動風機3,將所述坐便器內膽的異味氣體通過所述洗刷孔2吸入所述溢流管4,并由所述吸氣裝置的風機3的出風口將異味氣體運排入水箱內的水體中或所述坐便器的排污管12或通向室外的出風口;例如將異味氣體通過所述風機的出風口,吹入水箱中的水體中,通過氣石將異味氣體分化為無數的小體積氣泡,反應溶于水中。因此,所述吸氣裝置可以避免在現有技術當中,對坐便器異味氣體的清除通常是利用碳粉來吸附除味,但因頻繁更換物料而導致成本高、產生廢物影響環境的問題,提高了坐便器的異味氣體除臭效果,降低除臭成本、環保安全,結構更合理、簡單,對異味氣體可通過水體對異味氣體進行過濾或直接排入排污管內通過水體進行密封或直接排出室外。進一步說明,所述吸氣裝置還包括吸風管5,所述溢流管4通過所述吸風管5連接所述風機3的抽風口。所述吸風管5連接所述溢流管4,使所述溢流管4接通所述風機3,所述風機3可加快所述溢流管4和所述吸風管5內的空氣流動,提高對異味氣體的吸氣效率。進一步說明,所述吸氣裝置還包括溢流輔助管7和三通管6,所述吸風管5、溢流管4和所述溢流輔助管7通過所述三通管6連接。所述溢流輔助管7通過所述三通管6與所述溢流管4連接,使所述溢流管4在進行吸除異味氣體的同時其溢流功能不受到影響,實現了溢流管同時具有溢流和密封吸氣的功會K。如圖1所示,進一步說明,還包括用于分散氣體的氣石9,所述氣石9設置于所述水箱內;所述吸氣裝置還包括第一出風管8,所述風機3的出風口通過所述第一出風管8連接所述氣石9,所述風機3的抽出氣體通過所述氣石9溶入所述水箱的水內。將所述氣石9設置于所述水箱的水面內,則在使用坐便器時,啟動風機3,將所述坐便器內膽的異味氣體通過所述洗刷孔2吸出至所述溢流管4中,并通過所述吸風管5將異味氣體運輸,由所述風機3的出風口輸入至第一出風管8中,再將異味氣體通過所述氣石9溶入所述水箱的水內,從而使異味氣體可分化為無數的小體積氣泡,當空氣通過水體時,水體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硫、硫化氫等主要產生異味的氣體進行可溶化學反應,溶于水中。并且當所述坐便器在每次沖水時,水箱內的水體重新更換一次,所產生的氣泡也能夠清洗水箱內部的微小沉積物,從而間接地達到清洗水箱的作用。如圖2所示,進一步說明,所述吸氣裝置還包括第二出風管11,所述風機3的出風口通過所述第二出風管11連接所述坐便器主體的排污管12的末端,所述第二出風管11設有當前第1頁1 2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除臭坐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坐便器主體、洗刷孔、溢流管和吸氣裝置;所述洗刷孔設置于所述坐便器主體的坐圈環的內壁,所述吸氣裝置設置于所述坐便器主體的水箱內或水箱外部,并與所述溢流管連接,所述溢流管連接于所述水箱的排水閥;所述吸氣裝置包括風機,所述溢流管的上端部連接于所述風機的抽風口,所述風機的出風口通向所述水箱的水體內或所述坐便器主體的排污管或通向室外的出風口;所述風機通過所述溢流管連通于所述洗刷孔。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霍成基,梁漢釗,葉勝榮,施向明,
申請(專利權)人:佛山市家家衛浴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