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包括鉸接于同一側臂的被帶動的兩個工作單元的農業機械、尤其是植物收割機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13309416 閱讀: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0 09:31
    農業機械(1),包括:承載臂(5)的底架(2),臂具有第一和第二端(6、7)并能處于相對底架(2)的側向位置;與臂(5)連接并側向延伸在第一和第二端(6、7)之間的第一單元(10);與臂(5)連接并側向延伸在第二端(7)以外的第二單元(11);在第二端(7)附近使第二單元(11)與臂(5)連接并允許第二單元圍繞靠近第二端(7)的第二縱向軸線(13)相對臂(5)樞轉的裝置(12);帶動第一和第二單元(10、11)的部件(15、16、17)并在第二端(7)附近由臂(5)承載的機構(14)。根據本發明專利技術,裝置(12)使第一單元(10)在第二端(7)附近與臂(5)連接,允許第一單元(10)在工作時圍繞靠近第二端(7)的第一縱向軸線(25)相對臂(5)樞轉,該裝置包括工作時朝上的軸線(26),機構(14)圍繞該軸線樞轉安裝在臂(5)上,機構(14)與第一和第二單元(10、11)中的至少一個可在臂(5)相對底架(2)的側向位置圍繞所述軸線(26)共同樞轉。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農業機械,尤其是用于收割植物的農業機械,農業機械包括:-能夠聯接在可朝前進方向移動的機動車輛上的底架;-與底架連接的臂,臂在臂的第一側端與臂的第二側端之間延伸;-在第一側端附近使臂與底架連接的第一鉸接裝置,第一鉸接裝置允許臂相對底架在工作位置與運輸位置之間移動,在工作位置,臂相對底架側向延伸;在運輸位置,臂相對底架樞轉,使得臂在與前進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尺寸小于在工作位置的尺寸;-與臂連接的第一工作單元,第一工作單元特別是在臂的工作位置、沿與前進方向垂直的方向從第二側端朝第一側端的方向延伸;-與臂連接的第二工作單元,第二工作單元特別是在臂的工作位置、沿與前進方向垂直并朝從第一側端向第二側端取向的方向從臂的第二側端延伸;-由臂在第二側端附近承載的第二鉸接裝置,第二鉸接裝置使第二工作單元與臂在第二側端附近連接,第二鉸接裝置允許第二工作單元圍繞位于第二側端附近、并且當臂在工作位置時基本朝前進方向取向的第二幾何軸線相對臂樞轉;-用于帶動第一和第二工作單元的工作部件的傳動機構,傳動機構尤其在第二側端附近由臂承載。
    技術介紹
    從文獻EP1175819A2中已知這種機械。在這種機械上,第一工作單元可以通過基本朝前進方向取向的軸與臂鉸接。軸基本位于臂的第一和第二側端的一半距離上。第一工作單元延伸在第一和第二側端之間。第一工作單元包括一些工作部件,在工作期間,這些工作部件被尤其由臂在其第二側端附近承載的傳動機構帶動。傳動機構包括在臂的第二側端附近由臂承載的箱體、和在箱體前向第一工作單元的方向延伸的傳動裝置。為跟隨第一工作單元圍繞將其鉸接在臂上用的鉸接軸的運動,傳動裝置應包括鉸接連接和/或滑動連接。但這樣的傳動裝置增加了機械的復雜性和成本。這類傳動裝置還需要定期維修,并且是一個故障源。此外,這類傳動裝置限制第一工作單元圍繞將它鉸接在臂上用的鉸接軸樞轉的幅度。實際上,傳動裝置的鉸接連接和/或滑動連接具有有限長度和/或角度變化范圍。在已知的機械上,每個工作單元能夠在與前進方向基本垂直的平面中樞轉。相反,在臂的工作位置,每個工作單元在基本水平的平面中具有恒定方向。因此,工作單元不能面對工作期間所遇到的障礙物而避收起。在這種情況下,工作單元可能承受嚴重損壞。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出一種沒有上述缺點的農業機械、特別是用于收割植物的農業機械。為此,本專利技術的特征尤其在于,第二鉸接裝置在第二側端附近使第一工作單元與臂連接;在工作期間,第二鉸接裝置允許第一工作單元圍繞位于第二側端附近、并且在臂處在工作位置時基本朝前進方向取向的第一幾何軸線相對臂樞轉。因此,第一工作單元在傳動機構附近與臂連接。第一工作單元可以圍繞其相對臂樞轉的第一幾何軸線位于傳動機構的附近。這種設置用簡單并且低廉的傳動機構允許第一工作單元圍繞第一幾何軸線進行較大幅度樞轉。在工作時,第一工作單元可以忠實地跟隨機械在上面行進的地形。傳動機構和第一幾何軸線的靠近可以減少向第一工作單元的工作部件傳遞運動所具有的自由度的數量。尤其是可以取消從臂向第一工作單元的工作部件傳遞運動處的滑動連接。本專利技術的特征還在于,第二鉸接裝置包括在臂的工作位置朝上的樞轉軸線;傳動機構能圍繞樞轉軸線樞轉地安裝在臂上;在臂相對底架側向延伸的臂位置,第一和第二工作單元中的至少一個工作單元和傳動機構能圍繞樞轉軸線共同樞轉。第一和第二工作單元中的所述至少一個可以圍繞樞轉軸線樞轉,這允許該工作單元在遇到障礙物的情況下向后躲開。第一和第二工作單元中的所述至少一個因此免受嚴重損壞。另外,傳動機構圍繞樞轉軸線能樞轉地安裝在臂上并且其與第一和第二工作單元中的所述至少一個一起圍繞樞轉軸線的樞轉極大地簡化了傳動機構。實際上,傳動機構不需要為允許工作單元圍繞樞轉軸線樞轉而在向所述工作單元的工作部件傳遞運動處包括多個鉸接和/或滑動連接。本專利技術所允許的對傳動機構的簡化使得機械具有更好的可靠性,同時減少維修。附圖說明通過下面參照表示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機械的一非限制性實施例的附圖進行的描述,本專利技術的其它特征和優點將體現出來。附圖中:-圖1表示掛在拖拉機上的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機械的一實施例的透視圖;-圖2表示所述實施例的從后看的視圖;-圖3表示所述實施例的另一從后看的視圖;-圖4表示所述實施例的細節透視圖;-圖5表示所述實施例的另一細節圖;-圖6表示所述實施例的俯視圖;-圖7表示所述實施例的另一俯視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中所示,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機械1是一種用于收割植物的農業機械、特別是割草機。機械1包括底架2。底架2設計用于聯接到能夠朝前進方向A移動的機動車輛3。在下面的描述中,表述“前”、“后”和“在后”都相對前進方向A定義,而表述“上”和“下”都相對地面定義。根據圖1的實施例,底架2設計用于掛接在拖拉機4的聯接裝置、尤其是位于拖拉機4后的聯接裝置上。機械1還包括與底架2連接的臂5。臂5延伸在臂5的第一側端6與臂5的第二側端7之間。臂5在第一側端6附近通過第一鉸接裝置8與底架2連接。第一鉸接裝置8允許臂5相對底架2在工作位置與運輸位置之間移動。在圖1和2的工作位置,臂5相對底架2側向延伸。根據圖中的實施例,在工作位置,臂5基本垂直于前進方向A延伸。至少在工作位置,臂5的第一側端6位于底架2附近,而第二側端7位于距底架2更遠的距離處。根據所述實施例,在臂5的工作位置,第二側端7延伸在拖拉機4所構成的機動車輛3的路徑之外。在圖3所示的臂5的運輸位置,臂5相對底架2樞轉,使得臂在與前進方向A垂直的方向上的尺寸小于在工作位置的尺寸。機械1包括工作機構9。工作機構9尤其包括與臂5連接的第一工作單元10。在臂5的工作位置,第一工作單元10尤其沿與前進方向A垂直的方向、從臂5的第二側端7向第一側端6的方向延伸。根據圖2給出的工作中的機械1的后視圖,第一工作單元10實際上尤其是在臂5的第一側端6和第二側端7之間延伸。根據該相同后視圖,第一工作單元10基本延伸在臂5的第一和第二側端6、7之間。根據所述實施例,在臂5的工作位置,第一工作單元10主要延伸在機動車輛3的路徑與臂5的第二側端7之間。在工作期間,第一工作單元10基本垂直于前進方向A延伸。工作機構9還包括與臂5連接的第二工作單元11。在臂5的工作位置,第二工作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技術保護點】
    一種農業機械(1),尤其是用于收割植物的農業機械(1),農業機械包括:-底架(2),底架能夠聯接于能朝前進方向(A)移動的機動車輛(3);-臂(5),臂連接于底架(2)并在臂(5)的第一側端(6)與臂(5)的第二側端(7)之間延伸;-第一鉸接裝置(8),第一鉸接裝置在第一側端(6)附近連接臂(5)和底架(2),第一鉸接裝置(8)允許臂(5)在工作位置與運輸位置之間相對底架(2)移動,在工作位置,臂(5)相對底架(2)側向延伸,在運輸位置,臂(5)相對底架(2)樞轉,使得臂在與前進方向(A)垂直的方向上的尺寸小于在工作位置的尺寸;-第一工作單元(10),第一工作單元與臂(5)連接,第一工作單元特別是在臂(5)的工作位置、沿與前進方向(A)垂直的方向從第二側端(7)朝第一側端(6)的方向延伸;-第二工作單元(11),第二工作單元與臂(5)連接,第二工作單元特別是在臂(5)的工作位置、沿與前進方向(A)垂直并從第一側端(6)向第二側端(7)取向的方向從臂(5)的第二側端(7)延伸;-第二鉸接裝置(12),第二鉸接裝置由臂(5)在第二側端(7)附近承載,第二鉸接裝置(12)在第二側端(7)附近使第二工作單元(11)與臂(5)連接,第二鉸接裝置(12)允許第二工作單元(11)圍繞位于第二側端(7)附近的第二幾何軸線(13)相對臂(5)樞轉,當臂(5)處在工作位置時,第二幾何軸線大致朝前進方向(A)取向;-傳動機構(14),用于帶動第一和第二工作單元(10、11)的工作部件(15、16、17),傳動機構特別是由臂(5)在第二側端(7)附近承載;其特征在于,第二鉸接裝置(12)在第二側端(7)附近使第一工作單元(10)與臂(5)連接;在工作期間,第二鉸接裝置(12)允許第一工作單元(10)圍繞位于第二側端(7)附近的第一幾何軸線(25)相對臂(5)樞轉,當臂(5)處在工作位置時,第一幾何軸線大致朝前進方向(A)取向;第二鉸接裝置(12)包括在臂(5)的工作位置朝上的樞轉軸線(26);傳動機構(14)能圍繞樞轉軸線(26)樞轉地安裝在臂(5)上;在臂(5)相對底架(2)側向延伸的臂(5)位置,第一和第二工作單元(10、11)中的至少一個工作單元和傳動機構(14)能圍繞樞轉軸線(26)共同樞轉。...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2013.11.22 FR 13614941.一種農業機械(1),尤其是用于收割植物的農業機械(1),農
    業機械包括:
    -底架(2),底架能夠聯接于能朝前進方向(A)移動的機動車
    輛(3);
    -臂(5),臂連接于底架(2)并在臂(5)的第一側端(6)與臂
    (5)的第二側端(7)之間延伸;
    -第一鉸接裝置(8),第一鉸接裝置在第一側端(6)附近連接臂
    (5)和底架(2),第一鉸接裝置(8)允許臂(5)在工作位置與運輸
    位置之間相對底架(2)移動,在工作位置,臂(5)相對底架(2)側
    向延伸,在運輸位置,臂(5)相對底架(2)樞轉,使得臂在與前進
    方向(A)垂直的方向上的尺寸小于在工作位置的尺寸;
    -第一工作單元(10),第一工作單元與臂(5)連接,第一工作
    單元特別是在臂(5)的工作位置、沿與前進方向(A)垂直的方向從
    第二側端(7)朝第一側端(6)的方向延伸;
    -第二工作單元(11),第二工作單元與臂(5)連接,第二工作
    單元特別是在臂(5)的工作位置、沿與前進方向(A)垂直并從第一
    側端(6)向第二側端(7)取向的方向從臂(5)的第二側端(7)延
    伸;
    -第二鉸接裝置(12),第二鉸接裝置由臂(5)在第二側端(7)
    附近承載,第二鉸接裝置(12)在第二側端(7)附近使第二工作單元
    (11)與臂(5)連接,第二鉸接裝置(12)允許第二工作單元(11)
    圍繞位于第二側端(7)附近的第二幾何軸線(13)相對臂(5)樞轉,
    當臂(5)處在工作位置時,第二幾何軸線大致朝前進方向(A)取向;
    -傳動機構(14),用于帶動第一和第二工作單元(10、11)的工
    作部件(15、16、17),傳動機構特別是由臂(5)在第二側端(7)附
    近承載;
    其特征在于,第二鉸接裝置(12)在第二側端(7)附近使第一工

    \t作單元(10)與臂(5)連接;在工作期間,第二鉸接裝置(12)允許
    第一工作單元(10)圍繞位于第二側端(7)附近的第一幾何軸線(25)
    相對臂(5)樞轉,當臂(5)處在工作位置時,第一幾何軸線大致朝
    前進方向(A)取向;第二鉸接裝置(12)包括在臂(5)的工作位置
    朝上的樞轉軸線(26);傳動機構(14)能圍繞樞轉軸線(26)樞轉地
    安裝在臂(5)上;在臂(5)相對底架(2)側向延伸的臂(5)位置,
    第一和第二工作單元(10、11)中的至少一個工作單元和傳動機構(14)
    能圍繞樞轉軸線(26)共同樞轉。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農業機械,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工作
    單元(10、11)中的所述至少一個工作單元包括框架(27、28);框架
    (27、28)承載能通過傳動機構(14)被帶動圍繞轉動軸線(18)相
    對框架(27、28)轉動的至少一個工作部件(15、16、17),轉動軸線
    在工作期間相對框架(27、28)至少保持基本不動;臂(5)通過第一
    軸承(29、30)和第二軸承(31)以鉸接方式承載框架(27、28),第
    一軸承連接于框架(27、28)并以第一和第二工作單元(10、11)中
    的所述至少一個工作單元的相應第一或第二幾何軸線(25、13)為軸
    線,第二軸承連接于第一軸承(29、30)和臂(5)并以樞轉軸線(26)
    為軸線。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農業機械,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
    工作單元(10、11)中的所述至少一個工作單元的相應第一或第二幾
    何軸線(25、13)至少與樞轉軸線(26)基本相交。
    4.如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農業機械,其特征在于,第
    二鉸接裝置(12)構造成用于在臂(5)相對底架(2)側向延伸的臂
    (5)位置,傳動機構(14)和第一工作單元(10)能夠圍繞樞轉軸線
    (26)共同樞轉,并且傳動機構(14)和第二工作單元(11)能夠圍
    繞樞轉軸線(26)共同樞轉。
    5.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農業機械,其特征在于,第
    一工作單元(10)包括第一部分(49),第一部分在臂(5)的工作位
    置、沿與前進方向(A)垂直的方向布置于第一側端(6)與...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S·比亞爾
    申請(專利權)人:庫恩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法國;FR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成A毛片免费| 日韩精品成人无码专区免费| 欧美性生交xxxxx无码影院∵| 一本色道无码道在线观看| 人妻少妇伦在线无码专区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不卡| 永久免费AV无码国产网站| 国产精品成人99一区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不卡|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天堂 | 成人免费a级毛片无码网站入口 | 无码人妻H动漫中文字幕|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毛片| 久久精品九九热无码免贵|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又爽又黄无码无遮挡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无套无码av电影|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av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漫画| 国产羞羞的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无码视频在线 | 丝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三级AV无码一区| 惠民福利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乱精品|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友在线 | 久久无码av亚洲精品色午夜|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二区| 亚洲AV日韩AV高潮无码专区| 亚洲综合无码AV一区二区 | 久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男人av无码天堂|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观看| 国产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暴力强奷在线播放无码|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久|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成人免费无码H在线观看不卡| 青春草无码精品视频在线观| 日韩美无码五月天| 久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无码制服丝袜人妻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