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專利申請公開了真空擠出機上級結構,包括擠出筒體、擠出軸和安裝在擠出軸上的攪拌刀、螺旋鉸刀,所述擠出筒體上開設進料口,還包括位于擠出筒體內,并呈V型的擠出槽,該擠出槽的槽口中轉動連接有擠出軸,該擠出軸靠近進料口一側安裝有若干所述攪拌刀,擠出軸遠離進料口一側連接有所述螺旋鉸刀。該擠出機上級結構即能使泥料與擠出槽內壁的擠壓作用力大,又不會形成死泥區,有利于泥料擠出。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材料在壓力機內被擠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真空擠出機上級結構。
技術介紹
真空擠出機采用單機擠出原理,單軸、單泥缸、單螺旋同軸式密封機構。機體全部由鋼板焊接而成。結構設計合理,擠出壓力大。適用于頁巖,高摻量粉煤灰、煤矸石、粘土等原料生產各種規格空心磚。該機實用性強、投資小、見效快,是磚廠技術改造的理想設備。真空擠出機是對泥料進行攪拌、抽真空處理、螺旋擠出符合要求的泥條。真空擠出機的種類可分為單級、雙級兩種,雙級真空擠出機分為上級部分和下級部分,上級為雙軸或單軸攪拌機,下級為螺旋擠出機。對于現有的雙級真空擠出機,其上級通常包括擠出槽、擠出軸和安裝在攪拌軸上的攪拌刀、螺旋鉸刀,上級往往是用于將泥料進行初步攪拌、擠壓并輸送出,而且現有的上級部分的擠出槽通常稱圓筒狀或者呈平底形,對于圓筒狀的擠出槽,泥料在擠出槽內與筒壁的擠壓作用力較小;對于平底形的擠出槽,在擠壓的過程中,擠出槽內很容易形成死泥區,妨礙泥料的混合和擠出。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真空擠出機上級結構,該擠出機上級結構即能使泥料與擠出槽內壁的擠壓作用力大,又不會形成死泥區,有利于泥料擠出。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真空擠出機上級結構,包括擠出筒體、擠出軸和安裝在擠出軸上的攪拌刀、螺旋鉸刀,所述擠出筒體上開設進料口,還包括位于擠出筒體內,并呈V型的擠出槽,該擠出槽的槽口中轉動連接有擠出軸,該擠出軸靠近進料口一側安裝有若干所述攪拌刀,擠出軸遠離進料口一側連接有所述螺旋鉸刀。本方案的原理:具體使用時,啟動真空擠出機,擠出軸轉動,然后將待加工的泥料從進料口加入,擠出軸轉動過程中帶動攪拌刀和螺旋鉸刀轉動,攪拌刀則攪動擠出槽中的泥料,由于擠出槽的呈V型,所以泥料在被攪動時與擠出槽的側壁發生擠壓,同時泥料從進料口一側往出料口一側移動,螺旋鉸刀將泥料送出。本方案的優點是:本方案中,擠出槽的形狀呈V型,泥料在被攪動時與擠出槽的側壁發生擠壓,而且擠壓的作用力與圓筒狀的擠出槽相比,作用力更大;而且V型的擠出槽與呈平底形擠出槽相比,在擠出槽的下部不會形成死泥區,有利于泥料被擠出。優化方案I,對基礎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攪拌刀在擠出軸上呈螺旋分布,相鄰兩個攪拌刀之間形成的角度為90°。形成螺旋分布的攪拌刀在攪拌泥料的同時,還能將擠出槽中的泥料往出料口一側推送。優化方案2,對基礎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擠出軸遠離進料口一端設有內錐套,所述擠出筒的內壁上設有外錐套,所述內錐套與外錐套之間形成環形出料口。按上述方式設置內錐套和外錐套后,泥料被擠出時的壓力增大,經上級部分擠出的泥料的密實性更好。優化方案3,對優化方案2的進一步優化,所述擠出軸遠離進料口一端連接有盤狀切泥刀盤。盤狀切泥刀盤隨擠出軸一同旋轉,泥料被擠出時,能被盤狀切泥刀盤且呈碎片,這樣可以將泥料中的空氣排出。優化方案4,對基礎方案、優化方案1-3任一項的進一步優化,所述攪拌刀與擠出軸螺栓連接。攪拌刀在使用過程中很容易磨損,所以需要經常更換,上述連接方式便于更換時安裝和拆卸?!靖綀D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圖1是本技術真空擠出機上級結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真空擠出機上級結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真空擠出機上級結構實施例1或2中擠出槽部分的結構示意圖?!揪唧w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擠出筒體1、擠出軸2、擠出槽3、攪拌刀4、螺旋鉸刀5、內錐套6、外錐套7、盤狀切泥刀盤8。實施例1實施例1基本如附圖1和圖3所示,一種真空擠出機上級結構,包括擠出筒體1、擠出軸2和安裝在擠出軸2上的攪拌刀4、螺旋鉸刀5,擠出筒體I上開設進料口,本實施例還包括位于擠出筒體I內,并呈V型的擠出槽3,該擠出槽3的槽口中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有擠出軸2,該擠出軸2靠近進料口一側安裝有若干攪拌刀4,擠出軸2遠離進料口一側焊接有螺旋鉸刀5。本實施例中,攪拌刀4在擠出軸2上呈螺旋分布,相鄰兩個攪拌刀4之間形成的角度為90°,而且攪拌刀4與擠出軸2螺栓連接。形成螺旋分布的攪拌刀4在攪拌泥料的同時,還能將擠出槽3中的泥料往出料口一側推送。攪拌刀4在使用過程中很容易磨損,所以需要經常更換,上述連接方式便于更換時安裝和拆卸。本實施例中,擠出軸2遠離進料口一端通過螺栓連接有內錐套6,擠出筒的內壁上通過螺栓連接外錐套7,內錐套6與外錐套7之間形成環形出料口。按上述方式設置內錐套6和外錐套7后,泥料被擠出時的壓力增大,經上級部分擠出的泥料的密實性更好。實施例2如圖2所示,與實施例1的區別之處在于:擠出軸2遠離進料口一端連接有盤狀切泥刀盤8 ο盤狀切泥刀盤8隨擠出軸2—同旋轉,泥料被擠出時,能被盤狀切泥刀盤8且呈碎片,這樣可以將泥料中的空氣排出。具體工作流程:下面以實施例1為例進行具體說明:如圖1所示,具體使用時,啟動真空擠出機,擠出軸2轉動,然后將待加工的泥料從進料口加入,擠出軸2轉動過程中帶動攪拌刀4和螺旋鉸刀5轉動,攪拌刀4則攪動擠出槽3中的泥料,由于擠出槽3的呈V型,所以泥料在被攪動時與擠出槽3的側壁發生擠壓,同時泥料從進料口一側往出料口一側移動,螺旋鉸刀5將泥料送出。本方案中,擠出槽3的形狀呈V型,泥料在被攪動時與擠出槽3的側壁發生擠壓,而且擠壓的作用力與圓筒狀的擠出槽3相比,作用力更大;而且V型的擠出槽3與呈平底形擠出槽3相比,在擠出槽3的下部不會形成死泥區,有利于泥料被擠出。以上所述的僅是本技術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及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技術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技術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技術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主權項】1.真空擠出機上級結構,包括擠出筒體、擠出軸和安裝在擠出軸上的攪拌刀、螺旋鉸刀,所述擠出筒體上開設進料口,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位于擠出筒體內并呈V型的擠出槽,該擠出槽的槽口中轉動連接有所述擠出軸,該擠出軸靠近進料口一側安裝有若干所述攪拌刀,擠出軸遠離進料口 一側連接有所述螺旋鉸刀。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擠出機上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刀在擠出軸上呈螺旋分布,相鄰兩個攪拌刀之間形成的角度為90°。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擠出機上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擠出軸遠離進料口一端設有內錐套,所述擠出筒的內壁上設有外錐套,所述內錐套與外錐套之間形成環形出料□ O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擠出機上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擠出軸遠離進料口一端連接有盤狀切泥刀盤。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真空擠出機上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刀與擠出軸螺栓連接?!緦@勘緦@暾埞_了真空擠出機上級結構,包括擠出筒體、擠出軸和安裝在擠出軸上的攪拌刀、螺旋鉸刀,所述擠出筒體上開設進料口,還包括位于擠出筒體內,并呈V型的擠出槽,該擠出槽的槽口中轉動連接有擠出軸,該擠出軸靠近進料口一側安裝有若干所述攪拌刀,擠出軸遠離進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真空擠出機上級結構,包括擠出筒體、擠出軸和安裝在擠出軸上的攪拌刀、螺旋鉸刀,所述擠出筒體上開設進料口,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位于擠出筒體內并呈V型的擠出槽,該擠出槽的槽口中轉動連接有所述擠出軸,該擠出軸靠近進料口一側安裝有若干所述攪拌刀,擠出軸遠離進料口一側連接有所述螺旋鉸刀。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曹楊,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市璧山區閎博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重慶;8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