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高效粉劑灌裝機,包括工作臺、攪拌電機、控制機箱、粉類料箱、劑類料箱、升降桿和設備底柜,所述工作臺的上方設置有傳送皮帶,所述工作臺的后方設置有升降桿,所述粉類料箱安裝在升降桿的頂端,所述劑類料箱安裝在升降桿的頂端,所述攪拌電機安裝在粉類料箱的頂端,所述攪拌電機的左端設置有進料口,所述攪拌電機的右端設置有驅動氣缸,且攪拌電機與驅動氣缸電性連接,所述劑類料箱的錐型底端設置有出料口,所述控制機箱安裝在工作臺的中心處,所述設備底柜安裝在工作臺的下方,所述工作臺的底端四周設置有固定支架。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科學合理,功能齊全,具有較高的工作效率,實現不同物料同時進行工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粉劑灌裝領域,具體為一種高效粉劑灌裝機。
技術介紹
粉劑灌裝機用于具有一定流動性的粉劑狀,顆粒狀物料的灌裝,現有的粉劑灌裝機具有保持粉體或顆粒的流動性多采用震動和攪拌,而且傳統的粉劑灌裝機的功能有限,效率不夠高,效率受到限制,怎么來提高功能的多樣性和工作的效率成為了本行業急需解決的問題。因此需要一種高效粉劑灌裝機,來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來實現功能的多樣化。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效粉劑灌裝機,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功能有限,效率不夠高,效率受到限制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高效粉劑灌裝機,包括工作臺、攪拌電機、控制機箱、粉類料箱、劑類料箱、升降桿和設備底柜,所述工作臺的上方設置有傳送皮帶,所述工作臺的后方設置有升降桿,所述粉類料箱安裝在升降桿的頂端,所述劑類料箱安裝在升降桿的頂端,所述攪拌電機安裝在粉類料箱的頂端,所述攪拌電機的左端設置有進料口,所述攪拌電機的右端設置有驅動氣缸,且攪拌電機與驅動氣缸電性連接,所述劑類料箱的錐型底端設置有出料口,所述控制機箱安裝在工作臺的中心處,所述設備底柜安裝在工作臺的下方,所述工作臺的底端四周設置有固定支架。優選的,所述傳送皮帶共設置有兩個,且兩個傳送皮帶均勻的分布在工作臺的上方。優選的,所述升降桿共設置有兩個,且兩個升降桿均勻的分布在工作臺的后方。優選的,所述控制機箱設置有數據顯示屏、設置按鈕、粉劑切換開關和控制開關。優選的,所述數據顯示屏設置在控制機箱的頂端,所述設置按鈕安裝在數據顯示屏的下方,且設置按鈕與數據顯示屏電性連接,所述控制開關安裝在設置按鈕的下方,且控制開關與數據顯示屏電性連接,所述粉劑切換開關安裝在控制開關的右端。優選的,所述設置按鈕共設置有七個,且七個設置按鈕均勻的分布在數據顯示屏的下方。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該本設備不僅可以對粉類物料進行工作,可以對夜劑類物料進行工作,還可以同時分別對這兩類物料進行工作,這不僅增加了該設備工作效率和功能的多樣性,減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同時被設備還采用了啟動振動器,防止震動產生的熱量適用于可能會由于過熱而產生粘性的粉類,是的工作更加完善。【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一種高效粉劑灌裝機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一種高效粉劑灌裝機的控制機箱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工作臺、2-攪拌電機、3-控制機箱、31-數據顯示屏、32-設置按鈕、33-粉劑切換開關、34-控制開關、4-進料口、5-粉粒料箱、6-劑夜料箱、7-出料口、8-傳送皮帶、9-升降桿、10-固定支架、11-設備底柜、12-驅動氣缸。【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和圖2,本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高效粉劑灌裝機,包括工作臺1、攪拌電機2、控制機箱3、粉類料箱5、劑類料箱6、升降桿9和設備底柜11,工作臺I的上方設置有傳送皮帶8,工作臺I的后方設置有升降桿9,粉類料箱5安裝在升降桿9的頂端,劑類料箱6安裝在升降桿9的頂端,攪拌電機2安裝在粉類料箱5的頂端,攪拌電機2的左端設置有進料口 4,攪拌電機2的右端設置有驅動氣缸12,且攪拌電機2與驅動氣缸12電性連接,劑類料箱6的錐型底端設置有出料口 7,控制機箱3安裝在工作臺I的中心處,設備底柜11安裝在工作臺I的下方,工作臺I的底端四周設置有固定支架10,傳送皮帶8共設置有兩個,且兩個傳送皮帶8均勻的分布在工作臺I的上方,升降桿9共設置有兩個,且兩個升降桿9均勻的分布在工作臺I的后方,控制機箱3設置有數據顯示屏31、設置按鈕32、粉劑切換開關33和控制開關34,數據顯示屏31設置在控制機箱3的頂端,設置按鈕32安裝在數據顯示屏31的下方,且設置按鈕32與數據顯示屏31電性連接,控制開關34安裝在設置按鈕32的下方,且控制開關34與數據顯示屏31電性連接,粉劑切換開關33安裝在控制開關34的右端,設置按鈕32共設置有七個,且七個設置按鈕32均勻的分布在數據顯示屏31的下方。工作原理:本技術使用時安全方便,當需要改是被進行工作時,開始控制開關34打開設備,通過設置按鈕32根據需要進行設置,根據需要的高度對升降桿9進行調節,通過進料口 4進行輸送物料,在粉粒料箱5內進行工作,在粉粒料箱5進行工作時可調換粉劑切換按鈕33對右側的劑液料箱通過控制箱3進行設置來實現不同類型的物料進行同時工作,裝訂完畢最后通過傳送皮帶8運送到下一個工作位點。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技術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技術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技術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局鳈囗棥?.一種高效粉劑灌裝機,包括工作臺(I)、攪拌電機(2)、控制機箱(3)、粉類料箱(5)、劑類料箱(6)、升降桿(9)和設備底柜(1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臺(I)的上方設置有傳送皮帶(8),所述工作臺(I)的后方設置有升降桿(9),所述粉類料箱(5)安裝在升降桿(9)的頂端,所述劑類料箱(6)安裝在升降桿(9)的頂端,所述攪拌電機(2)安裝在粉類料箱(5)的頂端,所述攪拌電機(2)的左端設置有進料口(4),所述攪拌電機(2)的右端設置有驅動氣缸(12),且攪拌電機(2 )與驅動氣缸(12 )電性連接,所述劑類料箱(6 )的錐型底端設置有出料口( 7 ),所述控制機箱(3 )安裝在工作臺(I)的中心處,所述設備底柜(11)安裝在工作臺(I)的下方,所述工作臺(I)的底端四周設置有固定支架(10)。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效粉劑灌裝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傳送皮帶(8)共設置有兩個,且兩個傳送皮帶(8)均勻的分布在工作臺(I)的上方。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效粉劑灌裝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桿(9)共設置有兩個,且兩個升降桿(9)均勻的分布在工作臺(I)的后方。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效粉劑灌裝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機箱(3)設置有數據顯示屏(31)、設置按鈕(32)、粉劑切換開關(33)和控制開關(34)。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高效粉劑灌裝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數據顯示屏(31)設置在控制機箱(3)的頂端,所述設置按鈕(32)安裝在數據顯示屏(31)的下方,且設置按鈕(32)與數據顯示屏(31)電性連接,所述控制開關(34)安裝在設置按鈕(32)的下方,且控制開關(34)與數據顯示屏(31)電性連接,所述粉劑切換開關(33)安裝在控制開關(34)的右端。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高效粉劑灌裝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設置按鈕(32)共設置有七個,且七個設置按鈕(32)均勻的分布在數據顯示屏(31)的下方?!緦@勘炯夹g公開了一種高效粉劑灌裝機,包括工作臺、攪拌電機、控制機箱、粉類料箱、劑類料箱、升降桿和設備底柜,所述工作臺的上方設置有傳送皮帶,所述工作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高效粉劑灌裝機,包括工作臺(1)、攪拌電機(2)、控制機箱(3)、粉類料箱(5)、劑類料箱(6)、升降桿(9)和設備底柜(1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臺(1)的上方設置有傳送皮帶(8),所述工作臺(1)的后方設置有升降桿(9),所述粉類料箱(5)安裝在升降桿(9)的頂端,所述劑類料箱(6)安裝在升降桿(9)的頂端,所述攪拌電機(2)安裝在粉類料箱(5)的頂端,所述攪拌電機(2)的左端設置有進料口(4),所述攪拌電機(2)的右端設置有驅動氣缸(12),且攪拌電機(2)與驅動氣缸(12)電性連接,所述劑類料箱(6)的錐型底端設置有出料口(7),所述控制機箱(3)安裝在工作臺(1)的中心處,所述設備底柜(11)安裝在工作臺(1)的下方,所述工作臺(1)的底端四周設置有固定支架(10)。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馬青春,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美益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天津;1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