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防偽封閉袋裝結構。該袋裝結構包括防偽碼B層、包裝材料層、遮蓋層、防偽碼A層和透明熱合層;所述防偽碼B層設置于包裝材料層的外表面;所述遮蓋層設置于包裝材料層的內表面;所述防偽碼A層設置于遮蓋層的下表面;所述防偽碼A層上設置有透明熱合層;該結構可實現封閉包裝內外表面上的防偽碼結合實現內外碼結合范圍的目的。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防偽印刷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防偽封閉袋裝結構。
技術介紹
近年來,盡管相關政府部門、機構和企業對國內市場產品質量的工作越來越重視,我國的產品質量總體水平有了較大提高,打假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假冒偽劣商品屢禁不止的問題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就傳統的防偽技術來說,主要有激光全息、激光打標、特殊油墨、特制紙張、傳統數碼防偽、組合印刷防偽和3D立體防偽等。生產企業生產的每一件產品都被賦予獨一無二的防偽碼,消費者可方便的使用識別軟件識別商品防偽碼,進而核查溯源防偽信息。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一種全新的封閉袋裝架構,該結構提供雙層的防偽碼層,實現了包裝袋內外結合防偽的目的。本技術技術方案如下。—種防偽封閉袋裝結構,包括防偽碼B層、包裝材料層、遮蓋層、防偽碼A層和透明熱合層;所述防偽碼B層設置于包裝材料層的外表面;所述遮蓋層設置于包裝材料層的內表面;所述防偽碼A層設置于遮蓋層的下表面;所述防偽碼A層上設置有透明熱合層;形成自上而下分別為防偽碼B層、包裝材料層、遮蓋層、防偽碼A層、透明熱合層的防偽封閉袋裝結構。上述結構中,還包括設置于防偽封閉袋裝上的透氣孔。—種防偽封閉袋裝結構,包括防偽碼B層、包裝材料層、遮蓋層、防偽碼A層和透明熱合層;所述防偽碼B層設置于包裝材料層的外表面;所述遮蓋層設置于包裝材料層的內表面;所述遮蓋層的下表面上設置有透明熱合層,所述防偽碼A層設置于透明熱合層的下表面;形成自上而下分別為防偽碼B層、包裝材料層、遮蓋層、透明熱合層、防偽碼A層的防偽封閉袋裝結構。上述結構中,還包括設置于防偽封閉袋裝上的透氣孔。—種防偽封閉袋裝結構,包括防偽碼B層、包裝材料層、遮蓋層、防偽碼A層和透明熱合層;所述防偽碼B層設置于包裝材料層的內表面;所述遮蓋層設置于防偽碼B層上;所述防偽碼A層設置于遮蓋層的下表面;所述防偽碼A層的下表面還設置有透明熱合層;形成自上而下分別為包裝材料層、防偽碼B層、遮蓋層、防偽碼A層、透明熱合層的防偽封閉袋裝結構。上述結構中,還包括設置于防偽封閉袋裝上的透氣孔。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優勢在于:本技術提供一種封閉袋裝架構,該結構可實現封閉包裝內外表面上的防偽碼結合實現內外碼結合范圍的目的。【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一種防偽封閉袋裝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另一種防偽封閉袋裝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另一種防偽封閉袋裝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一種防偽封閉袋裝結構結構圖;圖中各個部件如下:防偽碼B層1、包裝材料層2、遮蓋層3、防偽碼A層4、透明熱合層5、透氣孔6。【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地具體詳細描述,但本技術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對于未特別注明的工藝參數,可參照常規技術進行。實施例1—種防偽封閉袋裝結構,包括防偽碼B層1、包裝材料層2、遮蓋層3、防偽碼A層4和透明熱合層5;所述防偽碼B層I設置于包裝材料層2的外表面;所述遮蓋層3設置于包裝材料層2的內表面;所述防偽碼A層4設置于遮蓋層3的下表面;所述防偽碼A層4上設置有透明熱合層5;形成自上而下分別為防偽碼B層1、包裝材料層2、遮蓋層3、防偽碼A層4、透明熱合層5的防偽封閉袋裝結構。還包括設置于防偽封閉袋裝上的透氣孔6。本實施例中的防偽碼B層I選擇為二維碼層,防偽碼A層4選擇為二維碼層,遮蓋層3為白色油墨層。實施例2—種防偽封閉袋裝結構,包括防偽碼B層1、包裝材料層2、遮蓋層3、防偽碼A層4和透明熱合層5;所述防偽碼B層I設置于包裝材料層2的外表面;所述遮蓋層3設置于包裝材料層2的內表面;所述遮蓋層3的下表面上設置有透明熱合層5,所述防偽碼A層4設置于透明熱合層5的下表面;形成自上而下分別為防偽碼B層1、包裝材料層2、遮蓋層3、透明熱合層5、防偽碼A層4的防偽封閉袋裝結構。還包括設置于防偽封閉袋裝上的透氣孔6。防偽碼B層I選擇為數字碼層,防偽碼A層4選擇為數字碼層,遮蓋層3為白色油墨層。實施例3—種防偽封閉袋裝結構,包括防偽碼B層1、包裝材料層2、遮蓋層3、防偽碼A層4和透明熱合層5;所述防偽碼B層I設置于包裝材料層2的內表面;所述遮蓋層3設置于防偽碼B層I上;所述防偽碼A層4設置于遮蓋層3的下表面;所述防偽碼A層4的下表面還設置有透明熱合層5;形成自上而下分別為包裝材料層2、防偽碼B層1、遮蓋層3、防偽碼A層4、透明熱合層5的防偽封閉袋裝結構。還包括設置于防偽封閉袋裝上的透氣孔6。本實施例中的防偽碼B層I選擇為二維碼層,防偽碼A層4選擇為二維碼層,遮蓋層3為白色油墨層。本技術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技術所作的舉例,而并非是對本技術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主權項】1.一種防偽封閉袋裝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防偽碼B層(1)、包裝材料層(2)、遮蓋層(3)、防偽碼A層(4)和透明熱合層(5); 所述防偽碼B層(I)設置于包裝材料層(2)的外表面;所述遮蓋層(3)設置于包裝材料層(2)的內表面;所述防偽碼A層(4)設置于遮蓋層(3)的下表面;所述防偽碼A層(4)上設置有透明熱合層(5);形成自上而下分別為防偽碼B層(1)、包裝材料層(2)、遮蓋層(3)、防偽碼A層(4)、透明熱合層(5)的防偽封閉袋裝結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防偽封閉袋裝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于防偽封閉袋裝上的透氣孔(6)。3.—種防偽封閉袋裝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防偽碼B層(1)、包裝材料層(2)、遮蓋層(3)、防偽碼A層(4)和透明熱合層(5);所述防偽碼B層(I)設置于包裝材料層(2)的外表面;所述遮蓋層(3)設置于包裝材料層(2)的內表面;所述遮蓋層(3)的下表面上設置有透明熱合層(5),所述防偽碼A層(4)設置于透明熱合層(5)的下表面;形成自上而下分別為防偽碼B層(1)、包裝材料層(2)、遮蓋層(3)、透明熱合層(5)、防偽碼A層(4)的防偽封閉袋裝結構。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防偽封閉袋裝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于防偽封閉袋裝上的透氣孔(6)。5.—種防偽封閉袋裝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防偽碼B層(1)、包裝材料層(2)、遮蓋層(3)、防偽碼A層(4)和透明熱合層(5);所述防偽碼B層(I)設置于包裝材料層(2)的內表面;所述遮蓋層(3)設置于防偽碼B層(I)上;所述防偽碼A層(4)設置于遮蓋層(3)的下表面;所述防偽碼A層(4)的下表面還設置有透明熱合層(5);形成自上而下分別為包裝材料層(2)、防偽碼B層(1)、遮蓋層(3)、防偽碼A層(4)、透明熱合層(5)的防偽封閉袋裝結構。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防偽封閉袋裝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于防偽封閉袋裝上的透氣孔(6)。【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一種防偽封閉袋裝結構。該袋裝結構包括防偽碼B層、包裝材料層、遮蓋層、防偽碼A層和透明熱合層;所述防偽碼B層設置于包裝材料層的外表面;所述遮蓋層設置于包裝材料層的內表面;所述防偽碼A層設置于遮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防偽封閉袋裝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防偽碼B層(1)、包裝材料層(2)、遮蓋層(3)、防偽碼A層(4)和透明熱合層(5);所述防偽碼B層(1)設置于包裝材料層(2)的外表面;所述遮蓋層(3)設置于包裝材料層(2)的內表面;所述防偽碼A層(4)設置于遮蓋層(3)的下表面;所述防偽碼A層(4)上設置有透明熱合層(5);形成自上而下分別為防偽碼B層(1)、包裝材料層(2)、遮蓋層(3)、防偽碼A層(4)、透明熱合層(5)的防偽封閉袋裝結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偉鈿,
申請(專利權)人:陳偉鈿,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