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污泥厭氧消化除砂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有一個厭氧反應器罐體,厭氧反應器罐體底部為倒置圓臺形混凝土體,沿倒置圓臺形混凝土體的母線方向,設有一根排砂管,在厭氧反應器罐體的外部,排砂管連接一個排砂泵,排砂泵連接一個出料管,出料管上連接三通,三通分別連接回流管和出砂管,回流管連接一個出水管,出水管設于厭氧反應器罐體液面以下1米處,與厭氧反應器罐體液面平行。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設置了除砂裝置,保證了污泥厭氧消化系統的穩定運行,同時還兼具有回流攪拌功能,提高了污泥厭氧消化系統的運行效率,節省了投資和運行費用。該除砂攪拌裝置可廣泛應用于污泥厭氧消化處理領域,具有推廣價值。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污泥厭氧處理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污泥厭氧消化除砂攪拌裝置。
技術介紹
污泥是城市污水處理廠處理污水時產生的一種固體污染物,由有機物、無機鹽類、微生物和寄生蟲卵等組成。絕大部分城市污水處理廠都采用活性污泥法處理污水,由于活性污泥中微生物更新換代的需要,在污水處理過程中不可避免地產生多余污泥,稱之為剩余污泥。由于污泥中含有各種污染物,若不進行無害化處理、處置,直接投放到環境中,將對環境造成污染。隨著各地污水處理廠的大量建設和運行,污泥產生量大大增加,污泥的處理和處置已經引起越來越多人的關注。根據調查,污泥主要的處置方式有:衛生填埋、土地利用、厭氧消化、污泥直接焚燒、燒制建材和深度脫水。厭氧消化作為一種污泥處理方式,是指污泥在無氧條件下,由兼性菌和厭氧細菌將污泥中的可生物降解的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甲烷和水等,使污泥得到穩定的過程,是污泥減量化、穩定化的常用手段之一。我國市政污泥中有機質成分偏低對應著無機成分偏高,從側面反映出污水處理廠進水含砂量偏高。究其原因主要有:雨污分流系統不完善、污水管道受損、人為因素等。解決厭氧消化反應器沉砂的辦法有兩個方面:一是的加大攪拌動力和延長攪拌時間,避免砂沉降并使之隨污泥排出池外,但會導致運行成本的提高和設備磨損的加快;二是定期清理消化池,可能導致厭氧消化反應器無法連續運行并可能需要清空厭氧消化反應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除砂效率高、兼具有攪拌功能的污泥厭氧消化除砂攪拌裝置。一種污泥厭氧消化除砂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有一個厭氧反應器罐體,厭氧反應器罐體底部為倒置圓臺形混凝土體,倒置圓臺形混凝土體的母線與水平面夾角為20°,沿倒置圓臺形混凝土體的母線方向,設有一根排砂管,在厭氧反應器罐體的外部,排砂管連接一個排砂栗,排砂栗連接一個出料管,出料管上連接三通,三通分別連接回流管和出砂管,回流管連接一個出水管,出水管設于厭氧反應器罐體液面以下I米處,與厭氧反應器罐體液面平行,出水管與厭氧反應器罐體的交點連接同水平方向的圓心形成的直線,與出水管水平方向的夾角為60°。本技術結構簡單,設置了除砂裝置,保證了污泥厭氧消化系統的穩定運行,同時還兼具有回流攪拌功能,提高了污泥厭氧消化系統的運行效率,節省了投資和運行費用。該除砂攪拌裝置可廣泛應用于污泥厭氧消化處理領域,具有推廣價值。【附圖說明】圖1本技術結構不意圖;圖2出水管水平方向夾角示意圖;圖中:I厭氧反應器罐體、2倒置圓臺形混凝土體、3排砂管、4排砂栗、5出料管、6三通、7回流管、8出砂管、9出水管、1厭氧反應器罐體液面。【具體實施方式】圖1是該技術結構示意圖,其特點是該技術有一個厭氧反應器罐體I,厭氧反應器罐體I底部為倒置圓臺形混凝土體2,倒置圓臺形混凝土體2的母線與水平面夾角為20°,沿倒置圓臺形混凝土體2的母線方向,設有一根排砂管3,在厭氧反應器罐體I的外部,排砂管3連接一個排砂栗4,排砂栗4連接一個出料管5,出料管5上連接三通6,三通6分別連接回流管7和出砂管8,回流管7連接一個出水管9,出水管9設于厭氧反應器罐體液面10以下I米處,與厭氧反應器罐體液面10平行。圖2是出水管水平方向夾角示意圖,出水管9與厭氧反應器罐體I的交點連接同水平方向的圓心形成的直線,與出水管9水平方向的夾角為60°。【主權項】1.一種污泥厭氧消化除砂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有一個厭氧反應器罐體(I),厭氧反應器罐體(I)底部為倒置圓臺形混凝土體(2),倒置圓臺形混凝土體(2)的母線與水平面夾角為20°,沿倒置圓臺形混凝土體(2)的母線方向,設有一根排砂管(3),在厭氧反應器罐體(I)的外部,排砂管(3)連接一個排砂栗(4),排砂栗(4)連接一個出料管(5),出料管(5)上連接三通(6),三通(6)分別連接回流管(7)和出砂管(8),回流管(7)連接一個出水管(9),出水管(9)設于厭氧反應器罐體液面(10)以下I米處,與厭氧反應器罐體液面(10)平行,出水管(9)與厭氧反應器罐體(I)的交點連接同水平方向的圓心形成的直線,與出水管(9)水平方向的夾角為60°。【專利摘要】一種污泥厭氧消化除砂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有一個厭氧反應器罐體,厭氧反應器罐體底部為倒置圓臺形混凝土體,沿倒置圓臺形混凝土體的母線方向,設有一根排砂管,在厭氧反應器罐體的外部,排砂管連接一個排砂泵,排砂泵連接一個出料管,出料管上連接三通,三通分別連接回流管和出砂管,回流管連接一個出水管,出水管設于厭氧反應器罐體液面以下1米處,與厭氧反應器罐體液面平行。本技術結構簡單,設置了除砂裝置,保證了污泥厭氧消化系統的穩定運行,同時還兼具有回流攪拌功能,提高了污泥厭氧消化系統的運行效率,節省了投資和運行費用。該除砂攪拌裝置可廣泛應用于污泥厭氧消化處理領域,具有推廣價值。【IPC分類】C02F11/04【公開號】CN205368085【申請號】CN201521041301【專利技術人】邵素軍, 金堅, 陳建國, 孫濤, 朱珂 【申請人】北京中科潔能環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公開日】2016年7月6日【申請日】2015年12月16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污泥厭氧消化除砂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有一個厭氧反應器罐體(1),厭氧反應器罐體(1)底部為倒置圓臺形混凝土體(2),倒置圓臺形混凝土體(2)的母線與水平面夾角為20°,沿倒置圓臺形混凝土體(2)的母線方向,設有一根排砂管(3),在厭氧反應器罐體(1)的外部,排砂管(3)連接一個排砂泵(4),排砂泵(4)連接一個出料管(5),出料管(5)上連接三通(6),三通(6)分別連接回流管(7)和出砂管(8),回流管(7)連接一個出水管(9),出水管(9)設于厭氧反應器罐體液面(10)以下1米處,與厭氧反應器罐體液面(10)平行,出水管(9)與厭氧反應器罐體(1)的交點連接同水平方向的圓心形成的直線,與出水管(9)水平方向的夾角為60°。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邵素軍,金堅,陳建國,孫濤,朱珂,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中科潔能環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