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蓄熱型可控雙通道通風保溫墻系統及其運行方法
本專利技術一種蓄熱型可控雙通道通風保溫墻系統及其運行方法,屬于被動式建筑節能
,具體涉及一種帶相變蓄熱的雙通道,以及通道上下側設置有可控風閥,且通過控制風閥完成自然通風墻與空氣保溫墻之間的靈活轉換,從而實現建筑通風和保溫功能的系統。技術背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建筑能耗越來越多,其中暖通空調的能耗占到建筑總能耗的50%,在世界能源短缺和化石能源污染嚴重的背景下,對建筑節能減排的要求越來越強烈。因此必須重視建筑領域的節能技術,提倡建筑節能理念,利用清潔的可再生能源來實現綠色低碳建筑發展。建筑中最早的一種利用可再生能源——太陽能的被動式通風保溫墻可以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是由法國教授FelixTrombe首次提出的trombe墻,利用吸熱材料吸收太陽能熱量來加熱通道中空氣,通過熱壓作用實現氣流運動,從而實現排除室內余熱余濕和加熱作用。專利201410063784.2公布了一種太陽能集熱和輻射制冷綜合應用的Trombe墻,在傳統Trombe墻基礎上增加了一個百葉窗簾,一側涂有選擇性吸收涂層,另一側涂有選擇性輻射涂層,利用兩個涂層在不同波段發射率和吸收率的不同實現制冷或供熱。專利201410558931.3公布了一種太陽能多功能墻,在傳統的Trombe墻系統基礎上增加了履帶式硅膠結構,通過履帶的輪轉帶動內側吸收了室內有害氣體的硅膠輪轉到太陽輻射側,吸熱降解后重新輪轉到內側吸收有害氣體。太陽能輻射熱量受季節和晝夜影響,傳統的功能單一的被動式Trombe墻系統對于季節和晝夜變化的適應性和可 ...
【技術保護點】
一種蓄熱型可控雙通道通風保溫墻系統,其特征在于是一種帶相變蓄熱的雙空氣通道,以及通道上下側設置有可控風閥,且通過控制風閥完成自然通風墻與空氣保溫墻之間的靈活轉換,實現建筑通風和保溫功能的蓄熱型可控雙通道通風保溫墻系統,該系統包括外側透明玻璃蓋板,中間固定的吸熱材料層和相變蓄熱材料層,內側南外墻,在吸熱材料層與玻璃蓋板之間設有外側通道(Ⅰ),在相變蓄熱材料層與南外墻之間設有內側通道(Ⅱ),在玻璃蓋板上下側、南外墻上下側和雙通道進出口設有可控風閥,吸熱材料層為吸熱材料,南墻外側貼有保溫層,所述的吸熱材料層和相變蓄熱材料層的能夠吸收儲存太陽入射輻射能,實現儲存能量的功能,吸熱材料層與玻璃蓋板之間設有的外側通道(Ⅰ)和相變蓄熱材料層與南外墻之間設有的內側通道(Ⅱ)與空氣通道上下兩側可控風閥實現不同工況控制,在可控風閥關閉時,通道轉化為空氣保溫墻,在可控風閥打開時,轉化為自然通風墻,控制玻璃蓋板上下側和南墻上下側可控風閥,實現系統適應室外氣候的不同運行方式,該系統的具體結構為:透明玻璃蓋板(9)安裝于南墻外側,第一可控風閥(1)安裝在透明玻璃蓋板(9)的上側,第二可控風閥(2)安裝在透明玻璃蓋板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蓄熱型可控雙通道通風保溫墻系統,其特征在于是一種帶相變蓄熱的雙空氣通道,以及通道上下側設置有可控風閥,且通過控制風閥完成自然通風墻與空氣保溫墻之間的靈活轉換,實現建筑通風和保溫功能的蓄熱型可控雙通道通風保溫墻系統,該系統包括外側透明玻璃蓋板,中間固定的吸熱材料層和相變蓄熱集熱材料層,內側南外墻,在吸熱材料層與玻璃蓋板之間設有外側空氣通道(Ⅰ),在相變蓄熱集熱材料層與南外墻之間設有內側空氣通道(Ⅱ),在玻璃蓋板上下側、南外墻上下側和雙通道進出口設有可控風閥,吸熱材料層為吸熱材料,南外墻外側貼有保溫層,所述的吸熱材料層和相變蓄熱集熱材料層的能夠吸收儲存太陽入射輻射能,實現儲存能量的功能,吸熱材料層與玻璃蓋板之間設有的外側空氣通道(Ⅰ)和相變蓄熱集熱材料層與南外墻之間設有的內側空氣通道(Ⅱ)與空氣通道上下兩側可控風閥實現不同工況控制,在可控風閥關閉時,通道轉化為空氣保溫墻,在可控風閥打開時,轉化為自然通風墻,控制玻璃蓋板上下側和南外墻上下側可控風閥,實現系統適應室外氣候的不同運行方式,該系統的具體結構為:透明玻璃蓋板(9)安裝于南外墻外側,第一可控風閥(1)安裝在透明玻璃蓋板(9)的上側,第二可控風閥(2)安裝在透明玻璃蓋板(9)的下側;第三可控風閥(3)安裝在透明玻璃蓋板(9)與吸熱材料層(10)形成的外側空氣通道(Ⅰ)的上側,第四可控風閥(4)安裝在透明玻璃蓋板(9)與吸熱材料層(10)形成的外側空氣通道(Ⅰ)的下側,第五可控風閥(5)安裝于相變蓄熱集熱材料層(11)與南外墻形成的內側空氣通道(Ⅱ)的上側,第六可控風閥(6)安裝于相變蓄熱集熱材料層(11)與南外墻形成的內側空氣通道(Ⅱ)的下側;第七可控風閥(7)安裝于南外墻(13)上側,第八可控風閥(8)安裝于南外墻(13)的下側;保溫材料層(12)安裝于南外墻(13)的外表面,連接其它方向的圍護結構(14)和防雨百葉(15)。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蓄熱型可控雙通道通風保溫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側空氣通道(Ⅰ)和內側空氣通道(Ⅱ)的中間設置吸熱材料層(10)與相變蓄熱集熱材料層(11),通過靈活轉換自然通風墻與空氣保溫墻,使蓄熱型可控雙通道通風保溫墻系統與建筑圍護結構與室外氣候協調運行,充分有效利用太陽能,節約建筑能耗。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蓄熱型可控雙通道通風保溫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側空氣通道(Ⅰ)上側設置第三可控風閥(3),下側設置第四可控風閥(4),內側空氣通道(Ⅱ)上側設置第五可控風閥(5),下側設置第六可控風閥(6),當第三可控風閥(3)、第四可控風閥(4)、第五可控風閥(5)和第六可控風閥(6)全部關閉時可實現保溫墻的作用,全部打開時可實現自然通風墻的作用。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蓄熱型可控雙通道通風保溫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熱型可控雙通道通風保溫墻系統根據室內外熱濕環境不同,通過控制第一可控風閥(1)、第二可控風閥(2)、第七可控風閥(7)和可第八控風閥(8)的開度,自由控制進風量、回風量和排風量,可控風閥開度范圍為0°到90°。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蓄熱型可控雙通道通風保溫墻系統,其特征在于在南外墻外側設置了絕...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雷勇剛,穆林,程遠達,王飛,顧元,
申請(專利權)人:太原理工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山西;1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