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供電電路,包括:控制芯片、與控制芯片連接供電給控制芯片的待機電路、及與控制芯片連接的負載供電電路,負載供電電路包括與可控電源連接并根據設置進行導通的開關電路、及負載降壓電路、負載穩壓電路、負載啟動電路,開關電路包括高電平單向導通的單向可控硅SCR1,負載穩壓電路包括并聯在負載兩端的穩壓管DW1,負載啟動電路包括并聯在負載兩端的極性電容E1,負載降壓電路包括串聯在市電火線上的負載降壓電阻、降壓電容C1及與極性電容E1并聯的二極管D2,;上述的負載供電電路的供電電源是電源可控,通過控制單向可控硅SCR1的導通,可控制負載供電電路在待機時不工作,只有在需要時才工作,可實現降低待機功耗低的要求。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供電電路,特別是涉及一種阻容供電電路。
技術介紹
阻容降壓電路為一種近似于恒流源供電電路,阻容降壓電路在產品待機與工作狀
態,功耗是一樣的。這樣就不能滿足在待機時的能耗標準,同時也是一種能源的浪費。目
前有一種解決方案是采用小型單片開關電源芯片的電源電路,這種電源電路雖然解決了待
機功耗問題,但其成本高及高壓電解電容的使用壽命也是一個突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提供一種能降低功耗的供電電路。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供電電路,包括:控制芯片、與控制芯片連接供電給控制芯片的待機電路、及與控制芯片連接的負載供電電路,所述負載供電電路包括:與所述控制芯片的I/O端連接并根據設置進行導通的開關電路、及負載降壓電路、負載穩壓電路、負載啟動電路;所述開關電路包括高電平單向導通的單向可控硅SCR1,所述負載穩壓電路包括并聯在負載兩端的穩壓管DW1,所述負載啟動電路包括并聯在負載兩端的極性電容E1,所述負載降壓電路包括串聯在市電火線上的負載降壓電阻、降壓電容C1及與極性電容E1并聯的二極管D2,所述負載降壓電阻輸入端接入到市電的火線端、其輸出端接入到降壓電容C1的一端;所述二極管D2負極接入降壓電容C1的另一端及極性電容E1的正極中,二極管D2的正極接入到單向可控硅SCR1的陰極、及市電的零線端與接地端的公共端;單向可控硅SCR1的控制極接入到控制芯片的I/O端,單向可控硅SCR1的陽極接入到極性電容E1的負極。
在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負載降壓電阻包括降壓電阻R1。
在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單向可控硅SCR1的控制極與控制芯片之間還設置有電
阻R3。
在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負載供電電路還包括與降壓電容C1兩端并聯的放電電
阻R2。
在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待機電路包括:待機降壓電路、待機穩壓電路、待機整流
電路、及待機濾波電路;所述待機濾波電路濾波后供電給控制芯片,所述待機穩壓電路包括
穩壓二極管DW2,所述待機整流電路包括整流二極管D1,所述濾波電路包括極性濾波電容
E2,所述待機降壓電路的輸入端接入到市電的火線端、其輸出端接入到穩壓二極管DW2負
極及整流二極管D1正極,所述穩壓二極管DW2的正極接入到市電的零線與地線的公共端及極性濾波電容E2的負極,同時穩壓二極管DW2與極性濾波電容E2并聯后接入到控制芯片中,所述極性濾波電容E2的正極與所述穩壓二極管DW2的負極連接、其負極接入到所述穩壓二極管DW2的正極及控制芯片的備用電源端,所述整流二極管D1負極與極性濾波電容E2正極的公共端接入到控制芯片的電源輸入端。
在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降壓電路為降壓電阻,所述降壓電阻的輸入端接入到市電的火線端、其輸出端接入到整流二極管D1正極;所述控制芯片所需電流小于2mA。
在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降壓電阻包括串聯連接的降壓電阻R1與降壓電阻R4。
在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降壓電路包括串聯在市電火線端的降壓電阻R1、降壓電
容C2,所述降壓電阻R1的輸入端接入到市電的火線端、其輸出端與降壓電容C2的一端連
接;降壓電容C2的另一端接入到穩壓二極管的負極。
在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負載為繼電器RL1。
在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控制芯片為MCU。
上述的負載供電電路的供電電源是控制芯片提供的電源可控,通過控制芯片提供
高低電平控制單向可控硅SCR1的導通,可控制負載供電電路在待機時不工作,只有在需要
時才工作,可實現降低待機功耗低的要求,且電路簡單,電路中采用的電阻、電容、二極管等常規常見的電子元器件,成本低廉;負載供電電路在市電的正半周里,電流從降壓電阻,經過降壓電容C1,降壓電容C1充電,再經過穩壓管DW1穩壓,極性電容E1濾波,然后經單向可控硅SCR1流回零線端。在市電的負半周,電流從零線端流出,經二極管D2,此時單向可控硅SCR1反向截止,再經降壓電容C1,降壓電容C1進行放電,然后經過降壓電阻回到火線端。當極性電容E1的兩端電壓達到負載的工作電壓如繼電器的吸合電壓時,負載開始工作。如果設置滿足條件(如設置時間)后,控制芯片的I/O端變為低電平(如0V),單向可控硅SCR1截止,市電無法給極性電容E1充電,極性電容E1兩端的電壓很快下降下來,負載將不工作了。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的供電電路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的供電電路,包括:控制芯片、與控制芯片連接
并供電給控制芯片的待機電路、及與控制芯片連接并供電給負載的負載供電電路。
本實施例中,優選的,控制芯片為MCU(MicroControlUnit,微控制單元)。負載
供電電路包括:與可控電源連接并根據設置進行導通的開關電路、及負載降壓電路、負載穩
壓電路、負載啟動電路。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中,開關電路包括:高電平單向導通的單向可控硅SCR1。負
載穩壓電路包括:并聯在負載兩端的穩壓管DW1。負載啟動電路包括:并聯在負載兩端的極性電容E1。負載降壓電路包括串聯在市電火線上的負載降壓電阻、降壓電容C1、及與極性電容E1并聯的二極管D2。
負載降壓電阻輸入端接入到市電的火線端、其輸出端接入到降壓電容C1的一端。
二極管D2的負極分別接入降壓電容C1的另一端、及極性電容E1的正極中,二極管D2的正極分別接入到單向可控硅SCR1的陰極、及市電的零線端AC-L與接地端的公共端。
單向可控硅SCR1的控制極接入到控制芯片提供的可控電源中,單向可控硅SCR1
的陽極接入到極性電容E1的負極。
本實施例中,負載降壓電阻為降壓電阻R1。進一步,本實施例中,單向可控硅SCR1
的控制極接入到控制芯片的I/O(輸入/輸出接口)接口端,并與控制芯片的I/O(輸入/輸出接口)接口端之間還設置有電阻R3。
為了防止斷電后,人為碰觸到降壓電容C1而觸電,在降壓電容C1的兩端并聯連接
有放電電阻R2。放電電阻R2在斷開市電時,消耗放掉降壓電容C1兩端的蓄電,以防斷電
后,人為碰觸到降壓電容C1而觸電。
本實施例的供電電路中,待機電路包括:待機降壓電路、待機穩壓電路、待機整流
電路、及待機濾波電路。待機濾波電路濾波后供電給控制芯片。
待機穩壓電路包括穩壓二極管DW2。待機整流電路包括整流二極管D1。濾波電路
包括極性濾波電容E2。
待機降壓電路的輸入端接入到市電的火線端,待機降壓電路的輸出端接入到穩壓
二極管DW2負極、及整流二極管D1正極。
穩壓二極管DW2的正極接入到市電的零線與地線的公共端、及極性濾波電容E2的
負極。同時穩壓二極管DW2與極性濾波電容E2并聯后接入到控制芯片中。
極性濾波電容E2的正極與所述穩壓二極管DW2的負極連接,極性濾波電容E2負
極接入到穩壓二極管DW2的正極、及控制芯片的備用電源端Vss中。
整流二極管D1負極與極性濾波電容E2正極的公共端接入到控制芯片的電源輸入
端VDD中。
當控制芯片只需小于2mA的電流時,本實施例中,降壓電路優選的為降壓電阻。降
壓電路優選的,采用串聯連接的降壓電阻R1與降壓電阻R4組成的經濟實用的降壓電路。降壓電阻R1的輸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供電電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芯片、與所述控制芯片連接供電給控制芯片的待機電路、及與所述控制芯片連接的負載供電電路,所述負載供電電路包括:與所述控制芯片的I/O?端連接并根據設置進行導通的開關電路、及負載降壓電路、負載穩壓電路、負載啟動電路;所述開關電路包括高電平單向導通的單向可控硅SCR1,所述負載穩壓電路包括并聯在負載兩端的穩壓管DW1,所述負載啟動電路包括并聯在負載兩端的極性電容E1,所述負載降壓電路包括串聯在市電火線上的負載降壓電阻、降壓電容C1?及與極性電容E1?并聯的二極管D2,所述負載降壓電阻輸入端接入到市電的火線端、其輸出端接入到降壓電容C1?的一端;所述二極管D2?負極接入降壓電容C1?的另一端及極性電容E1?的正極中,二極管D2?的正極接入到單向可控硅SCR1?的陰極、及市電的零線端與接地端的公共端;單向可控硅SCR1?的控制極接入到控制芯片的I/O?端,單向可控硅SCR1?的陽極接入到極性電容E1?的負極。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供電電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芯片、與所述控制芯片連接供電給控制芯片
的待機電路、及與所述控制芯片連接的負載供電電路,所述負載供電電路包括:與所述控制
芯片的I/O端連接并根據設置進行導通的開關電路、及負載降壓電路、負載穩壓電路、負載
啟動電路;所述開關電路包括高電平單向導通的單向可控硅SCR1,所述負載穩壓電路包括
并聯在負載兩端的穩壓管DW1,所述負載啟動電路包括并聯在負載兩端的極性電容E1,所
述負載降壓電路包括串聯在市電火線上的負載降壓電阻、降壓電容C1及與極性電容E1并
聯的二極管D2,所述負載降壓電阻輸入端接入到市電的火線端、其輸出端接入到降壓電容
C1的一端;所述二極管D2負極接入降壓電容C1的另一端及極性電容E1的正極中,二極管D2的正極接入到單向可控硅SCR1的陰極、及市電的零線端與接地端的公共端;單向可控硅SCR1的控制極接入到控制芯片的I/O端,單向可控硅SCR1的陽極接入到極性電容E1的負極。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供電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負載降壓電阻包括降壓電阻R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供電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單向可控硅SCR1的控制極與控
制芯片之間還設置有電阻R3。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供電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負載供電電路還包括與降壓電
容C1兩端并聯的放電電阻R2。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意一項所述的供電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機電路包括:待
機降壓電路、待機穩壓電路、待機整流電...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毛飛,
申請(專利權)人:劉毛飛,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陜西;6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