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SMT印刷鋼網外觀檢驗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手機PCB板SMT貼片鋼網模板視覺檢測裝置,包括底座、支架、光源、鏡頭和感光裝置,垂直支架頂端固定連接橫向支架,橫向支架另一端固定連接鏡頭抱座,鏡頭上表面固定設置有光源,垂直支架底端固定連接于底座側壁,第一載物臺為透明裝置,第二載物臺上表面固定設置有感光裝置,第一載物臺上表面固定設置有復數個定位裝置,第二載物臺下方固定設置有報警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在第一載物臺上擺放鋼網和與鋼網開孔相對應的填充部分形成不透光層,利用光源的光照射和感光裝置對光線的感應實現鋼網的檢驗,在減少工人工作負擔同時減少檢驗錯誤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SMT印刷鋼網外觀檢驗
,尤其是一種手機PCB板SMT貼片鋼網模板視覺檢測裝置。
技術介紹
SMT是表面組裝技術(表面貼裝技術)(SurfaceMountedTechnology的縮寫),是目前電子組裝行業里最流行的一種技術和工藝。SMT是電子制造行業供應鏈的重要的環節。SMT印刷模版是漏印焊膏或點膠工序中必須使用的平板模具,SMT印刷模版一般為鋼網。SMT鋼網制造是錫膏印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關鍵工藝,直接影響這錫膏印刷質量并關系著整個SMT流程的質量。SMT質量問題70%與錫膏的印刷有關,其中僅由鋼網不良引起的缺陷占到35%。表面貼裝經常出現少錫、多錫、無錫、橋連錫珠、錫碎、立碑、原件移位等質量缺陷,這些缺陷的產生都與印刷鋼網有直接關系。目前SMT印刷鋼網質量的檢測基本依賴人工目檢的方式,由于鋼網開孔數很大,其目檢效率底下且人工檢測無法對開孔位置和開孔面積給出精確定量評估,同時精細的工作往往給工人帶來大強度的勞動,這會導致工人易于疲勞產生漏檢和誤檢。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手機PCB板SMT貼片鋼網模板視覺檢測裝置,解決現有鋼網模板檢測效率低下的問題。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手機PCB板SMT貼片鋼網模板視覺檢測裝置,包括底座、支架、光源、鏡頭和感光裝置,所述的支架包含垂直支架和橫向支架,所述的垂直支架頂端固定連接橫向支架,所述的橫向支架另一端固定連接鏡頭抱座,所述的鏡頭抱座內固定設置有鏡頭,所述的鏡頭上表面固定設置有光源,所述的光源上表面固定設置有控制光源的開關裝置,所述的垂直支架底端固定連接于底座側壁,所述的底座為長方體結構,所述的底座上表面分別設置有第一載物臺和第二載物臺,所述的第一載物臺位于第二載物臺上方,所述的第一載物臺為透明裝置,所述的第二載物臺上表面固定設置有感光裝置,所述的第一載物臺上表面固定設置有復數個定位裝置,所述的第二載物臺下方固定設置有報警器。作為有選方案,所述的光源為白熾燈。作為有選方案,所述的鏡頭為用于擴大照射面積的凹透鏡鏡頭。作為有選方案,所述的報警器為蜂鳴器。作為有選方案,所述的第一載物臺為玻璃。作為有選方案,所述的垂直支架通過螺栓固定連接底座側壁。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的一種手機PCB板SMT貼片鋼網模板視覺檢測裝置,通過在第一載物臺上擺放鋼網和與鋼網開孔相對應的填充部分形成不透光層,利用光源的光照射和感光裝置對光線的感應實現鋼網的檢驗,在減少工人工作負擔同時減少檢驗錯誤率。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結構俯視圖。圖中:1.底座,2.支架,3.鏡頭,4.光源,5.感光裝置,6.垂直支架,7.橫向支架,8.第一載物臺,9.第二載物臺,10.鏡頭抱座,11.開關裝置,12.報警器,13.螺栓,14.定位裝置。具體實施方式現在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技術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技術有關的構成。圖1和圖2所示的一種手機PCB板SMT貼片鋼網模板視覺檢測裝置,包括底座1、支架2、光源4、鏡頭3和感光裝置5,支架2包含垂直支架6和橫向支架7,垂直支架6頂端固定連接橫向支架7,橫向支架7另一端固定連接鏡頭抱座10,鏡頭抱座10內固定設置有鏡頭3,鏡頭3上表面固定設置有光源4,光源4上表面固定設置有控制光源4的開關裝置11,垂直支架6底端固定連接于底座1側壁,底座1為長方體結構,底座1上表面分別設置有第一載物臺8和第二載物臺9,第一載物臺8位于第二載物臺9上方,第一載物臺8為透明裝置,第二載物臺9上表面固定設置有感光裝置5,第一載物臺8上表面固定設置有復數個定位裝置14,第二載物臺9下方固定設置有報警器12。作為有選方案,光源4為白熾燈,作為有選方案,鏡頭3為用于擴大照射面積的凹透鏡鏡頭,作為有選方案,報警器12為蜂鳴器,作為有選方案,第一載物臺8為玻璃,作為有選方案,垂直支架6通過螺栓13固定連接底座1側壁。實施例1:檢驗時,一種手機PCB板SMT貼片鋼網模板視覺檢測裝置,包括底座1、支架2、光源4、鏡頭3和感光裝置5,支架2包含垂直支架6和橫向支架7,垂直支架6頂端固定連接橫向支架7,橫向支架7另一端固定連接鏡頭抱座10,鏡頭抱座10內固定設置有鏡頭3,鏡頭3上表面固定設置有光源4,光源4上表面固定設置有控制光源4的開關裝置11,垂直支架6底端固定連接于底座1側壁,底座1為長方體結構,底座1上表面分別設置有第一載物臺8和第二載物臺9,第一載物臺8位于第二載物臺9上方,第一載物臺8為透明裝置,第二載物臺9上表面固定設置有感光裝置5,第一載物臺8上表面固定設置有復數個定位裝置14,第二載物臺9下方固定設置有報警器12。作為有選方案,光源4為白熾燈光源,作為有選方案,鏡頭3為用于擴大照射面積的凹透鏡鏡頭,作為有選方案,報警器12為蜂鳴器,作為有選方案,第一載物臺8為玻璃,作為有選方案,垂直支架6通過螺栓13固定連接底座1側壁。先將鋼網開孔的填充部分置于第一載物臺8上,鋼網開孔的填充部分可以是不透光的打印紙,然后將鋼網也置于第一載物臺8上并通過定位裝置14實現和填充部分的配合,通過開關裝置11打開電源4,經過鏡頭3將光漫反射,如果感光裝置5感應到漏光,報警器12發出聲響,如果沒有感應到光說明填充部分和鋼網為緊密配合證明鋼網合格,否則不合格。實施例2:不使用時,一種手機PCB板SMT貼片鋼網模板視覺檢測裝置,包括底座1、支架2、光源4、鏡頭3和感光裝置5,支架2包含垂直支架6和橫向支架7,垂直支架6頂端固定連接橫向支架7,橫向支架7另一端固定連接鏡頭抱座10,鏡頭抱座10內固定設置有鏡頭3,鏡頭3上表面固定設置有光源4,光源4上表面固定設置有控制光源4的開關裝置11,垂直支架6底端固定連接于底座1側壁,底座1為長方體結構,底座1上表面分別設置有第一載物臺8和第二載物臺9,第一載物臺8位于第二載物臺9上方,第一載物臺8為透明裝置,第二載物臺9上表面固定設置有感光裝置5,第一載物臺8上表面固定設置有復數個定位裝置14,第二載物臺9下方固定設置有報警器12。作為有選方案,光源4為白熾燈光源,作為有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手機PCB板SMT貼片鋼網模板視覺檢測裝置,包括底座(1)、支架(2)、光源(4)、鏡頭(3)和感光裝置(5),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架(2)包含垂直支架(6)和橫向支架(7),所述的垂直支架(6)頂端固定連接橫向支架(7),所述的橫向支架(7)另一端固定連接鏡頭抱座(10),所述的鏡頭抱座(10)內固定設置有鏡頭(3),所述的鏡頭(3)上表面固定設置有光源(4),所述的光源(4)上表面固定設置有控制光源(4)的開關裝置(11),所述的垂直支架(6)底端固定連接于底座(1)側壁,所述的底座(1)為長方體結構,所述的底座(1)上表面分別設置有第一載物臺(8)和第二載物臺(9),所述的第一載物臺(8)位于第二載物臺(9)上方,所述的第一載物臺(8)為透明裝置,所述的第二載物臺(9)上表面固定設置有感光裝置(5),所述的第一載物臺(8)上表面固定設置有復數個定位裝置(14),所述的第二載物臺(9)下方固定設置有報警器(12)。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手機PCB板SMT貼片鋼網模板視覺檢測裝置,包括底座(1)、支架
(2)、光源(4)、鏡頭(3)和感光裝置(5),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架(2)包
含垂直支架(6)和橫向支架(7),所述的垂直支架(6)頂端固定連接橫向支
架(7),所述的橫向支架(7)另一端固定連接鏡頭抱座(10),所述的鏡頭抱
座(10)內固定設置有鏡頭(3),所述的鏡頭(3)上表面固定設置有光源(4),
所述的光源(4)上表面固定設置有控制光源(4)的開關裝置(11),所述的垂
直支架(6)底端固定連接于底座(1)側壁,所述的底座(1)為長方體結構,
所述的底座(1)上表面分別設置有第一載物臺(8)和第二載物臺(9),所述
的第一載物臺(8)位于第二載物臺(9)上方,所述的第一載物臺(8)為透明
裝置,所述的第二載物臺(9)上表面固定設置有感光裝置(5),所述的第一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馬玉剛,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華邁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天津;1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