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顯示屏組件及具有該顯示屏組件的移動終端,包括金屬框、壓力觸控感應膜和顯示單元,所述的金屬框包括底板、側邊以及形成在所述的側邊內側底部的塑膠臺階,所述的壓力觸控感應膜位于塑膠臺階局限成的區域內并與所述的底板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的顯示單元的端表面與塑膠臺階的頂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的壓力觸控感應膜與顯示單元的下表面保持預定間距。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充分利用包括膠體臺的膠鐵一體式金屬框,把壓力觸控感應膜可靠地與顯示單元粘貼為一體,結構一體化強,減少單獨部件的空間占用,而且對手機結構和裝配流程影響小,利用產品產業化,尤其與超窄邊框手機的要求非常契合。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觸控顯示
,尤其涉及一種具有壓力觸控功能且對空間要求小的顯示屏組件及具有該顯示屏組件的移動終端。
技術介紹
壓力觸控作為最新的技術應用,給廣大移動設備用戶,尤其是手機用戶帶來了全新的交互體驗,觸控從二維變成三維,不再需要多層級菜單,操作更簡單,此外,還能滿足用戶更精確的操作需求,例如快進等。但是,現有的壓力觸控組件多為單獨組件,這就導致手機內部空間的大量占據,對手機外形和裝配流程造成重大影響,不利于產業化。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壓力觸控功能且對空間要求小的壓力觸控膜與顯示及觸摸屏一體式顯示組件,其通過將壓力觸控膜和顯示與觸摸子組件構成一個完整的新部件,有效解決了空間占用和裝配問題。根據本技術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顯示屏組件,包括金屬框、壓力觸控感應膜和顯示單元,所述的金屬框包括底板、側邊以及形成在所述的側邊內側底部的塑膠臺階,所述的壓力觸控感應膜位于塑膠臺階局限成的區域內并與所述的底板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的顯示單元的端表面與塑膠臺階的頂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的壓力觸控感應膜與顯示單元的下表面保持預定間距。所述的壓力觸控感應膜背部形成有膠層以與所述的底板粘接。所述的壓力觸控感應膜通過泡棉膠與所述的底板粘接。所述的顯示單元下表面的端部與塑膠臺階對應位置處包括膠層,所述的端部通過該膠層與塑膠臺階粘接。所述的顯示單元為背光板。所述的顯示單元為裝配一體的顯示及觸摸屏組件。一種具有所述的顯示屏組件的移動終端。本技術充分利用包括膠體臺的膠鐵一體式金屬框,把壓力觸控感應膜可靠地與顯示單元粘貼為一體,結構一體化強,減少單獨部件的空間占用,而且對手機結構和裝配流程影響小,利用產品產業化,尤其與超窄邊框手機的要求非常契合。本技術的移動終端,采用壓力觸控感應膜和顯示單元一體式設計,相對壓力觸控感應膜的卡扣連接等方式,節省了空間要求,尤其是減少了對邊緣的要求,能使其具有超窄邊框,提高了設備的美觀性和競爭力。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顯示組件的爆炸結構示意圖。圖2所示為本技術的顯示組件局部截面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1,金屬框11,底板12,塑膠臺階2,壓力觸控感應膜,3,蓋板玻璃4,顯示屏5,背光板6,壓力觸控軟板7,主軟板8,泡棉膠9,膠層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并參照附圖,對本技術進一步詳細說明。應該理解,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術的范圍。此外,在以下說明中,省略了對公知結構和技術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術的概念。圖1是本技術的顯示組件的爆炸結構示意圖。圖2所示為本技術的顯示組件局部截面結構示意圖。如圖1-2所示,本技術的顯示組件包括金屬框1、壓力觸控感應膜2和顯示單元,所述的金屬框包括底板11、一體形成在底板上并構成框邊的四個側邊以及形成在所述的側邊內側底部的塑膠臺階12,所述的壓力觸控感應膜2位于塑膠臺階局限成的矩形區域內并與所述的底板11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的顯示單元的端表面與塑膠臺階的頂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的壓力觸控感應膜與顯示單元的下表面保持預定間距。具體來說,將壓力觸控感應膜相對金屬框固定,同時使壓力觸控感應膜和顯示單元的下表面保持預定間隔,該預定間隔滿足壓力觸控感應膜的感應變化距離即可,如可設置在0.5-0.7mm,當顯示單元在壓力下發生形變時壓力觸控感應膜即可通過電容的變化感應觸點及壓力。其中,所述的顯示單元下表面的端部與塑膠臺階對應位置處包括膠層9,所述的端部通過該膠層與塑膠臺階粘接,所述的膠層為預制的膠或雙面膠,所述的顯示單元為背光板5,或者,所述的顯示單元為將背光板5和顯示屏4以及蓋板玻璃3裝配一體的顯示及觸摸屏組件,即,該金屬框可以是和背光板單體,也可以是和整個顯示及觸摸屏組件裝配,此與現有技術類似,在此不再展開描述。本技術充分利用包括膠體臺的膠鐵一體式金屬框,把壓力觸控感應膜可靠地與顯示單元粘貼為一體,結構一體化強,減少單獨部件的空間占用,而且對手機結構和裝配流程影響小,利用產品產業化,尤其與超窄邊框手機的要求非常契合。作為其中一個實施例,所述的壓力觸控感應膜背部形成有膠層以與所述的底板粘接。作為另外一個實施例,所述的壓力觸控感應膜通過片狀泡棉膠8(圖1中所述)與所述的底板粘接。同時,本專利技術還公開了一種具有所述的顯示屏組件的移動終端,所述的移動終端可以是手機、平板、筆記本電腦等,尤其適用于超窄邊框設計的移動終端,當然,也可將其應用至電視等電子設備。為實現數據傳輸和控制通訊,所述的金屬框1的底板11背部設置有穿過所述的泡棉膠與所述的壓力觸控感應膜2電連接的壓力觸控軟板6,以及與所述的觸摸顯示玻璃和顯示屏背光通過側部排線電連接的主軟板7,壓力觸控軟板和主軟板設置在金屬框1的底板11背部,實現了控制部和執行部的空間隔離,整體穩定性高,而且,對于壓力觸控感應膜通過背部電連接的方式,空間占據小,而且減少了側邊連接,能夠滿足超窄邊框手機的設計需求。本技術采用膠鐵一體式金屬框,通過居中設置在金屬框的塑膠臺階內側的壓力觸控感應膜,利用塑膠臺階支撐定位顯示組件,實現了壓力觸控和顯示組件的一體化,有效實現了對觸控壓力進行監測分析,實現了壓力觸控功能,而且通過一體化設計,拓展了其應用,減少空間要求和對現有生產線的改變,具有極高的工業效益。應當理解的是,本技術的上述具體實施方式僅僅用于示例性說明或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構成對本技術的限制。因此,在不偏離本技術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此外,本技術所附權利要求旨在涵蓋落入所附權利要求范圍和邊界、或者這種范圍和邊界的等同形式內的全部變化和修改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顯示屏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屬框、壓力觸控感應膜和顯示單元,所述的金屬框包括底板、側邊以及形成在所述的側邊內側底部的塑膠臺階,所述的壓力觸控感應膜位于塑膠臺階局限成的區域內并與所述的底板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的顯示單元的端表面與塑膠臺階的頂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的壓力觸控感應膜與顯示單元的下表面保持預定間距。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顯示屏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屬框、壓力觸控感應膜和顯示單元,所述的金
屬框包括底板、側邊以及形成在所述的側邊內側底部的塑膠臺階,所述的壓力觸控感應膜
位于塑膠臺階局限成的區域內并與所述的底板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的顯示單元的端表面
與塑膠臺階的頂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的壓力觸控感應膜與顯示單元的下表面保持預定間
距。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屏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壓力觸控感應膜背部形成有膠
層以與所述的底板粘接。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屏...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文軍,武星星,陳小彤,凡磊,王會,
申請(專利權)人:樂視移動智能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