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所公開的是一種割伐農作物秸稈和竹木的刀具,包括刀體(1),和與刀體(1)連接的手柄(2);以其所述刀體(1)橫斷面呈梯形,且其上底刀口(1-1)的厚度,小于下底刀背(1-3)的厚度為主要特征。本發明專利技術具有節約鋼材,用刀操作輕便、省力等特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割伐農作物秸稈和竹木的刀具,屬于農業器具技術。
技術介紹
本專利技術所涉及的割伐農作物秸稈和竹木的刀具,主要包括收割稻、麥等的鐮刀,收割高粱、玉米、小米和甘蔗等的砍刀,和在農林作業中用來砍伐灌木、小樹木和竹子等的砍刀等等。
已有的所述刀具,其橫斷面由刀口至刀背的厚度基本是一致的。如此結構的刀具,不但顯得笨重,砍伐操作費勁,而具在其制備過程中,還要在其刀口開刃時,磨削掉比較厚的金屬材料,這不但耗能耗工,而且還會造成金屬材料的浪費。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旨在提供一種能夠節約材料消耗,砍伐操作相對省力的割伐農作物秸稈和竹木的刀具,以克服已有技術的不足。
本專利技術實現其目的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割伐農作物秸稈和竹木的刀具,包括刀體,和與刀體連接的手柄;其創新點在于,所述刀體橫斷面呈梯形,且其上底刀口的厚度,小于下底刀背的厚度。由以上所給出的技術方案可以明了,本專利技術由于其刀口厚度比刀背厚度相對較薄,而可以節省用材,減少刀口開刃時間,割伐相對輕快省力,從而實現了本專利技術的目的。
所述刀體的刀口厚度,在0.5~1.8mm范圍內,所述刀體的刀背厚度,在2.5~3.5mm范圍內;所述刀背的背脊呈圓弧狀。本專利技術并不限于所述的刀口厚度和刀背厚度。而所主張的刀口厚度和刀背厚度,可以滿足以上所述刀具的技術要求。而所述刀背的背脊呈圓弧狀技術方案,對于使用安全將會帶來明顯的裨益。
本專利技術還主張,所述刀體呈刀口向內布置的弓體狀,或者刀體呈刀口與刀背接近平行布置的平直狀。但不局限于此。而所述呈弓體狀的所述刀具,主要適用于收割稻、麥和割草等的鐮刀,而呈平直狀的所述刀具,主要適用于砍伐竹、木和甘蔗等的砍刀。
本專利技術還主張,當刀體呈弓體狀時,刀口設有鋸刺。所述鋸刺在每1cm長度范圍內有5~8個。但不局限于此。
本專利技術還主張,位于與手柄連接端刀體的刀口處,設有V形凹口。這一技術方案的積極意義在于,可以避免在實際用刀操作過程中,人手與刃口鋸刺發生接觸,而造成傷手事故。
本專利技術還主張,位于刀體自由端的刀口處,有一無鋸刺的平直段;位于刀體的V形凹口與刀口的連接處,有一無鋸刺的第二平直段。由于所述平直段的存在,不但可以避免刀口自由端和接近手柄處相對容易傷人問題的發生,而且還有利于收割作物進入刃口割伐范圍內,而方便實際用刀操作。
上述技術方案得以實施后,本專利技術所具有的用料較省,用刀操作輕便省力等特點,是顯而易見的。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專利技術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主視圖;圖中所給出的是一種刀體1呈弓體狀的鐮刀;圖中所示1-9為刀口開刃的極點連線;
圖2是圖1所示刀體1的橫斷面示意圖(放大,旋轉180°);由該圖可見,刀體橫斷面呈梯形,其上底為刀口1-1,下底為刀背1-3;且由刀口1-1至刀背1-3的厚度,是等量延續對稱放大的。當然其厚度也可以是非對稱放大的。例如所述梯形橫斷面,其兩腰中的一個腰,分別與上底和下底呈正相交等;
圖3是本專利技術另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主視圖,圖中所給出的是刀口1-1與刀背1-3兩者接近平行布置的砍刀。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對照附圖,通過具體實施方式的描述,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之一,如附圖1、2所示:
切一種砍伐農作物秸稈和竹木的刀具,包括刀體1,和與刀體1連接的手柄2;刀體1的刀口1-1,設有連續布置的鋸刺1-2,所述刀體1橫斷面呈梯形,且其上底刀口1-1的厚度,小于下底刀背1-3的厚度。且所述刀體1的刀口1-1厚度,在0.5~1.8mm范圍內,所述刀體1的刀背1-3的厚度,在2.5~3.5mm范圍內;所述刀背1-3的背脊呈圓弧狀。所述刀體1呈刀口1-1向內布置的弓體狀,刀口1-1所設的鋸刺1-2,在每1cm長度范圍內為5~8個。位于與手柄2連接端刀體1的刀口1-1處,設有V形凹口1-4。位于刀體1自由端的刀口1-1處,有一無鋸刺1-2的平直段1-5;位于刀體1的V形凹口1-4與刀口1-1的連接處,有一無鋸刺1-2的第二平直段1-6。該實施方式所描述的是鐮刀。
具體實施方式之二,如附圖3所示,并請參讀附圖1、2。
一種砍伐農作物秸稈和竹木的刀具,包括刀體1,和與刀體1連接的手柄2;所述刀體1橫斷面呈梯形,且其上底刀口1-1的厚度,小于下底刀背1-3的厚度。所述刀體1的刀口1-1厚度,在0.5~1.8mm范圍內,所述刀體1的刀背1-3的厚度,在2.5~3.5mm范圍內;所述刀背1-3的背脊呈圓弧狀。刀體1呈刀口1-1與刀背1-3接近平行布置的平直狀。位于與手柄2連接端刀體1的刀口1-1處,設有V形凹口1-4。位于刀體1自由端的刀口1-1處,有一不開刃口的平直段1-7;位于刀體1的V形凹口1-4與刀口1-1的連接處,有一不開刃口的第二平直段1-8。該實施方式所描述的是砍刀。
在上述具體實施方式之一和之二中,所述刀體1用材為45號鋼,手柄2為木質手柄;刀口經淬火后開刃;位于手柄2與刀體1連接的一端外圓,套裝有緊固鐵圈3。
本專利技術初樣效果是令人非常滿意的。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專利技術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專利技術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專利技術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專利技術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專利技術范圍內。本專利技術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割伐農作物秸稈和竹木的刀具,包括刀體(1),和與刀體(1)連接的手柄(2);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體(1)橫斷面呈梯形,且其上底刀口(1?1)的厚度,小于下底刀背(1?3)的厚度。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割伐農作物秸稈和竹木的刀具,包括刀體(1),和與刀體(1)連接的手柄(2);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體(1)橫斷面呈梯形,且其上底刀口(1-1)的厚度,小于下底刀背(1-3)的厚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體(1)的刀口(1-1)厚度,在0.5~1.8mm范圍內,所述刀體(1)的刀背(1-3)厚度,在2.5~3.5mm范圍內;所述刀背(1-3)的背脊呈圓弧狀。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體(1)呈刀口(1-1)向內布置的弓體狀,或者刀體(1)呈刀口(1-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一鳴,
申請(專利權)人:常州市龍鵬金屬制品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