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折彎機,包括:上滑塊,沿豎直方向滑動,位于所述工作臺上方;補強塊,設置于所述上滑塊的側壁面;折彎上模,安裝在所述上滑塊的底部;工作臺。因為有補強塊對上滑塊做強度補償,在結構上能夠減小上滑塊的高度,因此折彎機既可以完成一般的鈑金折彎,也可以完成平底深“U”形的鈑金制品。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沖壓設備
,尤其涉及一種折彎機。
技術介紹
對于工程機械上使用的液壓油箱和燃料油箱,箱體一般都是由至少兩塊鋼板成形后組合到一起焊接而成,為減少焊接長度,箱體板常被設計成平底深“U”形狀,即油箱板的折彎高度大于折彎寬度。工程機械油箱板較厚,一般都要在5mm以上,這種形狀的箱體板就不能用普通折彎機折彎成形,通常的解決方法是做專用的油壓機模具,用壓力機一次壓制出平底深“U”形狀。如果油箱種類較少,這樣沒有問題。但是如果油箱的種類較多,就需要制作不同的成形模具,導致費用高、制作周期長。圖1示出的是現有技術的折彎機。
技術實現思路
在下文中給出關于本專利技術的簡要概述,以便提供關于本專利技術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應當理解,這個概述并不是關于本專利技術的窮舉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圖確定本專利技術的關鍵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圖限定本專利技術的范圍。其目的僅僅是以簡化的形式給出某些概念,以此作為稍后論述的更詳細描述的前序。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折彎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臺;上滑塊,位于所述工作臺上方,可沿豎直方向上下滑動,并且所述上滑塊的頂部的出料方向附帶避讓斜面;補強塊,固定設置于所述上滑塊的側壁面;折彎上模,安裝在所述上滑塊的底部。可選的,在所述上滑塊的下端設置有上模緊裝置,用于固定所述折彎上模。可選的,在所述工作臺上安裝有可拆卸地折彎下模。可選的,在所述工作臺上設置有下模夾緊裝置,用于固定所述折彎下模。可選的,所述折彎上模的高度為50-105mm。可選的,所述上滑塊的高度為400-500mm。可選的,所述補強塊在豎直方向上,低于所述上滑塊;所述補強塊厚度為30-80mm,高度為200-300mm。因為有補強塊對上滑塊做強度補償,在結構上能夠減小上滑塊的高度,因此折彎機既可以完成一般的鈑金折彎,也可以完成平底深“U”形的鈑金制品。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現有技術的折彎機;圖2為本專利技術折彎機的側斷面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折彎機的整體圖。附圖標記:現有技術:1’-上滑塊。本專利技術:1-上滑塊;2-補強板;3-上模夾緊裝置;4-折彎上模;5-折彎下模;6-下模夾緊裝置;7-工作臺;8-被折彎工件。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附圖或一種實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與一個或更多個其它附圖或實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結合。應當注意,為了清楚的目的,附圖和說明中省略了與本專利技術無關的、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已知的部件和處理的表示和描述。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在本專利技術以下各實施例中,實施例的序號和/或先后順序僅僅便于描述,不代表實施例的優劣。對各個實施例的描述都各有側重,某個實施例中沒有詳述的部分,可以參見其他實施例的相關描述。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折彎機,參見圖2,包括工作臺7、豎直設置的上滑塊1、補強塊2,上述工作臺7的上面放置折彎下模5,上滑塊1和補強塊2共同通過折彎上模4對被折彎工件5施加壓力,完成折彎操作。具體的,上滑塊,沿豎直方向滑動設置在所述工作臺上方,為了保證折彎的被折彎工件不被上滑塊抵擋,因此并且上滑塊的頂部朝向出料方向的一側呈傾斜面,減小抵擋被折彎工件的可能性。上述出料方向為物料折彎加工后取出的方向。折彎上模與折彎下模均是可拆卸的。在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中,在上滑塊的下端設置有上模緊裝置,用于固定所述折彎上模。在工作臺上設置有下模夾緊裝置,用于固定折彎下模。在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中,折彎上模的長度為50-105mm、上滑塊的高度為400-500mm、補強塊在豎直方向上,低于上滑塊;補強塊寬30-80mm,高200-300mm。折彎上模通過上模夾緊裝置與上滑塊固定,折彎下模通過下模夾緊裝置固定在工作臺上。折彎時,上滑塊在液壓油缸驅動下向下移動完成折彎過程。一般的折彎機,如圖1所示現有技術中的折彎機,無法完成平底深“U”形狀的折彎。折彎機上滑塊過長(如圖1中的上滑塊1’),導致在折彎過程中發生干涉,無法完成最終的折彎。因為為確保折彎機上滑塊要有足夠的抗變形能力,折彎機上滑塊設計的都比較高。為了能實現平底深“U”折彎成形,并且不降低上滑塊的抗變形能力,本方案將上滑塊的斷面由又窄又高改為又厚又矮的形狀,這樣就達到了在折彎機上完成平底深“U”成形的目的。為進一步避免被折彎工件8與上滑塊1發生干涉,上滑塊的頂部朝向出料方向的一側加工成斜面倒角,即上述的傾斜面。上述出料方向為板料折彎加工后取出的方向。在對被折彎工件8進行折彎時,以折彎九十度為例,折成品的折彎高度(圖中以H示出)與折彎寬度(圖中以L示出)的比值小于等于0.9,該折彎高度可以是“以上滑塊為斜邊的直角三角形”中的第一直角邊,折彎寬度可以是“以上滑塊為斜邊的直角三角形”中的第二直角邊。當然,這種情形是指第一直角邊正好與上滑塊貼合,組成一個直角三角形,而如圖2所示,折彎高度方向上的板材高于上滑塊,他們不能組成正三角形。上述正三角形也可以理解為折彎能夠實現的極限位置。如果轉彎寬度較小,轉彎高度較大時,還可以更換上滑塊。上述上滑塊正對所述工作臺的一端(因為上滑塊是豎直設置的,該針對工作臺的一端就是上滑塊的下端),安裝可拆卸的折彎上模4,折彎上模4隨所述上滑塊移動,以彎折待彎折物。參見圖3,本專利技術還有機架,機架上具有供板材進出的開口,該開口與工作臺齊平,板材需要被折彎的部分方放在折彎下模上,外邊露出的部分,會在轉彎時相應彎曲。最后應說明的是:雖然以上已經詳細說明了本專利技術及其優點,但是應當理解在不超出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專利技術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進行各種改變、替代和變換。而且,本專利技術的范圍不僅限于說明書所描述的過程、設備、手段、方法和步驟的具體實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折彎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臺;上滑塊,位于所述工作臺上方,可沿豎直方向上下滑動,并且所述上滑塊的頂部的出料方向附帶避讓斜面;補強塊,固定設置于所述上滑塊的側壁面;折彎上模,安裝在所述上滑塊的底部。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折彎機,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臺;
上滑塊,位于所述工作臺上方,可沿豎直方向上下滑動,并且所述上
滑塊的頂部的出料方向附帶避讓斜面;
補強塊,固定設置于所述上滑塊的側壁面;
折彎上模,安裝在所述上滑塊的底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折彎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上滑塊的下端設置有上模緊裝置,用于固定所述折彎上模。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折彎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工作臺上安裝有可拆卸地折彎下模。
4.根據權利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高健春,
申請(專利權)人:大連小松雄連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遼寧;2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