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自冷卻型旋轉鉆頭裝置,所述鉆頭本體內部具有一個空腔,鉆頭本體包括頂部的鉆頭、中間部位的鉆桿和尾部樞接于鉆頭座的連接部,所述鉆頭和鉆桿上開設有若干個與鉆頭本體內部空腔連通的孔;所述鉆頭座包括一個用于樞接鉆頭本體連接部的樞接段,鉆頭座異于樞接段的一端通過旋轉部連接于電機。本發明專利技術電機帶動旋轉頭,旋轉頭帶動鉆頭轉動,鉆頭邊向下鉆孔邊旋轉,可以提高鉆孔效率。鉆頭集鉆孔、潤滑及冷卻于一體,可以邊鉆孔,邊冷卻潤滑,不需要鉆孔設備額外設計冷卻和潤滑裝置,使得鉆頭設備簡單化。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鉆頭,具體為一種自冷卻型旋轉鉆頭裝置,屬于機加工
技術介紹
傳統的鉆頭,均為實心鉆,例如申請號為201520621081.7,專利技術名稱為三刃鉆頭,配合鉆床或機床使用時,均需要在鉆床或機床上額外增配冷卻液和冷卻機構,增大了機床的占用面積,并且在機床外放置冷卻液體罐及走液管,增大了操作人員的負擔。
再例如,申請號為201420811478.8,專利技術名稱為一種硬質合金內冷卻鉆頭,在鉆頭刃部和鉆頭柄部的內部設置有冷卻管;冷卻管的中空容腔中填充有吸收式傳熱介質;冷卻管的兩端封閉,一端分布在鉆頭柄部的末端、另一端分布在鉆頭刃部的內部;鉆頭刃部軸向表面上設置有散熱孔,散熱孔向鉆頭刃部內部并往遠離鉆頭刃部端面延伸、僅延伸至冷卻管管壁的外壁端;鉆頭柄部外壁上設置有螺旋導熱槽,螺旋導熱槽的槽深向鉆頭柄部內部延伸、僅延伸至冷卻管管壁的外壁端。
但是僅通過內部設置的吸熱介質來吸收鉆頭摩擦過程中產生的熱量是不夠的,并且這樣的冷卻方式,只能冷卻鉆頭的少許熱量,對與之摩擦的工件沒有冷卻效果,所以整體上的冷卻效果不佳。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在機床鉆孔時可以進行自潤滑、自冷卻的高效型鉆頭。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自冷卻型旋轉鉆頭裝置,包括鉆頭本體和用于安裝鉆頭的鉆頭座,所述鉆頭本體內部具有一個空腔,鉆頭本體包括頂部的鉆頭、中間部位的鉆桿和尾部樞接于鉆頭座的連接部,鉆頭為倒圓錐形,鉆桿的形狀為由至少兩個倒圓臺連接形成,所述鉆頭和鉆桿上開設有若干個與鉆頭本體內部空腔連通的孔;所述鉆頭座包括一個用于樞接鉆頭本體連接部的樞接段,鉆頭座異于樞接段的一端通過旋轉部連接于電機,樞接段與旋轉部之間設置有一個密閉腔,該密閉腔連接有向外延伸的兩個管子,分別為助磨劑液體管和冷卻氣體管,冷卻氣體管外部與空壓機連接,助磨劑液體管外部與助磨劑設備連接。
本專利技術電機帶動旋轉頭,旋轉頭帶動鉆頭轉動,鉆頭邊向下鉆孔邊旋轉,可以提高鉆孔效率。鉆頭工作時,鉆頭和鉆桿開設的孔中流出助磨劑和冷卻氣體,用于降低因鉆頭與工件高速摩擦產生的高溫,并且助磨劑能夠提高鉆磨效率,并且使鉆得的孔邊緣圓滑不尖銳毛躁。
本專利技術鉆頭集鉆孔、潤滑及冷卻于一體,不需要鉆孔設備額外設計冷卻和潤滑裝置,使得鉆孔設備簡單化。
本專利技術鉆頭在鉆孔時,鉆頭和鉆桿開設的孔中流出助磨劑和冷卻氣體,助磨劑和冷卻氣體混合從孔中流出,而不是使助磨劑和冷卻氣體單獨設計管路,分別從孔中流出,如此設計簡化了鉆頭內部腔體結構,可以實現鉆頭的小型化設計。
本專利技術所述鉆頭與鉆桿之間、鉆桿的倒圓臺之間均通過圓臺形式過渡連接。
本專利技術所述鉆頭座的樞接段、旋轉部、助磨劑液體管和冷卻氣體管整體呈十字形設置于密閉腔的外側。
本專利技術所述助磨劑液體管和冷卻氣體管與鉆頭座一體成型。
本專利技術所述鉆頭座的樞接段與鉆頭本體的連接部通過螺紋連接。當需要反復更換鉆頭本體以適應裝配及生產需要時,可以通過更換鉆頭本體代替現有技術中更換整個鉆頭的做法,操作者無需購買很多個鉆頭來滿足不同的裝配需要,也使得操作更加簡便,節省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專利技術采用上述結構后,具有如下技術效果:
本專利技術電機帶動旋轉頭,旋轉頭帶動鉆頭轉動,鉆頭邊向下鉆孔邊旋轉,可以提高鉆孔效率。鉆頭集鉆孔、潤滑及冷卻于一體,可以邊鉆孔,邊冷卻潤滑,不需要鉆孔設備額外設計冷卻和潤滑裝置,使得鉆頭設備簡單化。鉆頭工作時,鉆頭和鉆桿開設的孔中流出的助磨劑和冷卻氣體,用于降低因鉆頭與工件高速摩擦產生的高溫,并且助磨劑能夠提高鉆磨效率,并且使鉆得的孔邊緣圓滑不尖銳毛躁。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顯示了本專利技術的整體結構;
圖2顯示了鉆頭本體的整體結構;
圖3顯示了鉆頭座的整體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和技術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專利技術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無需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
如圖所述,一種自冷卻型鉆頭,包括鉆頭本體1、鉆頭座2、鉆頭11、鉆桿12、連接部10、孔13、樞接段20、助磨劑液體管21、冷卻氣體管22、密閉腔23、旋轉部24和電機25等技術特征。
一種自冷卻型旋轉鉆頭裝置,包括鉆頭本體和用于安裝鉆頭的鉆頭座,所述鉆頭本體內部具有一個空腔,鉆頭本體包括頂部的鉆頭、中間部位的鉆桿和尾部樞接于鉆頭座的連接部,鉆頭為倒圓錐形,鉆桿的形狀為由至少兩個倒圓臺連接形成,所述鉆頭和鉆桿上開設有若干個與鉆頭本體內部空腔連通的孔;所述鉆頭座包括一個用于樞接鉆頭本體連接部的樞接段,鉆頭座異于樞接段的一端通過旋轉部連接于電機,樞接段與旋轉部之間設置有一個密閉腔,該密閉腔連接有向外延伸的兩個管子,分別為助磨劑液體管和冷卻氣體管,冷卻氣體管外部與空壓機連接,助磨劑液體管外部與助磨劑設備連接。
本專利技術所述鉆頭與鉆桿之間、鉆桿的倒圓臺之間均通過圓臺形式過渡連接。
本專利技術所述鉆頭座的樞接段、旋轉部、助磨劑液體管和冷卻氣體管整體呈十字形設置于密閉腔的外側。
本專利技術所述助磨劑液體管和冷卻氣體管與鉆頭座一體成型。
本專利技術所述鉆頭座的樞接段與鉆頭本體的連接部通過螺紋連接。
以上實施例鉆頭的性能參數如下表所示。
零件材料進給量(mm/r)轉速(r/min)線速度(m/min)45鋼0.06-0.182500-3500200-275淬硬鋼0.05-0.141500-200080-200不銹鋼0.06-0.181500-3000110-150鋁合金0.1-0.183000-4500300-385本
技術人員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義,這里使用的所有術語(包括技術術語和科學術語)具有與本專利技術所屬領域中的普通技術人員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義。還應該理解的是,諸如通用字典中定義的那些術語應該被理解為具有與現有技術的上下文中的意義一致的意義,并且除非像這里一樣定義,不會用理想化或過于正式的含義來解釋。
本專利技術中所述的“和/或”的含義指的是各自單獨存在或兩者同時存在的情況均包括在內。
本專利技術中所述的“連接”的含義可以是部件之間的直接連接也可以是部件間通過其它部件的間接連接。
以上述依據本專利技術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專利技術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專利技術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自冷卻型旋轉鉆頭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鉆頭本體和用于安裝鉆頭的鉆頭座,所述鉆頭本體內部具有一個空腔,鉆頭本體包括頂部的鉆頭、中間部位的鉆桿和尾部樞接于鉆頭座的連接部,鉆頭為倒圓錐形,鉆桿的形狀為由至少兩個倒圓臺連接形成,所述鉆頭和鉆桿上開設有若干個與鉆頭本體內部空腔連通的孔;所述鉆頭座包括一個用于樞接鉆頭本體連接部的樞接段,鉆頭座異于樞接段的一端通過旋轉部連接于電機,樞接段與旋轉部之間設置有一個密閉腔,該密閉腔連接有向外延伸的兩個管子,分別為助磨劑液體管和冷卻氣體,冷卻氣體管外部與空壓機連接,助磨劑液體管外部與助磨劑設備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自冷卻型旋轉鉆頭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鉆頭本體和用于安裝鉆頭的鉆頭座,所述鉆頭本體內部具有一個空腔,鉆頭本體包括頂部的鉆頭、中間部位的鉆桿和尾部樞接于鉆頭座的連接部,鉆頭為倒圓錐形,鉆桿的形狀為由至少兩個倒圓臺連接形成,所述鉆頭和鉆桿上開設有若干個與鉆頭本體內部空腔連通的孔;所述鉆頭座包括一個用于樞接鉆頭本體連接部的樞接段,鉆頭座異于樞接段的一端通過旋轉部連接于電機,樞接段與旋轉部之間設置有一個密閉腔,該密閉腔連接有向外延伸的兩個管子,分別為助磨劑液體管和冷卻氣體,冷卻氣體管外部與空壓機連接,助磨劑液體管外部與助磨劑...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馬峻,孫建明,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亞思科精密數控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